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ICONIC BUILDING - 現代主義標誌建築

2020-12-25 藝知現代

現代主義建築是一股始於二十世紀初止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建築潮流。殘酷的大戰改變了戰後的建築形式。人民需要具有實用功能性的建築而非從一張白紙上再重建戰前的那些老式建築。學院派與新古典派建築的形式如過眼雲煙般消失於天際,人們不得不尋求一種新的建築形式來滿足公眾的需求,這便是現代建築興起的來由。隨之,也就有了後來確定戰後二十世紀後現代主義建築的標誌性建築。

現代主義建築風格:

現代主義建築基於新的建築技術與材料像鋼筋水泥,鋼以及玻璃而建成。這種建築風格一度非常流行,尤其是在大學與政府建築裡,直到 1980 年才開始遭到來自於後現代主義與新現代主義建築形式的挑戰。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現代主義建築中一些非常有名的標誌性建築。

現代主義建築:

流水別墅 (弗蘭克·勞伊德·賴特,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米爾溪,1935年)

流水別墅的設計靈感來自於日本建築的懸臂桁架。實際上,賴特所喜歡的草原式住宅的形式也在這裡得到體現。整座別墅與自然環境融為一體,是考夫曼家族周末休閒度假之處。

別墅建成後很快顯出破敗的痕跡,漏水的屋頂甚至讓考夫曼把它稱之為「七美元建築」。更進一步的,階地上的懸臂桁架因為未得到足夠的支撐而掉落。別墅被重修了幾次並在 2002 年成為了一座博物館。

Courtesy of Frank Lloyd Wright

玻璃房屋(菲利普·詹森,美國康乃狄克州新迦南市,1949年)

這是菲利普·詹森為自己設計建造的房屋。設計是小巧的且利用了玻璃的反射與透明的功能。詹森還在設計中實踐了尺寸與幾何形體的組合,並因此讓這座小屋成為了該地的一處風景,亦就此成為了世界現代主義建築的一個 ICON。

這座周末小屋主要由玻璃與鋼架建成。然而,與賴特的流水別墅一樣,它也有著漏水的問題。詹森為此打趣說,這是一座『四美元建築』。

Glass House (Philip Johnson, New Canaan, Connecticut, USA, 1949)

薩伏伊別墅(勒·柯布西耶,法國巴黎,1931年)

它是薩伏伊家族在法國巴黎周邊城市普瓦西的休息寓所。獨特的建築設計體現了勒·柯布西耶所強調的現代主義建築的「Five Points」。開放平面,加強的水泥柱網格,水平且隨意分割的窗,屋頂花園與獨立的立面。

當開始使用後薩伏伊家族同樣很快就遇到了很大的問題。設計缺陷與建造的瑕疵讓薩伏伊家族在使用數年後就棄用了它。這反而使得薩伏伊別墅成為了公眾建築並最終成為了一座博物館。

Villa Savoye (Le Corbusier, Paris, France, 1931)

古根海姆博物館(弗蘭克·勞伊德·賴特,美國紐約,1959年)

建築師很好地體現了仿生建築的概念,把人類的目光凝視於與自身所關聯的環境及事物。

圓錐體形的博物館由多個藝術館及其藝術收藏品組成。螺旋而上的內部設計似乎讓你在一個無盡的旅程中解構掉空間裡的阻礙物。博物館現代主義堅硬的幾何形體被賴特詮釋為:「這些幾何形體暗示著人類的理想,氣氛與情感 - 比如:圓,無窮無盡;三角,結構的聯合;螺旋,生物進化;方形,正直。」賴特把古根海姆視作一個「精神的廟宇」。

The Guggenheim Museum (Frank Lloyd Wright, New York, USA, 1959)

巴塞隆納德國館(密斯凡德羅,西班牙巴塞隆納,1929年)

德國館是 1929 年巴塞隆納國際展覽會德國展覽館的遺產。展覽完後被拆除,後又重建。受包浩斯運動影響,該館的設計體現了密斯少即是多的原則,在空間分隔以及懸臂式的屋頂對後世的現代建築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儘管整幢建築非常小巧,但在材料的使用上卻非常考究,如瑪瑙、大理石及石灰華。隨著德國館一塊誕生的還有後來聞名於世的家具「巴塞隆納椅」。

Barcelona Pavilion (Ludwig Mies Van der Rohe, Barcelona, Spain, 1929)

