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王家衛導演執導的電影《一代宗師》,由章子怡飾演的宮二有一句臺詞是這樣說的,「我爹常說,習武之人有三個階段: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王家衛導演靠著這三種武學境界,以文戲的拍攝風格,展現不一樣的武學之美,更在第50屆金馬獎拿下六項大獎,成為那屆最大贏家。
以詠春流派-葉問為主題的電影,還包括葉偉信導演執導的《葉問》系列,以及邱禮濤導演執導的《葉問前傳》、《葉問:終極一戰》,筆者最愛王家衛與葉偉信的拍攝風格,王家衛導演以三見,透過葉問一角的居中牽線,帶領觀眾環視整個武術的文化,而葉偉信導演則是靠著三生,交代一代宗師如何發跡?如何在華人的武術界闖出知名度?最後又如何恬淡塵世紛擾,回歸到家庭這個內存塊?
2009年上映的《葉問》,將時空背景設定在動蕩年代,民族性的運用,葉問從一位隱身在民間愛好切磋的武痴,搖身一變成為英雄,片中一句經典臺詞「我要打十個」,清楚的告訴觀眾,習武之人動武,不是為了要逞兇鬥狠,一切只求生存,首集在武術方面的特色,除了讓觀眾看到當時流行的洪拳、蔡李佛等等不同拳派之外,同時引進日本武術-柔道,做出某種程度的對抗和交流。而葉偉信導演拋出的生存議題,更讓葉問進入王家衛導演的見自己意境。
緊接著2010年上映的《葉問2》,同樣是由葉偉信執導、黃子桓編劇,動作執導依然由洪金寶負責。葉問一家為了躲避戰禍,選擇從佛山喬遷到香港,然而曾經是地方望族、不愁吃穿的葉問,因為戰亂導致生活面臨危機,環境所逼,不得不在百家爭鳴的香港,再度動武,只求能在香港安穩的過活。雖然故事的環節圍繞在生活的主題,然而葉問本身重情重義的個性,加上本集引進西洋拳擊的武術文化,將格局延展到華人與世界的對抗。引爆的經典臺詞,莫過於洪師傅所說的「為了生活我可以忍,侮辱中國武術就不行」,也因為格局的向外延伸,葉偉信導演拋出的生活議題,悄悄地進入王家衛導演提到的第二層意境見天地。
即將在2015年聖誕節的《葉問3》,編導依然沿用前幾集的組合,至於動作執導這部份,則是從洪金寶變更為袁和平。如同前幾段筆者所提到的三見、三生觀點,第三集偏向於描述葉問晚年的人生,經過多年的地方經營,葉問的詠春拳法,已經在香港武術界獲得一致的推崇,然而縱看葉問一生,不是為了國家挺身而出、為朋友兩肋插刀,不然就是為了心中熱愛的武學奔走,不管是第一集,亦或是第二,都可看出葉問的因公忘私,家庭這方面的描繪,反而少之又少。
正因為如此,葉偉信導演在第三集拋出的生命議題,似乎有意在親情這個內存塊,做出部分的彌補。《葉問3》塞入大量的感情戲,不管是與妻子張永成的互動,亦或是次子葉正的互動,都能讓人看到一代宗師的真性情。除此之外,電影宣傳雖然強調於甄子丹與拳王泰森的對決,但是那終究只是吸引觀眾的誘因,並非本集最精彩的部分。如同前兩集安排的坎坷,內憂外患的運用,這次可是讓葉問遇到瑜亮情結的超強對手,甚至還催生出英雄惜英雄的戲碼,讓葉問的武學修養進入到王家衛導演提到的見眾生。
從角色規劃看來,前幾集出現的林家棟、樊少皇,改由譚耀文、張晉取代,個性方面趨於相似。至於從拳路的規劃看來,如果說樊少皇的招數讓人有虎虎生風的霸氣,那麼曾經在《一代宗師》就已經有亮眼表現的張晉,每一個出拳、蹬腿,都能讓人看到細膩的刁鑽兇殘。更別說由甄子丹飾演的葉問,這次面對的挑戰,不是只有一打十而已,排山倒海的車輪戰,導演就是要滿足觀眾對於葉問的崇拜。
此外,在武術方面的規劃,除了包含前兩集推出的一些拳法之外,此次更讓葉問在狹窄的空間,應付新增的一種難纏拳法,至於是哪一套拳法呢?就請各位進場解密。同時,編導不希望觀眾因為電影,對於詠春流派有刻板的印象,只著重在拳法、橋手、腿法的施展,以及木人樁的練習,編導特別將詠春流派另外兩項武術:六點半棍法以及八斬刀,引進劇情的設計。
依照市場導向看來,動作片特別是武打這方面,進場觀看比例,男性觀眾會比女性高,但是從葉偉信導演執導的《葉問3》看來,很多催淚的感情戲,似乎有意吸引女性觀眾,將觀賞的族群做出某種程度的平衡,至於從商業利益方面的考察,《葉問3》的確是做出一個讓人很滿意的完結,如果製片公司能夠善用這股熱潮,名揚中外的李小龍,可望在未來重啟,喜愛功夫的觀眾,肯定是不能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