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衛東說,2012年5月新寶電器的上市方案已經在中國證監會「過會」,不料後來A股IPO關閘,上市進程又延後了一年多。新寶還曾收購洗衣機老品牌中山「威力」,2012年為滿足整體上市的要求、集中資源發展小家電業務,將威力電器的股份全部售出。
昨日22時許,一位接近廣東新寶電器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新寶電器」)的人士向記者表示,已過會的擬中小板企業新寶電器已在昨晚拿到上市批文,即將登陸深圳證交所。新寶電器七年的IPO夢想終於實現。
不過,新寶電器仍將面臨盈利能力可否持續的考驗,如同在2012年5月14日證監會披露的新寶電器招股說明書(申報稿)中新寶電器管理層所預計的,全球宏觀經濟波動、新產品的開發和投入以及成本控制能力將會對公司盈利能力的持續性和穩定性產生重要影響。
根據上述招股說明書可以看出,2012年新寶電器淨利潤增加1742.86萬元,但增加利潤中相當部分來源於專項資金和政府補貼,因為取得滁州東菱項目基本建設基金、2012年廣東省現代信息服務業發展專項資金和2012年廣東省產業結構調整專項資金等政府補助,新寶電器2012年營業外收支淨額增加1452.23萬元。
捷孚凱(GFK)市場諮詢(中國)有限公司總經理周群對本報記者分析說,不像網際網路企業,家電代工出口企業不會爆發性增長,一般只會線性式增長。藉助資本的力量,代工企業可以把代工能力放大,鞏固規模優勢,就像富士康那樣。而如果代工企業要打造自主品牌,其業務模式將發生改變,從追求規模轉向追求差異化和利潤。新寶在不丟棄代工業務的同時,嘗試發展自主品牌,如何取捨、平衡考驗其智慧。
2011年淨利潤下降
根據上述招股說明書(申報稿),新寶電器2011年收入達49億元,淨利潤1.6億元,其約九成收入來自歐美等海外市場,主打產品為西式小家電;自主品牌「東菱」的麵包機等國內業務也在成長,電商為主要渠道。
2011年新寶電器主營業務收入較2010年上升10.14%,但淨利潤略有下降,由16822.93萬元下降至16234.37萬元,降幅為3.50%,主要原因是其主營業務毛利率較2010年下降1.86個百分點,自2011年按25%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等。
2012年新寶電器主營業務收入較2011年上升0.59%,淨利潤由16234.37萬元上升至17977.23萬元,升幅為10.74%。招股說明書分析稱,2012年發行人淨利潤增幅大於主營業務收入增幅的主要原因是:1.2012年發行人優化產品銷售結構,提高產品售價,以及公司主要原材料平均採購價格下降,致使主營業務毛利率較2011年上升2.05個百分點;2.公司營業外收支淨額由1623.27萬元增長至3075.50萬元,大幅上升,主要是因為公司取得滁州東菱項目基本建設基金、2012年廣東省現代信息服務業發展專項資金和2012年省產業結構調整專項資金等政府補助。
曲折上市路
新寶電器是中國小家電出口龍頭企業之一,新寶電器董事長助理潘衛東昨晚對本報稱,昨天上午新寶電器向中國證監會遞交了更新後的上市方案申報稿。
潘衛東說,2012年5月新寶電器的上市方案已經在中國證監會「過會」,不料後來A股IPO關閘,上市進程又延後了一年多。
新寶電器IPO的經歷,可謂一波三折。早在2007年初,新寶電器便開始首次衝關,卻因企業利潤不高、缺乏核心競爭力等受到質疑而被證監會否決。隨後,新寶電器又閃電式地再次衝擊IPO,2007年底,新寶電器再次遞交申請材料並獲證監會受理,但在2008年4月20日被撤回。此次已是新寶電器第三次衝擊IPO。
新寶電器位於素有「家電之鄉」美譽的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這裡聚集了包括美的集團、海信科龍、萬和電氣、萬家樂等一批家電上市公司。而新寶電器的創始人和實際控制人郭建剛、郭建強兩兄弟,與順德其他民營企業老闆一樣,務實、低調。目前郭氏兄弟及其父擁有100%股權的東菱集團,直接和間接控股新寶電器90.88%的股份,包括新寶電器總裁曾展暉在內的職業經理團隊也有參股。
儘管外界知之不多,但新寶其實是中國小家電出口的「隱形冠軍」。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07~2011年,它連續五年成為中國最大的電熱水壺、電熱咖啡機、攪拌機、多士爐的出口商,麵包機、電熨鬥、電烤箱、果汁機等出口量也位居前列。其產品包括12大類2000多個型號,已與沃爾瑪、家樂福等多家國際品牌商、零售商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
新寶還曾收購洗衣機老品牌中山「威力」,2012年為滿足整體上市的要求、集中資源發展小家電業務,將威力電器的股份全部售出。
新寶電器擬發行不超過7600萬股,募資7.4億元,用於四個項目。其中,以3.5億元在安徽滁州上馬小家電生產基地項目,與順德總部基地呼應,完善生產布局;同時滁州基地將以豆漿機、電磁爐等中式小家電為主,有助於新寶拓寬市場,其中包括國內市場。
另外,新寶還計劃分別投資1.5億元、1.4億元和9000萬元,上馬蒸汽壓力型咖啡機技術改造項目、家用電動類廚房電器技術改造項目和技術中心改造項目,來提升產品的淨利水平、生產能力和技術創新能力。
上述四個項目預計未來每年將為新寶電器帶來約17億元的新增收入。而新寶電器的願景是爭取成為全球小家電世界級供應商和國內小家電知名品牌商。
潘衛東透露,除了技術中心改造項目尚未啟動,滁州基地已經試產,另外兩個項目也已經啟動。
出口代工模式待升級
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小家電製造基地,佔全球小家電產量的接近四成,而中國小家電的出口模式仍以代工為主。在國內市場,與歐美發達國家戶均小家電20~30件相比,中國戶均小家電只有約10件,隨著城鎮化建設推進和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小家電市場仍有很大的潛力。不過,中國小家電生產企業有約1700家,水平參差不齊,價格競爭激烈。
面對機遇與挑戰並存的外部環境,加上近年人民幣升值、原材料價格上漲、人工成本上升,小家電出口企業轉型升級迫在眉睫。在國內另外幾家小家電代工出口龍頭企業中,德豪潤達近年逐步將資源重心轉移到LED照明產業;閩燦坤今年業績有所改善,但日子仍有點艱難。
與這幾家同行相比,新寶電器的小家電出口規模更大些;產業鏈配套較完善,零配件自己供應超過五成;具有較強的設計、研發能力,金融危機這幾年,通過ERP的成本訂單管理系統,成功地把部分成本壓力轉給客戶。但是,為了保持淨利潤的穩定增長,新寶電器仍需要艱苦努力。潘衛東透露,今年新寶的收入增速不到10%,因為自動放棄了一些低端的訂單。
潘衛東稱,上市之後,新寶在發展自主品牌業務的同時,代工業務不會放棄。製造業的服務化是另一個升級方向,將產品設計、研發等附加值打包在代工訂單中,一併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