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陸客退燒重挫韓國、臺灣,為啥只有日本不怕?

2021-02-13 觀察者網

► 綜合 觀察者網 張紅日

臺灣蔡英文當局去年5月上臺後,拒不承認「九二共識」,數十萬大陸遊客宛如「人間蒸發」。據臺灣《旺報》報導,購物店業者估計,全臺專做大陸遊客團的購物店原有140到160家,目前至少已有40到50家停業,估計年底前會有100家關門。

同時,韓國旅遊業協會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4月,受薩德問題影響,赴韓中國遊客持續減少。其中,66%的中文嚮導選擇辭職(25%)、回國(18%)和為其他國家遊客提供嚮導服務(23%)。

臺灣《聯合報》6月4日發表題為《陸客不來不「爆買」,日本為什麼沒在怕?》的文章分析,中國大陸遊客退燒,韓國和臺灣地區的觀光為之重挫,只有日本「沒再怕」。因為,日本旅遊業已掌握陸客「爆買」的關鍵,以此為核心改造日本旅遊競爭力。


據中國臺灣網援引臺灣旺報報導,臺灣嘉義一家購物店已公告營運到本月3日,購物店業者表示,因不敵大環境變遷,觀光團量下滑,導致營運吃緊,再加上「一例一休」實施後雪上加霜,整個觀光市場結構改變,必需做出沉痛的決定,全體員工於本月20日結束勞僱關係且停止勞健保投保。位於花蓮和高雄的2家旅館也傳出本月9日起停業。臺中的1家餐廳本月20日起停業。

臺北市一家購物店業者表示,在大陸遊客赴臺全盛時期的2015年,全臺約有140到160家專做大陸遊客生意的購物店,因大陸遊客大減,至今至少已有40到50家店停業,由於業者不看好未來大環境,估計還有店家會關門,估計到今年底會約有100家停業。

「我估計現在他們(大陸遊客團)的整體購買力只有2015年的1/5,甚至低到1/10。」業者表示,主要是大陸遊客團人數少7成以上,再加上人均購買力也只有過去的5到6成,「真的很慘」。

張姓旅遊業者表示,本月停業的其中1家業者是外資,過去已有鑽石店停業,在本月停業後,等於宣告在臺灣的投資全部結束,退出臺灣旅遊業市場。還有業者原本已在臺東買地準備投資,但大陸遊客大減,投資案胎死腹中。「跑得早」的業者,已轉到日本、泰國和東南亞的島嶼,甚至大陸沿海福建等地投資,繼續賺大陸遊客觀光錢財。

據央視新聞報導,因為陸客減少,曾經深受陸客喜愛的體驗式觀光工廠,如今也都悄悄結束業務,或轉型謀求生路。

觀光工廠因為能夠體驗手工製作,還能試吃和購買伴手禮,曾深受大陸遊客喜愛,但從去年5月民進黨當局上臺以來,陸客大幅減少,再加上「一例一休」實施,人力成本增加,許多觀光工廠難以維繫,不得不關門停業。據數據統計,新北市去年觀光工廠的參觀人數比上年減少了15萬,多家觀光工廠悄悄結束觀光業務,或求售,或轉型謀生。

臺灣觀光業界人士表示,如今的臺灣旅遊業哀鴻遍野,很多主要面向陸客的旅館、遊覽車、購物店均已倒閉,即使仍在維持的,收入也在斷崖式下降,至今仍看不到停損點。而對於未來,旅遊業者更是普遍表示悲觀。

除了大陸遊客團大減,個人遊赴臺人數平均較去年跌近4成。業者不斷到大陸拉客辦旅展,但赴臺市場就是拉不起來。旅遊業指出,大陸遊客最會買,東南亞旅客赴臺天數少、據點少、購物少,預估這種情況還會惡化,更擔心個人遊相關店家也會受波及。

臺灣南部一家購物店表示,過去大陸遊客開始減少時,蔡當局說「不要在乎人數」,眼見大陸遊客越來越少,現在又一直衝東南亞和日韓,「比誰都在乎人數」,但在人數的背後,臺當局知道真相,卻解決不了問題。更重要的是,在大陸遊客團大減後個人遊人數也大減,業者開始「皮皮挫」(閩南語,嚇的哆嗦)。

據臺當局「移民署」統計,今年前4月赴臺個人遊人數為34萬多人次,較去年的53萬多人次減少36.2%。旅遊業已經發現,在專做大陸遊客團生意的餐廳旅館和購物店陸續停業後,下一波個人遊旅客減少,影響的將是位於全臺各地的一般店家。

