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大暑,上蒸下煮」,是小暑熱還是大暑熱?聽聽老農怎麼說?

2020-12-14 響水大米

進入夏季,又將迎來了一年中最熱的一段時間,古人在總結二十四節氣的時候,就已經根據天氣變化情況作出了概括,暑是表示炎熱的意思,所以人們把一年中最熱的這段時間稱為暑,並且根據炎熱的程度不同,分成了小暑和大暑兩個節氣,所以總結出來「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俗語說法。從炎熱程度上劃分,應該是大暑要比小暑熱。

首先從古人的觀點來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的解釋是,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小暑則表示熱氣猶小也。所以從古人歸納的說法來看,小暑還沒有達到一年最熱的一段時間,所以只能稱為小暑。

再有從俗語老話的說法來看,關於大暑小暑有很多流傳下來的俗語說法,反映了夏天最熱一段時間的溫度變化,人們常說的有「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熱在三伏」,這些俗語都說明了一年中最熱的一段時間在三伏天裡,夏至三庚數頭伏,所以從頭伏出現的時間來看,大部分的伏天會出現在大暑的節氣裡,並且正好處於中伏前後,所以根據俗語的說法來看,還是大暑會比較熱。

還有從我國多年的氣象統計數據來看,小暑前後我國南方的大部分地區進入雷暴的季節,雷暴是一種劇烈的天氣變化現象,常常在雷暴的產生同時,會伴有大風,暴雨等極端的天氣出現,這樣的氣候變化,往往導致了小暑的溫度不會過高,從相關部門近十年的氣象資料來看,我國西北及南方大部分地區,溫度較高的天氣都會出現在大暑節氣期間。

不管大暑小暑那個節氣更熱,接下來的一段日子裡,人們就要迎來了一年中最熱的一段時間,天氣炎熱,人容易產生頭暈、噁心,冒虛汗等各種中暑症狀,所以為了表面中暑的產生,應該在飲食是哪個多以清淡為主,多吃一些綠豆湯、苦瓜,等清火潤肺的食物,同時也應該避免在高溫的時間段外出,防止中暑現象的發生。

