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8 23: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小魚 城市戰爭
今天,我們看到了什麼叫「成都速度」。
據界面新聞報導,12月18日成都地鐵同時開通5條地鐵線路,新增裡程約160公裡,是國內首次一次性開通5條地鐵的城市,其中6號線全長68.76公裡,是國內一次性開通裡程最長的單條線路,創下兩個國內第一。
截止目前,成都軌道交通總裡程達558公裡,略超廣州的553.2公裡,晉級軌道交通第三城;除去有軌電車,地鐵裡程為519公裡,晉級全國地鐵裡程第四名。
此次,成都5線齊發,一舉超過深圳,而深圳在地鐵裡程全國第四的位置上只維持了4個月。
數據整理自公開報導,如有錯漏,歡迎指正。
至此,「全國地鐵500公裡俱樂部城市」達4個,分別是:上海(705公裡)、北京(699.3公裡)、廣州(531.1公裡)、成都(519公裡)。
(需要說明的是,軌道交通是指城市內運行在鐵軌上的交通工具,包括地鐵、輕軌、磁懸浮、有軌電車等。所以地鐵和軌道交通不完全是一回事)
如果簡單對比城市地鐵裡程和城市面積來看的話,不考慮地形和其他因素,地鐵密度從高到低排名是:深圳(0.206)、上海(0.111)、廣州(0.071)、北京(0.043)、成都(0.036)。也就是說深圳每一平方公裡土地就有0.206公裡的地鐵裡程,直觀上看密度最高,超過京滬穗蓉。
前兩個月,城市地鐵排名是這樣的:
圖源:21世紀經濟報導
可見,成都地鐵排名直接上升2個名次。
值得一說的是,地鐵裡程排行榜前三名一直都很穩定,上海、北京、廣州位居前三,第四城發生過變化,深圳、武漢、成都相繼都位列過第四。
據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數據:2019年9月~2020年9月地鐵裡程增量最多的幾個城市如下:
成都增加124.98公裡;深圳增加89.58公裡;杭州增加71.34公裡;長沙增加58.9公裡;昆明增加51.4公裡;蘇州增加45.27公裡,廈門41.6公裡。
據《城市軌道交通2019年度統計和分析報告》指出:2019年全國共9座城市在軌道交通建設投資上超200億元,其中成都投資額位列第一達600億元,第二是杭州500億元,而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以及武漢、南京等強省會城市投資額都還沒超過300億元
各城市軌道交通首次開通時間一覽:
圖源: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
各城市開通順序為:
1、北京(1969.10.01)、
2、天津(1984.12.28)、
3、上海(1993.05.28)、
4、廣州(1997.06.28)、
5、長春(2002.10.30)、
6、大連(2002.11.08)、
7、武漢(2004.07.28)、
8、深圳(2004.12.28)、
9、重慶(2005.06.18)、
10、南京(2005.09.03)、
11、瀋陽(2010.09.27)、成都(2010.09.27)、
12、佛山(2010.11.03)、
13、西安(2011.09.16)、
14、蘇州(2012.04.28)
從地鐵首次開通年份來看,成都是第11個開通地鐵的城市,如今地鐵裡程已經位居全國第四,速度可見一斑,此外深圳、南京、杭州等城市,地鐵發展速度也很快。
2019年部分城市地鐵運營情況一覽:
據2019年數據,地鐵日均客運強度從高到低分別為:
廣州1.76、深圳1.72、北京1.69、西安1.65、南京1.61、上海1.58、成都1.38、杭州1.36、瀋陽1.23、長沙1.22、武漢1.00,單位為萬人次/日/公裡。
全年地鐵客運總量排名為:北京39.43億人次,上海38.69億人次,廣州33.1億人次,所以從客運總量維度看,30億人次俱樂部只有北上廣三個城市,三大流量之城可見一斑。
20億人次這一檔空缺。
其次是深圳17.8億人次,成都13.99億人次,武漢12.4億人次,南京10.42億人次。
城市規模擴張、人口通勤距離的擴大,基本上和地鐵建設掛鈎,一定程度來說,地鐵建設速度就是城市發展速度,地鐵規模和運營能力也是城市競爭力的一部分。
地鐵不僅是交通工具,也是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地鐵往哪裡修,是由產業和人口來主導。
目前我國的大城市,例如廣州、深圳地鐵佔總體出行比例約為55%~60%,參考國際上大城市,如東京、紐約的地鐵佔總體出行比例都超過80%,所以未來大城市地鐵建設仍然會處於高速發展期。
延伸閱讀:
中國CBD藍皮書發布,有關CBD的排名都在這了城市聯繫度排名:廣佛第一,深莞第二一線城市CBD空心化?大企業紛紛到郊區當樓主引領中國房價的12個超級地段佛山居住人口破千萬!它和東莞誰更強?原標題:《超過深圳追趕廣州,地鐵「500公裡俱樂部」再添一名猛將》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