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垂直起降殲18可考慮俄技術,F35B照搬雅克41也不丟人

2020-12-24 騰訊網

隨著國產兩棲攻擊艦等下水試航,關於這方面的討論也多起來,雖然076可能採用技術迂迴,用搭載無人機的方式,暫時解決兩棲攻擊艦沒有固定翼垂直起降艦載機可用的問題。但是不少軍迷還是希望,能看到國產和黃蜂級和美國級一樣,搭載垂直起降艦載機。

目前有一種說法認為,在短時間內國內研發一款垂直起降戰機,技術上還存在較大鴻溝。如果是說極短時間內,那麼的確如此,但是如果說下決心想獲取這一技術並非是完全不可能。

因為目前美軍的F35B其實關鍵技術也是照搬的雅克41,如果國產垂直其艦載機如果考慮俄方技術,那麼依然可以在短時內獲得突破。

其實遠在F35B設計之前,雅克41在1987年首飛後就打破了多個短距離垂直起降戰機飛行記錄,比當時的上一代雅克-38,和西方的鷂式戰鬥機都要先進,成為當時第一種超音速水平的垂直起降戰機。該戰機主要為「烏裡揚諾夫斯克」航母,可以說該項目如果繼續發展,目前俄羅斯的航母上可能會多出一種垂直起降戰機。

但是隨之而來的冷戰結束和蘇聯解體大家都知道,這個時期的蘇聯軍工大多數要自謀出路。而在1992年的明斯克丘麗莎會議決定終止雅克-141項目後,雅克的設計方雅科夫列夫設計局更是前途未卜。而此時葉爾欽的親西方思想很嚴重,試圖再次融入西方世界之中,於是大量的美國國防承包商聞風而來,專門對這些之前絕對無法獲取的國防科技下手。

其中洛克希德當時正在參加聯合打擊戰鬥機的競標,也就是JSF,而洛馬第一時間發現雅克41的巨大價值,其關鍵技術和試飛數據可以提供巨大幫助,不僅能減少5年以上的研發進度,而且在技術水準上一舉超過了波音。因此洛馬和雅克設計方達到了一個協議,美方承諾籌集資金繼續研究雅克41,包括參加範保羅航展,而雅克則需要共享關鍵測試數據,以及垂直起降核心技術。

當然這些合作美其名曰是聯合開發,何況當時俄羅斯國內對這些合作根本都沒有監管,美國NASA在1993年發布的一份文件中稱,以前高度保密的國防科技現在被在世界各地的航展上公開出售,包括雅克-38『鐵匠』和雅克-41『自由式』這種先進的垂直起降技術,這在以前是不可想像的。

不過洛馬和雅克的合作在1995年被公開,1997年合作結束,最終雅克設計局也沒能完成雅克41的研發。但是洛馬卻獲得了關鍵的「三軸承旋轉尾噴管」技術,並以此設計X35B在競爭中擊敗了波音的X32。

美國「空軍雜誌」曾直截了當的點出過, X35B的「三軸承旋轉尾噴管」技術是雅克設計局的技術許可,這個技術在幾十年後依然非常先進。還有一大證據就是,洛馬提出的X35B方案,和之前早期參與JSF的方案完全不同,後期甚至有個「 ASTOVL構型141 」的奇怪名稱,而眾所周知雅克141就是雅克41的外貿型號。

由此也可以看出,美國在軍事技術的攫取上是無所不用其極的,至今還有軍迷糾結什麼裝備有部分多少國產,有多少引進技術,似乎覺得有引進技術就覺得丟人,看看美國有點羞愧丟人的感覺嗎?實際上是主要技術引進後可以消化吸收,那麼就是自己的,技術沒有國界,學到的知識就是自己的。

因此國產垂直起降戰機利用俄方技術研發,也不是不可以。但是畢竟現在不是蘇聯剛解體時,很多技術已經嚴格管制起來,縱然俄方自己無法繼續開發雅克系列,要深度合作該技術也有很多障礙,尤其是俄方對待合作總有點大國病,時常酸溜溜的。

