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天小暑,農村老人說「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到底哪個節氣最熱?

2020-12-14 鄉村靈子

後天就是小暑節氣了,一聽到「暑」這個字立馬就感覺暑熱了,要說立夏、夏至節氣還不夠熱,那小暑大暑絕對是夠勁兒了,農村的老人們說「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到了小暑大暑節氣感覺跟在蒸鍋裡蒸煮一樣,可想而知有多熱多難熬。那麼小暑和大暑相比,哪個更熱一些?

兩者相比較來看,自然是大暑更熱了。後天就是小暑節氣,處在農曆的5月份,我們家鄉這裡因為在沿海地區所以一直比較涼爽,而且看下周的天氣,一周都是陰天下雨,畢竟還沒有入伏,下過雨之後還算涼快,穿裙子感覺都有點凍腿。這麼說可能會惹得一些被熱得不行的南方朋友不高興,他們那已經上蒸煮天氣了,我們這還能說「冷」,這也太氣人了吧。

其實今年因為入伏時間是四十天,比往年時間要長十天,基本上也意味著這個夏天不會太熱。再者說小暑前後還是沒有大暑的時候熱。

到了大暑,那自然不用說,肯定就熱起來了,今年大暑是在農曆的六月初二,進入6月份了,溫度肯定還要上升。今年入伏是在農曆的五月二十六,大暑節氣的時候已經入伏了,入伏之後是一年當中最熱的一段日子,說上蒸下煮一點都不為過,因為這個時候不光是熱,是又潮又熱,連空氣都是暖烘烘的,感覺就像是籠屜裡上的小籠包。

進入六月南北方的降雨量都明顯增加,讓太陽一曬,熱氣蒸到升騰,瀰漫在空氣裡溼乎乎的熱,身上總感覺黏黏的,這個滋味兒就是又熱、又潮、又溼、又黏。

所以說入伏之後雖然不能太貪戀涼氣,但也要注意防暑,進入小暑之後,我們就要開始注意了,防暑不到位,也有可能熱死人的。記得原來聽朋友說,他們村有一個人大夏天在工地幹活,勞累過度,再加上天氣太熱中暑,得了熱射病,就是中暑嚴重,散熱不及時,短時間內情況加重,神經系統紊亂,四肢抽搐,人還昏迷,送去醫院之後花好多錢也沒有搶救過來。那是我第一次知道,原來真的有「熱死人」這一說,所以進入小暑之後,大家一定要注意做好自我防護。

