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深圳直追廣州,地鐵「500公裡俱樂部」再添一員

2020-12-19 每日經濟新聞

軌道交通改變城市格局,在拼出全域出行基本版圖的同時,也在折射城市的經濟發展藍圖。

眼下,進入年底,各城市地鐵相繼有所動作。此前,深圳已陸續開通6條地鐵新線,運營總裡程增至411公裡,離500公裡大關更近一步。接下來,西安地鐵5、6、9號線有望「三線齊發」;鄭州3號線一期、4號線將在年內開通;太原首條地鐵12月26日擬舉行開通儀式……

數據來源: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 整理製圖:城市進化論

今天(12月18日),成都迎來更大的動作。5線齊發、一次性新增200多公裡,運營線路總數達到13條,總裡程飆升至558公裡——成都正式躋身地鐵「500公裡俱樂部」,躍升至全國「第四城」。

12月18日,成都軌道交通6號線一二三期、8號線一期、9號線一期、17號線一期、18號線三岔站(不含)至天府機場北站段同步開通初期運營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實際上,去年年底成都「三線齊發」、一次性開通總裡程超過100公裡時,《新聞聯播》就已將其形容為「創下中國軌道交通發展史的新紀錄」。同年,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也將全國一年新增5個運營城市、增加968.77公裡運營線路,表述為「再創歷史新高」。

站在「十三五」收官的門檻上,「再創紀錄」的成都更像一個縮影。據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預測,到2020年底,全國(不包括港澳臺地區,下同)城軌交通運營城市將達43個,全年新增城軌交通運營線路長度將超1000公裡。這一數據,也將超過去年新增規模。

衝刺

2019年,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首次超過60%,超過8.4億人住在城市。快速、大運量的城市軌道交通,隨之迅速發展。

《城市軌道交通2015年度統計和分析報告》顯示,2015年底時,我國城軌運營名單上僅26個城市,運營線路總長3618公裡。而截至今年9月底,全國累計已有41城開通城市軌道交通,裡程共計7141.55公裡。

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預計,今年第四季度,還將新增2個運營城市;到今年末,我國城軌交通運營線路累計長度將接近8000公裡。這也意味著,「十三五」期間全國總裡程將實現翻倍。

數據來源:城市軌道交通協會歷年統計和分析報告 整理製圖:城市進化論

實際上,近年來城市軌道交通發展步伐不斷提速。

2018年,為加強風險防範,國家出臺「52號文」,為修建地鐵降溫。「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在300億元以上」「地區生產總值3000億元以上」——兩個關鍵門檻,均提高至此前3倍。

當年,南通、包頭、洛陽等不少城市「地鐵夢碎」,全國新增裡程增幅也罕見下滑。不過,已入圍城市熱情不減,全國城軌運營裡程其後逐年攀升,2019年底新增裡程高達974.8公裡。

以「第三城」廣州為例,廣州地鐵集團宣傳部部長許坤傑告訴城叔,目前廣州開通地鐵14條,運營裡程531.1公裡,今年年底前將不再有其他線路開通。而從2015年底的266公裡,到如今超530公裡,廣州運營裡程已較「十三五」之初實現倍增。

數據來源: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註:裡程包含地鐵、市域快軌、現代有軌電車等制式;城市下所標數據為其前三季度新開項目數) 整理製圖:城市進化論

隨著各城市加速「衝刺」,今年全國新增裡程有望再創新高。

前三季度,全國已新增405.35公裡城軌運營裡程,其中地鐵334.32公裡。預計第四季度,各地還將「扎堆」新開600公裡左右,全年新增總量將突破1000公裡。

變局

若比較城市軌道交通運營裡程,整體來看,TOP 3成員一直較為穩定。

梳理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數據發現,僅看地鐵,上海近三年都以600多公裡的數據位居首位;北京一直排在第二位;廣州則從2017年353.2公裡,增至2019年末近500公裡,始終位居第三位。即使算上地鐵外的各種制式,此前仍無其他城市能挑戰前三名的地位。

「第四城」之爭,則顯得尤為膠著。

加上各種制式,2017年、2018年坐在這個位置上的是南京,2019年更替為成都;若只看地鐵,2017年、2018年均為深圳,2019年底武漢擠下深圳,今年8月深圳雙線開通,再次回到第四位置。

如今,隨著成都地鐵運營裡程正式突破500公裡,根據當地媒體報導,成都將躍升至全國「第四城」。而且,這一數字已與「第三城」廣州不相上下。

數據來源:成都統計年鑑、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公開報導 整理製圖:城市進化論

成都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相關工作人員向城叔解釋,在成都13條線路558公裡總裡程中,包含長度為39.3公裡的現代有軌電車蓉2號線。若「第三城」廣州也加上2條有軌電車共22.1公裡,其總裡程為553.2公裡,成都略超廣州;但若只算地鐵,成都仍低於廣州。

