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家堂加泰隆尼亞現代主義風格的建築,是自然與幾何的創作

2020-12-20 每經一件事

聖家堂,是西班牙巴塞隆納的一座天主教教堂,原名神聖家族贖罪教堂,於2010年教宗造訪後,正式把此教堂升等為神聖家族宗座聖殿,簡稱聖家堂。神聖家族是指耶穌、聖母馬利亞、和耶穌在人間的父親聖若瑟。

聖家堂的建築風格屬於巴塞隆納當地的加泰隆尼亞現代主義,是書商波卡貝亞以聖若瑟信徒宗教組織名義出資,請當時德高望重的建築師比亞爾設計,於1882年動工,但不到一年,比亞爾與宗教組織的技術顧問馬託雷爾意見不合,辭職而去,馬託雷爾遂推薦自己的學生,也就是年僅31歲的高第接手擔任建築師。

高第正式接手時,地下聖壇已在建造,所以他按照第一任建築師的設計圖為依據,略加修改後繼續這個工程。接著把整個教堂重新設計,由原先設計的小規模新哥德式教堂,改為巨大雄偉的加泰隆尼亞現代主義風格建築。

聖家堂是安東尼?高第的遺作,也是至今世界上唯一還未完工,可是完成的部分已經被列為世界遺產的建築。他竭盡43年的心血在教堂設計上,直到1926年遭遇車禍死亡為止,一直不斷研究教堂的結構設計,留下了許多寶貴的資料、設計稿和模型,但是因為西班牙內戰之故,工程一直停頓到1954年才再次動工。

大部分的設計都未在高第生前真正建成,從高第以後,現在的建築師已是第四代了,目前整個建築完成了50%,預計要在2026~2030年完工,建築團隊希望在高第去世100周年時(2026年)完成,但是沒人能擔保一切是否能按照預期計畫。聖家堂以捐款為主要的建造資金,捐款多少直接影響到工程的進度,所以至今還未完工,但由於近幾年門票收入頗豐,工程進度相當穩定。

聖家堂與其他教堂一樣,以聖經中的各個場景為題,展現在建築中的各個角落,仿佛是一本描述耶穌一生的立體聖經。教堂有東、西、南三個立面,分別是誕生立面、受難立面和榮耀立面,每個立面各建有四座鐘塔,共計12座,分別代表耶穌的12門徒。

除此之外,建築的中央另有六座高塔,代表福音書作者馬太、馬可、路加、約翰,以及聖母瑪利亞和耶穌,所以整個聖家堂的設計總共是18座高塔,而最高的170公尺耶穌塔,將使聖家堂成為世上最高的教堂。

晨曦裡的聖家堂,西班牙冬季的日出時間是8點多,陽光之下景物顯得偏橘,因為預約參觀入場的時間是九點,一早天未亮就得趕著過來。從外觀可以清楚地看到整個教堂的建築工程仍在進行中。東面的公園是拍誔生立面的最佳地點,高聳與獨特的建築設計,使得聖家堂成為巴塞隆納最為人所知的觀光景點。

誕生立面以耶穌的誕生為設計概念,牆上的雕塑展現了由童貞瑪利亞懷胎到耶穌長成的故事,因是慶祝迎接耶穌誕生,多以歡喜愉悅的雕塑為主,故事裡除了人物雕像,還有很多動物相襯。

曾經有人質問教堂何時完工,高第說:我的客戶並不急,而他所說的客戶,指的是天主,因為對高第而言,教堂能完美建造比草率完工還要重要,所以在誕生立面有兩個烏龜雕像在柱子下方,象徵慢工出細活,烏龜慢慢地走,總有一天會抵達目的地,教堂慢慢的建造,總有一天會完工。

從誕生立面進入教堂後依序參觀。陽光透過彩色花窗玻璃,形成如夢如幻的美麗光影。接下來參觀相對的受難立面。雖然兩個立面略有不同,但迷人的彩光,同樣令人陶醉。正殿聖壇上的耶穌不是高第設計的,2010年教宗造訪聖家堂,正式提升聖家堂,得以在祭壇上擺設宗座華蓋,華蓋上有背著十字架仰天而望的耶穌。

