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鐵去年賺進130億港元 香港地鐵為何能賺錢

2020-12-25 中國經濟網

  「港鐵運營35年,之所以比較成功,有兩個主要原因,一是鐵路加物業的模式,二是港鐵目前實行的可加可減的票價模式。這兩者都具有可持續發展的特點。」港鐵副執行總裁梁國權說。」

  年報顯示,2013年港鐵利潤高達130億港元。時值北京地鐵調價徵詢意見收官之際,票價機制如何釐定才能兼顧社會服務功能與企業運營的平衡?地鐵公司除了依靠政府補貼和提高票價,是否還有其他合理的生存之道?北京青年報記者近日就港鐵公司的運營和價格機制進行了採訪,以期借鑑與思考。

  港鐵去年賺進130億港元

  錢果豐,擔任香港鐵路有限公司主席已經超過10年,他同時還是恒生銀行的董事長,是那種不折不扣的商界名流。錢果豐說,港鐵近年收入穩步增長,也讓港鐵被冠以「地鐵霸權」不時受到一些指摘。對於聽慣了「地鐵虧損嚴重」的內地人來說,錢果豐面對的,是幸福的煩惱。

  港鐵在2000年上市,香港特區政府擁有港鐵77%的股份。作為社會公共服務體系的一部分,港鐵不可避免地具有公益性和政府色彩。事實上,在港鐵董事局中,即有三位特區政府高官身兼董事。然而,作為上市公司,錢果豐說:「在香港我們是一個上市公司,它有上市條例,上市條例主要是保護小股東的利益。所以,任何在港鐵當董事的人,他首要考慮的其實是企業本身的利益。」簡言之,港鐵不僅要為港人出行提供安全穩定的服務,同時也擔負為所有股東賺錢的責任。

  根據港鐵年報,2013年港鐵總收入為387.07億港元,盈利則為130.25億港元。與此同時,港鐵的準點率達到99.9%。港鐵副執行總裁梁國權表示:「港鐵運營35年,之所以比較成功,有兩個主要原因,一是鐵路加物業的模式,二是港鐵目前實行的可加可減的票價模式。這兩者都具有可持續發展的特點。」港鐵有關人士介紹,目前港鐵的收入來源主要有四部分,一是客票收入,二是站內廣告商鋪收益,三是投資物業收益,四是物業發展收益,四者比例大致相若。顯然,物業是港鐵賺錢的其中一個主要原因。

  「鐵路+物業」令港鐵日進鬥金

  那麼,為人津津樂道的鐵路加物業模式究竟是如何運作的呢?錢果豐說,全世界的地鐵如果僅僅依靠賣票都會是虧本的生意,必須有政府資源的參與。港鐵的模式是,在新鐵路沿線,政府給予港鐵「土地發展權」,對地塊進行總體規劃。港鐵按照該地塊建地鐵前的估值,向政府支付地價。土地轉讓完成後,港鐵一方面興建鐵路,同時在地鐵沿線與開發商合作發展商業及居住等物業,港鐵與開發商約定分成的方式,以獲得相應收益。以港鐵的經驗來看,所有地鐵沿線的物業都會因地鐵的綜合效應而升值。物業升值後,港鐵公司再將物業價值提升所獲得的利潤,用於投資興建新鐵路或為軌道日常運營提供財政支持。

  一般來說,港鐵傾向於在所開發項目中留取部分物業,以獲得長期穩定收益。截止到2013年,港鐵旗下可出租總面積已經超過26.8萬平方米,佔總物業面積的80%,辦公樓面積超過4萬平方米,約佔總物業面積的15%。租金總收入則高達35.47億港元,可謂日進鬥金。事實上,內地人熟悉的中環IFC國際金融中心,就是港鐵主導開發的綜合物業,而港鐵本身則在國際金融中心二期這棟寸土寸金的大廈裡擁有18層辦公樓。