相關焦點

  • 小暑到,俗語「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到底小暑熱還是大暑熱?
    摘要:小暑到,俗語「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啥意思?到底小暑熱還是大暑熱?文/農夫也瘋狂這周日(7月7日)就要迎來今年的第11個節氣——小暑節氣了,這也表示在國內大部分地區已經進入到了盛夏了。「暑」就是熱的意思,古人認為小暑節氣期間的天氣已經很熱了,但是卻還沒有達到一年中最熱的時候,所以稱之為小熱。緊隨其後的就是大暑節氣了,在農村還有著「小暑大暑,上蒸下煮」,是什麼意思呢?小暑和大暑哪個更熱?小暑是夏季的第5個節氣,而大暑則是第六個節氣。俗話說「小暑接大暑,熱得無處躲」,可見在小暑、大暑節氣期間的天氣都是很炎熱的。
  • 今日大暑,「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大暑哪個最熱?看完懂了
    時間過得真快,今天已經是大暑節氣。大暑節氣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2個節氣,也是夏季的最後一個節氣。從小暑節氣開始,氣溫會不斷升高,雷雨天氣也會增多,所以在農村還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說法。那麼小暑節氣和大暑節氣相比,哪個更熱呢?
  • 俗語「小暑不算熱,大暑是三伏天」,小暑和大暑哪個更熱
    小暑雖不是一年中最炎熱的節氣,但緊接著就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大暑,民間有「小暑接大暑,熱得無處躲」、「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等說法。那麼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俗語說「小暑不算熱,大暑是伏天」,大家有沒有去了解過這句俗語的意思,是不是真的大暑前後時間的天氣會相當熱呢?很多時候,人們會以為,進入到小暑的天氣就是最熱的。
  •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啥時候最熱?看小暑的表現就知道了
    2020年已經過去了一半,目前正處在夏至的節氣,但7月6日就會迎來小暑節氣,而作為24節氣中的第11個節氣,農民對這個節氣很是關心,畢竟小暑的趕來,意味著夏天真正炎熱的時候趕來,白天的氣溫也會逐步的提升。那麼今年的小暑熱還是大暑熱?啥時候最熱呢?其實我們通過2個俗語就知曉。
  • 老話「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啥意思,小暑熱還是大暑熱?你怎麼看
    今天就是農曆小暑節氣。過了小暑節氣之後,馬上就要進入三伏天了。因為正常情況下,三伏天是在小暑和處暑之間。就像今年的三伏天,是從7月16號開始,一直到8月25號結束,一共40天。農村有一句俗話叫做小暑大暑,上蒸下煮,那麼到底是小暑節氣的時候熱還是大暑節氣時候熱?
  • 小暑及至,暑期來臨。小暑連大暑,先蒸後煮,小暑和大暑誰最熱?
    今天是7月4號,再過兩天到了下周一的7月6號,2020年的節氣就要步入小暑了。暑熱,馬上就要成為天氣的主題了。「暑」字本身的意思就是「熱」。如果我們照這樣的意思推演開去,那「小暑」就可以說成是「小熱」,而「大暑」自然就是「大熱」了。「小暑連大暑,上蒸下煮」,同樣是熱,「小熱」肯定是抵不過「大熱」的。
  •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是小暑熱還是大暑熱?聽聽老農怎麼說?
    進入夏季,又將迎來了一年中最熱的一段時間,古人在總結二十四節氣的時候,就已經根據天氣變化情況作出了概括,暑是表示炎熱的意思,所以人們把一年中最熱的這段時間稱為暑,並且根據炎熱的程度不同,分成了小暑和大暑兩個節氣,所以總結出來「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俗語說法。
  • 二十四節氣之小暑——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二十四節氣中的小暑,俗話說「小暑大暑,上蒸下煮」,進入小暑後,天氣開始炎熱,極易出現高溫高溼的天氣。人們也將迎來高溫、高溼的「桑拿模式」。小暑節氣人們要儘量避免午後高溫時進行戶外活動,多多飲水。
  • 今天小暑,農村俗語「小暑熱得透,大暑涼颼颼」,老話在理嗎?
    引言:農村有很多膾炙人口的俗語,都是老一輩人總結出來的生活經驗,對於節氣,農民一輩子耕耘勞作自然是最關注的。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小暑,也是夏季的第5個節氣。
  • 農村老話說的:小暑不算熱,大暑是伏天,大暑比小暑熱嗎
    歡迎關注棒奔霸,帶你領略不一樣的農村風情,每天都有新的農村事物分享給你,感謝有你的陪伴。入伏之後,天氣逐漸的開始悶熱起來,晚上也不在是涼風習習,也是燥熱無比,一年之中最冷的階段是在小寒大寒,而最熱的時間段,則是在小暑和大暑,那麼在小暑和大暑之間,哪一個時間節點最熱呢,難道真的像俗語說的小暑不算熱,大暑才是伏天嗎?
  • 小暑到,5句小暑節氣農諺,「小暑熱得透,大暑涼颼颼」有道理?
    這也算得上是一個相當難熬的節氣了,因為小暑節氣到了,也就意味著酷暑來臨了。並且在今年小暑節氣一過,高三學子們就要高考了,真的是「十年磨一劍,今朝試鋒芒」。雖然現在天氣炎熱了,但希望學子們能心靜自然涼,考出一個理想的好成績。小暑節氣到了,和大家分享5句和小暑節氣相關的農諺,這都是古人的經驗之談,大家聽說過哪幾句呢?①小暑過,一日熱三分!