一個令人難以忽視的大趨勢是,此前地位一直穩固的前三位城市,正面臨越來越多的挑戰者。

作為「最年輕」的一線城市,深圳首條地鐵2004年才開通,不僅在一線城市中最晚,甚至比長春、大連、武漢等城市也慢了一步。不過,到2019年底,深圳運營裡程已突破300公裡。今年,深圳又一口氣新開6條線路,地鐵運營總裡程增至411公裡。

包括深圳、成都等城市在內,這些潛在「變局者」,還在持續發力。

2018年7月,國家發改委重啟暫停約一年的城軌建設規劃審批後,成都於2019年再獲8個項目批覆——其與武漢、深圳等城市一樣,成為為數不多規劃已獲批到「第四期」的城市。

數據來源:國家發改委官網 整理製圖:城市進化論

獲批不到一年,2020年5月,隨著8號線二期、27號線一期、30號線一期工程「三線開工」,成都市城市軌道交通第四期建設規劃項目共176.65公裡,已緊鑼密鼓地全部開工建設。建成後,成都將形成總長超700公裡的軌道交通網絡。

重構

對於千萬人口的大城市而言,交通出行關係到每個人的生活品質,城市軌道交通也成為反映城市服務水平的一個重要側面。

成都成為國內首個一次性開通五條地鐵新線的城市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今年10月,《廣州日報》在提到「廣州地鐵運營裡程將達530公裡」時指出,這一規模「穩居世界前五」。此前的9月,成都新開通地鐵18號線時,也有媒體報導指出,「到今年年底,成都僅地鐵線路的運營裡程數就將突破500公裡,超越倫敦402公裡的地鐵裡程數」。

意之所指,皆為「世界領先水平」。對於擁有全球眼光、一直努力躋身世界城市行列的城市而言,城軌交通邁入「500公裡俱樂部」、躋身世界領先水平,自然意義不小。

國內著名軌道交通專家沈景炎有一個理論,一座城市的第一條地鐵建成後,大約能分擔整個城市5%左右的運力;形成線網規劃後,運力將達到50%左右,極大降低城市交通壓力。

放眼全球,東京通勤地鐵線路承擔著90%以上的公共運輸出行;紐約地鐵的公共運輸分擔率也達到85%左右。

在國內,從長居前三的上北廣,到加速追趕的成都、深圳,再到曾坐過「第四城」位置的武漢、南京……城軌交通發展靠前的城市,無一例外都在2019年客運量榜單上排名前列,位次也與運營裡程排位基本吻合。

數據來源: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 整理製圖:城市進化論

數據顯示,2019年,廣州地鐵出行已超過全市公共運輸出行總量54%;同年,深圳軌道交通實現城市公共運輸分擔率已達60%;同時,成都地鐵開通10年來,公共運輸出行分擔率,也已從3.2%提升至超50%。

按計劃,成都和深圳的運營裡程,將分別在2022年和2023年達到600公裡;城市軌道交通佔公共運輸出行分擔率,則將在2035年分別達到80%和85%。

值得注意的是,兩座城市也是近年大力發展TOD,嘗試用軌道交通重構城市格局的典型城市。

經過多年探索建設,深圳已成為地鐵實現百億盈利的城市,可謂一枝獨秀;成都也從2017年蓄勢待發,到近兩年全面提速,其TOD發展與「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打成組合拳,逐步塑造出大開大合、疏密有致的城市新格局。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郭萬達曾在解釋Metropolitan(大城市的)一詞時指出,Metro有大都市的意思,也有軌道交通的意思,有了軌道交通,都市半徑可以擴大到50公裡、甚至70公裡。

