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稱自己有情有義 最像金庸小說裡的楊過(圖)

2020-12-14 中國新聞網

林清玄接受採訪。 劉志玲 攝

  近日,臺灣作家林清玄蒞臨常州大劇院,做客常州公開課第32講講堂,從自身經歷的多個「轉彎」談起,與龍城市民分享自己的人生經歷與生命感悟。(陸軼力 郭靖宇)

  中學畢業後

  曾做過屠夫搬運工

  林清玄首先談了自己的成長經歷,他說,自己出生在臺灣的一個偏僻的小鄉村,祖祖輩輩都是農夫。家裡一共十八個孩子,而他排行十二。小時候考試掛了科,成績單上掛了紅燈籠,父親卻「高興」地說,終於找到農夫繼承人了,因為哥哥姐姐成績很好,不可能繼續當農夫了。他坦言,父親的寬容,讓他有了一個很好的成長環境。

  到了初中,要學習英語了。但是鄉下的英語老師不會英語,通過一段時間的培訓,回來教學生怎麼學英語:「今天」,就是Today,怎麼記住它?你在單詞下面寫兩個字「土堆」;「昨天」,Yestoday,你在單詞下面寫下四個字「也是土堆」!但是「明天」,不再是「土堆」,「明天」是Tomorrow,老師說,這個只要三個字「土馬路」。今天是土堆,昨天也是土堆,但明天就不再是土堆,明天鋪一條土馬路,走向遠方!

  站在一條「土馬路」上,少年林清玄漸漸地體會到幸福的滋味。什麼是幸福?在夏天,幸福就是一個小孩子連喝三瓶汽水,打出嗝;幸福就是耐不住暑氣的狗,趴在銀行的地上享受冷氣。

  隨著年齡的增長,中學之後的林清玄離開家鄉。他在高雄碼頭當過搬運工,他擺過地攤,他在洗衣店裡每天洗幾百條褲子,幾百件襯衫,甚至做過殺豬的屠夫。在做屠夫的那段時間賺了很多錢,拿著這些錢。他上了高中,因為在打工同時,他不曾忘記自己的「土馬路」,不曾忘記自己要做一個作家。「不同的人,不同的人生,甚至人生的不同階段,幸福都有不同的定義,而我們就要隨時打開生命裡的開關。」

  稱自己有情有義

  最像金庸小說裡的楊過

  「在金庸的武俠世界裡,你最像哪一個人物?」現場聽眾這樣問林清玄。林清玄毫不猶豫地說:「我最像楊過。」「因為長得帥嗎?」「不是,是因為我和他一樣有情有義。」

  林清玄認為,人生要做的有兩種事:一種是重要的事,另一種是緊急的事,而大部分人的生命都在「緊急的事情」裡面打滾。生命要有「浪漫精神」。所謂浪漫,就是「浪費時間,慢慢地走,慢慢地吃飯,慢慢地喝茶。」

  在林清玄看來,學校考試100分是緊急的事情,在河邊散步、躺在草地仰望星空是重要的事情。從自身經歷,又談到了人的教育與成長,林清玄說,他讀中學時一個班總共17個人,他常常考第17名。他說:一個人,從小學、中學到大學,一直考100分、第一名,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因為畢業之後,他的工作不可能100分,業務不可能100分,婚姻不可能100分,他就可能無法面對這些挫折,這樣的人生就危險了。所以,生命中最重要的不是考100分、考第一名,而是要培養孩子有幽默感、不怕挫折、懂得愛與寬容、快樂的能力。而這些學校教育之外的東西,卻能給人帶來生命的平衡。

  林清玄認為,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是「愛、美、情、義」四個字,要孩子學會愛的表達,懂得美的追尋,懂得情與義,懂得感動。這樣的孩子,能面對一切挫折,一切轉彎,獲得的是生命中的「100分」。

