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車看上海,老鎮20-川沙

2020-09-11 史客郎騎行

川沙老鎮在我家的正東方,相距約40公裡。川沙老鎮是以前川沙縣的縣治所在,1993年,川沙縣改為浦東新區,行政中心西移,此地漸漸被遺忘,名氣不及浦東國際機場和迪斯尼樂園,這三個點構成一個等腰三角形,川沙老鎮就在這個三角形的頂點。

川楊河被認為是川沙的母親河,上海世博館附近原來是楊思橋鎮,川楊河指的是從楊思到川沙的運河,東西走向,在楊思橋鎮西的前灘附近匯入黃浦江,在川沙鎮東的三甲港匯入長江,或者東海、太平洋,橫貫川沙縣的南部。


黃浦江的川楊河口


華夏路(華夏高架)在川楊河南一百多米,二者基本平行。沿華夏路一直往東,過了川沙路,幾個路口都可以往南拐,進入川沙老鎮的鎮區。


川沙城東的運鹽河,前方為華夏高架




老鎮當年的護城河還在,也許是最近幾年重新疏通的,河水挺乾淨,河邊的環境也挺整潔。護城河在西北通過一條小溝連通到川楊河,其他幾個方向也與川楊河的支流相通。護城河四四方方,清晰地勾勒出當年川沙鎮的模樣,大約1裡見方,顯然是人工建築的防禦要塞,而不是自然形成的集鎮。





川沙老鎮東南角還保留一小段古城牆,現在是一個公園,據1988年9月川沙縣政府所立《重建川沙古城垣記》:川沙城是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所建,用於防患倭寇,建成後「寇不再犯,境宇遂安」。清嘉慶十五年(1810年)後,城垣廢圮,到民國十四年獲準拆除,僅留下東南一角。1987年,川沙籍華僑陶伯育先生捐資港幣二十多萬元,重修了這段城牆。

古城牆公園是2010年修成的,除了這一小段城牆,還有一座小塔,當年可能是瞭望塔,另有一座嶽碑亭,是希望藉助嶽武穆的神力保境安民。







城牆公園前面的大街是新川路,出公園往西不遠是內史第,是清鹹豐九年舉人沈樹鏞的宅第,他當過內閣中書,類似於秦漢時期的內史,故稱內史第。

鹹豐年間,太平天國起義,波及上海的是小刀會起義,上海士紳無法自保,請求租界內的西方國家派兵協助,原先只能在租界範圍活動的西方人,趁機全方位進入上海縣城及周邊農村。上海從此真正開埠,由一個偏僻的小漁村,飛速發展成為遠東第一大都市。當此之時,整個社會積累起巨大的財富,以沈樹鏞一個沒有什麼實權、舉人出身的小京官,能夠在川沙建起如此一座豪華的宅第,可以反應當時社會高速發展的一個側面。

沈家幾代單傳,沈樹鏞上任去後,門庭冷落。於是出嫁在南匯瓦屑的沈樹鏞的姐姐一家子搬進來住了。她就是黃炎培的奶奶。黃炎培的祖父母生了六個孩子,人丁興旺。




宋嘉樹(宋耀如)出生於海南文昌,原姓韓,後隨宋姓堂舅赴古巴,遂改姓宋。三年後轉去美國,在杜克大學聖三一學院學習,一年後轉學到範德堡大學神學院學習。1886年,宋嘉樹回到國內傳教,宋在傳教布道上受人排擠,處處不順,只得轉而為教會印刷聖經,沒想到這個事情很成功,靠印刷《聖經》而發財。

宋嘉樹在川沙傳教時期,就居住在內史第街坊,他的女兒宋慶齡、宋美齡和兒子宋子文就是在內史第南廂房出生的。宋嘉樹在商業上成功後,把大部分資金用來支持孫中山的革命,在黑道白道之外,他非常有眼光地投資了紅道,國民黨奪得政權後,宋家逐漸成為民國第一家庭,其影響力延續到今天。




百度地圖標示的北市街,其實是南市街,過了中市街才是北市街,這兒是老鎮的中心,有幾家不錯的飯館。中市街口的牌坊應該是重修的,與1956年的稻香xx商店緊鄰,略顯滑稽,但歷史就是這麼重複的,不是嗎?



