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三十六國

2021-02-23 私享家車友會

      二、公元前138年張騫出使西域時,「西域」曾先後存在有36個國家。至於古代「西域」三十六國現在地域分部。

1、烏孫

國名讀音:正常讀法:烏孫國

地域分布:現新疆伊寧市附近及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的部分地區。

2、龜茲

國名讀音:龜(qiū)茲(cí):龜茲國

地域分布:現新疆庫車、拜城一帶。

滅亡原因:接受唐朝統治。

3、焉耆

國名讀音:焉(yān)耆(qí):焉耆國

地域分布現新疆焉耆回族自治縣一帶。

滅亡原因:接受唐朝統治。

4、于闐

國名讀音:或窴,音tián:于闐國

地域分布:現新疆和田一帶。

滅亡原因:接受唐朝統治。

5、婼羌

國名讀音:婼(ruò)羌,也作若羌:婼羌國

地域分布:現新疆若羌東南,羅布泊西北,離古陽關最近。

6、鄯善(樓蘭)

國名讀音:鄯(shàn)善:「鄯善國(又名樓蘭)

地域分布:現新疆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羅布泊旁沙漠中。後改國名,為鄯善。現存有樓蘭遺蹟。

滅亡原因:有爭議,一般認為是水源斷絕。

7、且末

國名讀音:且末:正常讀法:且末國

地域分布:現新疆且末縣西南,現有周圍二十裡古城兀立,牆垣斷續。唐玄奘取經,在此停留過。

滅亡原因:被鄯善兼併。

8、小宛

國名讀音:小宛(yuān):小宛國

地域分布:現新疆且末縣西南,車爾臣河南,人口只有一千五百多人,國家最小。

滅亡原因:被鄯善兼併。

9、戎盧

國名讀音:正常讀音:戎盧國

地域分布:現新疆于田縣南。

滅亡原因:被于闐兼併。

10、彌

國名讀音:正常讀法:彌國

地域分布:現新疆南疆策勒縣東。

11、渠勒

國名讀音:渠勒(lè):渠勒國

地域分布:現新疆策勒縣南。(以上四個小國,全在現和田東部一帶,均已被塔克拉瑪幹沙漠湮沒)

