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和卡達國政府於2018年7月9日籤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卡達國政府關於互免籤證的協定》,該協定於2018年12月21日正式生效。協定生效後,中國公民持有效的中國護照因旅遊、商務、探親、過境等短期事由擬在卡達停留不超過30天,免辦籤證。
卡達是亞洲西南部的一個阿拉伯國家,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之一,位于波斯灣西南海岸的卡達半島上,與沙烏地阿拉伯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相鄰,北面隔波斯灣與科威特和伊拉克相望。卡達曾經成功舉辦2006年亞運會,並將於2022年舉辦下一屆世界盃。
除了大型國際賽事外,卡達還積極承辦國際性會議,為世界經濟發展和全球治理作出貢獻。第18屆多哈論壇日前在卡達首都多哈落下帷幕。多哈論壇每年舉辦一屆,是卡達最具影響力的國際論壇之一。卡達財政部長阿里·沙裡夫阿爾·埃馬迪(Ali Shareef Al-Emadi)在論壇上表示,他重點關注新興市場的潛力和其中蘊含的影響全球經濟發展的因素,認為新興市場的經濟發展大有希望。他表示,「中國處於全球增長的前沿,應繼續堅持本國的經濟發展方案,並在公司治理方面探索最佳實踐」。
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副主任兼秘書長苗綠出席了多哈論壇,在「亞洲連通性難題:從貿易路線到貿易戰略」為主題的平行論壇上,苗綠圍繞亞洲的互聯互通、「一帶一路」在亞洲聯通中發揮的作用、怎樣克服互聯互通中遇到的挑戰等方面發表了觀點。苗綠表示,卡達積極承辦國際賽事和國際會議就是有意願在全球治理中發揮重要作用,「一帶一路」是推動互聯互通的「中國方案」,兩國有望借「一帶一路」進一步拓展合作領域。
近年來,隨著向非能源產業轉移和經濟多元化發展的需求不斷深化,卡達的貿易、旅遊和金融服務業迅速發展。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後,得到了卡達的積極響應。分析認為,穩定的經濟發展前景、良好的投資環境和雙邊合作關係成為中國與卡達共建「一帶一路」的基礎;卡達2022年世界盃足球賽和2030年國家發展規劃,以及自2014年底以來的低油價是中卡共建「一帶一路」的良好契機,而互免籤證等一系列政策的實施更是為兩國合作帶來了新的機遇。
苗綠表示,兩國的人員往來非常重要,免籤代表了互信,其意義不亞於基礎設施建設上的互聯互通。近幾年,卡達與中國的北京、廣州、杭州、成都等多個城市開通了直飛航線,而免籤政策的實施無疑將對兩國的經貿往來、民心溝通、文化交流等方面起到推進作用。
(經濟日報記者:周明陽 責編:武亞東)
(責任編輯:孫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