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靜待最熱的日子到來

2021-03-04 上海交通廣播

想一分鐘知道小暑是什麼?想了解小暑的飲食應該怎麼吃?想知道小暑天氣的注意事項?聽上海交通廣播給大家科普一分鐘,保證你能爽爽聽完24節氣!

"熱在三伏",此時正是入伏天的開始。"伏"即伏藏的意思,所以人們應當少外出以避暑氣。

天氣熱的時候要喝粥,用荷葉、土茯苓、扁豆、薏米、豬苓、澤瀉、木棉花等材料煲成的消暑湯或粥,或甜或鹹,非常適合此節氣食用。多吃水果也有益防暑,但是不要食用過量,以免增加腸胃負擔,嚴重的會造成腹瀉。

       「小暑」中,「暑」表示天氣炎熱,相比「大暑」,小暑只是小熱,英文名Lesser Heat.十分形象說明了當前的天氣情況,預示著更熱的還在後頭~然後「小暑大暑,上蒸下煮」,說明小暑的氣溫也足夠熱了,「小暑」時間上一般為每年7月6或7或8日。

       早稻處於灌漿後期就要成熟收穫,此時要保持田間水分;中稻此時已開始拔節進入孕穗期,要根據長勢追施穗肥,促進產量;晚稻正在分櫱,應及早施好分櫱肥。 「小暑天氣熱,棉花整枝不停歇。」大部分棉區開花結鈴,生長旺盛。

        「蟋蟀」就是促織。《禮記注》說:生土中。此時羽翼稍成,居穴之壁,至七月則遠飛而在野矣。蓋肅殺之氣初生則在穴,感之深則在野而鬥。

鷹始擊,鷹開始學習捕獵。擊,搏擊也。應氏曰:殺氣未肅,鷙猛之鳥始習於擊,迎殺氣也。

       小暑有兩個標誌:出梅、入伏。這時南方進入伏旱期,盛夏開始,氣溫升高,應注意抗旱。 同時北方進入多雨季節,須注意防澇。全國的農作物都進入了茁壯成長階段,需加強田間管理。

        小暑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第十一個節氣,夏天的第五個節氣,表示季夏時節的正式開始;太陽到達黃經105度時叫小暑節氣。暑,表示炎熱的意思,小暑為小熱,還不十分熱。意指天氣開始炎熱,但還沒到最熱,全國大部分地區基本符合。

        小暑時節的飲食主要以清淡為主。同時要注意清熱利溼、健脾養心護腎。小暑時節「黃鱔」和「藕」都是時鮮,同時又符合節氣的美味。

        俗話說「小暑」時節黃鱔賽人參。黃鱔生於水岸泥窟之中,以小暑前後一個月的夏鱔魚最為滋補味美。其性溫味甘,具有補中益氣、補肝脾、除風溼、強筋骨等作用,根據冬病夏補的說法,小暑時節最宜吃的是黃鱔。黃鱔富含蛋白質,鐵及多種礦物質和維生素。能降低血液膽固醇,防治動脈硬化,還對消化不良引引起的腹瀉也有較好的作用。

       民間有小暑吃藕的習慣,藕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豐富的鈣、磷、鐵等和多種維生素,Vc、鉀和膳食纖維比較多,具有清熱、養血、除煩等功效。鮮藕以小火煨爛,切片後加適量蜂蜜,可隨意食用,有安神入睡之功效,可治血虛失眠。

       時當小暑之季,氣候炎熱,人易感心煩不安,疲倦乏力,在自我養護和鍛鍊時,我們應按五臟主時,夏季為心所主而顧護心陽,平心靜氣,確保心臟機能的旺盛,以符合「 春夏養陽」之原則。

   小暑天氣開始炎熱,情緒容易波動激動,導致血壓上升,加重心臟負擔。此外,中風在夏天的發病率也相當高,需引起重視。值得一提的是,情緒波動過大還會導致腸胃功能的紊亂,哮喘等疾病。

