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佛家精彩下聯「空門不用關」,上聯更為精粹,一語雙關道破人性系文逗趣史原創,未經允許,抄襲必究。
文/板橋
對聯文化傳承至今,已經有了千百年的歷史,很多時候我們對於對聯的印象,也只是停留在春節期間門口的對聯,但其實在以前對聯除了求取吉兆,還有更多的用處和意義。文人用它展示自己的才華,尋常百姓拿它抒發美好生活的嚮往,總之對聯還是充滿詩意和哲理的。
而今天說的這則對聯,它出自佛門,下聯是「空門不用關」,而它的上聯更為精粹,一語雙關道破人性,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一下。
其實關於佛門和尚的對聯歷史上也有不少,早在蘇軾那時候,這位大文人就調侃過他的一位和尚好友,佛印。一次蘇軾相約佛印出行遊玩,當一起走到河邊時,蘇軾忽然看見河邊一條黃狗正津津有味的啃著一塊骨頭,於是就想來好好調侃一下佛印,對著佛印指著那條黃狗說道:「狗啃河上(和尚)骨」。
佛印聽後也是頗為尷尬,看著洋洋得意的蘇軾,忽然靈機一動,就把手裡題有蘇軾詩的摺扇扔進河裡,然後對著蘇軾說:「水流東坡詩(屍)」,這下就輪到蘇軾難受了,雙方相視而笑。
而這裡這幅對聯不是形容個人,還是表達了一種佛門意境,它出自福州市鼓山湧泉寺,在寺廟古剎裡,就寫有這麼一副對聯,上聯是「淨地何須掃」,下聯則是「空門不用關」,這副對聯可以說是表達了佛家超凡脫俗的一種境界。
上聯精粹就在於其理類似於「菩提本無樹」,淨地並非是空地,而是指人心,心若空淨則無旁騖,而下聯也是用「空門」表示人的七情六慾,空門自然不用關,也就是勸說人們學會放下,總之上下二聯都是表達了佛門的一個關鍵理論,那就是「空」。
當然每個人對於這幅對聯的理解都不一樣,畢竟佛學還是比較廣泛的學問,其中禪意也是因人而異,那麼大家覺得上聯想怎麼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