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2月2日報導 美媒稱,月球在1月31日上演了一場罕見的天文秀:超大超亮的藍血月。
據美聯社1月31日報導,這是多年來首次出現藍月、超級月亮和月全食三景合一(美國本土上一次觀測到這一現象則是在152年前——本網注)。月全食因呈現紅色而被稱作血月。
報導稱,夏威夷、阿拉斯加、加拿大的育空、澳大利亞和亞洲觀測位置最佳,美國西部和俄羅斯觀測也不錯。
凌晨,在晴朗的天空下,數百人聚集在洛杉磯格裡菲斯天文臺的草坪上,停在天文臺周邊的車輛綿延超過一英裡。聖莫尼卡碼頭附近的海灘上也聚集著一排排觀測者,有些忙著拍照片,有些躺在沙灘上仰望天空。約翰·庫克在碼頭上也加入其他攝影愛好者的行列,他用摩天輪和過山車作前景。身為電影視覺效果藝術家的他說:「真是美妙絕倫!」
報導稱,攝影師們還聚集在舊金山電報山附近,試圖把著名的科伊特塔拍進他們的月亮照片中。在舊金山濱海區,一群人聚在一起觀看金門大橋上的超級藍血月。觀眾很幸運,天空晴朗,沒有一絲霧,而此地向來以大霧聞名。克拉拉·坎邦和她的丈夫在當地時間清晨5點半左右抵達,她說:「月亮改變顏色並反射在水面上的樣子非常有電影效果。」
在太平洋的另一邊,夜幕已經降臨,數百人登上名為東京花園露臺紀尾井町的建築,那裡擺滿了各種望遠鏡,一臺電視監視器顯示月球的放大圖像。隨著月食的進行,一名大學教授做著講解。觀眾木村真由美(音)說:「很高興能親歷這個難得的事件,看到這麼美麗的月亮。」
報導稱,遺憾的是,美國東海岸、歐洲以及南美洲和非洲大部分地區看不到此次月全食。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月球科學家諾亞·彼得羅說,人們的關注和忙亂讓他吃驚和激動。他指出,2017年8月橫掃美國的日全食部分導致了人們對1月31日月全食的興奮心情。彼得羅的家在維吉尼亞州,看不到月全食。不過,他和兩個孩子——一個3歲,一個7歲——在網上觀看了此次月全食。他在前往戈達德航天中心上班的途中說:「我希望人們藉此機會更深入地研究和了解我們的地球、月球、太陽和太陽系中所有偉大的天體。」
圖為2018年1月31日在北京拍攝的月全食從「初虧」到「食既」的過程(拼版照片)。新華社記者 羅曉光 攝
【延伸閱讀】500多年前「超級紅月亮」改變世界歷史:拉開美洲殖民化序幕
參考消息網2月1日報導 美媒稱,如果沒有1504年的紅月食事件,世界歷史將會大不同。
據美國石英財經網站1月30日報導,1月31日,半個地球經歷一場非常特殊的月球事件:「難得一見的超級紅月亮」。根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說法,這個術語描述了三個同時發生的天體事件:「超級月亮」,月球軌道比平時更接近地球,月亮比平時更亮;一個月內第二次出現滿月,也被稱為「藍月亮」;月食使月球呈現淡紅或血紅的顏色。因此,人們可以預想天空將呈現非比尋常的景象。
報導稱,正是因為人們知道會發生什麼,所以月食才會作為一種享受——一件令人好奇而不是讓人恐懼的事情。人們知道,看似血紅的月亮實際上是一種視覺錯覺;不過是一個物理現象,絕不是發怒的上帝表達對人類行為的不滿。
但設想一下,假如你並不知道即將發生全食,而一個陌生人走過來告訴你他可以與月亮的締造者直接通話——然後通過預測月亮將從空中消失來證明這一點。