  • 你知道農村老人念叨的「小暑熱得透,大暑涼颼颼」是啥意思嗎?
    小暑即小熱,也就是說自這個節氣開始,天氣進入到了炎熱階段,但還沒有達到最熱的時候。與「小暑」對應的是緊接其後的「大暑」節氣,「大」對應「小」,也就是此時到達了一年中最熱的階段。小暑加大暑,就是一年中最為炎熱的一段時間。
  •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來了,這些風俗你都知道嗎?
    」夜熱依然午熱同,開門小立月明中。竹深樹密蟲鳴處,時有微涼不是風。」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小暑節氣。這一天,是一年中炎熱的開始,但還沒到最熱的時候。「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民間流傳的各種諺語,是老百姓對小暑最基本的印象。
  • 民俗:「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大暑連陰,遍地黃金」
    民俗:「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大暑節氣是我國大部分地區進入夏季的標誌,這個節氣也是一年中全國各地氣最高的季節。大暑節氣有很多的習俗,那麼古代人是如何過大暑的呢?一、大暑節氣習俗大暑節氣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大暑節氣有很多的風俗,如大暑民俗吃什麼、大暑有什麼風俗、各地都有哪些民俗呢?民間有「小暑大暑,淹死老鼠」的諺語,說得也是要注意防汛防澇。大暑前後,氣溫高,空氣溼度大,這也是體感悶熱的原因所在,人們走哪都好似蒸桑拿。
  • 今日小暑,上蒸下煮!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今天0時03分,小暑至。小暑,二十四節氣之第十一節氣。每年7月7日或8日視太陽到達黃經105°時為小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節……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小也。」小暑即為小熱,盛夏已經來臨。7月7日至21日為小暑,期間正逢三伏天的頭伏。今年7月17日入伏,天氣由乾熱轉為悶熱,三伏天一共40天。小暑時節不僅天氣炎熱,也多陰天多下雨,民諺說「小暑雨漣漣,防汛最當先」。
  • 今日小暑,俗語「小暑南風,大暑旱」啥意思,小暑刮南風好不好?
    今天是小暑節氣,小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1個節氣,夏季的第5個節氣。暑是炎熱的意思,那麼小暑就是小熱的意思,在小暑到來後,氣溫雖然在不斷上升,但是還沒有到達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小暑後隨著氣溫的不斷升高,農作物也進入到了旺盛生長階段,作物的生長離不開雨水的滋潤,所以在小暑後,農民格外關注天氣變化。在農村中關於小暑和天氣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小暑南風,大暑旱」,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小暑刮南風好不好呢?
  •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至,「入伏」倒計時
    小暑雖不是一年中最炎熱的時節,但緊接著就是一年中最熱的大暑大暑,民間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說,天氣也將越來悶熱和潮溼,灼熱鋪天蓋地,讓人無處藏身。時至小暑,開始進入伏天,大地便不再有一絲涼風,風中還會帶著熱浪。小暑時,我國南方地區已是盛夏,部分地方也進入雷暴最多的時節,常伴隨著大風、暴雨。從小暑開始,人們做好了迎接酷暑的準備。
  • 大暑小暑是什麼意思?2019年大暑節氣時間幾月幾日幾時幾分
    2019年大暑小暑是什麼意思?2019年7月23日10時50分,正式迎來大暑節氣,這也是夏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一年裡最熱的時候。很多人可能會想知道大暑和小暑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區別?
  • 今日小暑,關於「小暑熱得透,大暑涼颼颼」你怎麼看?農村人費解
    今天是小暑節氣啦,早晨起來還下了一陣急雨,不過此時還不算太熱,小暑到來,意味著炎熱的夏天來了,當然小暑還只是小熱,沒到大熱的時候,農村老人常常會根據小暑時的氣候來判斷大暑,有句俗語叫「小暑熱得透,大暑涼颼颼」,此話怎講呢?
  • 農村老人常說「大暑小暑不熱,大寒小寒不冷」,為什麼會這樣呢
    今天是大暑的第八天,一轉眼大暑節氣已經過去了一半的時間,大暑節氣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個節氣,也是夏季的最後節氣,雖然大暑的到來,代表著一年中最熱的日子的到來,但是在有些年份大暑節氣並不熱,在農村關於大暑節氣不熱有一種說法,那就是「大暑小暑不熱,大寒小寒不冷」,為什麼夏天的熱會影響到冬天的氣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