  對策:有意識地調節情緒。原本就有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的患者在夏天一定要注意控制情緒,保持平和的心情,以降低疾病發作的風險。

  夏天晝長夜短,且夜間溫度也較高,導致一些人睡眠狀況不好,根據中醫理論,如此「陰陽失衡」,會加大心血管疾病的發作風險,如高血壓患者易血壓升高,心絞痛患者發作頻率提高。
  對策:保證足夠的睡眠,早睡早起。這才能維持身體各項機能正常運轉,建議成年人每天保證7小時的高質的睡眠。

夏天多暑多溼,人往往感到頭重腦疼,則容易抑鬱、倦怠、胸悶、胃口不好。對於呼吸系統疾病患者而言,夏季要多注意保養,以防咳嗽、氣管疾病的反覆發作。而對於體質溼熱者來說,手心腳心常有發熱感,且在溼氣和熱氣交相作用下,容易便秘,大便顯得黃而臭。
  對策:飲食要清淡,便於消化。要多食用消熱利溼的食物,比如綠豆粥、荷葉粥、紅小豆粥等,用冬瓜與蓮葉、薏米燒湯喝,也是以清溼熱的清涼飲料。同時,還要注意調節好房間中的溼度,多開窗通風。


識別圖中二維碼添加朋友,

不論你看到什麼稀奇古怪的事情,還是交通事故,也許想曝光路上不文明現象,都可以發給小編!但是。。。

最好有視頻!沒視頻發圖!沒圖來段文字也可以

相關焦點

  •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啥時候最熱?看小暑的表現就知道了
    2020年已經過去了一半,目前正處在夏至的節氣,但7月6日就會迎來小暑節氣,而作為24節氣中的第11個節氣,農民對這個節氣很是關心,畢竟小暑的趕來,意味著夏天真正炎熱的時候趕來,白天的氣溫也會逐步的提升。那麼今年的小暑熱還是大暑熱?啥時候最熱呢?其實我們通過2個俗語就知曉。
  • 農村老話說的:小暑不算熱,大暑是伏天,大暑比小暑熱嗎
    入伏之後,天氣逐漸的開始悶熱起來,晚上也不在是涼風習習,也是燥熱無比,一年之中最冷的階段是在小寒大寒,而最熱的時間段,則是在小暑和大暑,那麼在小暑和大暑之間,哪一個時間節點最熱呢,難道真的像俗語說的小暑不算熱,大暑才是伏天嗎?
  • 小暑及至,暑期來臨。小暑連大暑,先蒸後煮,小暑和大暑誰最熱?
    今天是7月4號,再過兩天到了下周一的7月6號,2020年的節氣就要步入小暑了。暑熱,馬上就要成為天氣的主題了。「暑」字本身的意思就是「熱」。如果我們照這樣的意思推演開去,那「小暑」就可以說成是「小熱」,而「大暑」自然就是「大熱」了。「小暑連大暑,上蒸下煮」,同樣是熱,「小熱」肯定是抵不過「大熱」的。
  • 農村老人常說「大暑小暑不熱,大寒小寒不冷」,為什麼會這樣呢
    今天是大暑的第八天,一轉眼大暑節氣已經過去了一半的時間,大暑節氣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個節氣,也是夏季的最後節氣,雖然大暑的到來,代表著一年中最熱的日子的到來,但是在有些年份大暑節氣並不熱,在農村關於大暑節氣不熱有一種說法,那就是「大暑小暑不熱,大寒小寒不冷」,為什麼夏天的熱會影響到冬天的氣候呢
  • 後天小暑,農村老人說「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到底哪個節氣最熱?
    後天就是小暑節氣了,一聽到「暑」這個字立馬就感覺暑熱了,要說立夏、夏至節氣還不夠熱,那小暑大暑絕對是夠勁兒了,農村的老人們說「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到了小暑大暑節氣感覺跟在蒸鍋裡蒸煮一樣,可想而知有多熱多難熬。那麼小暑和大暑相比,哪個更熱一些?
  • 俗語「小暑不算熱,大暑是三伏天」,小暑和大暑哪個更熱