  32歲選擇閉關三年

  找到生命的價值

  「蘋果樹上只能結蘋果,如果蘋果樹上結了西瓜,就是危險的;蘋果樹下思考的少年,並不一定是牛頓,萬一蘋果樹上掉下來一個西瓜,正好又砸中了人,那就更加危險了。」

  從四處打工到少年成名,從最具影響力作家到報館主編,林清玄的生命經歷了一次次的「轉彎」,並漸漸走向成功;成功之後的林清玄失去了時間,失去了空間,32歲的他辭去了工作,扔掉了上百套西裝革履,穿上布衣,上山打坐,去學佛、去覺悟;閉關三年、一朝頓悟,又下山走向世俗:「因為再高的智慧也不在表面,而是在於內在的發展與革命。」

  什麼是「覺悟」?林清玄這樣解釋:「覺」是學習的「學」加上看見的「見」,「悟」,一邊是「心」,一邊是「吾」。「覺悟」就是「學習來看見我的心」,就是不斷地通過世俗的轉彎,找到生命的價值。

  特欣賞唐朝三高人

  遇到挫折不妨轉個彎

  林清玄特別欣賞唐朝的三名古人:玄奘大師,茶聖陸羽和六祖慧能。三個人都是孤兒,陸羽甚至連名字都沒有,他們卻都通過自身生命的不斷轉彎,給世人留下不竭的智慧與財富。

  當然,林清玄並不是讓每個人都去學玄奘取經,學陸羽採茶,學慧能弘揚佛法。他認為,生命是不同的個體,生命中的轉彎,就是發現生命的不同特質與狀態,而不是生活在一元的世界。

  林清玄說,他的家裡種了許多盆植物。兒子學了植物學上的「向光性」,把一盆木瓜樹故意橫倒在地上,幾個月後木瓜樹轉了個彎,長成L型;兒子又把木瓜扶正,再過了幾個月,木瓜樹竟又轉了個彎長成N型。由此,林清玄說,樹能有向光性,人也一樣,不要害怕挫折,只要不斷向光生長,人生處處可能出現轉彎。如果你的孩子是辣椒,嗆人就好;如果你的孩子是甘蔗,甜美就好。生命的痛苦終將過去,而美會留下來……

