整個宇宙有多重?有科學家給出一個數字,讓人們感到不可思議

2020-12-18 探索浩瀚星空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人類生存的家園叫地球,地球生存的家園叫太陽系,而太陽系又是銀河系中的一員,而銀河系又是整個宇宙無數星系中的一員。站在宏觀的角度,宇宙同樣也是人類的家園,對於宇宙這個家園,在人類走進科技時代之後,就產生了無限的興趣。

雖然人類在天文觀測設備的幫助下,對宇宙有了一些認知,但是宇宙未知神秘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有可能人類現在所了解的宇宙奧秘只是一些皮毛,真正核心的宇宙奧秘,我們還沒有直接接觸到。

而在眾多的宇宙奧秘中,更多的人則是想要搞明白宇宙的起源,生命的起源以及是否有外星文明存在。可是很少有人想到這樣一個問題:宇宙有多重?宇宙有著無數的天體存在,而地球是這些天體中的一員,人類在走出地球之後,就開始了對地球質量的探測,通過探測計算最後得出地球的質量約為約為5.965×102?kg。

這是根據萬有引力定律測出的一個值,那麼其它的天體質量,比如月球,火星甚至是恆星太陽,我們也有辦法進行一個粗略的測定。而宇宙有無數像地球,太陽這樣的天體組成,那是否說明宇宙的質量大到不可思議,我們無法進行測量呢?

可能在很多人的認知裡,宇宙有無法統計數量的天體存在,這些天體集合起來的質量有多大,沒有辦法進行準確的測量。即使是一個非常模糊的測量,我們也無法做到,因為我們不知道宇宙到底有多大,到底有多少不同的天體存在。

那麼測量宇宙的重量真的是天方夜譚嗎?在科學家的眼裡,非常有規律的宇宙都逃不出科學的範疇,測量宇宙的重量看上去無法做到,可如果我們換一個角度和方法,或許就會有不一樣的重大發現。

去年,來自美國的一位科學家聲稱自己得出了宇宙的重量,而且這個重量讓人們感到不可思議。可能很多人覺得,這位科學家得出的宇宙質量必然是一個大到不可思議的數字。可是這個數字公布之後,卻讓人們大吃一驚,直呼不可思議。

原來這位美國科學家對得出的宇宙質量僅為28克,這個數字一出,很多人認為這也太荒謬了,宇宙隨便一個小天體的質量也遠遠超過28克。宇宙的質量怎麼可能只有這麼點?雖然很多人對此感覺有點荒謬,不認可,但是看完這位科學家的研究分析之後,很多人沉默了。

為什麼這位科學家會得出這樣的一個數字?原來這個數字並不是在胡說八道,而是通過一系列研究分析之後得出的結果。提出這個結論的科學家是美國的物理學家愛德華·特賴恩,他認為宇宙的重量和天體並沒有關係,因為天體之間存在能量互抵。

所謂的能量互抵,也就是天體之間因為引力作用會產生負能量,而負能量和天體自身存有的能量會相互抵消。能量互抵之後,天體之間會達到平衡,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平衡天體才得以懸浮在宇宙中。這個理論也稱為「靜物質理論」。

這一點相信朋友們都是可以理解的,當我們走出地球之後,看到無數的大大小小天體,無論質量有多麼大,它們都是懸浮在浩瀚的宇宙空間。如果不是人類走出地球看到這樣真實的情景,相信沒有一個人會相信,人類生存的地球,燃燒的太陽能夠懸浮在宇宙中。

對於天體為什麼會懸浮在宇宙空間中,科學界曾經也有各種不同的觀點,很多人認為這是引力作用的結果,也有人認為是暗物質和暗能量在起作用。可是在目前的科學界主流的觀點就是這個「靜物質理論」,也就是天體與天體之間的質量會相互抵消,從而達到了一種穩定的靜態平衡。

如果宇宙天體之間質量都相互抵消了,那麼整個宇宙天體所產生的質量其實也就為零。那麼宇宙的重量就取決於奇點大爆炸發生的那個時候,大爆炸發生的時候,其重量為28克。這個重量其實就是當時大爆炸瞬間釋放出來的能量質量。

雖然宇宙誕生之後不斷快速膨脹,目前已經膨脹到一個我們無法想像的程度,但是整個宇宙的質量仍然有可能只有28克,這也是質量守恆定律告訴我們的一個答案。那麼這個觀點是否正確呢?目前科學界還無法給出答案。

