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高鐵後,中國的火車站建設規模真的是越來越好,越來越大。還記得在普鐵時代,火車站最重要的站前廣場,每逢佳節都是人擠人,但如今的高鐵站,先期建設的高鐵站,基本也有龐大的站前廣場,但卻基本沒人。這主要得益於現在火車站的綜合開發和超大火車站站房的建設。
中國高鐵
說起超大火車站,首先大家想起的肯定是上海虹橋站,南京南站,杭州東站,西安北站,廣州南站等等。但是真正比較起來,不難發現,其站房面積超大,場站規模更大的當屬西安北站,其主站房面積17.1萬平方米、候車面積11.63萬平方米,主體建築總高度43.6米,無站臺柱雨棚9.4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33.66萬平方米,佔地面積53.3萬平方米。場站規模超越虹橋達到了18臺34線。宜昌北站巨無霸,站房面積80000㎡,一躍成為湖北第二大高鐵站
可是,這個34線,恐怕在第一的規模上也呆不了多久了,為什麼呢?
根據中國鐵路經濟研究院的招標消息,同在西安要新建一個西安東站,設17臺35線,正好蓋過西安北站多出一線。場站規模毫無疑問的第一大。成渝高鐵中線400km/h為預留,但可能是西部首條開行350km/h的高鐵
西安東站招標
西安東站引入地鐵此前規劃
從最新的西安東站的補充資料獲悉,西安東站總體建設規模為站房面積80000平方米。有高鐵場、普鐵場和城際場組成。根據西安的城市調整,引入西安地鐵5號線,13號線和15號線條地鐵,滿足西安東站的客運業務和客運分流。安慶新西站,一座繁忙的高鐵工地,建成後成就安慶第一高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