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3096字,預計閱讀時間8分鐘。
1 【中國】陝西歷史博物館
陝西歷史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座大型現代化國家級博物館,被譽為「古都明珠,華夏寶庫」。其建築的外觀著意突出了盛唐風採,館舍布局呈「軸線對稱,主從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樓」,連廊庭院,參差錯落,典雅凝重,氣勢雄偉,由中國著名建築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張錦秋院士主持設計,並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世界一流博物館。
西安是古代絲綢之路的起點,在全國區域經濟布局上,西安作為連接絲綢之路國家的隴海蘭新鐵路沿線最大的西部中心城市,具有承東啟西、連接南北的重要戰略地位。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西安必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2 【卡達多哈】清真藝術博物館 (中東)
這個位於卡達首都的博物館於2008年開館,由普利茲克獎獲得者、華裔建築師貝聿銘(IM Pei)設計。當時的貝聿銘以91歲高齡,用六個月時間遊歷了阿拉伯地區為博物館收集靈感。這個高五層樓的石灰巖建築位於多哈城市的河邊,一個巨大的中庭連接著左右兩翼。館內藏有大量年代久遠的清真藝術品,其中有些可追溯到1400年以前。
卡達地處亞洲、非洲和歐洲的十字路口,是最早響應「一帶一路」倡議的國家之一,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合作夥伴,也是中東地區唯一一個與我國央行籤署貨幣互換協議,並擁有人民幣清算和結算中心的國家。
3 【西班牙】 古根海姆博物館(歐洲)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期,為了讓日漸衰微的畢爾巴鄂重新煥發往日光彩,整個城市正在進行全面重建和更新。在這過程中,巴斯克地區當局與索羅門·R·古根海姆基金會萌生出一個想法:合作建一個博物館。美籍加拿大裔建築師Frank Gehry(弗蘭克·蓋裡)的設計方案最終中標。
這個宏偉的建築坐落於納爾溫河岸,城市古老的工業中心。1997年8月,當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時,所有人都被這個超凡設計驚呆了:在水泥和玻璃的結構之上,整個建築由一群外覆鈦合金板的不規則雙曲面組合而成。
作為歐盟第四大經濟體,西班牙是歐洲經濟一體化的堅定推行者。中西兩國通過「一帶一路」加強合作,不僅會對中歐經貿關係產生積極影響,也將助推歐洲一體化進程。
4 【日本】狹山池博物館(東亞)
大阪府立狹山池博物館設立的目的,主要為保存擁有1400年歷史的日本最古老的水庫式蓄水池——狹山池的出土文物、狹山池的改建工法和堤壩等,按時代劃分七個展區進行保存和展示,同時博物館還介紹了日本的土木工程和治水歷史。狹山池博物館是日本建築大師安藤忠雄2001年的作品,用清水混凝土建造而成,原本暗淡堅硬的清水混凝土經過安藤忠雄的巧妙設計,卻顯得十分細膩柔滑。
中日兩國是一衣帶水的鄰邦,是全球第二、第三大經濟體。此次疫情期間,中日兩國守望相助,共同書寫了「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的友好佳話,表明中日友好有著堅實民意基礎和共同文化傳承,反映了中日關係不斷發展的良好勢頭。「一帶一路」建設為中日兩國經貿合作提供了重要機遇,雙方要珍惜在抗疫合作中積累的友好情誼,推動兩國合作不斷邁上新臺階。
5 【南非】種族隔離博物館(非洲)
南非種族隔離博物館於2001年建成並向公眾開放。博物館通過文字、圖片、視頻和上百件實物向每一位參觀者揭露了南非種族隔離時期的黑暗,同時也展示了南非結束種族隔離政策以來,這個國家如何從「黑白分明」發展成「彩虹之國」。在入口處,遊客在購票後會隨機領到一張標明是「白人(WHITESONLY)」或「非白人(NON-WHITES)」的入門卡。持卡人只能按卡上標明的種族分別通過「白人入口」和「非白人入口」。館區分為種族隔離歷史和曼德拉生平兩大部分。博物館出口有各色的鐵棒,象徵著自由、尊重、責任、多元、和解、平等和民主的曼德拉精神。
南非是最早與中國籤署「一帶一路」政府間諒解備忘錄的非洲國家。中方願成為南非實現經濟社會轉型發展最可靠的合作夥伴,支持南非成為「一帶一路」建設對接非洲發展先行先試示範國家,打造成引領非洲工業化的火車頭和支撐非洲現代化的生產基地,讓兩國人民早見效、多受益。