宇宙有太多神秘的事物是我們無法理解的,尤其是天體為什麼會懸浮在宇宙這個空間。只有我們完全破解了這個謎團,或許才有希望真正了解宇宙的重量到底是什麼情況。如果我們能夠通過實驗創造一個微型的宇宙環境,而在這個宇宙環境,我們模擬出各種天體懸浮的情況。

然後再將這個微型宇宙放在電子秤上去測量,或許就能夠真正了解宇宙的質量情況。如果這個實驗球的質量跟球體內那些懸浮球體的質量完全無關,那麼現實宇宙的質量有可能跟宇宙天體的質量也沒有什麼關係。這個時候,我們才能夠明白宇宙的質量或許真的非常小。

當然,即使我們未來通過實驗確定了宇宙的質量跟天體的質量沒有任何關係,可是也無法確定宇宙的質量就是28克。因為奇點大爆炸瞬間產生的質量到底有多少,恐怕是很難進行準確測量的。除非,人類的科技發展到終極的時候,有了創造宇宙的能力,那個時候宇宙的一切將不再是秘密。

在人類探索宇宙的道路上,必然會出現很多完全顛覆我們認知的觀點,雖然這些觀點在現在看來,顯得非常荒謬,認為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在未來,現在荒謬的觀點有可能會成為真理。這也是探索宇宙非常尷尬的處境,因為宇宙對於人類來說還是一個未知的空間。

很多有關宇宙的理論和觀點,基本都只能是猜想,比如有關太陽內部是什麼情況,我們也只能是各種猜想,因為以人類現在的科技,我們還沒有辦法深入太陽內部進行探索研究。再比如有關黑洞的一些觀點,也只能是各種猜想,我們同樣沒有辦法走到黑洞的近前甚至是走進黑洞去探索。

而有關宇宙的起源,目前的大爆炸理論其實也是一種猜想,到底宇宙是如何來的,目前也沒有肯定的答案。一切都還在不斷的探索研究,只有人類的科技不斷發展,隨著科技越來越強大,我們對宇宙的了解也會越來越多,遲早有一天,我們會揭開宇宙的所有奧秘,成為宇宙金字塔頂端的神。

