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來還是來了,繼華為後,又一中國科技巨頭被美劃入「實體清單」

2020-12-24 明觀環宇

相信大家對於今年的種種特殊情況都有所了解,隨著全球性的衛生大事件影響,全球各國的各種行業均受到了一些負面影響,甚至有些行業因此而一蹶不振,倒閉的大型企業更是不少,而且再加上美國對於一些技術層面的東西管控更加嚴格了。

就像是華為,華為從去年開始就被美國各種方面的限制,而且在今年的力度更加的大,一般來說美國的科技產業遍布很多行業,幾乎世界上任何科技企業被盯上的都會被有所限制,然而該來還是來了,繼華為後,又一中國科技巨頭被美劃入「實體清單」。

華為自然就不用多說了,而此次被美國劃入「實體清單」的正是大疆,大疆生產的無人機產品自然是不用多說,用過的人都說真香,美國人也不例外,而就在12月18日,美國以各方面的理由將中國的59家實體列入了實體清單,其中就包括了大疆。

一般來說別列入實體清單也就是意味著未來想要向大疆供應技術的美國廠商得得到美國許可才行,大疆這個科技巨頭被列入實體清單影響大嗎?這個還真說不準,大疆在此後也發表什麼說還是會在美國發售自己的產品,歡迎購買。

實際上大疆無人機的影響還真不是很大,華為是因為系統與晶片的問題受限,但是大疆幾乎絕大部分的技術都是自主研發的,沒有使用到美國的技術或者專利,而且大疆在全球的影響力可不是蓋的。

大疆在美國無人機品牌中國佔有率超過了七成,就算是被列入了所謂的清單,也動彈大疆不得,說到底,將技術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才是最重要的,對此各位讀者有什麼不同的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相關焦點

