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車看上海,古鎮之8-亭林

2020-08-27 史客郎騎行

沿著320國道向前,如果注意路旁的裡程碑,K23是申北路,K26是顓橋,K29是北橋,由此折往西,是北松公路,屬於320國道,K33是馬橋遺址公園,K39是車墩,有車墩影視基地,《色戒》曾在此拍攝。由K40處轉向南行,是車亭公路,從松浦大橋過黃浦江,K48是葉榭,到K54,再轉向西行,是亭楓公路,路南是亭林鎮。

北松公路邊的K29裡程碑,在北橋

亭林鎮與葉榭鎮交界處,因此也是金山區與松江區交界處

亭是秦代最小的行政單元,劉邦就是泗水亭長。亭主要服務於秦國的郵驛系統,所謂五裡一亭,這是步行投遞信件的理想距離,所以亭都設置在交通要道處。以後這個地方就以亭為名,上海地區保留的華亭、九亭、安亭、淶亭等,應該是當時留下來的亭名,至於亭林是否與此相關,無據可查。


古松園在亭林鎮東首,園內有一棵羅漢松,據說是楊維楨親手種植,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楊維楨大概於1360年前後避居松江,他手植松樹不會早於這個時間,應該是距今650~660年。

據清光緒《松江府志》卷三十八記載,石湖塘楞嚴庵殿前(現石湖蕩鎮中心幼兒園內)有一棵羅漢松,據說也是楊維楨手植,曾被封為「江南第一奇松」。可惜這棵松樹已枯死,未列入《上海市古樹名木名錄》。因此亭林鎮古松園內的羅漢松升級為江南第一松。

古松名列《上海市古樹名木名錄》編號0598,在松樹類中名列第一,一級保護

楊維禎是紹興諸暨人,他家東南有一座鐵崖山,傳說他年少時在鐵崖山麓的書樓裡苦讀五年,成名後自號鐵崖。楊維楨晚年定居胥浦,位於掘石港岸邊。楊維禎是元末江南地區的詩壇領袖,對於松江一帶的讀書人影響很大。入明後不久去世,葬於天馬山。

古松園內有幾個房間,和大部分公園的情景一樣,現在是老年人打牌的地方。前面有一條小河,傍著亭林的老街,匯入市河,這條市河和亭林鎮西首的南泖港,在鎮南交匯,大體上勾勒出亭林老鎮的規模。

沿著市河與中山街,有一個大寺新村,是寶雲寺的原址,當年香火旺盛。太平軍與清軍曾經在此交戰,隨著攻守易位,雙方分別依託寶雲寺防守,激戰中,太平軍放火焚燒寶雲寺,然後趁亂突圍。據說這把火燒了三天三夜,寶雲寺最終變成一塊空地,只剩下趙孟頫書寫的重修寶雲寺碑。此碑文革中又被毀,現僅剩碑帽及碑文殘塊,保存在鎮政府內。

市河上的寶雲橋,一九xx年重建,橋板看著像是古物

韓寒是亭林人,八零後的良心公知,他描寫過此地的河流,因為受到化工汙染,一天一個顏色,當地居民可以根據河流的顏色判斷出那天是星期幾。看起來他說的不是圍繞亭林鎮的市河和南泖涇,應該是另有所指,也可能這幾年的環境治理確有成效。


亭林鎮歷史上最著名的人物是顧野王。顧野王讀書堆,位於亭林鎮寺平南路和大通路交界處,背靠金山制筆廠,看著很不景氣的一家老廠,對面是我們老潘家的一個羊肉店。奇怪的是,上海一帶並非牧區,怎麼好多地方都說自己的羊肉很著名,像七寶羊肉、崇明羊肉、松隱羊肉、張橋羊肉、真如羊肉、周浦羊肉等。