聖壇上的特殊天窗,打破傳統桶形、十字尖肋的拱頂,以雙曲面為基礎,利用一種直紋曲面設計,把從外面的陽光在圓頸部流動,讓天然光線從拱頂灑下照耀教堂內部,為世界上第一個天然光線從拱頂灑下的教堂。尚未完工的榮耀立面,正門上除了雕刻的加泰隆尼亞語主禱文,另外還用了50種文字刻了一句話,也包含了中文,它就是:賜給我們今天所需的飲食。

中殿與偏殿相交的中間圓頂,高第從大自然間啟發靈感,將整個教堂塑造成一座美麗的森林,如樹枝分叉的柱子,以及如樹葉重疊的拱頂。光線除了來自牆上的彩色花窗外,還從上方拱頂照亮整個教堂,好似陽光從樹葉間灑落大地般。最上面的窗戶用透明玻璃,是避免陽光灑下的色彩擾亂拱頂的圖案和顏色。

因為施工的關係,大部分的天窗都封住了,等完工以後,大量的光線由穹頂灑落時,想必是無比美麗壯觀。彩繪玻璃花窗,就像璀璨的寶石一般的絢麗迷人。預約了從誕生立面登塔參觀,因為要搭乘小電梯上樓,再一路從塔頂走下階梯,得先把隨身的背包寄放在置物櫃裡,投入1或0,20硬幣就可取出鑰匙,等拿回背包時插入鑰匙,就會退回當初的投幣。

登塔電梯設在漂亮典雅的玫瑰禮拜堂旁。中空的塔樓,內外牆之間是供人行走的陝窄階梯。來往塔樓之間的空中橋梁,參觀路線會因施工關係有所變更。從塔上往下看到入口處及稍早拍照的公園。窗戶頂端的水果裝飾,造型多樣,色彩豐富。還有海螺式的迴旋樓梯,真讓人走的昏頭轉向。

從樓梯間近距離地看雙旋柱的紋路,高第希望柱子能透過色彩和動感來表現出生命力,所以他從星座旋轉的原理找到靈感。經過長年研究,他在70歲時從所羅門柱式創造出特殊的雙旋柱,從星狀的多角形底座開始,一個螺旋體往上右旋,另一個螺旋體往上左旋,兩個螺旋體在空間交錯就產生出以倍數增長的紋路,最後會變成一個圓周。並以懸鏈拱和纜索帶動拱,以及樹枝狀結構的柱子,可以提供足夠的支援力。

所以聖家堂不需要扶壁來支撐,卻又可以建造出高聳的塔和巨大的窗。但是,我真的不懂建築,看了解說仍然是無法了解其中的奧秘。由高處俯視教堂內一隅。早上經過受難立面,曾經先拍了幾張相片,沒想到中午時人山人海,根本無法好好的照相。

受難立面則是以耶穌的死亡為概念,高第為了呈現受難的痛苦,設計了有稜有角的現代線條,雕刻家蘇比拉克斯按照高第留下的圖稿,刻出了由最後的晚餐到耶穌被釘十架,再到耶穌升天的故事傳世。

但是,不是每個雕都是聖經故事,像左下角是雕刻家參考高第生平最後一張照片,把他的雕像放在這裡,我想高第生前也沒料到這個作品裡會有自己的雕像吧!這個數獨是橫加或豎加,都是33,共有310個組合,代表耶穌受難的歲數。地下博物館除了有工作室,也有相片、草圖及模型等陳列展示。

倒掛的教堂力學模型,高第按照教堂的結構,用繩索製作倒掛的教堂模型,以繩索代表柱子及拱的軸向,將內有小鉛彈的袋子,依照重量比例懸吊在這些繩索上,來衡量垂直力的比例,並因此探究重力施加於建築物的情況,然後把模型拍照,再將相片反過來,就可以在沒有計算機與電腦的時代,把結構算了出來。