這正是1504年發生在現在的牙買加的事情,當時西班牙探險家克里斯多福·哥倫布編造了一個騙局。正如鄧肯·斯蒂爾在他的著作《蝕:改變歷史的天象》中所說,這個騙局改變了世界的未來。如果沒有這場騙局,人們所知的美洲殖民化——包括殖民化所引發的一切,如屠殺無可計數的原住民——可能就不會發生了。
報導稱,1503年6月,哥倫布第四次航行到美洲時,遇到了一些麻煩。船蛆肆虐毀掉了他四艘船中的兩艘,剩餘的兩艘船被迫停靠在土著阿拉瓦人居住的加勒比島嶼上。一開始,大家相安無事。然而,在為這些陌生人提供了6個月的食物後,阿拉瓦人不高興了。哥倫布的水手也被激怒了。
水手們發動了譁變。他們屠殺了一些阿拉瓦人房東,偷走了他們的食物。隨著島上的陌生人與當地人的關係迅速惡化,哥倫布必須採取措施。
這位探險家意識到他掌握一些阿拉瓦人不知道的信息。15世紀數學家、天文學家雷格蒙塔努斯曾發表一部天文年曆,附有從1475年到1506年的天文表。年曆對水手來說是必不可少的。當時,已經擁有一些航海經歷的哥倫布熟悉其中內容,他利用這個給阿拉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報導稱,在2月29日月食發生三天前,哥倫布安排與阿拉瓦酋長舉行會面。哥倫布告訴阿拉瓦人,他的基督神很生氣,因為當地人不再給客人們提供木薯和魚吃。哥倫布說,上帝之怒的跡象將在三天後顯現,屆時月亮將從天空中消失,因為怒火而變成紅色。
沒人知道阿拉瓦酋長聽到這些話時是如何看待這個威脅的。但三天後,當月亮恰如這個陌生人所說的那樣消失並且似乎在流血時,每個人都相信了哥倫布的神通。哥倫布的兒子費迪南德回憶說,阿拉瓦人「號啕大哭,悲痛不已,帶著糧食從四面八方跑到船上,懇求哥倫布代表他們向神說情」。
哥倫布假裝認真考慮這些請求。然後,他離開眾人坐在一旁,等待月食結束。當月亮即將從地球陰影中重新露出時,哥倫布走了回來,說他已經談好了。如果阿拉瓦人繼續供養他們這些陌生人,他的上帝就會平息怒火。
鑑於哥倫布施展的這些神通,這似乎是一個不錯的協議,所以阿拉瓦人同意了。他們一直養活著這些西班牙水手,直到7月份救援物資從伊斯帕尼奧拉島(即海地島)到達。11月,水手們返回西班牙。不久,徵服美洲殖民地的活動就開始了。
報導稱,假如哥倫布和他的船員們死在島上,殖民活動是否還會發生是一個無解之謎。但很顯然,如果沒有哥倫布設計的月食騙局,他也許就不會給所有人——不論是歐洲人還是阿拉瓦人——留下那麼深刻的印象了。
這是1月31日在北京拍攝的「紅月亮」。新華社記者鞠煥宗攝
(2018-02-01 11:16:21)
【延伸閱讀】「超級月亮」現身:天幕上演月全食美景
1月31日晚,月亮從澳大利亞坎培拉的黑山上升起。當晚,「超級月亮」現身澳大利亞首都坎培拉。 新華社發(錢軍攝)
1月31日晚,月亮從澳大利亞坎培拉的黑山電視塔後升起。當晚,「超級月亮」現身澳大利亞首都坎培拉。 新華社發(錢軍攝)
1月31日晚,「紅月亮」出現在日本東京上空。當太陽、地球與月球排成一條直線,月球完全進入地球的本影裡,就發生了月全食。由於太陽光經過地球大氣折射和散射,本影中的月球呈現出暗紅色。新華社記者 華義 攝
1月31日晚,月亮從澳大利亞坎培拉的黑山電視塔後升起。當晚,「超級月亮」現身澳大利亞首都坎培拉。 新華社發(錢軍攝)
1月31日晚,月亮從澳大利亞坎培拉的黑山電視塔後升起。當晚,「超級月亮」現身澳大利亞首都坎培拉。 新華社發(錢軍攝)
(2018-02-01 07:42:20)
【延伸閱讀】天幕上演月全食美景 華夏共度「紅月亮之夜」