顧野王原名顧體倫,蘇州吳江人氏,一生中很長時間居住在亭林,因仰慕西漢馮野王,更名為顧野王,字希馮,看來是馮野王的超級粉絲。

馮野王的家族在西漢時期非常顯赫,他的曾祖叫馮唐。關於馮唐,蘇東坡的《密州出獵》中後面二句:「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王勃的滕王閣序》中提到:「馮唐易老,李廣難封。」馮唐歷經秦漢,漢代從劉邦開始,一直到他的重孫輩漢武帝。

馮野王是馮唐的重孫,妹妹叫馮媛,是漢元帝的寵妃,有父祖輩的功勳,妹妹在宮中受寵,幾個兄弟都是郡太守一級的高官,想不成功都難。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對他的評價是:「忠信質直,知謀有餘。」

馮野王具體做了什麼事情,史書中的記載不多。最著名的是,漢元帝原本要提拔馮野王擔任御史大夫,當時的丞相石顯說,如果你讓馮野王當上三公級的高官,大家會認為陛下是徇私提拔大舅子。於是馮野王最高官職只能到九卿一級,相當於今天的部級。

到南北朝時期,顧野王如此仰慕馮野王,恐怕不僅僅是欣賞他的「剛潔」,那時候應該還有很多漢代傳下來的文獻,記載馮野王的事跡和文章,可惜後來這些記載都不存在了。

和馮野王類似,顧野王也來自於一個大家族,從東漢末年開始,江東地區有四大望族:顧陸朱張。顧姓很可能是起源於本地的土著(吳越人),這四個家族世代居住在江東,在東漢末年和三國時期,憑藉東吳的力量發展為江東最有勢力的家族。

顧雍在孫權的吳國為相十九年,幫助孫吳政權與江東世族之間建立了和諧的合作關係 。吳國滅亡後,顧雍的孫子顧榮和陸機、陸雲一起到洛陽,被譽為「洛陽三俊」,但顧榮沒有「雲間二陸」的文採,沒有擠進洛陽的頂級文人圈,只能回到江東,卻幸運地避開了八王之亂。

西晉滅亡後,司馬睿在江東建立了東晉政權,主要依靠從北方過來的士族,以王謝二大家族為主,但還是要和江東本地的豪族合作。顧陸朱張四大家族中,陸、朱、張三家已經沒有傑出的人才,於是顧榮成為了他們共同擁戴的帶頭大哥,顧家也成了江東首屈一指的望族。

顧野王生活在南朝的梁陳年間,年少時跟著父親在建安(今福建建甌)生活,12歲就撰成《建安地記》兩篇,顯示出地理學天賦。25歲時,顧野王寫成《玉篇》,此書為繼許慎《說文解字》後又一部重要字典,是我國現存最早的楷書字典。

當此之時,江南士族還沉浸在溫文爾雅、文質彬彬的氣氛之下,晴天霹靂,來自北方、已經半胡化的侯景將軍,在投降了梁朝之後,突然反戈一擊,進攻金陵城。侯景出身低微,痛恨那些高門第的世家大族,出師後放言要殺盡高門第的世族。

於是世家大族紛紛組織起來抗擊侯景叛軍,包括顧野王,也組織了數百人的私家軍隊,奔赴金陵城,參與防禦。可惜的是,梁朝的政府軍和世家大族的私家軍隊,在二百多年的休養生息後,失去了戰鬥力,稀裡糊塗就被擊敗。顧野王在城破之後,逃了出來,回到會稽、東陽,繼續抵抗,但整個江南的世族面臨滅頂之災。舊時王謝堂前燕,就是從這場叛亂開始,飛入尋常百姓家的。

侯景之亂在各地勤王軍隊的打擊下,終於被平息,梁朝元氣大傷,不久被新崛起的軍閥陳霸先篡了位,陳朝建立,顧野王得到重用,開始撰寫梁朝歷史,後來《二十四史》中的《梁書》有很大部分取材於顧野王的記錄。