  姚展,港鐵城市規劃主管,港鐵的職員喜歡叫他姚Sir。站在IFC國際金融中心地下的車站大堂,姚Sir指著身旁一根直徑一米多的圓柱說:「對於港鐵來說,最重要的就是這些圓柱。」港鐵每一站的修建,都與城市的發展和規劃密切相關,其見證就是這些巨型圓柱。這些圓柱的位置、粗細、填埋深淺,決定了地鐵及其上蓋物業的規模和整體發展模式。

  以IFC國際金融中心所在的香港站為例,姚展說,香港站的綜合規劃,確保了香港中環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持續發展。

  港鐵沿線樓盤10年漲3倍

  在港鐵的港島線中,中環站是重要的兩線轉車站。從中環站,乘客不僅可以步行至機場快線所在的香港站,同時可以中轉荃灣線,經海底隧道往返九龍及新界。進入新世紀後,原有的中環金融核心區已經沒有繼續發展的空間。港鐵依據政府的發展理念,規劃機場快線時重點建設了香港站,並在其上蓋設計了國際金融中心。這個項目成功把中環CBD擴展到港島的新填海區,為中環提供發展空間。由於香港站往返九龍高檔居住區乘地鐵僅一站之地,方便很多外籍金融高管日常通勤,遂使港島核心區的商業吸引力得以持續保持。

  事實上,九龍站是港鐵「鐵路+物業」模式的另一個樣板。姚展說,與香港站相比,九龍站更側重於住宅類物業。「君臨天下」是港鐵與發展商在合作開發的高檔住宅之一,就位於九龍站上蓋。

  8.1的容積率讓這裡的居住空間看上去略顯逼仄。2004年,「君臨天下」開盤時,每平方英尺售價1萬港元。到2014年,二手房的均價已經高達每平方英尺3萬港元,10年間上漲3倍。以內地單位換算,每平方米的價格約30萬元人民幣。除了售賣部分住宅單位的收益,港鐵目前還負責「君臨天下」的物業管理,每年可持續獲得收入。

  姚展說,高密度的生活環境是香港人自己的選擇。目前港鐵沿線一半的地鐵站進行了綜合開發,25萬居民住在港鐵開發的物業中。這些物業多數密度很高。然而,正是這樣的高密度,使得香港在經過多年開發後,郊野公園的面積仍能保持在特區總面積的40%。

  「可加可減」機制下票價連漲5年

  北青報記者在港採訪時,香港居民剛剛經歷了港鐵連續第5年的票價上漲。2007年,港鐵與九廣鐵路合併,因為這次合併,港鐵方面與香港政府籤訂正式合同,確定了香港地鐵現有的「可加可減」調價機制。錢果豐解釋:「當有通脹的時候,我們的票價會根據一個方程式按比例上調;反之如果有通縮的時候,票價就會相應降低。」

  2014年,按「可加可減」機制方程式代入最新數據,港鐵宣布於6月自動加價3.6%,加幅超過去年的2.7%。有香港媒體報導,按照3.6%的漲幅,長途車程例如元朗至中環,成人八達通收費由每程24.5港元上漲到25.4港元。

  對於公眾而言,任何形式的漲價都不是令人愉快的事情,哪怕是在高度商業化社會中,依合約精神而進行的漲價。由於票價年年漲,香港人戲稱港鐵實行的是「可加不可減」機制。錢果豐無奈表示,大家都看到我們港鐵盈利,實際我們每年更新維護地鐵系統的費用都需要50億港元。

  實際上,按既定利潤分享機制,會賺錢的港鐵在調價的同時,還要撥出1.25億港元納入票價優惠基金。此外,港鐵還與政府約定將由於港鐵方面造成的延誤等原因產生的罰款也以票價優惠方案的形式回饋給民眾,2013年累計金額約2750萬港元。製圖/巨琳