滅亡原因:被于闐兼併。

12、皮山

國名讀音:正常讀法:皮山國

地域分布:現新疆皮山縣東南,藏桂附近,尚有漢皮山國城墟,當地人叫破城子。

滅亡原因:被于闐兼併。

13、西夜

國名讀音:正常讀法:西夜國

地域分布:現新疆皮山西南。

14、蒲犁

國名讀音:正常讀法:蒲犁國

地域分布:現新疆葉城東一帶地方。

15、依耐

國名讀音:正常讀法:依耐國

地域分布:現新疆英吉沙東南東勒庫爾依耐和蒲犁兩國雖小,但是漢唐以來東西交通要道。唐玄奘從天竺(現印度)取經回國,取道於此。

16、莎車

國名讀音:正常讀音:莎車國

地域分布:現南疆莎車縣,後被于田吞併。

滅亡原因:被疏勒兼併。

17、疏勒

國名讀音:正常讀音:疏勒國

地域分布:現新疆喀什市和疏勒縣一帶。

滅亡原因:接受唐朝統治。

18、尉頭

國名讀音:正常讀音:尉頭國

地域分布:現新疆南疆烏什、巴楚地。

滅亡原因:被龜玆兼併。

19、溫宿

國名讀音:宿sù:溫宿國

地域分布:現新疆阿克蘇和溫宿一帶。

滅亡原因:被龜玆兼併。

20、尉犁

國名讀音:正常讀法:尉犁國

地域分布:現新疆庫爾勒、尉犁地方。後被焉耆吞併。

滅亡原因:被焉耆兼併。

21、姑墨

國名讀音:正常讀法:姑墨國

地域分布:現新疆南疆拜城一帶。

滅亡原因:被龜玆兼併。

22、卑陸

國名讀音:正常讀法:卑陸國

地域分布:現新疆阜康縣以北

23、烏貪訾

國名讀音:訾zī:烏貪訾離國

地域分布:現新疆離現瑪納斯北和昌吉附近。

24、卑陸後國

國名讀音:正常讀法:卑陸後國

地域分布:現新疆阜康縣東。

25、單桓

國名讀音:單(dān)桓:單桓國

地域分布:現新疆瑪納斯東北。

26、蒲類

國名讀音:正常讀法:蒲類國

地域分布:現新疆巴裡坤哈薩克自治縣西北。

27、蒲類後國

國名讀音:正常讀法:蒲類後國

地域分布:現新疆巴裡坤哈薩克自治縣西北。

28、西且彌

國名讀音:正常讀法:西且彌國

地域分布:現新疆烏蘇縣東南。

29、東且彌

國名讀音:正常讀法:東且彌國

地域分布:現新疆昌吉縣以西。

30、劫國

國名讀音:正常讀法:劫國

地域分布:現新疆呼圖壁東北。

31、狐胡

國名讀音:正常讀法:狐胡國

地域分布:現新疆吐魯番以北。

32、山國

國名讀音:正常讀法:山國

地域分布:現新疆南疆尉犁縣東。

滅亡原因:被焉耆兼併。

33、車師前國

國名讀音:正常讀法:車師前國

地域分布:現新疆吐魯番交河城。

34、車師後國

國名讀音:正常讀法:車師後國

地域分布:現新疆烏魯木齊及附近地方。

35、車師尉都國

國名讀音:正常讀法:車師尉都國

地域分布:現新疆吐魯番東南。

36、車師後城國

國名讀音:正常讀法:車師後城國

地域分布:現新疆奇臺周圍。

相關焦點

  • 西域三十六國——衰落變遷史
    這一篇,我們將講述西域興衰變遷史,順帶告訴大家西域國王為什麼會叫「李聖天」這個中原名字。中國興盛之時,必經營西域。漢徵之,唐得之,元伐之,明失之,清有之。西域的變化和中國的變化緊密相關。三十六國俱歸順我們已經在西域第一篇文章中從西王母開始講述過西域最早的起源。公元前138年,張騫出使西域,中華文化開始西傳。
  • 歷史上的新疆——「西域」指的是哪些地方?西域三十六國又是什麼?
    對西域這一地理概念 ,漢朝人有一個逐漸認識、了解的過程。漢初,人們把河西走廊地區也包括在西域的範圍之內。(史記,驃騎列傳》說:「驃騎將軍霍去病率師攻匈奴西域王渾邪,王及厥眾萌鹹相犇」。匈奴渾邪王當時駐牧於今張掖、武威一帶。可見這一地區也曾被稱為西域。
  • 古時的「西域三十六國」,究竟誰的國力最強,三十六國排行如何?