6 【荷蘭】梵谷博物館(西歐)
博物館位於荷蘭的阿姆斯特丹。與歐洲大多數博物館建築的古典華麗相比,梵谷博物館的外觀顯得比較簡潔。梵谷美術館主要收藏荷蘭畫家梵谷的作品和相關文物,收藏總數多達梵谷全部作品的1/4,是世界上收藏梵谷作品最多的博物館。
歷史上,荷蘭就一直是古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樞紐,習近平主席訪問荷蘭時曾說:「荷蘭是歐洲的門戶,我選擇從荷蘭推開歐洲的大門。」「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中荷兩國元首堅持合作共贏的正確方向,不斷將開放務實的全面合作夥伴關係做大做實,為兩國人民謀求更多福祉,兩國攜手成為更高層次的合作夥伴。
7 【俄羅斯】艾爾米塔什博物館(獨立國協)
坐落於涅瓦河南岸的艾爾米塔什博物館是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該館為"六宮殿建築群",目前有5座建築對公眾開放,分別是:冬宮、小艾爾米塔什、舊艾爾米塔什、艾爾米塔什劇院、新艾爾米塔什。這些建築物組成布局協調、氣勢雄偉的建築群,是聖彼得堡重要名勝之一。
俄羅斯是中國最大鄰國,也是橫跨歐亞的世界大國。自中國倡議「一帶一路」建設以來,中俄兩國在各領域開展務實合作,其中中歐班列在中俄兩國經濟合作方面發揮著極大作用。相信中俄兩國的友誼會一直保持下去,中俄兩國務實合作前景正越來越廣闊,兩國貿易往來也將不斷走向縱深。
8 【墨西哥】墨西哥國家人類學博物館(拉丁美洲)
墨西哥國家人類學博物館是拉丁美洲最大和最著名博物館之一,位於墨西哥城查普爾特佩克公園內。開放的12個展廳展出了27000多件古代文物,系統地介紹了8種印第安文化和墨西哥古代文化的起源及發展。該館是在1808年墨西哥大學建立的古特委員會的舊址上於1940改建而成的,1964年,經墨西哥著名建築家佩德羅·拉米雷斯·巴斯克斯重新設計建成新館。參觀這座博物館,人們驚嘆古代美洲人卓越成就的同時,就會拋卻長期形成的歷史偏見,認識到他們對世界聞名發展起到的重要作用。
拉丁美洲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自然延伸和「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參與方。墨西哥作為拉丁美洲的重要成員,近兩年來與中國的雙邊貿易進展迅速。
9 【紐西蘭】紐西蘭國立博物館(大洋洲)
紐西蘭國家博物館是南半球最大的博物館。通過參觀,遊客可以了解紐西蘭的自然環境、動植物、海洋地質概況。博物館還通過聲光技術、美輪美奐的圖片展覽、藏品展示,為遊客展示毛利人豐富多彩的文化和他們開拓紐西蘭歷史的過程。還有最不能錯過的戰爭展館。這裡的戰爭展館,不像別的博物館一般僅僅是文物的陳列和文字的描述,而是運用各種互動科技、逼真的雕塑、悲緩的音樂,把參觀者帶入那段慘重的歷史之中,讓觀者無不動容,更加銘記歷史!
紐西蘭是首個同中國籤署「一帶一路」倡議合作的備忘錄的西方發達國家。一直以來,中新兩國的發展理念相互契合,經濟互補性強。當前,國際形勢經歷深刻複雜變化,世界經濟增速放緩,保護主義日益抬頭,兩國應深化雙邊關係,尋找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創新方式,以進一步推進區域經濟合作的發展。
10 【土耳其】伊斯坦堡考古博物館(西亞)
伊斯坦堡考古博物館,位於土耳其伊斯坦堡的艾米諾努區,由三個博物館組成,考古博物館、古代東方博物館和伊斯蘭藝術博物館。展出的文物超過6萬件,館藏文物更多達一百多萬件,代表了世界歷史上幾乎所有的時期和文明,伊斯坦堡考古博物館有大量的土耳其、希臘和羅馬文物收藏,最突出的展示文物包括華麗的亞歷山大石棺,在西頓發現,曾被認為是為亞歷山大大帝預備的,是該博物館最有名的展品之一。
根據中國駐土耳其大使館數據,中土共建「一帶一路」5年來,雙邊貿易額累計突破1000億美元,中國企業在土耳其投資存量增長120%,近1000家中國企業在土耳其開設機構,為土耳其創造大量就業崗位。「一帶一路」倡議成為土耳其與中國經貿合作的加速器,能夠為兩國關係發展帶來強勁動力。
圍觀丨專門為古絲路集市建造的博物館長啥樣?
圍觀丨中老鐵路車站設計圖提前曝光!
圍觀丨聽,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合唱
來源/中國一帶一路網
實習生/翟耀 責編/王若寒 審校/陳曉宇 監製/李雨思
投稿/糾錯:news@yidaiyilu.gov.cn
加入我們:hr@yidaiyilu.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