相關焦點

  • 高迪的建築屬於現代主義建築風格
    高迪的建築屬於現代主義建築風格。在很大程度上他復興了哥德式建築的審美取向。與傳統和眾多建築風格所不同的是,高迪的建築非常個人化,這種個人化就在於他把觀察到的自然界的元素恰如其分地融入自己的建築作品裡,令他的建築帶有生命和自然的氣息與活力。藝術是帶有包容性的,高迪的建築在建築史上不僅是一種復興,更是一種精神的開拓。
  • 歐洲自由行之(349)西班牙—————巴塞隆納建築之美
    、對自然元素的借鑑和對光線的掌控令這座教堂顯得如此超前而又獨一無二。人們走進聖家堂,參觀這座曠世奇作,也會在高迪的棺槨前駐足,表達自己對這位天才的敬仰。高迪以其獨特的方式完成了建築與自然的對話它們,帶著自然的氣息。
  • 高迪與聖家堂
    據了解,高迪的興趣一直在有插圖的英文期刊和羅斯金的文章上,而這就使他轉向了嘗試新的阿拉伯風格裝飾的可能性,這種形式也曾表現在西班牙摩爾人的建築上。在高迪的建築中,這一點體現在形式的奇特結構的處理方面。他的作品呈現出自然現象所具有的特質。
  • 一個多世紀以來的非法建築巴塞隆納聖家堂教堂終於獲得了官方建築
    被稱為在盛家塘,你可以經常看到遊客參觀建築工地巴塞隆納市政府表示,已發布了當前聖家堂建造者建設許可,並將支付460萬歐元建設成本。聖家堂JordiFaul的第四代架構師告訴新聞,這足以讓聖家堂在順利完成。根據官方記錄,聖家堂的建造始於向巴塞隆納提交了建造申請,但沒有得到官方回應。西班牙政府注意到仍在建設中的這座建築從未被建造過許可,這也表明聖家堂已經非法建造了一個多世紀。盛家堂和巴塞隆納市政府達成協議將出資3600萬歐元改善聖家堂周圍的交通環境,以換取項目合法化。
  • 木水格調(六) ▎世界風格之歐洲建築風格
    歐洲建築以大體量與超然尺度來強調建築藝術的永恆性,以嚴謹的幾何、均衡的比例、繁複的裝飾與誇張的尖塔或穹頂來表現建築與自然的對立統一關係。按歷史時期通常主要分為:一是古希臘、古羅馬建築風格;二是歐洲中世紀建築風格;三是文藝復興建築風格;四是新古典主義建築風格;五是現代主義風格;六是後現代主義風格。
  • 縱觀現代主義建築的發展史及發展歷程
    這些摩天樓共同的特徵表現為突出建築的體量,只有極少的幾何圖樣裝飾,與沙遜大廈相比,明顯已更具有現代建築風格特徵。作為上海最有影響的設計事務所,公和洋行設計風格的轉變,說明30年代初上海建築界已以現代風格領導設計潮流,公和洋行設計的現代建築的大顯建成,對上海乃至全國建築界具有重要影響。
  • 聖家堂:令人震撼的層高,富有設計感的幾何圖案細節!
    踏入聖家堂的一瞬間,我收起了一切失望,被眼前這宏偉的建築震撼了!聖家堂內部的層高令人震撼,中殿的拱頂高達45米,側殿拱頂高30米。內部的立柱是高迪獨特的設計作品。除了分叉以進一步支撐重量,它們千變萬化的表面紋理是多種幾何圖形拼合的結果。
  • 10 ICONIC BUILDING - 現代主義標誌建築
    隨之,也就有了後來確定戰後二十世紀後現代主義建築的標誌性建築。現代主義建築風格:現代主義建築基於新的建築技術與材料像鋼筋水泥,鋼以及玻璃而建成。這種建築風格一度非常流行,尤其是在大學與政府建築裡,直到 1980 年才開始遭到來自於後現代主義與新現代主義建築形式的挑戰。
  • 聖家堂:唯一一座還未完成就被納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建築
    這個被賦予了太多傳奇和神奇色彩的唯一一座還未完成就被納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建築 高迪從宗教團體手中接過這個教堂時,他還是哥德式建築,而高迪把他改成了加泰隆尼亞現代主義風格的建築當地人稱 聖家堂是「石頭構築的夢靨"。我覺得沒有宗教信仰的人是看不出其中奧妙的。
  • 【探尋半山1號】太湖、森林和建築——半山1號現代主義建築藝術與自然的對話