  財經觀察

  港鐵經驗內地能否參考

  儘管面對公眾質疑,港府每五年檢討港鐵的調價機制。但毋庸置疑,港鐵的整體運營仍處於良性循環。目前,港鐵每程地鐵的平均票價約7港元,無需政府補貼。

  易珉,港鐵中國事務CEO。這位喜歡穿中式正裝的高級經理人,可以在跨國商業氛圍和中國特色市場經濟間自由切換,熟諳政府關係。對於港鐵在國內的運營,易珉態度謹慎。易珉說,當然,我們也獲得了政府補貼。但這顯然不是港鐵有優勢的模式。對於北京市目前討論的地鐵調價,易珉認為市場調節勢在必行。按照建設規劃,北京市將在2020年新增12條線路,未來投資建設任務仍然非常繁重。易珉說,目前北京每公裡地鐵的平均建設成本約10億元,有些路段甚至達到十幾個億,建設和運營全部依靠財政撥款,政府將不堪重負。

  日前,標準普爾稱,相比內地,港鐵公司的融資方式更為多元化。作為香港最大的土地儲備商,港鐵與開發商合作進行土地開發運營工作,得到分紅。

  標普主管主權及國際公共產業評級的董事鍾良認為,內地可以從中借鑑,有實力的地方政府可以在開發區興建地鐵,通過超前發展基礎設施來發展沿線房地產,從而創造土地出讓收益,帶動就業和創造經濟效益,轉而反哺地鐵公司。

  港鐵目前在北京以公私合營方式運營地鐵4號線和14號線,同時還有意投標16號線。即使以全球視野來看,城市軌道建設對於城市管理者來說,都是一個難為而不得不為的課題。港鐵的經驗並非完美。然而,土地的高效利用、與軌道建設相結合的城市可持續發展,當是成功的不二法門。