小夥伴們,你們對此有何看法?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

相關焦點

  • 三千大千世界(多重宇宙)
    無量世界即宇宙之外有無量個宇宙這種宇宙觀與現代物理中的多重宇宙頗為相似02五百年前,人們普遍認為宇宙是渺小的,而我們的家園——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一百年前,包括天文學家在內的很多人還在爭論,銀河系是否就是整個宇宙
  • 嫦娥四號在月球呆了5個月,有了4大發現,科學家:不可思議
    文/玉濁清嫦娥四號在月球呆了5個月,有了4大發現,科學家:不可思議對於浩瀚的宇宙而言,人類一直有著不一樣的執著,也一直致力於對宇宙的探索,希望能夠更好的了解宇宙,當然也想發掘宇宙中的能源當然為了更好的了解宇宙,人類也發射了不少的探測器,而月球也是人們比較注重的一個領域,美國曾經就登陸過月球,也算是人類探索宇宙的一個重大舉措,可是在這之後,似乎再也沒有國家登錄過月球,當然每個國家也都在不斷的發展著,都想要再次領域獲得成就。
  • 宇宙中最神奇的4組數字,第四組數字可能隱藏著宇宙終極奧秘
    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能夠來到這個世界都是一個奇蹟,因為來到這個世界後,存在很多有意義的事情等著我們去做,不過令人感到惋惜的是,人類的壽命非常短暫,只有不到100年左右的時間,在這麼短暫的人生中我們還需要付出一半以上的時間睡覺、吃飯和休閒,真正讓我們去做有意義的事情的時間很短,儘管如此我們的人生依然是豐富多彩的
  • 宇宙是27個數量級的人腦?科學家:相似之處眾多!
    人與人之間的長相不同,當然大腦也不相同,人的生命之源除了心臟之外,大腦是一個最終的神經中樞!科學家也發現人腦和宇宙有很多相似之處!當人們還未將「人類的起源」解開時,整個宇宙的起源已經被解開,雖然有點不可思議,但是人類的存在確實可以和宇宙相比擬!為何這樣說呢?
  • 多重宇宙是什麼?宇宙的排列順序是什麼?竟然像圖書館一樣
    第一次聽到平行宇宙的觀點時,人們會認為平行宇宙是肩並肩平行排列在一起的,那些與我們的宇宙非常相似的宇宙離我們很近(在我們的「 隔壁」),那些與我們的宇宙存在差異的宇宙,會隨著你遠離我們自己的時間軸的「移動」(無論此處的移動是什麼意思),即在時間中的「橫向」移動,而越來越不同,人們持有這種觀點也是人之常情
  • 宏觀宇宙源於微觀世界?科學家:把原子放大十億倍將呈現宇宙框架
    眾所周知,宇宙是非常大的,大的根本找不到邊際,跟宇宙相比,無比廣闊的銀河系甚至都不如一粒沙子。而原子是極其小的,如果我們拿一個原子跟桌球相比,就相當於拿桌球跟地球相比,簡直小到了極限。大部分科學家喜歡在茫茫太空中探索適宜人類居住的類地行星,盼望著有朝一日人類能夠殖民這些星球,但是這樣艱巨的任務並不是在短時間內就能完成的,就算我們發現了適合人類居住的類地行星,以人類目前的科技來講,我們也到不了那裡。因為宇宙太大了,科學家發現的離地球最近的類地行星都有將近五光年的距離。於是,科學家們不得不打算從另外一個角度重新認識這個宇宙。
  • 人類如果有能力到達宇宙邊緣,會看到什麼?科學家給出三種猜想
    可見地球真的很小,地球上的人也很小,以至於我們對探索宇宙的奧秘真的沒有信心,我們在宇宙中只是滄海一粟,根本不值一提,但即便如此,人類也一直沒有放棄對宇宙的探索,我們一直在努力的觀察宇宙,目前為止我們能觀測到的宇宙有930億光年,但真正的宇宙肯定不止這些,宇宙有邊界嗎?如果有邊界是什麼樣子的,多重宇宙是否存在?
  • 一組數字可支配全世界?宇宙最神奇的四組數字,你知道的有幾組?
    有意義的數字其實不僅只有個人擁有一些有意義的數字,就連一個組織、一個社會、一個國家、一個星球、星系甚至整個宇宙都會存在對它們有重要意義的數字,比如國家的開國紀念日、地球誕生之日、1994年彗木相撞日等,而如果是對宇宙有意義的數字,那麼這些數字影響範圍應該是整個宇宙的,數字可以影響一個人、一個組織、一個國家。
  • 馬裡亞納海溝有什麼秘密?科學家的發現,顛覆人們的認知
    在地球上有一個最深的海溝——馬裡亞納海溝,它的平均深度為8000米,最深的海溝深度達到11034米,所以在這裡有很多神奇的事情,科學家也想要探索更多關於馬裡亞納海溝更多的秘密,因此科學家對馬利亞納海溝進行了深入的探索,發現了這些神奇的現象,令人不可思議,簡直顛覆了人們的認知。
  • 宇宙那麼大,為什麼科學家們沒有找到有生命的星球吶?
    關於宇宙的演化、宇宙的起源、宇宙的結局,科學家們提出過很多猜想,目前主流科學認為宇宙誕生於138.2億年前的奇點大爆炸,經過漫長時間的超光速碰撞,現在的可觀測宇宙直徑已經達到了930億光年。據科學家估計,不可觀測宇宙直徑範圍現在至少達到23萬億光年,而一光年對於人類來說就是天文數字了。由此可以看出來宇宙是真的很大,大到難以想像。而人類生活的地球只是太陽系內的一顆普通恆星,整個太陽系的大小如果把奧爾特雲當作是邊界的話,那麼直徑在2-3光年。而太陽僅僅是銀河系兩千多億顆恆星之一,而銀河系又是宇宙中2萬億個星系之一,這個數據是難以想像的。