  • 聲援華為!中國或3招:實體清單、不買波音飛機、限制蘋果等美企!
    簡直欺人太甚,對此,據《環球時報》援引消息人士的話說,如果美國真的繼續實施這個計劃,那麼中國將採取堅決的反制措施來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眾所周知,自去年5月起,華為被列入美國所謂的「黑名單」,川普政府的目的就在於阻止了其購買美國零部件和技術的途徑。此後,美國多次延期對華為實施制裁,使其可以購買美國製造的產品以維護網絡並更新現有手機軟體。
  • 繼華為之後!美國將33家中國公司/機構列入「實體清單」 360等在列
    【天極網IT新聞頻道】5月23日消息,繼5月15日美國升級對華為的制裁後,5月22日美國商務部又將33家中國公司及機構列入「實體清單」,其中包括北京計算機科學研究中心、奇虎360、捷輝創(香港)科技有限公司、 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雲從科技等科技企業/機構。
  • 從「實體清單」裡的中國機構看美國對中國的打擊方向
    那個最低技術含量有10%和25%兩條線,在華為2019年一開始進入實體清單後,當時大家都還挺關注這個最低技術含量的問題,認為含量在10%以上才會被美國管制,像是臺積電就很積極的確保和評估先進位程美國技術含量低於10%,然後給華為供貨。
  • 從實體清單裡的中國機構看美國對中國的打擊方向
    那個最低技術含量有10%和25%兩條線,在華為2019年一開始進入實體清單後,當時大家都還挺關注這個最低技術含量的問題,認為含量在10%以上才會被美國管制,像是臺積電就很積極的確保和評估先進位程美國技術含量低於10%,然後給華為供貨。
  • 通讀美國「實體清單」1373條全記錄:制裁世界、中國與華為
    01 序5月23日晨,美國商務部分2批次新增33家中國公司及機構,實體清單(ENTITY LIST)經過這次「擴容」,中國實體(大陸,港澳臺地區)在該清單中的記錄總數增加到了363條。2.清單內實體的含義在清單內,實體範圍廣闊,包括自然人、企業、科研院校、政府機構及其他組織;除自然人外,跨國/地區設立的子公司、辦事處等關聯單位都將在清單內以國別單獨列示,有一個列一個。例如,華為及關聯單位在該清單內被記錄了117次。
  • 美國新增33家中國企業進入實體清單,卻不曾想被中國企業「打臉」
    近一年以來,美國已經多次擴容「實體清單」: 2019年5月15日,美國商務部把華為公司等70家關聯企業加入其實體清單; 2019年6月21日,美國商務部將中科曙光等五家中國科技企業列入實體清單; 2019年8月15日,美國商務部將中廣核集團及其關聯公司共4
  • 不可靠實體清單來了 一旦被列入後果很嚴重
    哪些實體有可能被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會綜合考慮四方面因素,包括該實體是否存在針對中國實體實施封鎖、斷供或其他歧視性措施的行為,該實體行為是否基於非商業目的,違背市場規則和契約精神等。支陸遜介紹稱,中國政府在決定是否將某個實體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時,會綜合考慮四方面因素:一是該實體是否存在針對中國實體實施封鎖、斷供或其他歧視性措施的行為;二是該實體行為是否基於非商業目的,違背市場規則和契約精神;三是該實體行為是否對中國企業或相關產業造成實質損害;四是該實體行為是否對中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或潛在威脅。
  • 又一科技巨頭崛起:行業地位比肩華為,淨利潤比銀行還高!
    文:夜梟去年5月15日,隨著美國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引發了一場從科技圈開始,涉及到學術圈、網際網路圈的大地震。其實,除了華為之外,還有很多國內的企業或機構被美國列入了「實體清單」,甚至連一些大學都赫然在列,讓人感覺莫名其妙。不過如果我們仔細去分析這份名單的話可以發現,被列入實體清單的基本都是在某一項科技領域排名非常靠前的,尤其是在某些技術領域超過美國的企業和機構,海康威視也是其中之一。
  • 螞蟻IPO也遭遇實體清單了
    本周一開始就被爆中國證券監管機構正對其展開是夠存在可能利益衝突的調查,臨近周末,路透社又報導稱,美國政府正在考慮將螞蟻列入貿易黑名單。螞蟻很可能成為繼華為、微信、Tiktok之後黑名單上的又一中國巨頭公司。為什麼美國也盯上了螞蟻呢?
  • 美再次擴容「實體清單」,涉三家江蘇企業
    現代快報訊(記者 劉國慶 江楠 谷偉)美方再次擴容「實體清單」。7月20日,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宣布將11家中國公司加入「實體清單」。現代快報記者注意到,這次被加入實體清單的11家企業中,包括3家江蘇公司,分別是A股上市公司今創集團和碳元科技,以及南京新一棉紡織印染有限公司。
  • 遭封殺後華為歐洲市場份額喟然長嘆,小米喜出望外
    川普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後(目前已進入第二個年頭),企圖阻止技術領先的中國科技企業。但現在看來將會有一個令人遺憾的轉折。這些制裁針對的是華為的5G設備,但該公司的智慧型手機業務受到的打擊最大。這也導致谷歌在中國以外的銷售大幅下滑。
  • 行業地位堪比華為,公司市值高達上千億,這一科技巨頭「崛起」
    要說起我國高科技公司,我們肯定會想到華為、阿里巴巴、騰訊等科技巨頭,如果說華為集團是對我國通信行業做出了很大貢獻,那阿里巴巴應該就是改變了電商的領域。而且華為不僅在中國有很大的影響力,在國外也是如此。據媒體發布的《中國企業海外形象調查報告》顯示,華為在外國形象指數排名中,位列第一。這也說明了,華為已經在很多國家都取得了認可。
  • 這些「硬核」企業被美列入實體清單,才發現他們原來這麼牛!
    」或許真的會成為一種美國應對中國科技力量崛起的常態化手段;而中國高科技企業也必然由此修煉出更硬核的應對能力;以無人機被用於監控,違反人權為由,將中國最主要的無人機製造商大疆列入「實體清單對於該事件做出回復。
  • 專利申請超越三星,繼華為之後,又一國產巨頭迅速崛起
    在一眾科技企業當中,行業巨頭的數量絕對不少,諸如美國的谷歌、蘋果、IBM,或者是韓國的三星,日本的東京電子,這些企業都是行業內鼎鼎有名的巨頭人物。而我國近幾年崛起速度最快,知名度最高的企業,在很多人的心中可能只有華為了。
  • 美國「實體清單」雪球越滾越大達147家,中國反制措施何時出手?
    「新快科技」撰文|東戈 編輯|千羽在對華為制裁升級後,美國今天又加碼對中國科技公司的制裁。此前被列入美國實體清單的知名企業有華為、海康威視、大華科技、科大訊飛、商湯科技、曠視科技、依圖科技、廈門美亞柏科、頤信科技等。所謂「實體清單」,是美國為維護其國家安全利益而設立的出口管制條例。簡單地說,「實體清單」就是一份「黑名單」,一旦進入此榜單,實際上是剝奪了相關企業在美國的貿易機會。
  • 國產PC巨頭提倡「科技無國界」!如今徹底警醒:但還是自食其果
    確實在過去長達幾十年發展時間裡,聯想作為國產PC巨頭,一直都是中國的驕傲,一家讓國人感到驕傲的公司,在中國當時商圈裡更是有「北聯想、南華為」的說法。」的發展路線,根據聯想的說法,如果當時不選擇「貿工技」的發展路線,可能聯想也不會活到今天,確實對於聯想而言,如今也是非常取得了非常出色的成績,但對於全球任何一家科技公司而言,唯有堅持技術研發,才能夠讓其發展走上正軌,尤其是在「華為、中興、中芯國際」等300多家中國高新科技公司被列入到「實體清單」以後,聯想此前所提倡的「科技無國界」理念,也再次慘遭打臉,「科技無國界」的理念,簡單點說就是我們所需要的晶片
  • 任正非:不能讓中國老百姓讓利給美國 來救一個華為
    這個「90天」會給華為帶來什麼不同?實體清單所涉及的美國產品及部件,華為多大程度上還需要它們?任正非:這也是個好事,雙方都應冷靜想想。第一,美方要更多考慮,對華為的實體清單制裁,到底是華為損失很大,還是美國公司損失很大?應該好好研究一下,是不是還要保留這樣的實體清單?
  • 中芯國際、大疆等60家企業正式被川普政府列入實體清單
    路透社在今年9月就曾發布消息,稱川普政府當時正在考慮是否要將中芯國際列入「貿易黑名單」,畢竟5月美商務部就發布新規對華為實施「斷供」,意欲切斷華為晶片供應鏈,而中芯國際是華為晶片供應商之一。 當時,國際半導體設備暨材料協會(SEMI)還專門為此向美國政府提出警告,「希望不要把中芯國際加入實體清單」。
  • 中國又一科技巨頭崛起,華為將迎來最強「靠山」,川普始料未及
    華為,中華有為。面對美國的無端打壓,華為不但沒有頹廢,而是迎難而上,完成了一個又一個驚人的舉措。華為的目的很簡單,始終注重科技的研發,全力發展科學技術。任正非和全體華為人都清楚地知道,只有發展了科技才能改變中國落後的面貌。
  • 美國再將華為38家子公司列入「實體清單」,試圖阻斷外購...
    多家外媒報導稱,美國當地時間17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美國商務部進一步收緊了對華為獲取美國技術的限制,同時將華為在全球21個國家的38家子公司列入「實體清單」。截至發稿,華為公司尚未就此事予以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