    小暑雖不是一年中最炎熱的節氣,但緊接著就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大暑,民間有「小暑接大暑,熱得無處躲」、「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等說法。那麼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俗語說「小暑不算熱,大暑是伏天」,大家有沒有去了解過這句俗語的意思,是不是真的大暑前後時間的天氣會相當熱呢?很多時候,人們會以為,進入到小暑的天氣就是最熱的。
  • 小暑和大暑是什麼意思時間是 2019小暑節氣是幾月幾日星期幾
    小暑和大暑是什麼意思時間是 2019小暑節氣是幾月幾日星期幾  7月7日,2019年的小暑節氣正式到來。這是中國24個節氣中的第11個節氣。一般來說,小暑的時間是每年7月7日或8日,因此今年的小暑是7月7日。  小暑和大暑是什麼意思  暑,表示炎熱的意思,小暑為小熱,還不十分熱。
  • 老話「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啥意思,小暑熱還是大暑熱?你怎麼看
    今天就是農曆小暑節氣。過了小暑節氣之後,馬上就要進入三伏天了。因為正常情況下,三伏天是在小暑和處暑之間。就像今年的三伏天,是從7月16號開始,一直到8月25號結束,一共40天。農村有一句俗話叫做小暑大暑,上蒸下煮,那麼到底是小暑節氣的時候熱還是大暑節氣時候熱?
  • 今天小暑,農村俗語「小暑熱得透,大暑涼颼颼」,老話在理嗎?
    俗話說「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後全國就將進入炎熱的夏季了,小暑和大暑是一年之中最熱的日子,所以在農村中關於小暑和大暑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俗語「小暑熱得透,大暑涼颼颼」。 小暑中的「暑」有炎熱的意思,小暑為小熱,還不是特別熱,大暑才是真的熱。那麼「小暑熱得透,大暑涼颼颼」這句俗語就是說如果在小暑節氣時,天氣就已經很熱了,那麼等到大暑節氣到來後,天氣就會變得涼爽起來。大暑應該是最熱的時候,為何小暑天熱,到了大暑天氣就會涼快呢?
  • 小暑到,俗語「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到底小暑熱還是大暑熱?
    「暑」就是熱的意思,古人認為小暑節氣期間的天氣已經很熱了,但是卻還沒有達到一年中最熱的時候,所以稱之為小熱。緊隨其後的就是大暑節氣了,在農村還有著「小暑大暑,上蒸下煮」,是什麼意思呢?小暑和大暑哪個更熱?小暑是夏季的第5個節氣,而大暑則是第六個節氣。俗話說「小暑接大暑,熱得無處躲」,可見在小暑、大暑節氣期間的天氣都是很炎熱的。
  • 是日小暑,且等清風徐來
    2020年7月6日迎來小暑節氣時光荏苒,忽而小暑,盛夏已至,一年過半。小暑有諺語說:「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對於這種毒辣天氣,古人們選擇避其鋒芒:「簿紗廚,輕羽,枕冷簟涼深院,此時情緒此時天,無事小神仙」閉門謝客,享受悠長的夏日時光。讓一杯茶喝到無味,一坐就是小半天的光陰。在一半深濃,一半涼爽的隱居地,一箋墨香,留下夏日的淺淺印記。這樣無聲的日子慵懶地讓人著迷。
  • 小暑至,盛夏始!
    小暑,二十四節氣之第十一個節氣,是幹支歷午月的結束以及未月的起始。小暑雖不是一年中最炎熱的季節,但緊接著就是一年中最熱的季節大暑,民間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說。家鄉已經連續一個多月陰雨連綿,推開窗很少能看到陽光。一年過半,便是小暑時節。
  • 今日大暑,「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大暑哪個最熱?看完懂了