相關焦點

  • 騎車看上海,老鎮24-馬橋
    馬橋老鎮本名山海鎮,地處沙岡和俞塘匯合處。明末清初,形成商市,因當時鎮上有四座石橋分布形狀似一匹馬,故人稱馬橋市,清乾隆年間始稱馬橋鎮。我的想像力不行,怎麼也想像不出四座石橋的分布形狀能勾勒出一匹馬的樣子。市鎮在明清時期成為縣城之外的行政單元,市最開始是臨時性的市集,鎮是永久性社區。
  • 騎車看上海,老鎮18-曹行
    張乃清先生於2010年主編的《梅開隴上》,我幾年前看過,看過也就看過了,沒當回事,騎車四處轉悠的時候沒有關注此地。張先生的小冊子介紹的是梅隴鎮,由原曹行鎮和梅隴鎮與2000年10月撤二合一併成。很長時間裡,除了知道靜安寺那邊的梅隴鎮廣場,我並不清楚梅隴鎮在哪裡,更不用說曹行鎮。
  • 騎車看上海,老鎮15-吳涇寺嘴角
    寺嘴角不是鎮,是一個地點,在黃浦江拐彎處。閔行濱江公園的東首在興建一座「浦江第一灣公園」,不知何時竣工開放。確實是一條路沿著小路進去,裡面是一個村子,門牌上是樂道村一組,有20召稼樓的水利專家葉宗行就建議夏原吉治理橫潦涇,然後用橫潦涇的水去衝刷吳淞江的河道,流到老閔行以南的這一段河道,就稱為春申江。到了寺嘴角這個位置,把春申江和吳淞江的支流黃浦鑿通,春申江由西往東流,黃浦由南往北流。二條河道溝通後,在寺嘴角拐了一個90度的大彎,像一個嘴角,因此得名。
  • 騎車看上海,老鎮14-老閔行
    江川街道以前是閔行鎮,後來上海縣改為閔行區,此地改稱老閔行鎮。今天從莘莊到老閔行有滬閔公路,據說原來是秦皇道,是秦始皇當年南巡會稽時走過的弛道,相當於2200年前的高速公路,其實就是六千年前上海的海岸線,那道貝殼砂堤----岡身。秦始皇的車隊來到春申江邊,怎麼過江呢?沒有橋、也沒有擺渡,大概率是搭浮橋。
  • 騎車看上海,河之2-白蓮涇
    葛駱應該去過川沙和三甲港很多次,在他的《環滬漫記》中專門有一篇記錄了這個行程。「江南製造局對面附近有一條河叫做白蓮涇,河的盡頭便是川沙鎮。從這條河進去不遠,對面就是董家渡碼頭。」以前有一個孔橋鄉,後來併入嚴橋鄉,再後來一起併入花木鄉(鎮)。
  • 川沙古鎮遊記|老去的是建築,永存的是歷史
    川沙歷史悠久,建城史五百餘年。早先居民多以曬鹽為生。是的,它們是有生命的,它們都老了,就像老態龍鐘的老人,時間在它們身上停留了太多的時間。行走在這樣的街道裡,你能感覺到歷史的傳承和印記。川沙人以喬鎬為首的地方鄉民著牆開護城河抗擊倭寇的事。後來他的兒子喬木又中了進士,繼續抗擊倭寇。川沙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地方,也是一個人才輩出的地方。在這裡有記載的名人歷史上有一千多人。這裡也是民國宋氏家族的發祥地。宋美齡,宋慶齡,宋子文都是出生在這裡。在南市街路邊的「內史第」就是當年宋家族在此居住的地方。當然這裡還有名人黃炎培,胡適等在此居住。
  • 川沙,憑什麼賣這麼貴?
    在《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年)》中,川沙被列入了主城區,與大虹橋平級。這也是上海歷史上首次將主城區拓展到了外環外。和現在炙手可熱的大虹橋相比,川沙就顯得冷清很多。唯一讓人有主城區感覺的地方,就是房價。即將開盤的陸家嘴錦繡觀瀾以6.4萬的均價直逼大虹橋。
  • 川沙老廠房變身一站式商業廣場 吃喝玩樂一應俱全 還有老上海風情
    當老上海風情與現代時尚生活碰撞,能擦出怎樣的火花?9月19日,川沙風尚新地標——「266新天地」正式開業。老廠房改建而成的商業綜合體,將現代流行時尚元素與濃濃海派風情有機融合,集餐飲、休閒、零售等業態為一體,一站式解決居民吃喝玩樂住需求。
  • 浦東的文化看川沙:上海川沙古鎮最美民宿酒店,距迪士尼僅20分鐘
    浦東的文化看川沙:上海川沙古鎮最美民宿酒店,距迪士尼僅20分鐘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到川沙古鎮,位於上海浦東區,距今已經有500多年的歷史了,來到了位於川沙古鎮裡的,上海語言文化度假酒店,可以說這是一段遠離喧鬧魔都,難得的悠閒假期呀。
  • 上海市浦東新區的川沙新鎮南側要建設吉燦路:位於上海迪士尼以南
