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明初小說《景崗山武松打虎》節選自元末明初小說家施耐庵的《水滸傳》,而《武松打虎》的故事幾乎人人都知道,武松帶著一隻老虎回到陽穀縣,陽穀縣知縣立刻派人來迎接武松,然後賞給武松一千貫,還讓武松當了一個「都頭」,「都頭」放現在是多大的官?說話時不要嚇著別人。
都頭之名始於唐中期,據《資治通鑑》所載,唐僖宗中和元年(881年),宦官楊復光分忠武八千人為八都,而都頭則被稱為諸軍總管;唐憲宗時,世人稱其為「劉都頭」。
五代時期,都頭仍沿用都頭編制,但都頭的地位逐漸下降,在統帥之下,宋代時都頭被設為統帥下的「都頭」,屬於下層官員,即實際的都頭是在軍隊中任職的,而陽穀縣知縣卻沒有能力把武松調到軍隊裡去。
陽穀縣知縣讓武松當了個「都頭」,即衙門裡的衙役、班頭,日常的工作就是負責陽穀縣的治安,權力並不大,但因為武松打死老虎,確實勇猛,所以「都頭」是陽穀縣的口頭禪,畢竟他還得做一些表面文章。
現在武松當上了「都頭」,相當於現在的治安隊隊長,還算是「副科級」。《水滸傳》中,除武松之外,梁山好漢中還有虎雷橫、朱同等人,都擔任過「都頭」。
雷橫是鄆城縣人,出身鐵匠,在縣裡當過巡捕兵部都頭,工作內容和武松一樣,擒拿賊盜等,後來雷橫巡視時,認為投奔託塔天王的劉唐就是賊,就把劉唐綁起來,帶回衙門,又經過了晁蓋莊。
晁蓋見劉唐被捉住,心生一計,讓劉唐叫自己的舅舅,雷橫沒有多想,就把劉唐放了,也算是不打不相識;而朱同是雷橫同鄉,出身富裕,當過縣令,經常和雷橫一起擒賊,兩人感情很深。
此後,晁蓋與劉唐等人劫掠生辰綱,朱同又與雷橫合謀放人,遂上梁山;武松的命運比朱同與雷橫要艱難,他發現自己的嫂子與奸人勾結,背叛並謀害了自己的兄弟,於是殺了嫂子,然後到縣衙自首。
東平府府伊陳文昭敬佩武松是一條漢子,因此將他的案件改為輕判,最後武松被配送到孟州,在去孟州的途中,發生了大大小小的諸多事情,最後武松歸一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