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氏物語》繪卷的繪製方法很有意思

2020-12-14 多彩貴州網

  源氏物語繪卷《夕霧讀信圖》:話說柏木死後,全家都由夕霧一力支持照顧。誰知夕霧竟對柏木的遺孀落葉著迷,百般糾纏,落葉母親發信指責……五島美術館藏。

  ◎潔 塵(著名作家)

  《源氏物語》是我時不時一直在看的一套書。中間有一些章節重複看過好些次。反正經常擱在案頭上,天氣應景的時候,就會翻開幾頁來看看。這種書是最標準的閒書,閒筆細筆太多,看的時候也得氣閒下來心細下來才可與之應和。

  看《源氏物語》,就很想看繪卷。《源氏物語》繪卷作於12世紀的前半期,是日本美術史上唐繪、大和繪之後,進入平安時代繪卷時期的巔峰之作;據說共分十卷,有將近一百幅圖,但至今尚存的只有19幅,分別保存在名古屋的德川美術館和東京的五島美術館。

  看美術專著,學習了《源氏物語》繪卷的兩個特點,很有意思。

  一是「吹拔屋臺」法。因《源氏物語》多為發生在平安王朝皇室或貴族室內的故事,因此,繪卷的畫面內容也多是表現室內場景,因此,其視角就有特別的要求。《源氏物語》繪卷的繪者,將自己置於一個全能全知的視角,從四十五度的角度切看下去,沒有屋頂房簷的阻礙。這個角度俯瞰下去,又掀開了屋頂房簷,處於日本皇室貴族居室那些繁多的屏風和幔帳後面的人物,就可以隨意表現了,於是稱為「吹拔屋臺」法。如果說唐繪和大和繪受中國的影響很深的話,繪卷的這個「吹拔屋臺」法就是日本本土的獨創了。中國古代繡像中的閨闈場景,四十五度切看下去是常見的,但屋頂總還是在的。由此可見日本繪卷的戲劇感更強烈。

  二是「引目鉤鼻」法。《源氏物語》繪卷的許多場景描繪十分細膩,不惜工夫,但人物五官的呈現卻顯得十分符號化,一般都是兩條粗線條代表眉毛,兩條短線條代表眼睛,另一條末端彎曲的線條代表鼻子,嘴唇就是點一紅點。人物面目千篇一律,似乎特別潦草,跟精細的場景器物描繪形成鮮明的對比。這一點,倒是古代東方通用的呈現方式,中國和日本都是這樣。我想,這跟古代東方竭力抹殺個體特徵的思維習慣是一脈相承的。在中國,繪畫中人物五官是千人一面,戲劇則需要勾畫規範的臉譜;日本受中國影響甚深,繪畫延續此風,在戲劇方面,歌舞伎的臉譜勾畫是一例,能樂更是要戴上硬殼臉譜,徹底掩蓋表演者的面部表情。有學者這樣認為,東方繪畫和戲劇的這一特點,反而有利於激發觀者的豐富想像力,正因為畫中的人物和舞臺上的人物面目模糊,於是讓觀者產生了強烈的代入感,方便觀者走入畫面或者舞臺的境地之中,與人物同悲同喜。

  有人考證說,《源氏物語》繪卷很可能就是這部小說的作者紫式部以及她周圍的一堆宮廷女官畫的。這個說法讓我特別感興趣。有日本學者認為,平安貴族婦女不僅有著高度的文學修養,還有高超的繪畫技藝。他們說,這一點,《源氏物語》中的多次「賽畫」情節可以為據。至於說他們為什麼認為紫式部本人就是繪畫高手,那是因為紫式部對很多傑出畫作都有很細膩生動的描寫。這個說法讓我相當不以為然。以《源氏物語》為研究樣本,可以看得出紫式部是一個很棒的藝術評論者,但這完全不能說明她是一個優秀的畫者。勿論優秀與否,甚至是不是一個畫者都很可疑。鑑賞評論頭頭是道的人,其實落實在具體的繪畫上,基本上不能勝任,這也是一個常識吧。