相關焦點

  • 港鐵:京港地鐵去年財務表現勝預期
    新華網香港3月8日電(記者林建楊 張天國)香港鐵路有限公司(港鐵)總裁韋達誠8日公布的港鐵2011年財報顯示,負責運營北京地鐵四號線和大興線的京港地鐵,去年的財務表現較預期為佳,對公司的財務貢獻也大幅提升。  據介紹,北京地鐵四號線和大興線的營運表現均超越專營權的要求。
  • 香港地鐵成為全球最賺錢的地鐵公司 去年賺了20億美元
    據CNN3月30日報導,香港地鐵公司(下稱港鐵)去年的營業收入上升到52億美元。港鐵年利潤高達20億美元,這讓它成為全球最賺錢的地鐵公司。相比而言,紐約地鐵長期面臨資金缺口,2015年幾乎要花費25億美元用於償還債務。為什麼港鐵盈利這麼高?首先,地鐵作為香港的主要交通工具,每日客流量超過500萬人次。
  • 港鐵是全球唯一賺錢地鐵公司
    香港地鐵是世界上最繁忙的鐵路系統之一,日均乘客量超過237萬人次;在全世界90多個城市地鐵都虧本運營的情況下,香港地鐵卻一枝獨秀,已連續9年盈利,去年利潤超過77億港元,單是頂蓋物業發展利潤就達58億多港元。
  • 40年最具挑戰一年 港鐵香港客運業務罕有虧損5.91億港元!
    【財華社訊】港鐵(00066-HK)公布2019年度業績,行政總裁金澤培形容這是港鐵通車40年以來最具挑戰一年。期間港鐵的香港客運業務,更罕有地錄得虧損5.91億港元! 港鐵2019年業績,總收入545.04億港元,同比輕微增長1.1%;股東應佔利潤119.32億港元,同比跌25.5%。
  • 40年最具挑戰一年,港鐵香港客運業務罕有虧損5.91億港元
    港股解碼,香港財華社原創王牌專欄,金融名家齊聚。看完記得訂閱、評論、點讚哦。【財華社訊】港鐵(00066-HK)公布2019年度業績,行政總裁金澤培形容這是港鐵通車40年以來最具挑戰一年。期間港鐵的香港客運業務,更罕有地錄得虧損5.91億港元!
  • 香港地鐵靠什麼賺錢(行業廣角)
    在絕大多數城市,地鐵都是虧本運營,而我國香港是個例外。從1996年開始,香港地鐵一直保持盈利,去年利潤達116億港元。香港地鐵為什麼能賺錢?  準點率超過99.9%,平均行駛170萬公裡才會出現一次5分鐘以上的延誤  「市場化運作的定位,是香港地鐵盈利的基礎。」香港鐵路有限公司董事局非執行主席錢果豐說。
  • 香港地鐵靠什麼賺錢(行業廣角)-新華網
    在絕大多數城市,地鐵都是虧本運營,而我國香港是個例外。從1996年開始,香港地鐵一直保持盈利,去年利潤達116億港元。香港地鐵為什麼能賺錢?按照香港法律規定,港鐵每年依據一個引入了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和運輸業行業工資指數作為調價依據的票價調節機制,對票價進行小幅調整。不過目前票價並不算貴,在全球處於中等,30分鐘車程的票價是10港元左右。「增加票務收入,關鍵還是得靠提升服務,吸引更多人選擇地鐵出行。」
  • 地鐵商業:港鐵地鐵+物業日進鬥金 模式欲複製到內地
    在深圳開發物業的香港上市公司不多,模式獨特的更加鮮見。作為世界上為數不多能盈利的地鐵運營商,港鐵(00066.HK)公司開始複製其在香港的盈利模式,即「地鐵+物業」的模式,參與深圳的土地開發。   港鐵在內地發展如何,深圳如何實現本土化和港味的結合?
  • 長實港鐵黃竹坑三期項目須支付130億港元地價款
    香港鐵路有限公司8月17日公告稱,其接受了香港政府就香港仔內地段第467號的C地段的黃竹坑站第三期物業發展項目的地價要約,金額為129.71億港元。  此次涉及項目為黃竹坑站第三期物業,包含住用房舍、商場及車位,總樓面面積合計不超過13.99萬平方米。
  • 港鐵淨利跌兩成 發力內地地鐵上蓋物業
    港鐵(00066)去年淨利潤102.54億港元,同比減少21.1%,於是打起了內地地鐵上蓋物業的主意。  3月21日,港鐵行政總裁梁國權表示,未來將採用一同發展鐵路及物業的商業模式,包括在內地車廠及車站上蓋興建商業或住宅樓宇。  此外,梁國權表示,發展高速鐵路是一個重要商機。
  • 港鐵報告顯示 杭州地鐵1號線去年虧損3.12億港幣
    港鐵公司的四家聯營公司業績情況圖表    日前,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簡稱港鐵公司)公布了2013年度的業績報告。數據顯示,由杭州地鐵集團和港鐵共同運營的杭州地鐵1號線,去年全年虧損3.12億港幣(按照昨天匯率計算,約合人民幣2.49億元)。    港鐵公司組建了4家軌道交通聯營公司    杭港地鐵是唯一虧損的一家    2012年,杭州地鐵集團出資51%、港鐵出資49%,聯合組建了杭港地鐵有限公司,並取得杭州地鐵1號線25年特許經營權。
  • 北京地鐵事故背後:京港地鐵內地運營虧損