不過在1996年時,我們也成功得到了P-79發動機的相關技術,包括全套設計圖紙和技術工藝資料,但是卻沒有得到P-79B-300的材料工藝步驟和成分表。而P-79B-300正是雅克141的發動機,也包含了關鍵的「三軸承旋轉尾噴管」技術。如果當時能夠和洛馬一樣佔到便宜,說不定目前的國產兩棲攻擊艦上測試的就是固定翼垂直起降戰機了,而並非直升機。

但是過去的事悔之晚矣,畢竟美方雖然依靠雅克的測試數據和關鍵技術,但是真正製造出來,還要氣動布局和材料工藝方面有強大的技術,這個照搬也是要有水平的。不過如果我們有心搞出自己的垂直艦載機也不會完全沒機會,關鍵是在殲20、第五代艦載機外在搞一種隱身機有無必要,以及國產兩棲攻擊艦的定位問題,或許在076之後的第三代身上可以實現吧!

相關焦點

  • 被寄予厚望的雅克-41垂直起降戰機,為何沒有投產服役?
    之前《不自由的雅克-38》中,莫斯科號上一句「艦載航空誕生日」,讓雅克-38「鐵匠」看似前景無限。但畢竟是個開路先鋒,所以用起來的問題還是不少的。於是,為「鐵匠」尋找後繼者的工作也被提上日程。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雅克-41也就成了蘇聯末代垂直起降戰機。
  • 俄羅斯首次展示的機密技術,雅克41尾噴管,美國早就用到F-35B
    是為了解決雅克41垂直起降戰機的超音速飛行能力,蘇聯設計師創造性的提出將加力燃燒室分成三段,通過之間結構的一定角度反向旋轉,並使液壓馬達驅動從而讓尾噴管在水平和垂直姿態之間偏轉。為戰機在飛行當中提供充足的動力。
  • 俄軍第六代戰鬥機:蘇-60、雅克-150,太空戰鬥機米格-41
    目前尚不清楚它是否像美國B-21戰鬥機那樣可執行攻擊戰艦、使用空對空飛彈的戰術功能。 米格-36戰鬥機,這指的是改良版的米格-29中型戰鬥機,可躲避雷達探測。預計,該戰鬥機將整合米格-35戰鬥機的技術特點,後者為4++代戰鬥機。專家認為,該項目類似於美國的波音F-15「沉默鷹」隱形戰鬥機,旨在使戰鬥機隱形。
  • 雖然已終結28年,但雅克41戰機的這項設計至今仍不落後
    1974年6月26日蘇聯部長會議發布命令,啟動新型超音速垂直起降戰鬥機項目的預研工作。該機就是雅克-41,被用於取代作戰半徑不超過90公裡的雅克-38亞音速垂直起降戰鬥機。經過漫長的構型研究後,雅克設計局最終決定延續雅克-38的經驗,為雅克-41採用一臺升力/巡航發動機+兩臺升力發動機的設計。雅克-41在座艙之後布置了兩臺4.1噸推力的科列索夫RD-41渦噴升力發動機,這是一種具有錐形矢量噴管的單轉子發動機,噴管可前後偏轉12°30'。
  • 對標美國F35C,俄羅斯建造垂直起降戰機的時機已經來到!
    蘇聯的雅克-141戰鬥機一型單座單發超音速垂直起降戰鬥機,也是世界上第一種超音速垂直起降戰鬥機。 做為垂直起降戰機的開山始祖繼承者,今天的俄羅斯並沒有一架服役的垂直起降戰機,而美國把F35C打造成了垂直起降戰機,也是目前性能最好的垂直起降戰機。這一情況的產生難免讓俄羅斯不舒服。
  • 中國殲-15無法戰勝越南蘇-30?武器系統全面佔優,可接受空中加油