相關焦點

  • 2000日元紙幣上的「源氏物語繪卷」
    而這塊長15.4釐米、寬7.6釐米的「畫布」卻將建築和書畫融為一體,與眾不同:正面「矗立」著現存於衝繩、原琉球王國首裡城的守禮門,背面左上方是《源氏物語繪卷》「鈴蟲」帖的第二個場景局部,下面是「詞書」(畫面對應的原文段落),右下角則是《源氏物語》作者紫式部的頭像。 傳統文學藝術竟能以現代紙幣為載體流傳至今,皆因紙幣設計巧妙而廣受追捧。
  • 《源氏物語》日本平安時代貴族的愛與欲
    《源氏物語:全譯彩插珍藏版》(全2冊)作者:(日)紫式部 譯者:康景成 版本:紫圖圖書|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8年7月有所依靠的優雅 《源氏物語繪卷·鈴蟲一》復原圖 近代 平安時代女子的宿命:除非依靠男子愛護照顧,女子才能生涯安穩。
  • 七月十五,我們來說說日本百鬼夜行繪卷
    狩野乘信版本的《百鬼夜行繪卷》,結尾處與眾不同(第三張圖),現藏於真田寶物館 另外兩個版本皆無法確定具體創作年代和作者,卻很有意思。
  • 紐約大都會以《源氏物語》「點亮」日本經典
    寫於11世紀初日本的《源氏物語》是個例外,它可能也是世界上的第一部長篇小說。這是一部講述日本宮廷生活與愛情的著作,敘事豐富,它掀起了革新,並在各個方面為日本藝術奠基。其中,堪稱日本國寶的兩件文物也在展品之中:俵屋宗達繪製的《源氏物語關屋·澪標圖》屏風,和日本平安時代的《一字蓮臺法華經》。展期將至6月16日。《紅葉賀》《源氏物語》是日本平安時代(794-1185)的文學裡程碑之一,而平安時代則被廣泛認為是日本文學的黃金時代。
  • 淺談物語文化《輝夜姬》與《源氏物語》
    網絡圖庫其中,讓我最感興趣的,莫過於從遠古時代便產生,一直源遠流傳至今的物語文化。 說到日本的物語文化,對日本文化有一定了解的人一定會想到那些出名的日本物語。例如家喻戶曉的《輝夜姬》,便是日本當今現存最古老的物語——《竹取物語》的化身。而隨著對日本文化的深入學習,以《源氏物語》為主要代表作品的物語文化,使人對日本文學史中的物語文化產生了興趣。在日本文學史上,物語主要指自平安時代(794 ——1192)至室町時代(1336——1573)的傳奇小說、和歌式小說、戀愛小說、歷史小說、戰記小說等。日文「物語」一詞,意為故事或雜談。
  • 日本琵琶湖:《源氏物語》的靈感源泉
    新華網北京3月25日電 2008年恰逢日本古典文學名著《源氏物語》誕生1000周年。位於日本京都附近的琵琶湖是日本最大的淡水湖泊,《源氏物語》作者紫式部正是從這裡美麗的風光中獲得靈感,完成了這部文學巨著的創作。  琵琶湖形成於400萬年前,四面環山,面積約674平方公裡,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湖泊之一。
  • 2019-10-15源氏物語
    蘿蔔:但我們可以在古老的物語中去探尋那個時代日本土族的風雅與愛恨。那今天呢,給大家帶來的青書怡情就是日本古典名作源氏物語。 子羽:曾經有人如此評價他,說這是一份日本古代宮廷生活的白描畫卷,一首如泣如訴的悲情曲,一部日本歷史、文學巨作。
  • 《源氏物語》千年誕辰 交響樂CD本月推出(圖)
    今年是《源氏物語》千年誕辰,日本專門成立了「《源氏物語》千年紀委員會」,從去年到明年,各式各樣的紀念活動層出不窮,包括演講、座談、戲劇、會議和音樂會等。日本超市裡也擺滿了一排排「源氏茶」和「源氏糖果」。本月,日本還將推出一張新灌制的《源氏交響曲》CD。
  • 《源氏物語》:日本的《紅樓夢》,美人如畫,價值斐然!
    《源氏物語》整部小說氣勢恢宏,以日本平安王朝全盛時期為背景,描寫了主人公源氏的一生生活經歷和盪氣迴腸、曲折迴環的愛情故事,內容複雜。全書共五十四回,近百萬字。包含四代天皇,歷經70多年,出場人物多達400多位。人物以上層貴族為主,但也有中下層貴族、宮女、侍女及平民百姓。
  • 《社長劉洋》第40期:【京都•宇治(上)】千年之戀,源氏物語
    那麼《源氏物語》跟宇治又有著什麼樣的關係呢?這是因為《源氏物語》最後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就在這條宇治河的河畔。 浮舟作為《源氏物語》中最後退場的一位女性,她的命運十分悽慘,夾雜在兩個男人的爭搶之中,備受折磨,最後終於在一個深夜,選擇跳河自盡。就是在社長身後的這條宇治川。在這種人間仙境總是有悲慘的事情發生啊。
  • 《源氏物語》:日本美學集大成者
    [書籍信息]  書 名:《源氏物語》(平裝,全三卷)  作者:紫式部  譯者:葉渭渠 唐月梅  出版社:其作品《源氏物語》,被認為是世界最早的長篇小說、日本美學集大成者,並由此產生了「源學」。  [譯者簡介]  葉渭渠  1929年~2012年。廣東東莞人。1956年北京大學畢業。中國社會科學院教授。