顧野王晚年回到亭林讀書著述,他讀書的地方是個土丘,後人稱之為讀書堆,當時有十多丈高,如今留存下來的大概三四米高,上面種植了一些松樹。顧野王在此撰寫的可能是《輿地誌》,又回到他少年時喜愛的地理學。

《輿地誌》對後世地理學影響很大,一千年後,顧氏後人顧炎武在抗清失敗後,深切感受到當時文人地理知識的貧乏,開始撰寫《天下郡國利病書》和《日知錄》,被人尊稱為亭林先生,和顧野王居住的亭林,應該有關係。

顧野王在陳朝滅亡前去世。進入隋唐,科舉製取代了察舉制,不管什麼人家的子弟,都要靠文章才能做官,大一統的專制皇朝也不允許世家大族的存在,江東顧家失去了往日的榮光,漸漸融入了平常人家。

相關焦點

  • 騎車看上海,古鎮之9-朱涇
    由亭林出發,沿亭楓公路往西十五公裡,過金山大橋,在320國道的K70處,是朱涇鎮。對於縣城是設在南部的金山衛,還是北部的朱涇鎮,「南北之爭」持續了一百多年。從開始建縣時縣署設在金山衛城,再北遷朱涇鎮,繼而又南遷衛城,後來再移至朱涇鎮,大小反覆有3次之多。地方官員和鄉紳一度為此爭論不休,並多次上奏朝廷。直到道光年間林則徐任江蘇巡撫時,才算是解決了這個問題。
  • 從上海亭林古鎮到紹興楓橋古鎮
    上海的歷史自有歷史學家去研究,今天筆者要和大家分享一個六百多年前的故事,事關上海亭林古鎮和紹興楓橋古鎮。蘇州松江地區自古就是中國最繁華的地區,沒有之一,一千多年來一直至今沒有任何一個地區可以超過。亭林鎮的這一株在金山區人民政府的精心保護下一直都長勢良好,亭林鎮人民政府於1985年前後撥專款五十萬左右特地建了一座古松園,把此松徹底保護了起來,並在古松園門口立碑稱其為:江南第一松,用一字之差以別於石湖塘的康熙御封江南第一奇松。在此感謝高瞻遠矚的亭林鎮人民政府,為古鎮亭林保留了上海文化的根源。
  • 騎車看上海,古鎮之10-金澤
    318國道過了K64,拐到金溪路,是金澤新鎮的主幹道,前行約一百米,路南是下塘街,順著下塘街進去,就是金澤古鎮下塘街對岸是上塘街,也連通金溪路,從那兒進去,一樣可以進到古鎮裡面。普濟橋問題是,鹹淳三年是宋元襄陽保衛戰的開始之年,據金庸大師記載,郭靖郭大俠率領天下武林同道
  • 騎車看上海,河之3-張涇
    到地圖上查,原來松金公路拐去了亭林。亭楓公路的松隱到亭林段,七公裡左右,是和松金公路重合的。從松隱中心路進入松隱鎮區,確實農業氣息較重,此處有張涇、亭楓(松金)公路過境,位於朱涇/亭林、松江府/金山衛的正中間,交通要道,水陸便利,怎麼會只發展了一座禪寺,鎮子本身卻沒有繁榮起來?
  • 金山尋味(三)懷念亭林往事 品嘗人間百味
    看過了美味可口的亭林野鴨之後,不可不提的那一定是亭林的月餅了。相傳在很久以前,亭林古鎮孟溪橋旁有戶孟姓人家,他們開著一家糕餅店鋪,專做白糖、紅糖月餅,剛開始的時候生意還算紅火,可不久,店家孟老闆因一事得罪了亭林一霸胡老虎,招來胡老虎家丁對糕餅店的胡攪蠻纏,幾番搗亂,糕餅店的生意一落千丈,差點關門。
  • 崑山亭林公園旅遊攻略
    崑山亭林公園位於江南水鄉崑山城內西北隅。園中玉峰山形似馬鞍,百裡平疇,一峰獨秀。 1906年始闢地為馬鞍山公園,1936年為紀念顧炎武改名亭林公園。佔地850餘畝,綠水青山,秀色相映。遊玩價值  亭林公園位於江蘇省崑山市西北隅,玉峰山坐落其中。
