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武俠的故事千篇一律,大致的劇情無外乎身為主角的青年從無知小白經歷各種奇遇後練成一身神功,繼而在天下群雄面前擊敗大反派,最終成為號令群雄的武林至尊,不可否認,大部分的武俠故事的確是如此。
(楊過劇照)
但如何能夠將這雷同的劇情說得更加有趣,就十分考驗作者的功力了,若是能夠寫得與這套路化的劇情不同,那作品就有可能成為經典了,而金庸的每部作品就基本都有不同之處,其實這一點也能夠從對主角的塑造看出來,他將郭靖塑造成為國為民的大俠,最終的結局是戰死在襄陽,同樣作為主角之一,楊過最終的結局是什麼?他有去襄陽搭救郭靖嗎?
一、最後一次襄陽大戰
站在上帝視角來看郭靖的選擇無疑是個悲劇,因為金庸的故事大多設定了真實的歷史背景,即便那歷史典故被武俠化的潤色,也不可更改其結果,所以郭靖在選擇鎮守襄陽的時候,他的結局早已板上釘釘,因為襄陽城的陷落是註定的。
不過若是從武俠的角度來解讀這段故事的話,也許郭靖的人生還有轉機,要知道他可是身懷九陰真經、降龍十八掌、左右互搏的高手,這世間有誰能輕易將他殺死?再加上他那「上天梯」的輕功?要從襄陽脫身豈不是輕而易舉?他戰死只有一種可能,他壓根沒想過逃。
不過關於郭靖之死,金庸並沒有給出細節,原著只留下一段:「襄陽城破之日,郭大俠夫婦與郭公破虜同時殉難,屠龍刀不知下落。郭祖師當時身在西川,待趕去想要相救父母親人,卻已為時不及。一百年來,武林中風波迭起,這對刀劍換了好幾次主人。後人只知屠龍寶刀乃武林至尊,唯倚天劍可與匹敵,但到底何以是至尊,那就誰都不知道了。郭公破虜青年殉國,沒有傳人,是以刀劍中的秘密,只本派郭祖師傳了下來。」
(耶律齊劇照)
這裡甚至連郭芙、耶律齊的去向都沒有交代,可以說是十分含糊了,至於「神鵰大俠」楊過有沒有去救場也很難說。
二、楊過能做什麼?
不過在分析楊過有沒有去救郭靖之前,不妨先想一想,如果楊過在襄陽,他又能做什麼呢?他的武功比起郭靖來說有何優勢?
楊過的武功配置包括全真教、古墓派的基礎武功,玉女心經、部分九陰真經、玄鐵劍法、黯然銷魂掌、蛤蟆功、打狗棒法以及彈指神通,就如金輪法王說的,他前期的武功博而不純,後期才專精玄鐵劍法和黯然銷魂掌,才得以有武學境界上的突破。
(郭靖劇照)
但到了故事末尾,楊過的玄鐵重劍已經被郭靖夫婦熔鑄,玄鐵劍法無法使用,在與小龍女重逢之後也不再黯然神傷,那掌法也使不出,他若去了襄陽,也基本就是多添一條人命而已。
三、兩本書名
儘管楊過去了也是徒勞,但好歹人家掛了個「神鵰大俠」的名號,所以還是有那麼一絲絲可能去襄陽的,但楊過具體有沒有去,其實可以從從金庸賦予兩部作品的書名上看出些端倪。
(小龍女劇照)
就如文章開篇所述,金庸筆下的每部作品定位都不一樣,他賦予每位主角的人設也不相同,而「雙鵰」雖然叫「雙鵰」,也僅僅只是因為兩部作品書名中都有一個「雕」字,金庸賦予這兩位主角的人設是完全不同的。
他在《射鵰英雄傳》設定的主角郭靖就是個英雄人設,他寫的就是英雄郭靖的一生,郭靖的故事就是如何一步一步成為大俠,成為英雄。
而《神鵰俠侶》則不同,他在這部作品寫的是楊過與小龍女的故事,突出的不是「俠」字,而是一個「情」字,楊過身上並沒有郭靖身上的那種天下大義,他的俠義遠不如郭靖,經歷了一次襄陽大戰之後,他與小龍女心中只有彼此,不會再過問江湖之事,所以從書名就能夠看出,楊過應該是沒有去救郭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