    隨著第一艘國產航母山東艦的服役,殲-15艦載機又成為了外界所關注的一個熱點武器裝備。雖然早在2012年就已經在遼寧艦的航母甲板上完成了起飛和降落,但是當殲-15艦載機在山東艦甲板上完成第一個起降訓練的時候國內軍迷都歡呼不已,這標誌海軍第一艘國產航母將正式開始形成戰鬥力。
  • 病樹前頭萬木春,垂直起降戰鬥機的鼻祖,英國鷂式戰鬥機
    一說到垂直起降戰鬥機咱們首先想到的便是美國的F35B垂直起降戰鬥機,殊不知相對於這款飛機來說美國的F35B只能稱之為"後浪"而它才是開創垂直起降先河的引領者,它便是英國霍克公司最為出名的作品,世界上第一種實用型垂直/短距起降戰鬥機—"鷂式戰鬥機",上圖為AV8B的三視圖。
  • 殲-20戰鬥機自亮相以來,大推力發動機到底是國產還是俄制呢?
    殲-20戰鬥機自亮相以來,在收穫巨大讚譽的同時,使用什麼型號發動機,一直是輿論爭論的焦點。  近日央視新聞節目走進中國航發集團瀋陽黎明公司,詳細報導航發集團兩位高級技術工人的事跡,報導了殲-20戰鬥機發動機的加工和最新裝配情況。出現了這樣一段話:「。。。。。。
  • 從雅克40到MC-21,倔強的戰鬥民族身上依然流淌著大飛機夢想
    其中軍用產品鏈上採取了走蘇聯海軍的應用道路,開始轉型全力研製符合蘇聯海軍航空兵使用特點的垂直起降艦載戰鬥機,這也就是大名鼎鼎的雅克-38。 雅克夫列夫設計局的首款垂直起降固定翼艦載機產品——雅克38 垂直起降固定翼戰鬥機是技術難度相當大的一種軍用機型,在六十年代也只有英國鷂式戰鬥機取得了應用上的成功
  • 殲-20隱形戰機高清多圖,國產五代機的驕傲,軍工研究的自由王國
    殲-20隱形戰機機腹特寫,可以看到戰機的作動筒尺寸不小,這一設計與F-22和F-35戰機幾乎一樣。圖片中的殲-20戰機由於是早期量產型,使用的發動機應該還是傳統的俄制戰機,目前新生產的殲-20戰機已經開始採用國產太行發動機的改進型號。
  • 首次公開雅克-41可動尾噴管,令美國驚豔不已,俄:難以超越
    F-35B發動機的變動F-35B是一款擁有組合性能的戰鬥機,集合隱身、超音速和靈活性的短距垂直起降型聯合攻擊戰鬥機。這款戰機的飛行系統更為先進,所以在駕駛的時候駕駛員更為輕鬆。同時還有一個最令人震驚的地方,就是F-35B的發動機,它與「鷂」式短距垂直起降戰鬥機相比真是有著天壤之別,就是因為這個發動機的性能不同,我們先來看看F-35B的發動機!尤其是它的兩級對轉升力風扇簡直令世界各國為之震撼,通過加大進氣道來獲得垂直飛行能力,F-35B就是用的兩級對轉升力風扇。那這項技術是美國自己研發的嗎?
  • 雅克-38發展歷程
    簡介雅克-38(80年代末公開型號之前,西方媒體稱之為雅克-36),北約組織給代號「鐵匠」(Forger)。該機是專門為在「基輔」級航空母艦上使用而設計,採用升力發動機與旋轉噴口發動機結合的組合方案,升力發動機除用於垂直升降外,也可用於調節俯運動和配平。
  • 終於裝上國產心臟了?殲20換裝後首次亮相,再也不用受制於人
    圖為殲20戰機最近殲20換裝後首次亮相,這次空軍首次公開換裝國產發動機的殲20戰鬥機,難道說這款國產五代機終於裝上國產心臟了嗎?圖為殲20戰機圍繞殲20動力問題的話題,近年來一直沒有間斷過,因為發動機一直以來都是中國空軍的一大短板,如果最先進的發動機不能夠搭載國產動力,那麼無疑將讓國人失望,其實不然,經過多年補課之後,其實中國發動機技術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