  • 河北小豐遊崑山,走進亭林公園,「百戲之祖」崑曲的發源地
    巧的很,在亭林公園就有崑曲博物館。博物館佔地不大,進門就是一個精緻的江南小園。再向裡,四面兩層樓的建築環繞著中間一塊空地,南面是舞臺,對面和兩側就像觀眾的包廂、看臺。徜徉在二樓的陳列館裡,你既可以了解崑曲的源流,又可以看到對崑曲發展有貢獻的魏良輔、顧堅這些文學史上不會遺漏的名字。都是幾百年的建築了。錯落有致。
  • 騎車看上海,古鎮12-莘莊
    傳說黃歇未封吳地之時,松江這兒一到汛期常常洪水泛濫,老百姓苦不堪言。黃歇到後,疏通河道,抑制水患,政績顯赫,深得民心。後世紛紛以其姓或號為許多山、水、地方命名,比如黃歇浦,比如春申塘。
  • 看金山亭林房價走勢
    據房天下研究院發布,上海12月二手房參考均價59981元/平,環比11月上漲0.73%,同比去年同期上漲8.81%。其中金山亭林12月二手房參考均價16505元/平,環比11月下降0.92%,同比去年同期上漲4.18%。
  • 上海金山亭林邁入「1萬+」,最貴的小區均價超過2萬/平
    上海8月的房價也已經新鮮出爐。據房天下研究院發布,上海8月二手房參考均價57578元/平,環比7月上漲1.24%,同比去年同期上漲10.43%。其中金山亭林8月二手房參考均價16393元/平,環比7月上漲1.00%,同比去年同期上漲2.87%。
  • 打卡「橋文化之旅」錦溪古鎮小手冊旅遊攻略
    周作人寫道筆下的錦溪古鎮:「喝茶當於瓦屋紙窗下,清泉綠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飲,得半日之閒,可抵十年塵夢。」錦溪雖小,卻有「二十六座橋,三十六味小吃」之稱,買上一份小吃,邊坐遊船在橋底下穿梭邊吃,不要太愜意。這裡沒有遊人如織,卻煙火氣十足。
  • 騎車看上海,古鎮11-北橋與顓橋
    當年,顓橋老鎮跨六磊塘有一座安眾石拱橋,俗稱磚橋,後來改成顓橋,取紀念顓頊帝之意,希望本鎮百姓和善、謹慎。《國語.楚語》的記載比較有代表性:「.......顓頊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屬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屬民,使復舊常,無相侵瀆,是謂絕地天通。」這其實是很大的一件事,對後世中國文化的發展影響巨大,它代表的是神權與君權的分離。從此以後,天上一套系統和地上一套系統是平行的,互不幹擾,天上的老大(比如玉皇大帝)管不了地上的老大(比如皇帝)。
  • 蘇州崑山千燈古鎮,上帝眷顧的最美的八個古鎮之一,低調的太驚豔
    ,河流,古塔和粉牆黛瓦的民居,一直以來都以舉世聞名的崑曲,將全世界各地的人引人鎮區,因為這裡是崑曲的發祥地,千燈鎮人民自豪的不僅僅是這些,最讓她們更興奮的是世界上最大的臥佛落戶在這裡:這尊玉佛長8.9米,高2.45米,寬1.35米,重32噸,鑲嵌一千五百多顆紅藍寶石,紫晶和翡翠,獲得上海大世界吉尼斯記錄,他就放置在崑山千燈鎮的延福禪寺裡,這所寺廟是一個千年古剎,始建於梁天間二年(503
  • 蘇州崑山千燈古鎮,稱之為上帝眷顧的最美八古鎮之一,低調卻驚豔
