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在乳山口鎮封贈山村千帆海水養殖專業合作社看到,養殖員正把新到的蝦夷馬糞海膽苗放入海參養殖池裡。「把海參和海膽放在一起養殖是我們今年探索的一條新路子,目的是利用兩者生活習性的互補,達到自然的生態平衡,實現立體養殖的最大效益。」合作社負責人吳志剛介紹。     近年來,人工養殖的海參在生長過程中,由於多用飼料餵養頗受市場詬病。為改變這一現象,提高養殖海參的營養價值,千帆海水養殖合作社積極探索新的養殖模式。去年10月,由市鎮相關領導牽線,合作社前往大連一養殖公司參觀考察,學習海膽與海參混養的方法。由於海參養殖池底多有青苔,對海參生長產生極大障礙,而這些青苔是海膽最好的天然食品,同時,海膽生長過程中排出的部分物質是海參喜食的產品,可減少「人工飼料」的餵養,在提升海參營養價值的同時,節省了飼料的支出。兩者混養,各取所需,可以起到養殖雙豐收的效果。今年3月底,合作社從大連引進了2萬隻適合進行混養的蝦夷馬糞海膽幼苗,投放到一個海參養殖池內,短短20多天的時間,體積就增長了一倍,顯示出強勁的生長勢頭。「明年夏天,這些海膽苗就能長成了,按目前每公斤60元的市場價計算,收益是很可觀的。目前,我們正在聯繫相關的海產品加工廠,提取海膽的營養成分海膽黃,進行後續加工,提取物可達到每公斤800元。」吳志剛信心滿滿地說。 (仝慶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