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富春灣新城遠景規劃。富陽區委宣傳部供圖
富陽東梓關村。富陽區委宣傳部供圖
中新網浙江新聞1月4日電(王逸飛 錢晨菲)日前,杭州地鐵6號線一期、杭富線(與6號線貫通運營)正式開通運營。富陽邁進「地鐵時代」,也標誌著杭州首次實現十城區地鐵全覆蓋。
富陽是黃公望筆下《富春山居圖》的原創地和實景地,近年,圍繞打造富裕陽光的大都市新型城區,該區加速融杭步伐,在實現高水平全面小康進程中,逐步繪出了現代版富春山居圖的幸福底色。
外聯內暢 交通融杭
「平時開車去西湖邊需要1個多小時,還會擔心找不到停車位。通了地鐵,我們就可以綠色出行了。」地鐵開通當日,作為杭富線首批乘坐體驗者,富陽區銀湖街道郜村村民董俊傑說。
杭富線全長約23.5公裡,始於美院象山站,止於桂花西路站,設12座地下站。杭州地鐵方面介紹,其與地鐵6號線採用4動2拖6輛編組,Ah型鼓形車體,最高運行速度100km/h,最大載客能力2260人。
據悉,通車後,地鐵6號線一期與杭富線將串起富陽區、西湖區、濱江區、蕭山區,加強江南副城、奧體博覽中心與之江新城、富陽區的聯繫。如此一來,富陽得以加速融入杭州創新生態圈,杭州城區至富陽區1小時交通圈成型。
「我們堅持交通先行,努力創建交通強國示範城市樣板區,『外聯內暢』的立體綜合交通體系初步形成。」富陽區委書記吳玉鳳表示。
這樣的體系並不單指地鐵。近年,富陽搶抓杭州「暢通西部」三年行動計劃、軌道交通建設五年攻堅行動計劃機遇,全力推進融杭交通建設,開啟了以「三鐵三高三快速」為核心引領的綜合交通建設「大會戰」。「三鐵」即杭富城際鐵路、杭黃高鐵、湖杭溫高鐵,「三高」即杭新景高速、杭州繞城高速西複線、杭州「中環」,「三快速」即彩虹快速路西延工程、杭富沿江快速路、春永快速路。
今年是富陽交通建設的收穫之年。隨著地鐵6號線和杭富線、春永線、杭州繞城西複線、大源連接線、高橋連接線建成通車,當地「15分鐘進出快速路系統、20分鐘進出高速路系統、30分鐘生活通勤」的交通藍圖化作現實。
做好加減 經濟融杭
交通完善拓出了高水平全面小康的有形之路,而產業加速轉型、新動能的不懈培育,則讓富陽無形中增加著新時代新格局下的發展底氣。
在區域經濟發展層面,富陽寫就了獨特的「加」「減」故事。
有著「中國白板紙基地」之稱的富陽,千年來靠紙吃飯。當地最多時有千餘家造紙企業,產值佔工業總產值三分之一以上。而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成為共識,高汙染、高能耗屬性的造紙業,成為當地做產業「減法」的目標。
此前,富陽實施了多輪造紙落後產能整治和淘汰。今年春節前,當地造紙行業騰退將全面完成,圍繞該區江南、城北及地鐵沿線拆遷企業341家,騰出產業空間6700畝。
與此同時,富陽也在產業「加法」上用足融杭機遇。
去年,杭州首個特別合作區——杭州高新區(濱江)富陽特別合作區掛牌,旨在將高新區(濱江)的產業溢出在杭州市域範圍產業化,並帶動富春灣區塊以及富陽區轉型發展。
今年3月,特別合作區打下「第一樁」,總投資415億元的新製造產業項目正式落地。正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陸川說,「我們的新能源產業落戶在濱江,發展需要更大的空間。特別合作區位於富陽,環境好而且距離濱江近,有助於控制成本。這次落地合作區的智慧能源項目從洽談到落地速度非常快,兩邊政府的效率都很高。」
吳玉鳳指出,共建杭州高新區(濱江)富陽特別合作區,為富陽帶來了與濱江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重大政策紅利。
在加快與杭州大都市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背景下,富陽也以杭州數字經濟和高端製造業為標杆,培育著自己的產業新動能。
培育方面,以今年為例,富陽實施「企業梯度培育工程」,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首次突破20億元,經費投入增幅排名杭州第一,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15家、省級科技型中小企業228家,銀湖創新中心創建成為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浙工大「工創谷」創建成為國家級眾創空間,實現國家級雙創平臺「零」的突破。
招引方面,該區堅持項目為王,在融杭背景下,今年招引產業項目150個,預計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10億元,同比增長30%。而從近年看,當地富陽經濟技術開發區表現尤為亮眼。其高標準布局5G、智能裝備、新零售等產業集群,已累計招引落地大華股份、中恆電氣、泰林生物、圖南電子等產業項目126個,其中高新產業項目69個。
改善民生 幸福融杭
發展的最終目的是造福人民。實現高水平全面小康進程中,富陽也高標準改善民生,提升民眾福祉,讓老百姓的滿滿獲得感、幸福感中,成為都市一體化的亮麗色彩。
在富陽區胥口鎮佛魯村,75歲的張鳳娟每每用到家中自來水時,都覺得很幸福。「畢竟『雨天黃泥水,旱季沒有水』的日子,我們過了幾十年。」
近年,在杭州啟動農村飲用水達標提標三年行動計劃背景下,富陽按照「能延盡延」原則,將城市供水管網鋪進了村莊,新建了標準自動化單村水站供水,讓佛魯村村民從「喝上水」變為了「喝好水」,告別了過去的老大難問題。
在當地東梓關村,從城區搬回村裡住的朱勇傑每天都忙於接待自家民宿的客人,家門口的生意紅紅火火。
此前面臨空心化問題的東梓關,因為美麗鄉村的建設,不僅成為了「網紅」,還吸引了越來越多村民回來。朱勇傑介紹,「如今僅新杭派民居這帶,就開了十多家民宿,就連外國遊客來了都說想不到中國鄉村會是這番景象。」
一個個幸福故事,是富陽堅持不懈改善民生的生動體現。
如今年,其在浙江全省率先實現中小學教室、寢室空調覆蓋率100%。「智慧醫療·舒心就醫」領跑杭州全市,醫保參保率居該市第一。提前實現示範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建設鄉鎮(街道)全覆蓋。288個村社經營性收入達到20萬元,低收入農戶人均增收10%以上。
改善民生沒有終點。不久前的富陽區委一屆十次全體(擴大)會議上,該區提出了堅持融入都市,加快建設幸福宜居標杆區的重要目標。
吳玉鳳介紹,富陽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統籌推進教育、衛健、文化、養老、就業等民生實事,全力破解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居住辦事難題,讓「智慧便捷、幸福和諧」成為富陽城市對外展示的又一品牌,讓「生活富裕、生命陽光」成為富陽人民發自內心的共同感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