    「西域以孝武時始通,本三十六國,其後稍分至五十餘,皆在匈奴之西,烏孫之南。」 --《漢書·西域傳》「西域」及「西域三十六國」從何而來?西域,意為「西邊的疆域」,在可考歷史中,大致於前5世紀左右形成國家,並開始獨立發展。
  • 西域三十六國——衰落變遷史
    三十六國俱歸順我們已經在西域第一篇文章中從西王母開始講述過西域最早的起源。公元前138年,張騫出使西域,中華文化開始西傳。《史記》中,于闐、疏勒、莎車、樓蘭是位列西域三十六國之中規模比較大的國家。漢時的西域各國,往往是漢朝和匈奴爭取的對象。
  • 歷史上的新疆——「西域」指的是哪些地方?西域三十六國又是什麼?
    對西域這一地理概念 ,漢朝人有一個逐漸認識、了解的過程。漢初,人們把河西走廊地區也包括在西域的範圍之內。(史記,驃騎列傳》說:「驃騎將軍霍去病率師攻匈奴西域王渾邪,王及厥眾萌鹹相犇」。匈奴渾邪王當時駐牧於今張掖、武威一帶。可見這一地區也曾被稱為西域。
  • 西域三十六國 張騫
    西域三十六國——張騫鑿空西域在人類文明瑰寶的敦煌莫高窟我們將用三篇的篇幅,講述浩渺的西域歷史,和與之印證的莫高窟壁畫。在上一篇,我們介紹了學者認為的西域起源——西王母國——與中原文明的淵源,這一篇,我們將把視野放到西漢,一起重溫那段由張騫寫就的、充滿信念光輝的歷史。
  • 《樓蘭秘境》神秘西域三十六國之一篇
    「西域三十六國」這六個大字一說出來就瀰漫著神秘、遼遠、異域的奇妙感覺。 西域三十六國的國名一眼望去,大家心裡肯定在思索:這麼玄幻美麗的名字裡一定存在著驚心動魄的神奇往事、警示後人的典故、可歌可泣的異域愛情,充滿幻想的仙界神話。還是一個個兇神惡煞、毒魔狠怪、牛鬼蛇神、麟鳳龜龍的魑魅魍魎的故事。
  • 西域三十六國的前世今生:還有幾個在中國境內?大多成為中國一縣
    西域三十六國指的是今玉門關以外往西的亞洲地區的一個統稱,實際上在漢初時期西域大大小小共有五十幾個小國,到了張騫出使時期,通過弱肉強食規則,西域先後存在了36個國家,所以統稱「西域三十六國」。  在西域三十六國當中,比較出名的有鄯善(樓蘭)、龜茲、烏孫、于闐等。這些小國在中國歷史書籍上出現的次數比較頻繁。但時至今日,這些國家都早已不復存在,或消失成疑,或成為中國一縣市。  別看「西域三十六國」名聲打得響,不知道的還以為它們有多大,實際上這三十六國都小得可憐。
  • 西域三十六國,你能讀對幾個?
    (敲黑板)今天選的的「課題」,就是小編們在研究新疆線路的時候,無數次被困擾甚至被嘲笑的——西域三十六國的有些國名到底怎麼讀!p.s.由於圖片資料不多,今天的配圖清晰度可能比較「糊」哈~來吧,開課!西漢時此國屬西域都護府轄制,至唐朝時被焉耆國吞併,成為焉耆國的屬地。《漢書·尉犁國傳》載:「尉犁國,王治尉犁城。去長安六千七百五十裡。戶千二百,口九千六百」。尉犁國國都尉犁城建在石崗上,地勢險要,形成了一個天然屏障,而石匠們則把石材壘砌在城門、城牆、宅府上,構成獨特的石頭城風光。
  • 西域三十六國之龜茲
    解憂公主長子名叫元貴靡,烏孫國分裂後為大昆彌(大烏孫國的烏孫王)。三子名叫大樂,是烏孫國的大將,立下無數戰功;在烏孫國的歷史上堪為中流砥柱、政績斐然。小女兒名叫素光,嫁給了一個烏孫翮侯。還有一個幼子,是和尼糜所生的,但十歲左右夭折了。我們現在步入正題。
  • 西域三十六國——你能讀對幾個?
    西域三十六國——你能讀對幾個? 今天小編決定 在我們的辦公室日常問答中 選出一個主題 來做今天的「網課」 西域三十六國的有些國名 到底怎麼讀
  • 西域三十六國之一龜茲國古城為何荒蕪廢棄之謎
    古代龜茲地區在樂舞,石窟藝術方面是西域的代表,龜茲在古代的西域盛產鐵器,也是古代西域三十六國中比較強大的國家之一。古城遺址龜茲國曾經在西域三十六國中創造過輝煌的歷史和文化,由於地處綠洲,物產豐富,地大物博,樂舞和石窟藝術也是他們的文化代表,這樣一個繁榮昌盛的國度,歷史上並沒有記載其遭受戰爭,災害,瘟疫,宗教等紛爭,卻在一段時期內消亡了