相關焦點

  • 金庸小說中最有魅力的十位女子
    楊過受傷時,能像一位母親和姐姐一樣對身心俱傷的楊過進行悉心照料,溫言撫慰,楊過「但覺和她相處,一切全是寧靜平和」,這絕對是對於出生就沒了父親、幼年又失去母親的楊過的良配,奈何楊過不識貨。4.趙敏趙敏敢愛敢恨,以女子之身領袖群雄,又甘心為張無忌放棄榮華富貴,攜手隱居。
  • 楊過為何送郭襄三枚金針?金庸先生大有深意
    此刻回首往事,楊過自然意識到自己當年的行為是多麼魯莽,差一點兒就讓無辜的郭襄死於非命,心中自然對她有幾分愧疚。在這種喜愛和愧疚交織的情緒下,又得知郭襄馬上要過生日了,於是楊過便送她三枚金針,滿足她三個願望,聊作補償。至於為什麼是金針而不是其他的東西,是因為金針是小龍女獨有的暗器。
  • 金庸小說如何描寫「情」的?看看楊過與小龍女、郭靖和黃蓉
    金庸小說為什麼這麼吸引人?你看看他對「情」的描寫!金庸小說如何描寫「情」的?看看楊過與小龍女、郭靖和黃蓉!有華人的地方就會有金庸小說,品讀金庸著作真是一種享受,在金庸小說中,我們可以學習到各種知識,《天龍八部》中玲瓏棋局,讓我們知道了圍棋的奧秘;華山論劍、笑傲江湖中我們能領略到「五嶽」的大好風光;就連這裡的絕世神功,都出自於古詩中,例如段譽逃命所用的凌波微步,就取材於曹植的《洛神賦》……等等數不勝數。
  • 金庸小說裡,人物名字的出處,太有學問了!網友:「教科書級」!
    對金庸先生的崇拜,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也不是三年五年,甚至從高中時期,拜讀他的作品的時候,就心生仰慕。金庸武俠小說,對很多人來說都不陌生。很多人幾乎都可以脫口而出的說上他的幾部小說,或者作品裡的某些重要情節。金庸武俠小說,與其他作家相比,有著很明顯的符號。
  • 《射鵰英雄傳》的一個小失誤,金庸自己都圓不回,讀者:心疼楊過
    金庸先生的小說,不同於現在的網絡小說——動輒洋洋灑灑上千章,寫的熱血刺激,但讀完後卻不能給人留下什麼印象。先生的小說,即使情節已經瞭然於胸,但看上五分鐘,你還是會被深深吸引。或許這就是金庸先生妙筆生花的魅力。
  • 金庸養活了大半個娛樂圈,俠之大義卻只教會了一個楊過,古天樂
    金庸養活了大半個娛樂圈,俠之大義卻只教會了一個楊過,古天樂金庸老先生的去世,讓很多人聞之傷感,作為文學界的泰鬥級人物,他為我們書寫了無數經典巨作,活在了幾代人的回憶裡面,也許八零九零後的印象最為深刻,那時候被不少小說中的人物所吸引,希望長大後就成為那樣的英雄
  • 我看金庸小說裡俠與情
    這是對於很多八十年代生人甚至更早的中國人影響很大的一個作家,年紀稍小的朋友,即便沒有看過金庸的小說,也一定看過改變的電視劇,用句時髦的話,他是中國電視劇行業裡熱門的大IP。《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天龍八部》等等,大部分喜愛金庸作品的人,對他自己作品總結的對聯不陌生,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 金庸小說:文化是底子 人性是靈魂
    金庸將俠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的儒、墨、道、佛以及國民文化融合在一起,寫出了價值觀念多樣的俠義精神和文化形態各異的俠客人物。圖為香港文化博物館的常設展館「金庸館」。10月30日是金庸先生逝世一周年。記得去年社會各界人士送別他的時候,有一副橫聯為「一覽眾生」的對聯。「一覽眾生」有著禪意,是說金庸對大千世界芸芸眾生登高望遠。
  • 論金庸小說與文學的烏託邦精神
    金庸的雅俗共賞不該成為他的弱點,他是真正走通了一條創造性與大眾性相融合的寫作路子。  金庸小說的雅與俗  金庸小說裡面,有很多俗文學的因子。我和金庸有過幾次接觸,也曾當面問過他,他本人從不諱言說自己的小說是通俗小說,也不諱言他寫小說是為了娛樂大眾。但凡是俗文學,幾乎都有類型化的特徵,金庸小說也不例外。
  • (神鵰)裡有一女子和楊過匹配度更勝小龍女,可惜有緣無份
    在(神鵰俠侶)這部小說中,小龍女與楊過的愛情,一直被讀者津津樂道,羨慕不已!在武俠小說界,也有金庸寫情,古龍寫義的說法,毫無疑問(神鵰)這部小說是金庸先生,寫情巔峰之作。楊過與小龍女天殘地缺,楊過斷臂小龍女失貞,皆非完全之體,卻愛得那麼深,突破了時間的界限,十六年後楊過毅然決然跳崖殉情。
  • 郭靖陷敵軍,使出上天梯功夫脫圍,重回襄陽,見楊過人品