在墾丁大街的藥妝店裡,個人遊陸客人手一個塑膠籃,籃裡幾乎放滿了面膜。在櫃檯前結帳時,店員還會告訴她們「再拿兩個來」,因為這樣可以享受更多的優惠。還有人一邊選購,一邊問店員如何辦理退稅。

「東南亞客人和日韓客人會來這裡嗎?就算有也太少了。」臺灣李姓九人座小巴業者說:「韓國客人會來臺灣買面膜嗎?別傻了。」但遊客「每人都買2000多元(新臺幣)」。

臺北市一家購物店業者表示,各地旅客屬性不一樣,大陸遊客撐起一片天,如今大陸遊客大減,「越南人來買茶葉嗎?臺灣有多少茶葉是越南來的?泰國人會買寶石嗎?泰國的寶石比臺灣漂亮得多。」大陸遊客團和個人遊陸客都減少,臺灣南部業者最慘。

臺灣聯合報4日發表文章稱,這幾年,亞洲最「夯」的關鍵字當屬「爆買」,日韓,臺灣香港地區都曾被陸客買「爆」,如今皆面臨陸客衰退的「自爆」危機。除了問責當局、拋售飯店,臺灣如何找到「爆買」之後的活路?

報導稱,陸客退燒,臺灣地區、韓國觀光為之重挫,唯有日本「沒再怕」。因為,日本旅遊業已掌握陸客「爆買」的關鍵,以此為核心改造日本旅遊競爭力。日本記者中島惠,花一年採訪陸客「爆買」現象,寫成新書「陸客不來,日本沒在怕」,本周由光現出版引進臺灣。

中島惠在書中指出,爆買僅是一時熱潮。日本旅遊業者從被大陸導遊要求回扣的經驗中,體會到接團客不是長久之計,必須轉為經營自由行或主題特殊旅程。APA東京都心飯店不接受團客預約,只接待自由行。還有旅行社瞄準富人,針對大陸醫療問題推出全套溫泉健檢旅團。

此外,日本商家不會把所有資本投注在陸客上。巖崎眼鏡店不請會說中文的店員,僅利用平板電腦提供中文口譯服務。事先最好做好風險準備,陸客一旦不來,只是少賺。

日本藥妝店

日本業者也反思,什麼樣的爆買不褪流行?發現「服務」比「商品」更具長久魅力,引導陸客將爆買對象從「物」轉移到「事」;從買藥妝、家電,轉為參訪寺廟、製作陶藝與體驗三味線。

文章稱,陸客禮儀曾為日本帶來煩惱,中島惠觀察,日本業者從一開始的嘲諷嫌棄,轉變為「站在對方角度設想」。舉例,陸客習慣自帶水壺、茶葉泡茶,名古屋機場為此設置熱水器。機場規定旅客不能帶水上飛機,安檢處特別為陸客設置「液體專用垃圾桶」,方便他們倒掉水壺中的茶水。

日本旅遊業者告訴中島惠,過去日本思考提高服務品質時總以日人為前提,陸客的爆增讓日本開始思考「站在外國人立場」,從而提升了旅遊業的包容力。

中島惠分析「爆買」現象,認為關鍵原因是「陸客在日本看見自己希望的未來」,帶回去的伴手禮象徵他們改造大陸社會的期盼。她預言,商品式的爆買接近尾聲,接下來到日本的人將是「為學習而來」,學習的項目包括日本友善的環境、社會秩序、醫療等。

聯合報表示,中島惠的觀察足以作為臺灣社會與觀光產業的參考。

據新華社報導,為給訪日遊客提供便利,進一步吸引外國遊客,日本去年提出加快放寬旅遊市場限制、完善相關基礎設施的提議。

5月26日,日本參議院全體會議通過了重新修訂的《外語導遊法》和《旅行業法》,放寬了之前的限制,使沒有考取外語導遊(「通譯案內士」)資格證的人也可提供有償導遊服務。

根據日本觀光廳統計,2016年度訪日外國遊客人數突破了2400萬人次,連續四年創新高。其中中國遊客最多,達630萬人,約佔26%。日本政府還定下到2020年訪日遊客增至4000萬人的新目標,但遊客數量受到全球經濟走勢和日元匯率行情等影響,目前增速略有放緩。