  • 源氏物語中那些讓人動情的唯美詩句
    《源氏物語》是由日本平安時代女作家紫式部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開啟了日本文學的「物哀」時代,並影響了包括夏目漱石、川端康成、宮崎駿在內的大批的日本作家等各個領域的藝術家,其以「真實」為基礎的「物哀」精神更是得到一代又一代人的繼承和發揚,並對日本文化造成了深厚的影響,成為其不可分割的一部
  • 品讀《源氏物語》日本平安時代貴族的愛與欲
    #不過,你也可以說,《源氏物語》不過是日本平安時期一個貴族男人與無數女人糾纏的愛欲故事。《源氏物語》是世界上最早的長篇小說,誕生於11世紀的日本平安時代,也就是中國宋朝的時候。這部一千多年前的巨著,由當時擔任宮廷女官的紫式部撰寫而成,描繪了桐壺帝之子源氏及其後代的情感悲歡,尤其是源氏與各種女性的愛恨糾葛,以及平安社會政治鬥爭對其命運的影響。《源氏物語》直接影響了日本核心藝術理念物哀美學風格的形成,可以說是日本民族文化的奠基之作。
  • 《源氏物語》|光怪陸離的貴族生活記載及中日合璧的藝術特色
    《源氏物語》|「物語」藝術成就最高峰,再現「物哀」情慾眾生相11世紀初,日本文壇出現了一部震驚文壇的長篇巨著《源氏物語》。這是一部約百萬字的長篇小說,此部小說為日本女性作家紫式部的作品。後進宮做了彰子皇后的侍讀女官,因見識耳聞當時上層貴族生活,《源氏物語》應運而生。《源氏物語》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長篇寫實小說,因其全篇有多處對漢學、詩賦運用,國人喜歡稱其為日本《紅樓夢》,事實上《源氏物語》比曹雪芹的《石頭記》早了700多年,比中國的第一批長篇小說《三國演義》、《水滸傳》和歐洲長篇小說先驅《十日談》都早約300年。
  • 10010日元背後的宇治,一個和日本天皇外公、源氏物語和抹茶有關之地
    ;阿字池西邊的阿彌陀堂,中堂脊沿有兩隻金銅鳳凰雕像,江戶時期更因此更名為「鳳凰堂」。這個鳳凰堂,在日本人盡皆知,並不僅僅是它在建築、繪畫、雕刻等方面國寶級的藝術價值,所謂被當成古京都文化財之一的世界文化遺產,那也是後來的事情,人家還有個特別強的地方,那就是出現在了日本錢幣上,並且佔了兩個面額——1萬日元和10元硬幣。
  • 從《源氏物語》流變看日本女性命運轉折
    一千年後,現代人重新改寫的《源氏物語》,賦予了這部名著新的生命力,同時也體現了日本社會和文化的千年流變——一千多年前的日本「平安王朝」,誕生了人類文學史上第一部長篇小說——《源氏物語》。從年代上看,《源氏物語》比《紅樓夢》早出世七百年,比《水滸傳》、《三國演義》以及西方最早的小說集——薄伽丘的《十日談》也早了近三百年。
  • 八十本書環遊地球︱日本:《源氏物語》
    第十一周 第二天日本 紫式部 《源氏物語》紫式部是樋口一葉最喜愛的作家,理由很簡單,她不僅是日本女作家中最偉大的前輩,而且也是從詩人轉為小說家的。今天,紫式部的經典之作從許多層面上向我們提出挑戰,首先一點,總共五十四回的書裡穿插了近八百首詩。
  • 《源氏物語》給你答案
    (源氏物語 漫畫)《源氏物語》的作者為日本平安時期女性作者紫式部。紫式部借教學接觸了朝廷的內幕,這是《源氏物語》創作取材的直接來源。在道長執政的平安時期,日本社會矛盾眾多,這種矛盾既有統治階級內部天皇、上皇與攝政之間的矛盾;又有統治階級和被統治階級的矛盾;還有平安時代女性地位的現實。《源氏物語》以這種歷史現實為背景,通過主人公源氏的愛情來表現當時社會的矛盾,反映社會的現實。
  • 京都宇治:逛《源氏物語》故事發生地,吃最好的抹
    》最後十帖故事就是發生在宇治,凡是看過《源氏物語》的人,都想來這裡可以尋跡日本貴族的愛恨情仇。她的著作《源氏物語》是世界上最早的長篇紀實小說,其中最後十卷的故事發生地就是宇治,因此也稱為「宇治十帖」。在九十年代就在學校圖書館看過了《源氏物語》,這部號稱全世界第一部最長的記實小說一直讓人印象深刻,但是,為了保留更多的想像,還是放棄了去看源氏物語博物館,反而流連在宇治的廟宇和小巷小道上,感受《源氏物語》故事的發生地。
  • 宇治,《源氏物語》和抹茶
    紫式部,日本歷史上最早的長篇小說《源氏物語》的女作者,據說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長篇小說。源氏物語在日本乃至世界文學史上的地位都非常高,我早聽說過但從未看過,如果拿《源氏物語》與七百年後的《紅樓夢》相提並論,不知合不合適。由於歷史上日本女性的地位不高,紫式部的名字現在已無從知曉,紫式部是後人根據小說的內容給她起的名字,但她出身於藤原家族,肯定是姓藤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