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一分鐘知道小暑是什麼?想了解小暑的飲食應該怎麼吃?想知道小暑天氣的注意事項?聽上海交通廣播給大家科普一分鐘,保證你能爽爽聽完24節氣!
"熱在三伏",此時正是入伏天的開始。"伏"即伏藏的意思,所以人們應當少外出以避暑氣。
天氣熱的時候要喝粥,用荷葉、土茯苓、扁豆、薏米、豬苓、澤瀉、木棉花等材料煲成的消暑湯或粥,或甜或鹹,非常適合此節氣食用。多吃水果也有益防暑,但是不要食用過量,以免增加腸胃負擔,嚴重的會造成腹瀉。
「小暑」中,「暑」表示天氣炎熱,相比「大暑」,小暑只是小熱,英文名Lesser Heat.十分形象說明了當前的天氣情況,預示著更熱的還在後頭~然後「小暑大暑,上蒸下煮」,說明小暑的氣溫也足夠熱了,「小暑」時間上一般為每年7月6或7或8日。
早稻處於灌漿後期就要成熟收穫,此時要保持田間水分;中稻此時已開始拔節進入孕穗期,要根據長勢追施穗肥,促進產量;晚稻正在分櫱,應及早施好分櫱肥。 「小暑天氣熱,棉花整枝不停歇。」大部分棉區開花結鈴,生長旺盛。
「蟋蟀」就是促織。《禮記注》說:生土中。此時羽翼稍成,居穴之壁,至七月則遠飛而在野矣。蓋肅殺之氣初生則在穴,感之深則在野而鬥。
鷹始擊,鷹開始學習捕獵。擊,搏擊也。應氏曰:殺氣未肅,鷙猛之鳥始習於擊,迎殺氣也。
小暑有兩個標誌:出梅、入伏。這時南方進入伏旱期,盛夏開始,氣溫升高,應注意抗旱。 同時北方進入多雨季節,須注意防澇。全國的農作物都進入了茁壯成長階段,需加強田間管理。
小暑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第十一個節氣,夏天的第五個節氣,表示季夏時節的正式開始;太陽到達黃經105度時叫小暑節氣。暑,表示炎熱的意思,小暑為小熱,還不十分熱。意指天氣開始炎熱,但還沒到最熱,全國大部分地區基本符合。
小暑時節的飲食主要以清淡為主。同時要注意清熱利溼、健脾養心護腎。小暑時節「黃鱔」和「藕」都是時鮮,同時又符合節氣的美味。
俗話說「小暑」時節黃鱔賽人參。黃鱔生於水岸泥窟之中,以小暑前後一個月的夏鱔魚最為滋補味美。其性溫味甘,具有補中益氣、補肝脾、除風溼、強筋骨等作用,根據冬病夏補的說法,小暑時節最宜吃的是黃鱔。黃鱔富含蛋白質,鐵及多種礦物質和維生素。能降低血液膽固醇,防治動脈硬化,還對消化不良引引起的腹瀉也有較好的作用。
民間有小暑吃藕的習慣,藕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豐富的鈣、磷、鐵等和多種維生素,Vc、鉀和膳食纖維比較多,具有清熱、養血、除煩等功效。鮮藕以小火煨爛,切片後加適量蜂蜜,可隨意食用,有安神入睡之功效,可治血虛失眠。
時當小暑之季,氣候炎熱,人易感心煩不安,疲倦乏力,在自我養護和鍛鍊時,我們應按五臟主時,夏季為心所主而顧護心陽,平心靜氣,確保心臟機能的旺盛,以符合「 春夏養陽」之原則。
小暑天氣開始炎熱,情緒容易波動激動,導致血壓上升,加重心臟負擔。此外,中風在夏天的發病率也相當高,需引起重視。值得一提的是,情緒波動過大還會導致腸胃功能的紊亂,哮喘等疾病。
對策:有意識地調節情緒。原本就有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的患者在夏天一定要注意控制情緒,保持平和的心情,以降低疾病發作的風險。
夏天晝長夜短,且夜間溫度也較高,導致一些人睡眠狀況不好,根據中醫理論,如此「陰陽失衡」,會加大心血管疾病的發作風險,如高血壓患者易血壓升高,心絞痛患者發作頻率提高。
對策:保證足夠的睡眠,早睡早起。這才能維持身體各項機能正常運轉,建議成年人每天保證7小時的高質的睡眠。
夏天多暑多溼,人往往感到頭重腦疼,則容易抑鬱、倦怠、胸悶、胃口不好。對於呼吸系統疾病患者而言,夏季要多注意保養,以防咳嗽、氣管疾病的反覆發作。而對於體質溼熱者來說,手心腳心常有發熱感,且在溼氣和熱氣交相作用下,容易便秘,大便顯得黃而臭。
對策:飲食要清淡,便於消化。要多食用消熱利溼的食物,比如綠豆粥、荷葉粥、紅小豆粥等,用冬瓜與蓮葉、薏米燒湯喝,也是以清溼熱的清涼飲料。同時,還要注意調節好房間中的溼度,多開窗通風。
識別圖中二維碼添加朋友,
不論你看到什麼稀奇古怪的事情,還是交通事故,也許想曝光路上不文明現象,都可以發給小編!但是。。。
最好有視頻!沒視頻發圖!沒圖來段文字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