    金庸武俠小說《神鵰俠侶》中有一段經典的情節。郭靖深陷敵軍,難以脫身,使出上天梯功夫,殺出重圍,重新回到襄陽。宋金兩國交鋒,兵兇戰危,武林人物處於其中,本身就非常危險。其實,郭靖一直還不知道自己身邊埋伏著楊過這個「超級大間諜」。郭靖把楊過當成子侄,但楊過卻誤會郭靖是他的殺父仇人。所以就早就跟敵軍蒙古達成了協議,在郭靖身邊臥底,遇到機會隨時加害於他。郭靖這次遇險,楊過就在城頭上看著。一直在猶豫,要不要趁機對付郭靖。
  • 朱聰、阿朱、小龍女,金庸小說裡的「雜技特長者」
    作為一個深深地擁有文化藝術自豪感的金庸迷,在為相關從業人員感到開心的同時,也馬上聯想到了金庸小說裡一些大有「雜技」特長的人物形象。所謂藝術來源於生活,創作也當如是。金庸十五部小說寫武俠,寫人世的眾生相,幾百個不同特徵、個性的人物,怎麼會沒有「雜技特長」的人物存在呢?
  • 楊過,你到底有幾個好妹妹?
    每次讀金庸小說,當看到一眾美女前前後後都為男主人公所傾倒的時候,不知為何,我的耳邊總會想起這樣一首歌:「你究竟有幾個好妹妹,為何每個妹妹都那麼憔悴……」,簡直就是為男主人公量身打造的主題曲。張無忌,韋小寶之流自不必說,起碼一眾美人還是皆大歡喜的,到了楊過這裡就不一樣了,歡愉只在一瞬間,剩下的只是多情自古空餘憾。
  • 金庸小說裡的島嶼 你知道哪幾個?
    金庸小說裡的島嶼 你知道哪幾個?作為金庸的武俠迷,無論電視裡什麼時候在播《天龍八部》或《神鵰俠侶》等任何一部劇,都會立刻停下來看,看著劇裡的場景幻想自己也在劇中,今天就給大家盤點金庸小說裡的島嶼 你知道哪幾個?
  • 十部金庸小說改編的電視劇,你全看了嗎?
    這部小說也被翻拍成了電視劇,1985年出現在大眾視野,到現在《雪山飛狐》已被翻拍了五個版本。小編最喜歡看的還是聶遠那一版的,因為有女神朱茵參演。金庸小說《神鵰俠侶》於1959年出版,與《射鵰英雄傳》和《倚天屠龍記》合稱「射鵰三部曲」,後被改編成電視劇。「神鵰」通過楊過這個角色,抒寫世間禮法習俗對人心靈和行為的拘束。
  • 金庸武俠小說排名TOP14_金庸經典小說推薦排行榜
    一起回顧金庸武俠作品的歌曲,現在聽到也滿滿的童年回憶。緬懷!倪匡先生所著《我看金庸小說》。該書將金庸的「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這十四部武俠小說進行了大排名,標準是倪匡心目中的優劣程度。關於此排名,倪匡自己說,「只是對小說整體的意見,小說中的人物,分篇再詳細討論」。既然是「對小說整體的意見」,我們且看他是如何評價每一部作品的。
  • 金庸小說裡最晦氣的坐騎,是主人倒黴的象徵,但有一人安然無恙!
    想必大家都知道一個傳奇的人物,金庸。他的筆下刻畫了很多的英雄。在他的寫作生涯中,大部分寫的都是武俠小說。他總共寫了十幾部膾炙人口的小說,而且這些小說也都被拍成了電視劇,就像我們所熟悉的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等等。
  • 金庸與影視劇主演的8張合影,圖7最有意義,最後一張信息量很大
    下面這張圖片來源於83版的《神鵰俠侶》,這是金庸與楊過的扮演者劉德華、小龍女的扮演者陳玉蓮、李莫愁的扮演者呂有惠,自以及那隻神鵰的合影。據說這一次金庸還親自參加了《神鵰俠侶》拍攝的開機儀式,看來華仔的面子就是大。83版的《神鵰俠侶》也是金庸最認可的,多次在公開場合大加讚賞這部劇。
  • 阿青奇遇白猿,楊過奇遇神鵰,此人奇遇更有趣,卻被金庸刪掉了
    金庸武俠中有這樣一條規律:無奇遇,不主角。金庸武俠中,一場奇遇對於主角的成長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在主角所享受到的特殊待遇中,有一些是非常有趣的,想來這也正是金庸武俠所吸人眼球的地方。比如,《越女劍》中的越女阿青。阿青這個主角很有意思,雖然她是主角,身為女子的她卻不是最漂亮的。當然,金庸所追求的是武俠風,而不是簡單追求古風的言情小說。所以,越女阿青這個角色就有些不一樣了。
  • 金庸筆下的神鵰俠楊過,在歷史中確有其人嗎?
    金庸先生的筆下曾塑造出許許多多經典的英雄形象,比如豪情萬丈的蕭峰蕭大俠,義薄雲天的張無忌,狂放不羈的神鵰俠侶楊過等等,都深受大家喜愛。不過小編最喜歡的還是雖狂放不羈卻又深情萬分的神鵰俠——楊過。楊過在金庸的筆下那可是姑娘們的團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