    浦東新區新建的道路工程的位置浦東新區要分成兩段建設吉燦路,這個地區本身屬於位於上海迪士尼南側的六灶鎮,六灶鎮是一個老鎮區。吉燦路建設完成後,將形成六灶鎮附近一條新的南北向的道路。六灶鎮並不是一個建制鎮,而是浦東新區川沙新鎮的一個社區,作為一個老鎮,六灶鎮也屬於比較衰落的地區。然而,由於上海國際旅遊度假區和上海迪士尼距離六灶鎮很近。
  • 浦東新區川沙新鎮郊野單元規劃草案公示中
    川沙新鎮郊野單元(村莊)規劃的草案來啦!  《上海市浦東新區川沙新鎮郊野單元(村莊)規劃(2017-2035年)》已形成草案,目前正在公示。規劃面積55.58平方公裡,涉及39個行政村及3個居委,規劃7個鄉村單元,將形成「四廊、三片、七組團」的空間結構。目標是打造「詩意川沙·江南田園」。快來看看吧!
  • 川沙「精緻農業」走進去
    川沙「精緻農業」走進去  【解說】迪士尼進駐上海川沙新鎮的消息一經傳開,這片位於浦東新區東部的土地,便開始備受外界矚目和期待。川沙新鎮位於上海浦東新區東部,區域面積96.7平方公裡,農業板塊佔了將近三分之一,大約30多平方公裡。這些農田規劃面積未來將基本固定,這在寸土寸金的上海浦東實屬不易。
  • 上海浦東機場打車「潛規則」 短途要說去川沙
    司機調度乘客鬧矛盾的根源在於一張「短途票」  「從浦東機場打車回家,司機硬要我騙調度說去川沙,不願配合就罵人!」「機場打車,司機讓我說去川沙,然後開得飛快,居然飆到了130碼。」最近,本報接到多名讀者投訴,反映在浦東機場打車的不愉快經歷。為何都要說「去川沙」?原來,司乘矛盾的根源,在於一張小小的「短途票」。
  • 新視角·坐觀光巴士看上海
    「換個角度看上海」 — 藍線浦東遊:看風景最佳路線 外灘 / 東方明珠 / 環球金融中心 / 金茂大廈 / 老碼頭
  • 浦東川沙新鎮三道古街及傳統風味特色小吃
    川沙中市街牌坊川沙南市街中段南市街的南入口川沙中市街的古色石頭四人歡中市街的老字號人家中市街這個傳統店鋪因疫情未營業中市街店裡的千年胡楊木舊時也有管理經商的街署在中市街中市街的古董店中市街傳統炸串店舊時的油鹽醬醋店中市街的正門牌坊南市街傳統小吃
  • 上海川沙古鎮內最美的「網紅」民宿酒店,距離迪士尼車程僅20分鐘
    川沙古鎮位於上海市浦東新區,迄今已經有500多年歷史,最近,我就來到了位於川沙古鎮內的「上海以園文化度假酒店」,遠離魔都的繁華喧囂,度過一段難得的悠閒假期。在上海有一句俗語說:「浦東的文化看川沙」,意思是當你來到川沙古鎮,就可以領會到上海浦東這個現代化新區背後所蘊藏的深厚歷史底蘊,而住進「上海以園文化度假酒店」,就更是能跟川沙的歷史來一次零距離親密接觸了。
  • 川沙古鎮的美食彈眼落睛
    第二站,小布的目的地是——川沙古鎮 。 作為上海市區周邊最古老的集鎮之一,川沙古鎮除了古老的街道建築和歷史地標,更有數不勝數的當地美食。 今天,繼續看,記者用100元「通關」川沙古鎮美食~ 在川沙古鎮的中市街-南市街拐角處,屹立著「彪炳千秋」大牌坊,穿過這道牌坊,美食之旅正式開啟!
  • 吃貨的世界不在乎距離遠近,記錄我去上海川沙古鎮的尋味之旅
    隨著迪士尼的火熱,似乎全國人民都知道了浦東川沙,但距離迪士尼僅2公裡處,還有可以免費參觀的「浦東第一大鎮」——川沙古鎮。川沙很恬靜,不同於大多數人對於「魔都」上海「十裡洋場」的熱鬧印象,質樸而低調。宋慶齡為代表的宋氏家族、以教育家黃炎培為首的黃氏家族、以書畫鑑賞家沈樹鏞為首的沈氏家族、以及近代學者胡適等人都曾在川沙居住,黃炎培曾說過:「浦東的文化在川沙,而川沙的文化在內史第」。
  • 【簡筆畫帶我看上海】外白渡橋繪畫活動
    【簡筆畫帶我看上海】外白渡橋繪畫活動 2020-12-16 11: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騎車看上海,古鎮之8-亭林
    前面有一條小河,傍著亭林的老街,匯入市河,這條市河和亭林鎮西首的南泖港,在鎮南交匯,大體上勾勒出亭林老鎮的規模。顧野王讀書堆,位於亭林鎮寺平南路和大通路交界處,背靠金山制筆廠,看著很不景氣的一家老廠,對面是我們老潘家的一個羊肉店。奇怪的是,上海一帶並非牧區,怎麼好多地方都說自己的羊肉很著名,像七寶羊肉、崇明羊肉、松隱羊肉、張橋羊肉、真如羊肉、周浦羊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