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讀金庸小說,當看到一眾美女前前後後都為男主人公所傾倒的時候,不知為何,我的耳邊總會想起這樣一首歌:「你究竟有幾個好妹妹,為何每個妹妹都那麼憔悴……」,簡直就是為男主人公量身打造的主題曲。張無忌,韋小寶之流自不必說,起碼一眾美人還是皆大歡喜的,到了楊過這裡就不一樣了,歡愉只在一瞬間,剩下的只是多情自古空餘憾。
楊過的一顆心無論如何是不能掰成兩半的,既然給了小龍女,便不能再給他人。人生就是這樣,因緣際會,有的人再好也只是過客,只綻放一瞬的耀眼,有的人則是手心的掌紋,命裡註定要死生契闊。程英、陸無雙、公孫綠萼和郭襄便是楊過生命中的花火,只有在天空綻放的那一剎那最為閃爍,綻放過後伴隨她們的便是一生的黯淡無光,一見楊過誤終身,又豈止郭襄一個。
程英和陸無雙:堪羨優伶有福,誰知公子無緣。
程英和陸無雙姐妹,金庸對她們著墨實在太少了,好像只是為了服務於情節發展的需要,而喪失了人物形象本身的光彩,這一點,我是感到痛惜的。
程英端莊沉穩,陸無雙活潑靈巧,兩姐妹一靜一動,風姿綽約處則各有不同。
楊過於陸無雙有救命的恩德,有接骨肌膚之情,還有相互之間,「傻蛋」「媳婦兒」的假夫妻之名。我想,陸無雙對楊過的愛是感激為主的,無論楊過是起初心存調戲輕薄也好,還是出於危急,迫不得已而為之,陸無雙的心裡早就認定了楊過是自己的意中人。
當陸無雙因為楊過要幫她接骨,而不得不褪去衣衫之時,儘管陸無雙因為羞怯而淚流滿面,但其實內心早已跳躍不安。對於處在禮教大防的社會的男女來說,身體的接觸便是情愫最好的催化劑。即便是殺人不眨眼的李莫愁,在被楊過抱住以後也心魂俱醉,快美難言,以至於連掙扎都不會了,更何況在楊過面前一覽無餘的陸無雙。
而程英和楊過接觸的沒有陸無雙那麼多,對楊過的愛則充滿了敬佩仰慕之情。她一路上看到楊過捨命救護素不相識的陸無雙,又不計前嫌捨命救護黃蓉一行人,這種仁義俠客的豪情之舉,讓程英無比欽佩愛慕。
然而即便如此愛慕,程英對楊過的愛也是極為隱忍細膩的,就像小草對大樹的愛戀,只是遠遠愛著,依戀著,從不說我愛你。程英就像春風一樣溫暖嬌羞,每次都讓楊過在心底感動,愛意無聲。就算內心早已翻江海,千言萬語也只是化作了寫了又撕,撕了又寫的「既見君子,雲胡不喜。」八個字。沒有驚天動地,海誓山盟,有的只是為意中人親手縫補一件新袍子以表心意。
雖然程陸二人心裡早就知道,自己與楊過絕無可能,但當楊過為了不負小龍女十六年之約,而提出三人義結金蘭的時候,她們內心還是痛楚無比的。程英聽後心中一酸,陸無雙則含淚低頭,這一酸一淚的心境,不是個中人又怎麼體會得到呢!二人知道,這一拜就表示楊過對小龍女至死不渝,要徹底和她們斷了男女私情。楊過自然知道這麼做,要辜負兩人的一片愛意,或許他是為了讓程陸二人轉念她人。
但是太晚了,就像你把心給了小龍女,就不能再給別人,程陸二人既然把心給了你楊過,又如何能在給別人!同樣都是愛一個人,這裡面的忠貞又怎麼會變呢!除了孤獨終老,此生再也無求。留給讀者的只有無盡的嗟嘆:「堪羨優伶有福,誰知公子無緣。」
公孫綠萼:不曾谷底春風見,為君泣血為君開。
如果讓我用一個名字來形容金庸小說裡愛情的悲壯,那麼我會選擇公孫綠萼。公孫綠萼的人生就像被風吹斷軀幹的花骨朵,還未綻放便遭毀滅,充滿了無盡的悽涼。
公孫綠萼的生命浸透著悲涼,父親公孫止是個陰險狠毒,卑鄙好色的小人,母親裘千尺在遭受了非人的折磨以後,又變成了充滿仇恨的復仇機器。公孫綠萼沒有享受過一天家庭帶給她的溫暖,裘千尺固然愛憐自己的女兒,但找公孫止報仇才是她最在意的。公孫止更不用說,竟然用公孫綠萼當武器來保命,直到她撞死在自己劍上,最後還要用她的屍體擋裘千尺的棗釘。這麼一對心理扭曲的父母,又哪裡會關心公孫綠萼的死活呢!