耶魯大學英格斯冰場(埃羅·沙裡寧,美國康涅迪格)

該建築還有個別名「耶魯鯨」。這個外號你一看建築本身就知道原因。沙裡寧本人是耶魯大學的畢業生。建築本身就帶有沙裡寧的建築風格,即巨大的懸鏈狀的拱形。冰球競技場頂上有著一個被90米高加強鋼筋水泥支撐著的懸臂屋頂。

David S. Ingalls Skating Rink in New Haven (Eero Saarinen, Connecticut, USA)

Villa Dirickz (Marcel Leborgne,比利時布魯塞爾,1933年)

Villa Dirickz 有著惹人眼目的塊體形狀,其富有現代感的玻璃窗戶以及白色而巨大的鋼筋水泥被周圍滿是綠色的植物所包圍,遠看就像是法國畫家塞尚畫裡堆積而起的塊狀房屋。這幢別墅在當時極為昂貴,價值一千萬美元,有著極其豪華的內飾還附帶有一個葡萄酒窖與一個影院。與薩伏伊別墅一樣,Villa Dirickz 也在後來遭遇到灰暗的時刻,直到亞歷山大·卡梅隆在2007年把它買下後重新翻修了它。

Villa Dirickz (Marcel Leborgne, Brussels, Belgium, 1933)

Isokon Building (Well Coates,英國倫敦,1934年)

這是至今還在使用的公寓樓,它總共有32套公寓,還包括住宅管理員房間與很大的車庫。公寓裡的廚房都很小,住戶們可在共享廚房裡做飯、洗衣與擦鞋等。該公寓樓在 2003 年被重新翻修過。翻修中還在車庫裡新建了一個公共美術館來講述該樓的歷史。

如今看起來司空見慣的建築形式在1934年的倫敦應該還是比較標新立異的。

Isokon Building in London (Wells Coates, London, UK, 1934)

新國家畫廊(密斯凡德羅,德國柏林,1968年)

新國家畫廊專注於二十世紀初始到如今的現代藝術。其現代主義特徵主要體現在玻璃幕牆,懸臂屋頂以及稜角分明的幾何外立面。環繞著建築的是密斯自己塑造的雕塑群。

該博物館已是柏林國家博物館的一部分。

Neue National Galerie (Ludwig Mies Van der Rohe, Berlin, Germany, 1968)

The Cité Radieuse (勒·柯布西耶,法國馬賽,1952年)

這個住宅項目是勒·柯布西耶眾多傑出的現代主義建築的成就之一。該項目在色彩的選擇上受到包浩斯的影響,從而包含了黃、紅與藍。是不是讓人想起蒙德裡安的抽象格子畫?住宅有 27種類型的 337 套公寓,有一個廣場以及遊泳池。整幢建築是由不加修飾的鋼筋水泥所建成,最初柯布西耶還試圖加上一個鋼框架,只是因為戰後鋼材極度匱乏而作罷。

大廈在 2016 年被認定為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

The Cité Radieuse (Le Corbusier, Marseille, France, 1952)