轉載規範請後臺回覆:轉載

商務合作/廣告投放

market@guancha.cn

QQ 2920915625

相關焦點

  • 臺灣復興航空無預警停飛 臺媒:陸客銳減 開門就虧錢
    參考消息網11月22日報導 臺媒稱,被譽為臺灣島內「航空三雄」的復興航空21日無預警停飛,22日將召開臨時董事會討論下一步。據臺灣中時電子報11月22日報導,學者認為,廉價航空擠壓復興航空營利空間,兩次空難更衝擊企業形象,導致財務狀況陷入窘境,加上今年陸客縮水,營收銳減,成為壓垮復興航空的最後一根稻草。
  • 大陸遊客放棄臺灣和韓國竟都跑去更可惡的國家!這不是你支持日本的...
    請點擊右上角添加關注↗ 為您呈現最有料資訊  臺灣蔡英文當局去年5月上臺後,拒不承認「九二共識」,數十萬大陸遊客宛如「人間蒸發」。據臺灣報導,購物店業者估計,全臺專做大陸遊客團的購物店原有140到160家,目前至少已有40到50家停業,估計年底前會有100家關門。
  • 臺媒"十一"發文嘆:陸客國慶瘋出境遊 臺灣韓國賺不到
    攜程發布的預測報告指出,今年黃金周將有600萬陸客出境旅遊。然而,這筆陸客財臺灣、韓國卻賺不到。(網絡圖)中國臺灣網10月1日訊 大陸「十一」黃金周今天開始。由於今年恰逢「十一遇上中秋」,罕見的八天長假也促使民眾紛紛把握良機,歡喜出遊。
  • 臺媒:韓國瑜「狂掃」蔡英文故鄉,觀光業者訴求「還我陸客」
    臺灣《聯合報》將此形容為「韓國瑜起手式」。韓國瑜表示,在第一線能強烈感受到民眾希望臺灣改變。對於有民宿業者訴求「還我陸客」,韓國瑜則承諾,若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一定會「把人帶進來」。臺媒報導截圖據臺灣《聯合報》10月17日報導,韓國瑜16日上午從恆春半島出發,與觀光業者座談、拜訪東港區漁民、廟前開講,吸引大批民眾。
  • 臺媒聲音| 大陸遊客「十一」瘋狂出境遊,臺灣地區、韓國卻賺不到
    往年這一時期,臺灣地區,韓國會異常火爆,然而,今時不同往日。臺灣《工商時報》今日凌晨發文感嘆:大陸遊客「十一」瘋狂出境遊,臺灣地區、韓國卻賺不到。 攜程發布的預測報告指出,今年黃金周將有600萬陸客出境旅遊。然而,這筆陸客財臺灣、韓國卻賺不到。
  • 臺灣「變天」陸客回歸?臺媒:大陸旅行團將赴臺中高雄
    【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灣「九合一」選舉結束,包括國民黨韓國瑜當選市長的高雄市在內,不少縣市「綠地變藍天」。有臺媒報導稱,目前已有大陸旅行團推出赴臺旅遊,將高雄、臺中等地納入行程,預計大陸遊客赴臺數量將增加20%至30%。
  • 臺媒:蔡英文上臺後陸客減少百萬 損失超500億
    原標題:臺媒:「520」至今來臺陸客大減百萬500億外匯蒸發中國臺灣網3月23日訊臺灣《旺報》文章23日指出,自去年「520」(蔡英文上臺)至今年3月,陸客來臺已大減超過100萬人次,並造成臺灣500億元(臺幣,下同)的外匯蒸發。
  • 臺媒:赴臺陸客少百萬 臺灣10個月痛失500億臺幣
    臺媒:赴臺陸客少百萬 臺灣10個月痛失500億臺幣 2017-03臺灣旅遊業者說,陸客不來業者慘兮兮。臺北一家新開的商旅店,降價到平日每晚只要1600至1800元;九份民宿非假日總住宿率只有25%;跑桃園機場租賃車也殺價的厲害。  針對2、3月陸客來臺人數概況,臺灣陸委會副主委兼發言人邱垂正23日表示,今年2、3月陸客來臺人數未明顯回升。臺當局交通部門目前除了穩定既有陸客客源,也在積極開發與營銷各種產品,擴大與推廣、開發個人遊市場。
  • 臺灣阿里山小火車翻覆 臺媒公布部分陸客傷者名單
    臺灣阿里山小火車翻覆 臺媒公布部分陸客傷者名單 2011年04月27日 23:10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臺鐵脫軌事故致18死187傷 日本製造商股價重挫6%
    (原標題:臺鐵事故致18死187傷 日本製造商股價重挫6%) 臺鐵引進日本製造的普悠瑪號以來
  • 臺灣遊覽車撞護欄 臺媒:老是陸客出問題 是因為「一條龍」
