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團初試啼聲。 陳悅 攝
中新網廈門5月27日電 (記者 陳悅)臺灣音樂人楊慕在廈門創立的「微風樂集」已走過5年歲月,已經在廈門創作出許多廣受傳唱新作和挖掘眾多音樂新人的他,並不準備就此停步。就在27日下午舉行的五周年慶祝活動上,楊慕發起的「A萌(廈門的閩南語讀音)閩南語合唱團」首次亮相,他說,希望能用自己的努力,讓廈門這座音樂城的閩南語音樂「生生不息」。
楊慕是臺灣第一代校園民謠創作人,和李宗盛、蔡琴等同時代,曾在臺灣斬獲眾多作曲獎項。5年多前,他來到廈門,創辦了「微風樂集」,在這裡,他全身心投入「音樂廈門」計劃,潛心創作,將廈門的一草一木、一街一巷寫入歌中;並在「微風樂集」培養了許多來自兩岸的音樂新人。
他所寫的《廈門親像一首歌》成為廈門城市宣傳片的主題歌,在廈門遭遇超強颱風「莫蘭蒂」正面襲擊後,楊慕又和老搭檔郭肖華聯手,第一時間創作《扶起一個春天》,希望用歌聲鼓勵廈門民眾重建家園。正如他自己在歌中所寫:「我來到廈門有幾年,在阮(閩南語「我」)的心目中這是我第二個故鄉。」
楊慕說,在廈門舉辦了數百場室內外音樂會,寫出這麼多的歌后,他一度覺得自己「任務已經完成」,但在廈門這座「愛唱歌的城市」裡,他希望能由「自己開一個頭」成立合唱團,集合熱愛鄉土文化的力量,讓閩南語歌聲繼續傳唱,讓「閩南鄉音被重新聽見」。
楊慕為合唱團伴奏。 陳悅 攝
微風樂集藝術團理事長鄭冬梅介紹,合唱團隸屬於廈門微風樂集藝術團,從今年春節後開始招募,如今已有來自各行各業的50多名成員,未來合唱團主要演唱重新編曲的經典閩南語歌曲、「微風樂集」原創的閩南語歌曲和城市情歌以及閩南語經典童謠、歌謠。鄭冬梅說,合唱團希望能打造廈門城市文化交流名片,未來走入臺灣島內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進行交流演出。據透露,目前合唱團已經接到來自新加坡、日本以及臺灣地區的出訪邀請。
在當天的亮相中,合唱團初試啼聲,演唱的《愛一個人》來自楊慕和廈門本土獨立創作人伯殷博士的聯袂合作,歌詞充滿溫暖詩意,旋律清新雅致,一改閩南語傳統情歌的悲調悲情,頗具特色。《阮若打開心中門窗》則由楊慕改編自閩南語百年經典,重現被塵封的歲月精華。而當合唱團齊聲唱起《廈門親像一首歌》時,現場嘉賓和觀眾更是深深動容。
楊慕說,他很感動有那麼多各行各業,各個年齡層的人們接受「我們浪漫的夢想,並且願意一起努力」。他笑言,「楊慕會變成老楊慕,但相信合唱團會一直成長下去。」他也表示,未來合唱團所有的歌曲,都將出自自己的原創或編曲,目前他已為合唱團完成十餘首作品,計劃於今年9月舉辦首場專場音樂會。
當天楊慕還親自演唱了他所創作的閩南語歌曲《四季如春》,在歌詞中,楊慕寫道:「祝望咱們中國,永永遠遠,四季如春。」他說,在閩南語歌曲改編和創作中,他一直在努力「突破小我」,展現出對國家、對民族的情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