    去年七月,港鐵全面接管深圳地鐵4號線一期工程,但不到一年的時間多次被深圳媒體批評存在多項管理漏洞。去年6月,港鐵(深圳)公司運營的地鐵4號線在不足半個月內發生兩次列車停駛的事故。根據深圳市政府有關部門的資料,港鐵公司的列車還曾出現脫軌事故。除了安全事故外,港鐵(深圳)公司的站點管理也飽受詬病。站內許多信息查詢機無法使用。
  • 「會議直擊」40年最具挑戰一年 港鐵香港客運業務罕有虧損5.91億...
    來源:財華網FinetHK【財華社訊】港鐵(00066-HK)公布2019年度業績,行政總裁金澤培形容這是港鐵通車40年以來最具挑戰一年。期間港鐵的香港客運業務,更罕有地錄得虧損5.91億港元!受到2019年下半年香港社會事衝擊,港鐵來自經常性業務的股東應佔利潤急挫44.8%至49.8億港元;幸好港鐵以鐵路加物業形式營運,期內來自物業發展利潤55.8億港元,同比升148.8%,主要來自日出康城第五期和日出康城第七期商場。不過來自投資物業重估利潤13.72億港元,同比跌71.1%。最終整體錄得盈利跌幅25.5%。
  • 港鐵(00066)向銀團貸款增至250億 或受去年業績下滑影響
    公司 港鐵(00066)向銀團貸款增至250億 或受去年業績下滑影響 2016年6月13日 20:20:18
  • 探索港鐵:香港地鐵何來「完美口碑」
    上月,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簡稱港鐵)向特區政府提交財務方案,其修建的廣深港高鐵香港段工程造價嚴重超支,且將再次延期至2018年第三季度完工。港鐵建高鐵不順,但這個「瑕疵」,絲毫沒有撼動港鐵在市民心中的「完美口碑」。  全年載客量19億人次、10條線路87個重鐵車站、鐵路網總長220餘公裡、年利潤116億元(港元,下同),從數字看港鐵,處處驕人成果。
  • 港鐵2018財報:整體收入下滑,內地業務增長
    記者 | 唐俊香港鐵路有限公司(下稱港鐵,0066.HK)今日發布2018年財報。港鐵去年總收入為539.3億港元,同比下降2.7%;淨利潤160.08億港元,同比下降4.9%。其中,中國內地的鐵路和物業業務貢獻了9.29億港元的收入,同比增長14.5%,淨利潤1.96億港元,同比增長43.1%。2018年,港鐵集團經常性業務收入(不包括物業發展收入)上升11.2%,至538.70億港元,主要歸為以下原因:澳洲MTM在專營權續期後。
  •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 港鐵公司上半年虧損逾3億港元
    新華社香港8月6日電(記者朱宇軒)香港鐵路有限公司(港鐵公司)公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上半年公司香港總乘客量同比下跌約38%,公司虧損3.34億港元。  港鐵公司6日舉行2020年中期業績報告網絡發布會,行政總裁金澤培在發布會上表示,疫情陰霾下,港鐵公司在香港的鐵路服務、車站商務以及物業租賃等業務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報告顯示,港鐵公司2020年上半年總收入為215.92億港元,同比下跌23.6%。
  • 香港進入「港鐵」時代|鐵路 香港地鐵 新界_網易新聞
    九廣鐵路和香港地鐵昨日合併  香港進入「港鐵」時代  本報訊(記者張國棟)千呼萬喚的九廣鐵路和香港地鐵合併昨日終於成為定局,香港政務司司長唐英年昨日作為主禮嘉賓在地鐵南昌站舉行慶典,宣布自即日起「兩鐵合併」。
  • 第一線:四號線事故背後 京港地鐵內地運營虧損
    這家總部在香港的公司,應該是全球運營最成功甚至唯一盈利的地鐵公司。不過,京港地鐵自2002年進入大陸以來,一直處在虧損狀況。據了解,儘管京港地鐵去年獲得北京市政府高達6.4億元補貼,就是這樣,也僅勉強獲得100萬港幣盈利,深圳地鐵四號線仍然報虧4600萬港幣。所以,壓縮成本成為了港鐵公司維持正常運轉的唯一選擇,也直接導致了港鐵在內地服務質量縮水。
  • 港鐵公司2019年度股東利潤119.32億港元,同比下降25.46%
    3月5日晚間,港鐵公司(00066-HK)公告稱,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該集團總收入約為545.04億港元,同比增長1.06%。經常性業務利潤約為49.8億港元,同比下降44.79%;基本業務利潤約為105.6億港元,同比下降6.24%;股東應佔利潤約為119.32億港元,同比下降25.46%。每股盈利1.94港元;派息0.98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