    19日中午,24位大陸遊客結束了8天7夜的旅遊,乘坐檯灣紅珊瑚通運的遊覽車趕赴機場準備回家。然而,12點57分,車輛突然起火,然後撞向路邊欄杆,24名遊客連同司機與導遊,26人全部罹難。最小的遇難者只有12歲。
  • 臺灣旅遊業頻頻關門倒閉 民進黨官員卻稱陸客減少無損觀光
    臺灣包袱鋪,「交通部長」沒X數。自從蔡英文當局上臺後,臺灣觀光產業成為最先進入寒冬的「慘業」,臺灣人口中的「陸客」,數量開始極具下滑,從業者利潤空間開始極具壓縮。在旅遊行業一片哀鳴的當下,臺當局「交通部長」竟表示,陸客減少不損及遊客量和觀光。整個臺灣旅遊業都要氣炸了!
  • 臺媒:陸客銳減 臺灣多個頂級酒店求售遭殺價
    【觀察者網綜合】臺媒稱,陸客大幅減少波及臺灣旅行社、遊覽車、旅館、餐廳、購物店、導遊等各方面,就連一些頂級酒店也經營困難,紛紛傳出出售意願,但價格遭到狠砍,成了「燙手山芋」。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網站1月11日消息,臺北市松山區敦化北路的文華東方酒店,確有出售意願,傳聞買房傳有外資或中資等。
  • 臺媒:黃金周陸客數恐將腰斬 日月潭剩去年兩成
    然而,原本是臺灣旅遊旺季的黃金周,如今卻冷清清,日月潭陸客數僅剩去年兩成,引發從業者叫苦不迭。有臺媒預計,「十一」陸客來臺數量恐將腰斬。 臺灣日月潭剩去年兩成 據「中評社」消息,日月潭遊艇公會理事長黃禹諺表示,陸客銳減狀況似乎沒改善。
  • 【民航新聞】陸客大幅縮減 臺灣臺中機場10條兩岸航線停飛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6月7日報導,來臺觀光陸客籤證資料顯示,大陸赴臺團客減幅超過35%,自由行減幅更達65%,遠超過臺灣官方及業者原先預估的30%,影響所及,起降臺中航空站的立榮航空、華信航空等10條兩岸航線早已停飛,避免營運空轉。
  • 韓國瑜:陸客想買房,上高雄!
    此前,韓國瑜在「九合一」前承認「九二共識」,並表示就職後會成立「兩岸工作小組」。如今他呼籲要逐步開放高雄,讓陸客能到高雄買房。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25日高雄市長韓國瑜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未來他要向臺當局爭取逐步放寬陸資投資高雄,併購買當地房地產。他還稱,未來希望開通高雄至上海的直飛航線,爭取80分鐘就能到。
  • 臺媒:陸客赴臺人數創6年新低 但消費最多
    購物商店業者估計,去年在臺花費最多的仍是陸客,估計約1043億新臺幣(約合228億元人民幣,以下涉及幣種除非特別說明,皆為新臺幣),也是唯一消費破千億的最大戶。據臺灣《旺報》報導,依據臺當局交通部門最新統計,2018年赴臺陸客總數為269萬5615人次,較2017年略減約3.7萬人次,減幅1.35%,仍是入境旅客最大宗。
  • 就是瘋韓國瑜!陸客入住高雄居臺灣之冠
    中國臺灣網4月9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高雄市長韓國瑜當選後,努力把高雄農漁產外銷出口,到大陸出訪,也大大宣傳高雄的觀光旅遊,「韓流」燒到大陸去,讓大陸遊客指定到高雄旅遊,今年的1到3月,陸客在高雄住宿比例,更為全臺灣之冠。
  • 大陸代購者爆買"洋中藥" 臺媒:日韓藥企覓得商機
    (原標題:臺媒稱大陸代購業者爆買「洋中藥」 日韓藥企覓得商機)
  • 臺媒稱大陸黃金周「蛋糕」臺灣乾瞪眼:墨守常規吃不到
    參考消息網9月22日報導臺媒稱,大陸十一黃金周將至,大量陸客將出境旅遊度假,但這份含金量超高的大蛋糕,臺灣看得到卻吃不到。據臺灣中時電子報9月21日報導,到過日本東京上野阿美橫町的人都知道,許多陸客會拖著行李箱來採購,陸客如一波波潮水湧進藥妝店,每家店都會聘請幾位熟悉中文的店員服務大客戶。但是在臺灣,看到的場景卻是,陸客不來,許多店家已關門。報導稱,隨著消費能力增高,大陸人越來越願意把錢和時間花在「幸福產業」旅遊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