    平面和剖面的開放性給無機材料組成的結構以思想和生命,這種構成主義和雕塑風格使他的作品別具特色。這些具有積極形態的雕塑般的建築和被動的空間就像對建築構圖的旁白:相對於景觀甚至傳達一種更為強烈的同情和理解,確保對所在環境的清晰解讀。
  • 巴塞隆納令人嘆為觀止的大教堂, 聖家堂
    聖家族教堂是高迪作品的巔峰之作,是加泰隆尼亞現代主義和巴塞隆納新藝術運動的一部分,以加泰隆尼亞語稱為Modernisme。風格如此奇特,我們覺得好像我們已經踏入了蘇斯博士的書中。 我們的第一印象絕對是建築物的巨大規模,但仔細觀察,細節使這個結構更加驚人。
  • 修了130多年 高迪聖家堂終於知道將在哪年完工
    西班牙傳奇建築大師安東尼奧•高迪的聖家堂(La Sagrada Familia)終於「快」建完了,據世界最有影響力的建築、設計雜誌《dezeen》報導,官方終於給出了建築完工的明確時間表,而聖家堂的建築師Jordi Faulí 也表示教堂會在2016年開始修建教堂頂部。2026年會把最後缺乏的尖塔完成。
  • BJD設計機構 |巴塞隆納聖家堂違建136年!被罰款2.8億元!
    - 「地中海明珠」 - 聖家族大教堂,簡稱聖家堂,位於西班牙巴塞隆納的一座羅馬天主教大型教堂,由西班牙建築師安東尼奧·高迪設計。他是塑性建築流派的代表人物,屬於現代主義建築風格。在2018年的新聞曝光,聖家堂建築管理委員會承諾將在十年內補償市政府3600萬歐元以換取建築許可,使建築合法化。所以嚴格來說其實也並不算是罰款,而是協議。所約定好的補償金將由聖家堂委員會於十年內付清,資金來源則依然是大教堂旅遊門票所獲盈利。市政府將把補償金全部用於市政建設以及環境維護。
  • 北極圈內的蘇聯建築,歐洲戰後現代主義和粗野主義的風格
    在過去的幾年裡,一系列展覽和專題著作促使社會主義現代主義重新走進了人們的視野,其強大的表現力和異國情調激起了人們極大興趣。Zupagrafika 所著的近期出版的攝影集《混凝土西伯利亞,極北的蘇聯景觀》通過展示西伯利亞主要城市的蘇維埃建築並讓人們深入了解鮮為人知的景觀,為這一相對未被探索的建築史篇章迎來了新的曙光。本書介紹了西伯利亞地區六個城市的建築和城市環境:新西伯利亞、鄂木斯克、克拉斯諾亞爾斯克、諾裡爾斯克、伊爾庫茨克和雅庫茨克。
  • 庭院風格-現代主義風格
    現代主義風格的庭院屬於簡約主義的庭院,多配合在現代主義風格或20世紀末建成的建築的周圍,它體現的是一種簡約之美,追求自由,奔放和大氣。這類庭院主要通過引用新的裝飾材料,加入簡單抽象地元素,大膽的對比小品色彩等,突出庭院新鮮和時尚的超前感。
  • 西班牙|巴塞隆納:聖家堂,反古典的經典建築
    呵呵,聞名世界的聖家堂建築群,沒完沒了的修建,只有浪漫熱血的西班牙人才有這份才情。神聖家族大教堂簡稱聖家堂,是巴塞隆納城加泰隆尼亞一座羅馬天主教堂,巴塞隆納市標誌性的建築。1882年開始動工至今,仍舊沒有結束的跡象。因為出自國寶級西班牙建築安東尼奧.高迪,被世人捧為現代建築的經典傑作。我們其實就是為聖家堂而來。
  • 百年包浩斯(上)| 走出德國,開啟歐美現代主義建築風格
    在此,筆者將介紹包浩斯在關閉後的、多彩的和裂變的、一個現代主義乃至國際主義風格的衍生和發展。可以說,魏森霍夫住宅是歐洲現代主義建築的試驗成果展。那一次的展覽得到了很大的社會反響,它已不是以格羅皮烏斯為代表的包浩斯的個體宣言,而成為了以密斯為代表的歐洲現代主義建築師們的集體宣言,同時也為包浩斯的現代主義風格在今後走去美國、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礎。
  • 動工136年的難完經典,聖家堂述說耶穌故事
    △建造已花136年的聖家堂,預計於2026年完工。每年我都會安排一次長程旅遊,今年五月報名參加南法、西、葡、安道爾及摩洛哥的行程。一路先遊覽南法地區,走過西班牙著名的朝聖地——鋸齒山,主要是參訪山上教堂和修道院,接著前往西班牙第二大城巴塞隆納,目標就是參訪聖家堂。這是我第二次來此,感覺特別親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