    到了千燈古鎮,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三孔石拱橋。這個地方的名字叫恆升橋,裡弗斯,粉牆黛瓦的古塔和民居,一直以崑曲聞名於世,吸引著世界各地的人到鎮區來,因為這裡是崑曲的發源地,千燈鎮的人對此感到驕傲,而最令他們激動的是,這個世界上最大的臥佛落成於此:這尊玉佛長8.9米,高2.45米,寬1.35米,重32噸,鑲嵌著1500多顆紅寶石、藍寶石、紫水晶和翡翠,他在上海獲得了金氏世界紀錄,並被安置在崑山千燈鎮的鹽阜禪寺。
  • 漫步江南古鎮,這樣有韻味的崑山美景見過嗎?
    江蘇崑山位於上海與蘇州之間,太湖之濱,自古人文璀璨地。這裡不僅是「百戲之祖」崑曲的發源地,更走出了無數的文人雅士,保留了許多美好的江南韻味古鎮。周莊周莊位於蘇州崑山市,是江南六大古鎮之一,於2003年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 滬上知名主持人萬蒂妮和金巖到金山亭林體驗了一次「開心一日遊」
    響油鱔絲、亭林醬鴨、菜滷蛋、紅燒肉等,在美食的浸潤下開始一天的遊玩。第三站來到了亭林書院進行參觀。亭林書院上下兩層,共800平米。現場,兩位老師和小朋友們一起體驗了種子貼畫活動。書院外還有顧公廣場可供參觀,了解亭林的歷史文化和名人。
  • 蘇州崑山亭林園,風景優美,是個不錯的旅遊打卡勝地
    亭林園歷史悠久,名勝古蹟眾多,素有「江東之山良秀絕」、「真山似假山」的美稱。亭林園歷史悠久,名勝古蹟眾多,有崑曲博物館、昆石館、盆景園、華藏寺、兒童樂園以及顧亭林紀念館、顧鼎臣祠堂等景點。亭林園位於江南水鄉崑山城內西北隅。園中玉峰山形似馬鞍,百裡平疇,一峰獨秀。園中有崑曲博物館、昆石館、盆景園、華藏寺、兒童樂園以及顧亭林紀念館、顧鼎臣祠堂。
  • 上帝眷顧的最美的八個古鎮之一,蘇州崑山千燈古鎮低調的太驚豔
    千燈鎮人民自豪的不僅僅是這些,最讓她們更興奮的是世界上最大的臥佛落戶在這裡:這尊玉佛長8.9米,高2.45米,寬1.35米,重32噸,鑲嵌一千五百多顆紅藍寶石,紫晶和翡翠,獲得上海大世界吉尼斯記錄,他就放置在崑山千燈鎮的延福禪寺裡,這所寺廟是一個千年古剎,始建於梁天間二年(503年),由千燈鎮人王束賣掉自己的宅子捐建的,釋從義開山的,一千多年來香火一直很旺,在清同治二年(1862
  • 你負責宅家,我帶你雲看上海風景
    你負責宅家,我帶你雲看上海風景 2020-03-13 13: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武功山革命烈士紀念亭林
    (廉潔文化亭林)作為開展黨性教育、廉政教育的重要載體。分別以6位在武功山地區犧牲或戰鬥過具有代表性個革命烈士名字命名6個亭子,構成武功山革命烈士紀念亭林(廉潔文化亭林)命名建議如下:1931年10月,鍾林率領赤衛軍300人集中在堎頭埋伏阻擊安福來犯之敵約80人,大獲其勝。1935年2月,鍾林、黃贊等四名同志在曲尺嶺被叛徒劉國龍、黃龍義帶來幾十名敵人包圍,鍾林引開敵人,掩護黃贊等三名同志突圍後。鍾林不幸負傷被捕。敵人關押審問鍾林,企圖獲得中共萍鄉縣委書記周道益及遊擊隊的行蹤。遭到鍾林的怒斥:「你們這是打燒擺子還是在做夢啊?周道益是我們的縣委書記,我能告訴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