小暑快到了,「小暑大暑,上蒸下煮」,是小暑熱還是大暑熱?歡迎大家交流,更多農村精彩,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小暑到,俗語「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到底小暑熱還是大暑熱?
    摘要:小暑到,俗語「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啥意思?到底小暑熱還是大暑熱?文/農夫也瘋狂這周日(7月7日)就要迎來今年的第11個節氣——小暑節氣了,這也表示在國內大部分地區已經進入到了盛夏了。「暑」就是熱的意思,古人認為小暑節氣期間的天氣已經很熱了,但是卻還沒有達到一年中最熱的時候,所以稱之為小熱。緊隨其後的就是大暑節氣了,在農村還有著「小暑大暑,上蒸下煮」,是什麼意思呢?小暑和大暑哪個更熱?小暑是夏季的第5個節氣,而大暑則是第六個節氣。俗話說「小暑接大暑,熱得無處躲」,可見在小暑、大暑節氣期間的天氣都是很炎熱的。
  • 今日大暑,「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大暑哪個最熱?看完懂了
    時間過得真快,今天已經是大暑節氣。大暑節氣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2個節氣,也是夏季的最後一個節氣。從小暑節氣開始,氣溫會不斷升高,雷雨天氣也會增多,所以在農村還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說法。那麼小暑節氣和大暑節氣相比,哪個更熱呢?
  • 俗語「小暑不算熱,大暑是三伏天」,小暑和大暑哪個更熱
    小暑雖不是一年中最炎熱的節氣,但緊接著就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大暑,民間有「小暑接大暑,熱得無處躲」、「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等說法。那麼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從字面上我們可以知道,小暑是小熱、大暑是大熱,所以在節氣歌謠中還有「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的說法,意思是,小暑是炎炎夏日的開始,等到了大暑時,才是一年之中最熱的時候。小暑比剛立夏時溫度要高,隨著日期推進,也會偶有極端高溫天氣出現。和小暑一樣,大暑也是反映夏季炎熱程度的節令。
  • 老話「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啥意思,小暑熱還是大暑熱?你怎麼看
    今天就是農曆小暑節氣。過了小暑節氣之後,馬上就要進入三伏天了。因為正常情況下,三伏天是在小暑和處暑之間。就像今年的三伏天,是從7月16號開始,一直到8月25號結束,一共40天。農村有一句俗話叫做小暑大暑,上蒸下煮,那麼到底是小暑節氣的時候熱還是大暑節氣時候熱?
  •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啥時候最熱?看小暑的表現就知道了
    2020年已經過去了一半,目前正處在夏至的節氣,但7月6日就會迎來小暑節氣,而作為24節氣中的第11個節氣,農民對這個節氣很是關心,畢竟小暑的趕來,意味著夏天真正炎熱的時候趕來,白天的氣溫也會逐步的提升。那麼今年的小暑熱還是大暑熱?啥時候最熱呢?其實我們通過2個俗語就知曉。
  • 二十四節氣之小暑——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二十四節氣中的小暑,俗話說「小暑大暑,上蒸下煮」,進入小暑後,天氣開始炎熱,極易出現高溫高溼的天氣。人們也將迎來高溫、高溼的「桑拿模式」。小暑節氣人們要儘量避免午後高溫時進行戶外活動,多多飲水。
  • 後天小暑,農村老人說「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到底哪個節氣最熱?
    後天就是小暑節氣了,一聽到「暑」這個字立馬就感覺暑熱了,要說立夏、夏至節氣還不夠熱,那小暑大暑絕對是夠勁兒了,農村的老人們說「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到了小暑大暑節氣感覺跟在蒸鍋裡蒸煮一樣,可想而知有多熱多難熬。那麼小暑和大暑相比,哪個更熱一些?
  • 小暑
    小暑 來源:東方天氣網 發布時間:2018-10-22 14:03:46
  •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至,「入伏」倒計時
    小暑雖不是一年中最炎熱的時節,但緊接著就是一年中最熱的大暑大暑,民間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說,天氣也將越來悶熱和潮溼,灼熱鋪天蓋地,讓人無處藏身。時至小暑,開始進入伏天,大地便不再有一絲涼風,風中還會帶著熱浪。小暑時,我國南方地區已是盛夏,部分地方也進入雷暴最多的時節,常伴隨著大風、暴雨。從小暑開始,人們做好了迎接酷暑的準備。
  • 民俗:「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大暑連陰,遍地黃金」