這是1月31日在廣西南寧市拍攝的月亮。當日是丁酉雞年最後一個滿月夜,天空中上演月全食大戲。我國大部分地區都能欣賞到一輪「紅月亮」高懸夜空的迷人景象。 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 攝
這是1月31日在吉林長春拍攝的月亮。當日是丁酉雞年最後一個滿月夜,天空中上演月全食大戲。我國大部分地區都能欣賞到一輪「紅月亮」高懸夜空的迷人景象。 新華社記者張楠攝
這是1月31日在遼寧大連拍攝的月亮。當日是丁酉雞年最後一個滿月夜,天空中上演月全食大戲。我國大部分地區都能欣賞到一輪「紅月亮」高懸夜空的迷人景象。 新華社記者潘昱龍攝
這是1月31日在遼寧大連拍攝的月亮。當日是丁酉雞年最後一個滿月夜,天空中上演月全食大戲。我國大部分地區都能欣賞到一輪「紅月亮」高懸夜空的迷人景象。 新華社記者潘昱龍攝
這是1月31日19時45分在北京拍攝的月亮,與人民大會堂外的玉蘭燈相映成趣。當日是丁酉雞年最後一個滿月夜,天空中上演月全食大戲。我國大部分地區都能欣賞到一輪「紅月亮」高懸夜空的迷人景象。 新華社記者 燕雁 攝
這是1月31日在廣西南寧市拍攝的月亮。當日是丁酉雞年最後一個滿月夜,天空中上演月全食大戲。我國大部分地區都能欣賞到一輪「紅月亮」高懸夜空的迷人景象。 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 攝
這是1月31日在南昌市拍攝的月亮。當日是丁酉雞年最後一個滿月夜,天空中上演月全食大戲。我國大部分地區都能欣賞到一輪「紅月亮」高懸夜空的迷人景象。 新華社記者宋振平攝
圖為在吉林長春拍攝的月全食初虧(1月31日攝)。當日是丁酉雞年最後一個滿月夜,天空中上演月全食大戲。我國大部分地區都能欣賞到一輪「紅月亮」高懸夜空的迷人景象。新華社記者 張楠 攝
圖為在吉林長春拍攝的月全食初虧(1月31日攝)。當日是丁酉雞年最後一個滿月夜,天空中上演月全食大戲。我國大部分地區都能欣賞到一輪「紅月亮」高懸夜空的迷人景象。新華社記者 張楠 攝
這是1月31日在北京宣武門地區拍攝的月亮升起時的場景。當日是丁酉雞年最後一個滿月夜,天空中上演月全食大戲。我國大部分地區都能欣賞到一輪「紅月亮」高懸夜空的迷人景象。新華社記者 邢廣利 攝
這是1月31日在廣西南寧市拍攝的月亮。當日是丁酉雞年最後一個滿月夜,天空中上演月全食大戲。我國大部分地區都能欣賞到一輪「紅月亮」高懸夜空的迷人景象。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 攝
這是1月31日在廣西南寧市拍攝的月亮。當日是丁酉雞年最後一個滿月夜,天空中上演月全食大戲。我國大部分地區都能欣賞到一輪「紅月亮」高懸夜空的迷人景象。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 攝
(2018-02-01 06:48:01)
【延伸閱讀】「藍月亮」與「紅月亮」:明天的月球會有驚人景象發生
據美國《華盛頓郵報》報導,在1月31日凌晨,將會出現滿月、月全食、藍月亮和超級月亮。分別來看,這些現象都不算罕見。難得的是它們在同一天內一起出現。
滿月是怎麼回事?
像地球一樣,無論何時,月球的一半都被太陽照亮。當我們看到月亮整個明面時,就會出現滿月。這種情況每29.5天發生一次,此時相對於地球,月球處於正對太陽的位置。1月31日將會是月球運行周期的下一個滿月。
什麼是月食?