軌道上的城市仍在加速生長,我們的城市經濟、人口版圖,也將在競爭中重塑。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超過深圳追趕廣州,地鐵「500公裡俱樂部」再添一名猛將
    超過深圳追趕廣州,地鐵「500公裡俱樂部」再添一名猛將 2020-12-18 23: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五線齊發,地鐵裡程超深圳追廣州
    12月18日,成都軌道交通6號線一、二、三期,8號線一期,9號線一期,17號線一期及18號線三岔站(不含)至天府機場北站段等5線同日開通初步運營,成為全國首個一次性開通五條地鐵新線的城市。至此,成都地鐵運營裡程突破500公裡,超越深圳,直逼廣州,成為地鐵裡程第四城。
  • 成都地鐵裡程超500公裡,向廣州看齊,暫時領先重慶、武漢!
    幾個月前,有機構公布了一份中國最新的地鐵運營裡程表,地鐵線路最長的十個城市依次是上海、北京、廣州、深圳、南京、成都、武漢、重慶、天津和杭州。 前幾日,關於成都新增五條地鐵的消息,再次熱鬧了起來。截至目前,成都軌道交通已經累計開通了13條線路,運營裡程已經超了500公裡,正式向廣州看齊。
  • 全國地鐵裡程第4名易主,這座城市下一步將超越廣州
    6、8、9、17、18號線已經全部通過了竣工驗收,年底這5條線將全部開通,屆時成都總地鐵裡程將突破500公裡,達到519公裡,和廣州開通裡程持平,目前廣州開通裡程515公裡。目前全國地鐵裡程中只有上海,北京,廣州大於500公裡,而原來排在第4位的深圳只有411公裡。很快成都地鐵裡程數將全面超越深圳穩坐第4把交椅。
  • 被深圳、重慶超越後,廣州如何回歸?
    有廣州的存在,深圳在華南地區的交通運輸力就很難施展開手腳,2019年深圳的綜合對外運輸力,只與杭州、西安同級別。廣州的運輸力是深圳的好幾倍。 重慶的對外運輸力也不錯,稍遜色於廣州。如果再單看航空與港口吞吐量,重慶與廣州之間的差距,就非常明顯了。
  • 邁入500公裡,直達灣區6城,廣州地鐵大時代來了
    裡程:長達478公裡,一舉超越倫敦、東京,位居全球第三。速度:目前14號線、21號線達120公裡/時,全國最快。輻射力:已實現「區區通地鐵」,市域範圍內1小時內可達市中心。不出意外,今年年底,全市地鐵裡程將首次突破500公裡。
  • ...添一名猛將|地鐵|軌道交通|深圳|成都|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北京
    據界面新聞報導,12月18日成都地鐵同時開通5條地鐵線路,新增裡程約160公裡,是國內首次一次性開通5條地鐵的城市,其中6號線全長68.76公裡,是國內一次性開通裡程最長的單條線路,創下兩個國內第一。截止目前,成都軌道交通總裡程達558公裡,略超廣州的553.2公裡,晉級軌道交通第三城;除去有軌電車,地鐵裡程為519公裡,晉級全國地鐵裡程第四名。
  • 深圳再添一條地鐵線,長約24.2公裡,將結束一個區沒有地鐵的歷史
    如今提到廣東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了,廣東省作為我國的經濟大省,一直是很多人嚮往的發展之地,但是大多數人還是想去廣州和深圳發展,因為它們經濟發展好,是我國一線城市。廣州位居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前三,是我國重要的中心城市、國際商貿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在校大學生總量居全國第一。
  • 深圳,你憑什麼超越廣州!
    未來這裡不僅成為龍崗新地標而且還會超越當前「深圳第一高樓」平安金融中心一個以「創新智核」為核心產學研一體化發展的深圳超級CBD或將崛起(深港國際中心效果圖) 軌道交通建設 地鐵3號線南延線2019年年底通車深圳地鐵3號線南延工程自益田至保稅區站,線路長1.5公裡,設站1座:福保站。
  • 香港廣州淪為深圳的「環」!2017年GDP首超香港!再超廣州!
    超越廣州預計的2.15萬億元,這是繼GDP核算改革後,深圳GDP第二次超越廣州!在建地鐵17條,總裡程297公裡!增量直追上海。由此看來,深圳2017年GDP或將比廣州高出500億元,比2016年高出200多億元再次拉大距離。不僅是廣州,根據香港2017年全年GDP增長預期為3.7%,按增長預期計算,2017年香港GDP總量為25152.98億港元,約合人民幣20910.28億元。如此看來,香港被深圳超過已經沒有什麼懸念了,甚至還會被廣州超過!