    民俗:「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大暑節氣是我國大部分地區進入夏季的標誌,這個節氣也是一年中全國各地氣最高的季節。大暑節氣有很多的習俗,那麼古代人是如何過大暑的呢?一、大暑節氣習俗大暑節氣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大暑節氣有很多的風俗,如大暑民俗吃什麼、大暑有什麼風俗、各地都有哪些民俗呢?民間有「小暑大暑,淹死老鼠」的諺語,說得也是要注意防汛防澇。大暑前後,氣溫高,空氣溼度大,這也是體感悶熱的原因所在,人們走哪都好似蒸桑拿。
  • 今天小暑,農村俗語「小暑熱得透,大暑涼颼颼」,老話在理嗎?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小暑,也是夏季的第5個節氣。 俗話說「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後全國就將進入炎熱的夏季了,小暑和大暑是一年之中最熱的日子,所以在農村中關於小暑和大暑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俗語「小暑熱得透,大暑涼颼颼」。
  • 小暑及至,暑期來臨。小暑連大暑,先蒸後煮,小暑和大暑誰最熱?
    今天是7月4號,再過兩天到了下周一的7月6號,2020年的節氣就要步入小暑了。暑熱,馬上就要成為天氣的主題了。「暑」字本身的意思就是「熱」。如果我們照這樣的意思推演開去,那「小暑」就可以說成是「小熱」,而「大暑」自然就是「大熱」了。「小暑連大暑,上蒸下煮」,同樣是熱,「小熱」肯定是抵不過「大熱」的。
  •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來了,這些風俗你都知道嗎?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小暑節氣。這一天,是一年中炎熱的開始,但還沒到最熱的時候。「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民間流傳的各種諺語,是老百姓對小暑最基本的印象。消暑:左手扇子右手冰沙小暑之「暑」,東漢劉熙《釋名》中有形象化解讀:「暑,煮也,熱如煮物也。」
  • 今日小暑,上蒸下煮!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今天0時03分,小暑至。小暑,二十四節氣之第十一節氣。每年7月7日或8日視太陽到達黃經105°時為小暑。文中所說的八月即是夏曆的六月,即小暑節氣的時候,由於炎熱,蟋蟀離開了田野,到庭院的牆角下以避暑熱;三候丨鷹始鷙在這一節氣中,老鷹因地面氣溫太高而在清涼的高空中活動。
  • 今日小暑,俗語「小暑南風,大暑旱」啥意思,小暑刮南風好不好?
    今天是小暑節氣,小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1個節氣,夏季的第5個節氣。暑是炎熱的意思,那麼小暑就是小熱的意思,在小暑到來後,氣溫雖然在不斷上升,但是還沒有到達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小暑後隨著氣溫的不斷升高,農作物也進入到了旺盛生長階段,作物的生長離不開雨水的滋潤,所以在小暑後,農民格外關注天氣變化。在農村中關於小暑和天氣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小暑南風,大暑旱」,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小暑刮南風好不好呢?
  • 小暑和大暑是什麼意思
    1 小暑是什麼意思天氣開始炎熱起來。暑,熱也,表示炎熱的意思,小暑為小熱,此時天氣還沒有變得很熱,意在指示天氣開始炎熱起來,小暑後氣溫逐漸升高,全國各地開始逐漸進入伏旱期,此時的生活起居宜勞逸結合、保護陽氣。2 大暑是什麼意思一年中最熱的時期。
  • 俗語「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處暑正當暑」啥意思?今年啥時候立秋
    文/農夫也瘋狂自從7月7日進入小暑節氣以後,在7月12日也入伏了,但是今年的三伏天似乎有點「火力不足」,像往年進入小暑,到了三伏天之後,氣溫已經很高了,說是「燒烤模式」一點也不誇張,但是今年的夏季似乎比較涼爽。馬上就要迎來大暑節氣了,正所謂「小暑大暑,上蒸下煮」,這才是夏季打開的正確方式。
  • 2020年小暑具體時間什麼時候 小暑時節7月6日幾時幾分幾秒
    在夏至節氣過後就將會迎來小暑的節氣,在夏至的時候已經進入夏天,天氣也越來越熱,那麼2020年小暑具體時間是什麼時候呢?小暑是幾時幾分幾秒呢?  2020年小暑具體時間:2020年7月6日,23:00,農曆五月十六,星期一  小暑,二十四節氣之第十一個節氣,是幹支歷午月的結束以及未月的起始。
  • 小暑將至,上蒸下煮小心變成「小籠包」!
    俗話說:「小暑大暑,上蒸下煮。」7月6日,小暑節氣,「上蒸下煮」的模式就此開啟,小心變成「小籠包」。接著還有這些健脾開胃的美食奉上!健脾鴿肉湯2、鍋下底油先煸炒五花肉出油,再下辣白菜丁,烹生抽,下韓國辣醬、胡椒粉、白醋、白糖和鹽,下菜花,煸炒掛上汁後,放入豌豆拌炒均勻即可。蜜桃雞
  • 小暑來了,三伏天跟著也來了
    小暑三候一候溫風至小暑時節,大地上不再有一絲涼風,連風都帶著熱浪。此處八月即是夏曆的六月,由於過於炎熱,蟋蟀也離開了田野,到庭院的牆角下以避暑熱。三候鷹始鷙當此時節,老鷹因為地面氣溫太高,多在清涼的高空活動。小暑諺語小暑大暑,上蒸下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