    從小暑節氣開始,氣溫會不斷升高,雷雨天氣也會增多,所以在農村還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說法。那麼小暑節氣和大暑節氣相比,哪個更熱呢?小暑節氣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三個節氣,在每年的7月6日到8日時交節,小暑過完緊接著就是大暑節氣,在每年的7月22日到24日時交節。
  • 小暑是幾月幾日星期幾?小暑節氣將至,「小暑三候」你知道嗎?
    最近溫度比較高,是不是到小暑節氣了,小暑是幾月幾日星期幾?小暑是常見的節氣,一直都有聽說,小暑是什麼意思呢?小暑是幾月幾日星期幾每年的7月6至7或8日,2019年的小暑是陽曆7月7日星期天。小暑節氣是夏天的第五個節氣,也是傳統二十四節氣中的第是一個節氣,到了小暑節氣,就標誌著炎熱的夏天正式到來,此時還未最熱,不過人們已經開始準備適應炎熱的天氣了,日常避開高溫的時候出門,做好防暑工作。小暑是什麼意思天氣開始炎熱起來的意思。
  • 今日小暑,一年中最最最最熱的季節開始了
    進入小暑就進入到一年中最最最最熱的季節!進入小暑節氣有一個重要的天氣特徵:「天氣炎熱且雷雨反覆」一會高溫暴曬!一會傾盆大雨!出門一定要帶傘!文 名 :Lesser Heat代表寓意:天氣開始炎熱氣候特點:氣溫升高,進入伏旱期三 候:溫風至;蟋蟀居宇;鷹始鷙風俗食物:吃餃子養 生:勞逸結合,保護陽氣小暑是人體陽氣最旺盛的時候
  • 「小暑」的英文是什麼?丨雙語說節氣
    「小暑」時節天氣已步入炎熱的階段,但並未達到極熱狀態,因而其英文表達為Minor Heat。Minor Heat signifies the hottest period is coming but the extreme hot point has yet to arrive.
  • 小暑到,5句小暑節氣農諺,「小暑熱得透,大暑涼颼颼」有道理?
    導讀:小暑到,5句小暑節氣農諺,「小暑熱得透,大暑涼颼颼」有道理?2020年已經過去了一半,如今已經進入七月了。在7月的上旬還有一個對於農民來說很重要的日子,那就是小暑節氣。這也算得上是一個相當難熬的節氣了,因為小暑節氣到了,也就意味著酷暑來臨了。並且在今年小暑節氣一過,高三學子們就要高考了,真的是「十年磨一劍,今朝試鋒芒」。雖然現在天氣炎熱了,但希望學子們能心靜自然涼,考出一個理想的好成績。小暑節氣到了,和大家分享5句和小暑節氣相關的農諺,這都是古人的經驗之談,大家聽說過哪幾句呢?①小暑過,一日熱三分!
  • 二十四節氣-小暑
    小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一個節氣,標誌著我國大部分地區進入炎熱的季節。一般在公曆/陽曆7月7~8日。此時,暑,表示炎熱的意思,小暑為小熱,還不十分熱。意指天氣開始炎熱,但還沒到最熱,與全國大部分地區基本符合。全國的農作物都進入了茁壯成長階段。我國古代將小暑分為三候:"一候溫風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鷹始鷙。"
  • 小暑是什麼意思?小暑是頭伏嗎和三伏天什麼關係
    小暑是農曆二十四節氣的第十一個,也是夏天的第五個節氣。小暑一過,炎炎夏日就正式到來了。那麼小暑是什麼意思呢?小暑是不是入伏呢?小編為您解釋小暑含義及小暑與三伏天的關係。  》》小暑是幾月幾日星期幾哪一天 2019小暑時間具體幾點幾分開始
  • 今日小暑:你捧出一個炎夏,我尋覓一方清涼,最美小暑古詩詞
    古人認為,此時還不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故稱小暑。不過不要高興的太早,小暑的到來意味著即將進入三伏天。二候蟋蟀居宇,由於炎熱,蟋蟀離開了田野,到庭院的牆角下以避暑熱。三候鷹始鷙,老鷹因地面氣溫太高而在清涼的高空中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