  • 空軍又有好消息,殲20在訓練基地出現,俄制航發逐漸被淘汰
    據國內媒體1月7日報導,中國空軍某綜合訓練基地突然出現一架殲20隱身戰機,並且裝備了WS10「太行」發動機,這意味著殲20已經進行全面升級,直接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關注。眾所周知,中國近幾年來突飛猛進,在各種先進的武器裝備研製上遙遙領先世界各國,但是在發動機系統上持續很多年都沒有取得重大突破,所以一直被動採用俄制發動機。
  • 殲10推力矢量驗證機首飛成功,殲20戰機未來將會如虎添翼
    ,拓展飛行包線,具體來說,就是飛機可用迎角可以提高1倍左右,最大升力係數提高78%,滾轉效率提高50%,由於推力矢量具備較高效率,所以可以替代垂尾、平尾進行氣動配平,甚至能夠完全取消垂直尾和平尾,形成無尾飛機,不但降低了飛機空重,也可以提高飛機隱身性能,前面說過推力矢量在低空低速條件下還可以保持較高效率,所以它也可以提高飛機起降性能,一般認為採用推力矢量之後,戰鬥機起飛距離可以減少20%,而降落滑路距離更是減少
  • 美俄望塵莫及,中國UFO版直升機地位堪比殲20,未來或服役於南海
    美國驅動網站專家約瑟夫特裡維斯科認為,該機沒有任何和美俄武裝直升機近似的地方,而且該機可能會和其他美俄類似飛行器一樣面對重大的技術缺陷,該機高大的環狀垂直結構可能使其實際升力不足。縱觀飛行器設計史,類似設計已在多年前被美國設計者注意到,二戰後期美國專門設計了綽號飛行煎餅的F5U,然而類似的美國設計機翼都很薄,旨在產生較大升力,這和超級大白鯊是背道而馳的。
  • F-35B技術源自仿製?前蘇聯這些技術,在解體後遭到西方哄搶
    對於那些連第四代戰鬥機都不能研發的國家而言,F-35B這樣的五代機別說是垂直起降的,就算是常規起降的,他也無力研發和仿製,比如說日本,看似有些技術,但是卻連一個小小的8噸級小飛機心神都搞不定,何況去研發F-35B這樣有實戰能力的先進五代機了。圖為滑跑起飛的F-35B,滑跑起飛可以提高F-35B的航程和載彈量,但是日本的直升機航母只能提供垂直起降。
  • 俄媒:中國正在考慮或購買蘇-57?越南人:應該購買,值得購買
    俄羅斯聯合航空製造集團公司工業部門主管阿納託利·謝爾久科夫表示:「在我們為自己的軍隊提供足夠的裝備(指蘇-57戰鬥機)之前,不太可能有巨大的外貿訂單需求。所以我們的首要目標是保證俄羅斯軍隊的優先供應。同時我們也向外國客戶提供這款裝備,我們進行了廣泛的宣傳。」 因此,有俄羅斯軍事網站近日披露,中國正在考慮購買蘇-57的可能性。
  • 日本造隱形戰機失敗,打算仿造中國隱形飛機,是殲20還是殲31?
    現代擁有隱形戰機的國家並不多,隱形戰機作為世界上最先進的飛機,絕對可以吊打前幾代飛機,因此目前來看,隱形飛機是一個國家的絕對王牌,日本一直想擁有這樣的王牌,並且投入了大量的財力人力來進行研發,特別是在中國殲20和殲31首飛之後,日本更著急了,加緊了其隱身戰機的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