  • 西域三十六國:精絕國擁兵五百人,最小的僅有四十五位戰士
    西域三十六國源於班固的《漢書·西域傳》;「西域以孝武時始通,本三十六國,其後稍分至五十餘,皆在匈奴之西,烏孫之南」。大漠風情、魂斷西域,西域留給了後人太多的遐想與追思,我們不妨以《鬼吹燈》中的一個橋段來開啟本文。
  • 西域不止有三十六國——讀《大寫西域》
    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說:「如果生命能夠重來一次,我希望生活在中國古代的西域。因為,那是一個文化匯聚的福地。」  西域,是自漢代以來對於玉門關以西地區的總稱。狹義的西域專指玉門關以西、蔥嶺以東的地區;廣義的西域則是古人對於陽關、玉門關以西,包括中國西部、中亞、南亞、西亞乃至歐洲的統稱。《史記》提到的西域國家有十五個,分布於廣義的西域。
  • 西域三十六國,你能讀對幾個?
    (敲黑板)今天選的的「課題」,就是小編們在研究新疆線路的時候,無數次被困擾甚至被嘲笑的——西域三十六國的有些國名到底怎麼讀!p.s.由於圖片資料不多,今天的配圖清晰度可能比較「糊」哈~來吧,開課!西漢時此國屬西域都護府轄制,至唐朝時被焉耆國吞併,成為焉耆國的屬地。《漢書·尉犁國傳》載:「尉犁國,王治尉犁城。去長安六千七百五十裡。戶千二百,口九千六百」。尉犁國國都尉犁城建在石崗上,地勢險要,形成了一個天然屏障,而石匠們則把石材壘砌在城門、城牆、宅府上,構成獨特的石頭城風光。
  • 《姑墨國》多浪文化的發源地!西域三十六國之八篇!
    漢西域三十六國之一。,姑墨國以農業為主,畜牧業為輔,可以產出銅、鐵、雌黃等礦物。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姑墨這個名字最終並沒有在歷史上留傳下來,反而是比姑墨更小的溫宿國,如今成為新疆的溫宿縣。這件事更使鳩摩羅什名聲鵲起,龜茲國王聽說後,親自來到姑墨國,請他為龜茲王宮的座上賓。
  • 它是西域三十六國之一,曾讓波斯帝國蒙羞,也曾破壞大唐盛世
    白居易的詩裡面,也提到了胡旋舞的源頭「胡旋女,出康居」,這裡的康居,指的就是曾經西域三十六國之一的康居國。康居國在西域諸國中,是存在比較久的,國祚近五百年。
  • 西域三十六國——絲綢之路的建立
    我們將用三篇的篇幅,講述浩渺的西域歷史,和與之印證的莫高窟壁畫。在上一篇,我們介紹了由張騫兩齣西域、充滿信念光輝的歷史。這一篇,我們將講述張騫如何鑿空西域,奠定絲綢之路萬世基業。滇國又名滇越,因遇有戰事將士們坐在大象上作戰,故又叫「乘象國」。使臣們了解到,在此以前,蜀的商人已經常帶著貨物去滇越貿易。同時還知道住在昆明一帶的少數民族「無君長」,「善寇盜」。正是由於滇國人的堅決阻撓,使得漢朝的使臣不得不停止前進。
  • 神秘西域三十六國之十一!
    大宛國(宛yuān)西域三十六國之一。漢時王治貴山城(今烏茲別克斯坦卡散賽)。後屬西域都護。唐顯慶三年(658年),置休循州都督府於其地渴塞城。北通康居 ,南面和西南面與大月氏接,產汗血馬。又作破洛那、沛汗、判汗、鈸汗、拔汗那、跋賀那。即古渠搜國。
  • 《尉犁國》「天下羊肉尉犁香」神秘西域三十六國之九!
    尉犁國(yù lí):漢西域三十六國之一,屬西域都護府。有著悠久的歷史,是古西域之尉犁國、渠犁國、山國等國地。西漢時此國屬西域都護府轄制,為尉犁國地,亦稱尉黎。東漢後為焉耆國所兼併。唐設渠犁都督府。至唐朝後期被焉耆國吞併,成為焉耆國的屬地。元明時期稱「羅布淖爾」(蒙語,意為匯入多水的湖)。明末稱「昆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