相對於地球軌道,月球軌道會傾斜約5度。因此在地球圍繞太陽公轉時,月球大多數時候會稍高或稍低於地球軌道運行。但在每個周期中,月球會穿過地球軌道平面兩次。
如果月球與地球軌道平面的交叉點正好碰上滿月,那麼月亮將被地球的陰影覆蓋,這就產生月全食。由於相對於太陽而言,月球需要位於地球背後,因此月食只發生在滿月。
要想觀測月全食,你需要位於地球的暗面;1月31日的月全食主要出現在亞洲、澳大利亞、太平洋和北美。但如果你看不到也不用擔心:平均來說,每年都會出現幾次月食。下一次北美洲可見的月食將出現在2019年1月21日。
當「藍月亮」看上去變成了「紅月亮」
月食發生時,月球看上去會越來越暗,因為它逐漸進入地球的陰影,也叫做本影。當整個月亮處於陰影中時,它不會完全變暗;相反,它看上去好像變成了紅色,這一過程叫做瑞利散射。這是因為地球大氣層中的氣體分子將太陽光中更藍的光波散射出去,而更紅的光波則能直接通過大氣層。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會有藍天和紅色的日出日落。當太陽高掛天空時,紅光直射地面,而藍光則向四面八方散開,因此,當你環顧四周時,紅光更有可能進入人眼。日落時,太陽高度角更低,紅光直接射進眼睛,而藍光則四處散開,無法進入人的視線。
月食出現時,地球周圍的太陽光通過大氣層後並被折射到月球上,藍光被濾出,因此此時月亮看起來是紅色的。
除此之外,1月31日的滿月同時也被認為是「藍月亮」。
「藍月亮」有兩種定義。第一種指的是單個月內任何時間出現的第二個滿月。因為滿月之間有29.5天的間隔,因此通常每個月只有一次滿月。但由於大多數月份都超過29.5天,因此偶爾會出現一個月內有兩次滿月的情況。2018年1月初已經出現過一次滿月,而31日的第二次滿月就使得月球變成「藍月亮」。
「藍月亮」的第二種定義是指一個季度內四次月圓的第三次滿月,這種情況大約每2.7年發生一次。2018年的冬季只出現了三次月圓,因此按照第二種定義,1月31日的滿月就不是「藍月亮」。觀星愛好者需要等到2019年5月18日,才能看到符合該原始定義的「藍月亮」。
超級月亮
1月31日的滿月同時也是超級月亮。
月球軌道並非正圓形,這意味著它與地球的距離將隨月球周期而變化。月球軌道上離地球最近的點稱為近地點。有些人將在近地點左右出現的滿月稱為超級月亮。
月球離地球更近使得月亮看起來比平常更大更明亮,但這就是我們在地球上能觀測到的極限了。超級月亮和普通月亮的區別通常很難注意到,除非同時仔細比較兩張圖片。
人們一直有給月亮取各種名字的傳統。有了今年這個更大、更明亮、更紅的「藍月亮」,或許我們應該稱它為「超級紫月亮」。月亮不會真的變成紫色——但1月31日是仰望夜空的好時機。(編譯/趙蕤詩)
(2018-01-30 15:42:34)
【延伸閱讀】2018年首輪「超級月亮」現身天際
1月1日,「超級月亮」出現在印度賈朗達爾上空。美國航天局的公報說,2018年1月會有兩輪「超級月亮」,分別出現在1月第一天和最後一天。新華社/法新
1月1日,一架飛往英國倫敦希思羅機場的飛機經過「超級月亮」。新華社/路透
1月1日,「超級月亮」出現在美國拉斯維加斯上空。新華社/路透
這是1月1日在美國新澤西州特倫頓市一座雕像旁拍攝的「超級月亮」。新華社/路透
1月1日,「超級月亮」出現在美國紐約上空。新華社/路透
1月1日,「超級月亮」出現在英國哈彭登上空。新華社/路透
1月1日,「超級月亮」出現在西班牙南部龍達上空。新華社/路透
1月1日,「超級月亮」出現在馬爾他上空。新華社/路透
1月1日,「超級月亮」出現在馬爾他瓦萊塔上空。新華社/路透
1月1日,「超級月亮」出現在英國倫敦上空。新華社/路透
1月1日,一架飛往英國倫敦希思羅機場的飛機經過「超級月亮」。新華社/路透
1月1日,在義大利羅馬,人們觀賞「超級月亮」。新華社/路透
1月1日,「超級月亮」出現在英國倫敦上空。新華社/路透
(2018-01-03 08: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