  • 深圳又添一條地鐵線,全長24公裡皆為地下線,將實現區區通地鐵
    深圳對於大家來說,並不陌生,甚至當年深圳發展起來的故事也在廣為流傳,短短幾十年的時間從一個小漁村迅速發展成一個國際大都市,所創造的「深圳速度」更是成為眾多城市發展的楷模,而如今深圳已經成為我國的第三大經濟發達城市,同時也是我國的計劃單列市以及全國性的經濟中心,並且深圳在國際上也有非常高的知名度。
  • 成都地鐵只用半年趕超廣州深圳和香港,坐穩中國地鐵第三城?
    新一線超級城市成都,地鐵只用半年趕超廣州,深圳和香港,坐穩中國地鐵第三城? 經常在成都坐地鐵的你,是否感覺成都地鐵建設非常迅速? 去年12月,中國四大一線城市,除上海之外,北京、廣州、深圳都有新線開通和建設!
  • 廣州去深圳搭地鐵就行啦!廣州地鐵太犀利了……
    從廣州搭地鐵去深圳,安排上啦!以後,去深圳坐地鐵就能到!又多一個選擇!太方便了!未來22號線開通後從廣州到深圳又多了一個選擇啦!真是太期待了~而關於廣州地鐵,你又了解多少呢?廣州地鐵太牛了!區區通地鐵裡程突破500公裡位居世界前五開行快慢車、建設國內首條時速160公裡全地下市域快線試水貫通車、客流強度全國第一…
  • 東莞將添一員「猛將」,距離深圳僅75公裡,中國家具出口第一鎮
    此外大嶺山周邊城市也「牛氣哄哄」,這裡僅距離深圳只有75公裡哦!還有這裡距離市中心更近,大概有18公裡,我們相信有這些「大城市」的影響,大嶺山鎮的發展都會前途無限的。而且這裡的家具行業也是已經有了很多年的根基了,現在已經發展到了出口的程度了,而且它還有一個特別響亮的稱號:「中國家具出口第一鎮」。
  • 深圳在繼羅湖區之後,或將再迎來一員「大將」,城際鐵路在此設站
    之前人們口中常說的北上廣也逐漸發展成為了北上廣深,那麼深圳作為我國的第四個大都市,能夠於北上廣三個國際大都市齊名,就能夠代表這個城市還是獨具魅力的。雖然說深圳成立的時間並不長,但是它作為珠江出海口和上海等地的出海口一樣,在區位上就比其他城市遙遙領先,在深圳正式成立之後,人們為當地的發展也創造了一個新的詞彙,深圳速度。
  • 廣東再添一條「跨市地鐵」,就在廣州、佛山兩地,推進同城化進程
    一輩子是場修行,短的是旅途,長的是人生,旅行能讓你遇到那個更好的自己對於廣東來說,從1989年開始,所創造的經濟總量就在我國位居榜首,並且在2019年的數據中,廣東的整體經濟已經突破10萬億元,並且省內除廣州和深圳兩大經濟強市之外,還有佛山和東莞也成為省內的強市,並且近幾年,珠海、惠州等城市的經濟也受到帶動,持續發展起來。
  • 地鐵線路年底大爆發!成都重慶衝刺地鐵第四城?
    今年,廣州地鐵線路多有突破,12月28日,廣州八號線文化公園至鳳凰新村段開通,使得廣州成為繼北京和上海之後,第三個地鐵運營裡程突破500公裡的城市。03除了北上廣前三的穩定位次外,第四城則多是起起伏伏。南京:2018年底和2019年底,穩居地鐵運營裡程第四的位置,達378公裡。
  • 我國西部的第一大城市,經濟直追廣州,面積是深圳的四十多倍!
    要知道2019年重慶常住人口為3124.32萬人,是深圳人口的兩倍以上,重慶總面積為8.24萬平方公裡,浙江省總面積為10.55萬平方公裡。深圳總面積只有1997萬47平方公裡,比重慶差40多倍,很多遊客去重慶旅遊,說它看起來更像一個省。
  • 官方文件透露:廣州深圳,要通地鐵了!
    廣深的第一次地鐵牽手有可能是廣22+深18!10月12日,廣州地鐵一份招標任務書顯示,地鐵22號線有望延伸至東莞、深圳,成為廣深之間第一條跨市地鐵。而廣州南沙有望成為廣深地鐵會師的第一站。招標任務書顯示,除了已公布的18號線南延至中山珠海、28號線東延至東莞之外,22號線也將成為跨市快線,將延伸至東莞,與深圳銜接。本次研究將為這些擬跨市地鐵的站位規劃提供重要依據。其中,22號線的延伸方案引起媒體注意,它有望成為廣州和深圳第一條互相「牽手」的跨市地鐵。
  • 繼羅湖區之後,深圳又添一員「猛將」,杭福深城際鐵路在此設站
    深圳是作為我國4大都市,能和北上廣齊名,具有這個城市的獨特魅力。不過深圳作為珠江出海口,和上海作為長江的出海口一樣,在區位優勢上就大大的領先其他城市。深圳的成立時間並不長,在1979年才正式設立,而這裡的發展卻創造了一個新鮮的詞彙「深圳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