相關焦點

  • 縱觀現代主義建築的發展史及發展歷程
    當我們討論「中國現代主義建築」這一論題時,相信許多人心懷疑慮:「中國是否有現代主義建築的發展」?提出這樣的問題是因為借用了西方現代主義建築的評價標準來衡量中國的情況,至少:  第一以「建築大師的傑作」作為衡量尺碼;  第二以西方現代主義建築轟轟烈烈發展的歷史作為參照。
  • 上海哪個建築被認為是中國的第一座現代主義建築?
    現代主義建築是指一種簡單的、非裝飾性的建築風格,曾在20世紀佔主導地位。後來,由於設計被認為過於單調,風格開始發生變化,並逐漸發展到後現代主義。文遠樓是位於同濟大學四平路校區的現代主義建築,他建於被認為是中國中第一座現代主義建築,也是最早的包浩斯風格建築。建於是同濟大學建築系中國最早的現代主義建築,由黃毓麟、哈和設計師俞載建築師共同完成。在竣工之前,其中一位建築師黃毓麟死於腦瘤年僅,享年28歲。
  • 穿越回現代主義建築早期世界
    現代主義闡述:主要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建築界進入現代主義;主要介紹人物1:1918年,瑞士建築師—查爾斯。第二次世界大戰,現代主義走向國際化。現代主義早期發展時間:19世紀80年代—20世紀初期特徵關鍵詞:鋼結構框架;直線式外立面;方形建築;高度;派生於古典的裝飾;石材表面鋼結構框架:坐標:美國芝加哥——瑞萊斯大廈
  • [分享]現代主義著名建築大師資料下載
    現代主義著名建築大師專題為您提供現代主義著名建築大師的相關資料與視頻課程,您可以下載現代主義著名建築大師資料進行參考,觀看相關視頻課程提升技能。享年93歲 查看詳情 瀏覽數:3196 回複數:10
  • 上海哪座建築被認為是中國第一座現代主義建築?
    現代主義建築是指一種簡約、沒有裝飾的建築風格,曾經成為主導20世紀的一種建築風格。不過後來因為設計被認為過於單調,使風格開始出現變化,並逐漸發展至後現代主義。文遠樓是位於上海市同濟大學四平路校區的一座現代主義建築,建成於1954年,被認為是中國第一座現代主義風格的建築,也是最早的包浩斯風格建築。文遠樓建於1953年,由任教於同濟大學建築系的建築師黃毓麟、哈雄文,以及結構設計師俞載道合作完成,是中國最早的現代主義建築。
  • 10幅草圖 10個故事,盤點現代主義建築大師的手繪草圖
    20世紀中期以來 最具標誌性的現代主義建築 10幅草圖10個故事 見證現代城市建築發展歷史中的 那些偉大與驚豔 20世紀中期,現代主義建築成為西方建築界居主導地位的建築思想。
  • 最具建築意義的現代主義房屋——玻璃屋
    北達拉斯玻璃屋位於美國希爾克雷斯特莊園(Hillcrest Estates)附近1.33英畝的土地上,是達拉斯市最近興建的最具建築意義的現代主義房屋之一。達拉斯玻璃屋她是一棵現代主義的寶石,周圍環繞著成熟的橡樹。
  • 現代主義建築PK後現代主義建築,你更鍾意哪個?
    然而上個世紀60年代,卻有另外一名建築師誑言」Less is bore(少即枯燥),反對現代主義的理性,強調設計的多元素化,以人為本的設計原則。他就是羅伯特·文丘裡—後現代主義建築的奠基人。現代主義的建築「簡單優於複雜,平淡優於鮮豔奪目;單一色調優於五光十色;經久耐用優於追趕時髦,理性結構優於盲從時尚。」
  • Google今日塗鴉:現代主義建築大師密斯·凡德羅126周年誕辰
    打開今天的Google首頁,一棟現代化建築赫然紙上,隱隱透著Google字樣,不用說,這就是今天的塗鴉(Doodle)。這個獨特的塗鴉正是為了紀念現代主義建築大師密斯·凡德羅126周年誕辰。密斯·凡·德羅是二十世紀中期世界上最著名的四位現代建築大師之一,與賴特,勒·柯布西耶,格羅皮烏斯齊名。
  • 簡單而純粹,現代主義建築的經典:薩伏伊別墅
    勒·柯布西耶,20世紀最著名的建築大師、城市規劃家和作家。是現代建築運動的激進分子和主將,是現代主義建築的主要倡導者,機器美學的重要奠基人,被稱為「現代建築的旗手」,是功能主義建築的泰鬥,被稱為「功能主義之父」。是「現代建築派或國際形式建築派的主要代表」之一。
  • 貝聿銘去世:被譽為「現代主義建築的最後大師」的華裔美籍建築師