江湖綺麗多姿,人生漫漫長路,可公孫綠萼還沒得及感受,便香消玉殞。如果不是遇見闖入絕情谷的楊過,她可能就每日練功種花度日,寧靜安穩的過一輩子。可是楊過的到來,徹底改變了她的人生軌跡,激起了無盡波瀾。為了解楊過的情花之毒,她可以忤逆父親,解藥沒有偷到,差點死在谷底。甚至在聽到公孫止和李莫愁的密謀之後,還心甘情願中上情花之毒,只為了從母親那裡拿到解藥。
公孫止對楊過的愛是痛苦的,是浸透鮮血的愛,同時又是不求回報的愛,這是一種悲壯的愛。在感受到楊過與公孫止打鬥不願傷了自己以後,她立刻心滿意足了,她便覺得一切都值得。因此為了不讓公孫止帶走解藥,她選擇撞劍而亡,不過是為了讓楊過活下來,愛一個人就是為他粉身碎骨也願意,公孫綠萼做到了。
郭襄: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身。
如果說陸無雙對楊過是感激的愛,程英對楊過是隱忍的愛,公孫綠萼對楊過是悲壯的愛,那麼郭襄對楊過則是追尋的愛,這種追尋從風陵渡口聽到神鵰俠開始,一直延續到郭襄的整個人生,從未斷絕,是一種永遠在追尋,卻從未擁有過的愛。
小郭襄只是因為聽到了楊過神鵰俠的事跡,便執意要去見他,只因為在她心裡這是一個大英雄,這個時候她還不知道楊過和她之間的聯繫,有的只是和程英一樣的欽佩和仰慕之情。當她得知眼前的大英雄曾救護過身在襁褓中的自己,內心的情感便慢慢開始發生了變化。金庸在小說裡從來沒有正面描寫過郭襄是如何正面表露對楊過的愛,每次都是以郭襄的羞怯和出神這種細微的表情心理來表現。
因為她知道楊過心裡只裝得下小龍女,所以她只想把這種美好留在自己心間,她用自己的方式愛楊過,不在乎你接不接納,所以她才會許願希望楊過和小龍女可以團圓相逢,就像我愛你,與你無關。
和楊過在一起的時光美好而短暫,每次離別她都依依不捨,為了把這種美好永遠留下,郭襄恨不得永遠留在他的大哥哥身邊。因此,在生日宴那天,楊過送她三件大禮,在眾人看來每一件都貴重無比,可是郭襄只想盼望楊過早點出現;等生日宴一過,楊過一走,郭襄便逃了出去,為的只是勸他好好活著;等到了斷腸崖,他看見楊過跳崖,她便什麼也不想,跟著跳下去。這種愛,是,你活著,我愛你你可以不愛我,你要死,我也跟你一起死,即便你不愛我。
即便楊過和小龍女已經是神仙眷侶,絕跡江湖了,郭襄也沒有停止過追尋的腳步。在《倚天屠龍記》裡面,我們看到郭襄自和楊過夫婦在華山分別以後,遊遍天下山水只為了尋得一點楊過的消息,可惜也未曾如願。直到最後,也只得出家為尼,創了峨眉派,長伴青燈古佛旁了。
楊過就像一陣風,只是無意中經過郭襄身旁,而郭襄卻用了一輩子去追尋。
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身。只恨我生君已老,斷腸崖前憶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