  • 科學家:宇宙有可能是一個巨大生物,黑洞負責清理排洩物、垃圾!
    因此即便許多位偉大的科學家都揭秘了宇宙的危險,人類還是熱情的闖入了宇宙。自上個世紀開始,人類不斷的往外太空發射探測器,也在地球上空架起了太空望遠鏡,只為觀測遙遠的星際太空。人類嘗試了解宇宙,卻發現宇宙比我們想像的還要深不可測。
  • 宇宙的外面會是什麼樣子?科學家提出三種觀點,一個讓我們害怕
    宇宙誕生之後,並沒有停止,它仍然在快速地向外膨脹,到目前為止已經膨脹了138億年,速度也超越了光速。目前的宇宙到底有多大,無人能夠說得清楚。而以人類現在的科技,我們能夠觀測到的宇宙範圍約為930億光年。這個範圍有可能只是整個宇宙的冰山一角,而通過宇宙能夠不斷膨脹,說明宇宙之外應該還有一個更加浩瀚的空間存在。
  • 這個神奇的數字能解宇宙的奧秘?埃及金字塔,UFO都有關聯
    人類文明之所以能如此迅速發展,是因為有那麼多科學家為我們開路。根據他們的想法和創造,我們有了多姿多彩的世界,比如愛因斯坦,牛頓,霍金,等等。在物理學中,他們提供了許多先進的思想,引導我們走向另一個宇宙。
  • 宇宙的數字
    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數字的世界,每個人也都有自己偏愛的數字。例如,一些數學家迷戀質數、π、歐拉數,而一些物理學家則醉心於精細結構常數、宇宙學常數。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看到一些對我們理解這個宇宙至關重要的數字。
  • 科學家發現宇宙中的「煙圈」,是誰造成的?
    隨著科技水平的發展,很多科學家的理論已經被我們一一證實,曾經的人們在聽到蟲洞時,認為這不過是愛因斯坦的異想天開。現在的我們已經相信了蟲洞的存在,如果人類能夠找到,那麼就可以通過蟲洞實現時空穿越。宇宙中的「眼圈」直到如今我們仍然沒有發現蟲洞的蹤影,但是前段時間,有一位科學家在利用望遠鏡觀測的時候,發現宇宙中出現了異樣。這名科學家叫做安娜,當時她正在利用澳大利亞探路者望遠鏡進行觀測,突然發現在黑暗的宇宙中,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煙圈,這個煙圈散發著綠色的光芒,在黑暗的宇宙中顯得極為耀眼。
  • 科學家發現,光速本身就是一個枷鎖,封鎖了人類探索宇宙的希望
    地球是人類生存了數百萬年的家園,而對於地球之外的世界,其實從古至今的人們都對它有著無盡的幻想和期望。古時候的人們由於沒有先進的觀測設備,想要了解星空只能通過肉眼在夜晚的時候,觀測天上星星的變化。通過這些變化,對地球之外的世界有一個幻想和期望。由於古人對星空的了解基本都是猜測和幻想,所以出現了很多有關地外世界的神話傳說。
  • 一個被懷疑來自宇宙深處的文明,消失的瑪雅人究竟有多神秘?
    瑪雅文明學過歷史的人都會聽說過,當時就是如此的神秘,因為當時瑪雅文明太多超強,讓人感到非常的難以置信,才會吸引了無數科學家為之而瘋狂,相對於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和古中國,瑪雅文明的發展似乎完全沒有出現過,但四大文明創造了生產工具和生活工具的時候,他們停留在敲打和磨具時期,也就是說瑪雅人在整整
  • 如果把地球比作一顆玻璃彈珠,那整個宇宙會有多大?
    如果把地球比作一顆玻璃彈珠,那整個宇宙會有多大? 整個宇宙 因為可觀測宇宙是我們所能看到的極限,所以對於整個宇宙有多大這個問題,科學家們只能在現有理論的基礎上進行一些猜測。
  • 特斯拉說數字3、6、9隱藏著宇宙終極奧秘,他到底發現了什麼?
    、愛因斯坦、霍金這些科學家,當然在人類歷史上還有一些默默無聞但是同樣做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尼古拉特斯拉就是其中的一位,那尼古拉斯特斯拉有多偉大?特拉斯還是一位淡泊名利的人,他一生不娶,拒絕諾貝爾獎、拒絕當世界首富(放棄交流電專利),最終因為窮困潦倒而去世,令人感到敬佩和惋惜。
  • 人類到底什麼時候能飛出銀河系?科學家:有一個必須解決的難題
    抬頭仰望飛鳥,人們總會想像——如果人類也長出翅膀,衝破引力的束縛,翱翔於天空中,該是多美妙的場景。從古時候起的嫦娥奔月、鯤鵬展翅等神話傳說,我們就可以看出人類對飛天的嚮往,對外界的求知。人類終於衝破了地球的束縛,踏入太空,這才意識到地球在宇宙這個龐然大物中,就像一顆小小的微塵。人類為了更深入地探索宇宙,一直在努力發展科技,但是令人沮喪的是,宇宙中存在著一種名為「暗物質」的不可見物質充斥於宇宙中,是宇宙物質的主要組成部分。暗物質的能量導致宇宙處於不停膨脹的狀態,它會讓持續的讓星系遠離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