    據美國當地媒體報導,5月16日,享譽世界的華裔建築大師、被譽為「現代主義建築的最後大師」的華裔美籍建築學家貝聿銘老先生去世,享年102歲。其作品善用鋼材、混凝土、玻璃與石材,以公共建築、文教建築為主,被歸類為現代主義建築。代表作品有美國華盛頓特區國家藝廊東廂、香港中國銀行大廈、日本萬國博覽會中華民國館等。近期作品有卡達多哈伊斯蘭藝術博物館和中國駐美國大使館。最著名的作品包括法國羅浮宮的玻璃金字塔等。1983年普利茲茲克獎得主,被譽為「現代主義建築的最後大師」。他一生創作了70餘件作品。
  • 雅思口語:building(東方明珠)
    點擊查看>>>>近期雅思口語高頻話題   說到building這個雅思口語話題,很多孩子可能會聯想到之前準備過的話題,例如「理想的房子但是有些考生總是感覺說起來有些牽強,所以乾脆就不打算套用素材,直接重新準備個新building。   如果你也是同樣的思路,那麼一定要說你熟悉的建築。它不一定非得是著名建築,如果這個著名建築你只知道名字,其他的什麼都不了解,一定不要自己坑自己選擇在考官面前介紹,不然簡短的幾句話後,就是尷尬的「空氣突然安靜」。
  • 北極圈內的蘇聯建築,歐洲戰後現代主義和粗野主義的風格
    在過去的幾年裡,一系列展覽和專題著作促使社會主義現代主義重新走進了人們的視野,其強大的表現力和異國情調激起了人們極大興趣。Zupagrafika 所著的近期出版的攝影集《混凝土西伯利亞,極北的蘇聯景觀》通過展示西伯利亞主要城市的蘇維埃建築並讓人們深入了解鮮為人知的景觀,為這一相對未被探索的建築史篇章迎來了新的曙光。本書介紹了西伯利亞地區六個城市的建築和城市環境:新西伯利亞、鄂木斯克、克拉斯諾亞爾斯克、諾裡爾斯克、伊爾庫茨克和雅庫茨克。
  • 香港建築師學會會長追憶貝聿銘:創造現代主義建築巔峰的華人驕傲
    香港建築師學會會長李國興17日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貝聿銘創造了現代主義建築的巔峰,既是有深遠影響的建築大師,更是全球華人的驕傲,自己對其辭世感到哀痛和不舍。 鍾升 攝   香港中銀大廈是貝聿銘建築設計的代表作之一,亦成為香港重要地標。李國興分析說,中銀大廈並非簡單的平面結構,而是巧妙運用了立體幾何。整座大廈由許多四邊的菱形構成,交替上升,簡潔有力,以混凝土、鋼筋和玻璃這些現代主義建築的典型材料展現獨特的風格,在不同角度呈現不同的樣貌。
  • 百年包浩斯(上)| 走出德國,開啟歐美現代主義建築風格
    格羅皮烏斯則採用了自己的預製板建造方式,而密斯的設計巧妙在於建築內部採用了模塊化裝配,除了廚衛是固定的,其他空間都可以根據需要調整。可以說,魏森霍夫住宅是歐洲現代主義建築的試驗成果展。建築標準化的締造者在哈佛大學執教期間,格羅皮烏斯廣泛傳播包浩斯的教育理念、教學方法和現代主義建築學派理論。他強調在建築中運用精確的數學計算,推崇機器批量生產建築構件和預製裝配的建築方法,認為這樣可以進行大規模建設並降低造價。
  • 2021考研英語詞彙備考:building什麼意思及同義詞
    損失超過200萬美元,但實驗室建築只上了23.8萬美元的保險,因為它們是混凝土結構,被認為是防火的。A group of men were brewing up in a sheltered corner of the building-site一群工人在建築工地一個角落的避風處泡茶喝。
  • 高迪的建築屬於現代主義建築風格
    高迪的建築屬於現代主義建築風格。在很大程度上他復興了哥德式建築的審美取向。與傳統和眾多建築風格所不同的是,高迪的建築非常個人化,這種個人化就在於他把觀察到的自然界的元素恰如其分地融入自己的建築作品裡,令他的建築帶有生命和自然的氣息與活力。藝術是帶有包容性的,高迪的建築在建築史上不僅是一種復興,更是一種精神的開拓。
  • 冰島景觀,8座現代主義建築風格的教堂.
    冰島的引人注目的景觀之一,是許多壯觀的宗教建築。其中,有8座受現代主義建築風格影響的教堂。
  • 遙想百年前的「日本現代主義」:那個時代的海報、彩印與服飾
    20世紀上半葉,東方傳統藝術、美學與歐洲的生活和文化相互影響著,形成了日本現代主義,影響面波及亞洲裝飾藝術、建築、繪畫、版畫、設計和時尚等各方面。這些被稱為「moga」(現代女孩)、「mobo」(現代男孩)的新一輩昭示著現代亞洲的到來,同時也是現代主義運動的靈感、標誌和動力。20世紀早期,形成了日本現代主義,影響面波及亞洲裝飾藝術、建築、繪畫、版畫、設計和時尚等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