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的歷史,大唐攻略西域,絲綢之路的再興

2020-12-18 瓜熟蒂落的程度

原創|瓜熟蒂落的程度 圖片|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前面小編講了絲綢之路的由來,源於西漢的張騫出使。然而到了東漢末年,先是軍閥混戰,接著三國割據,再到兩晉不穩定的統制以及南北朝亂戰,中華民族進入了一個長達百年的戰亂和民族融合時期。曾經輝煌的大漢朝一去不返,繁榮的絲綢之路也一度中斷。

一直到了隋唐時期,特別是貞觀之後,絲綢之路才再次中興,恢復了當年的繁榮,甚至更勝往昔。而絲綢之路的再次中興,離不開大唐對於西域的攻略,最重要的舉措就是設置了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

大唐疆域

安西都護府唐朝設在西域天山南路的最高行政機構。唐初,西域處於西突厥控制之下,阻撓著唐朝與高昌、焉等西域國家的往來。唐滅東突厥後,開始與西突厥爭奪西域的控制權。

貞觀十一年(635年)大唐派兵降伏吐谷渾,打通向西域用兵的道路。貞觀十四年(640年),唐軍攻取高昌,稱為西州,設置安西都護府於交河城(今吐魯番西雅爾和卓)。642~648年,唐軍又接連打敗西突厥,攻取焉耆、龜茲等地。天山南路各小國紛紛擺脫西突厥控制歸附唐朝。貞觀二十二年(648年),遷安西都護府於龜茲,統領龜茲、焉耆、于闐、疏勒四鎮。唐高宗顯慶二年(657年),唐軍擊潰阿史那賀魯的叛唐軍隊,滅西突厥汗國,控制了西域廣大地區。在中亞碎葉以東置昆陵都護府,以西置濛池都護府,皆屬安西都護府。其轄境自今阿爾泰山,西至成海所有遊牧部族和蔥嶺。後北部地區分出,劃與新設的北庭都護府。

都護府的設置維護了唐王朝的中央集權,保障了西域地區的安定,並促進了西域與內地的經濟文化交流。

安西和北庭都護府

北庭都護府唐朝設在西域地區天山北路的最高行政機構。顯慶二年(657年),唐軍滅西突汗國,控制了整個西域地區。中亞諸國紛紛歸附唐朝,唐在這些地區劃置都督府和州,稱為羈縻州。

長安二年(702年),唐朝從安西都護府劃出天山北路的府州與新歸附地區合併,另建北庭都護府,府治設於庭州(今新疆吉木薩爾北破城子),轄境東起今阿爾泰山、巴裡坤湖,西達今鹹海西突販部族地區。「安史之亂」後唐朝軍事力量削弱,其轄地遂為回紇葛邏祿佔據。貞元六年(790年),府治被吐蕃攻佔。其對維護中央集權,保障西域地區的安定和促進西域與內地的經濟交流都起過重要作用。

唐朝絲綢之路

大唐對西域的攻略中興了絲綢之路,之後一直雖然時有戰亂,卻基本始終維持。一直到北宋時期,隨著造船技術的提升,海上絲綢之路開始興起,逐漸的取代了絲綢之路的地位,絲綢之路漸漸衰落。到了明朝中期,絲綢之路幾乎全部被海上絲綢之路取代,走向消亡。一直到2013年,國家提出「一帶一路」戰略,這個古老的只存在於歷史書中的商業路線才再次迎來了新生。

相關焦點

  • 新時代的絲綢之路——一帶一路
    以敦煌為起點,沿著河西走廊,參觀莫高窟、登臨嘉峪關、緬懷西路軍,順著古代絲綢之路,輾轉上千公裡。在對歷史的探尋和思考中,展望著未來的發展和民族的復興。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絲綢之路穿越千年,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紐帶。沿著這條神奇的道路,張騫義無反顧地踏上西域、霍去病如神兵天降般席捲祁連山。此後,伴隨著清脆的駝鈴聲,商隊絡繹不絕。
  • 古絲綢之路的概括,淺析對「一帶一路」的啟發
    近幾年,我們國家多次提出「一帶一路」計劃,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構想,強調要打造互利共贏的「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這是對古絲綢之路的極大肯定與繼承。然而,為何絲綢之路能多次在會議上提出,受到國家領導的高度重視?它到底有著怎樣的神秘面紗?就讓我們一起來重走絲綢之路,來揭開他的神秘面紗。
  • 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價值及對共建「一帶一路」的啟示
    公元前138年,漢武帝派遣張騫出使西域,正式貫通了中原至西域的通道。公元73年,班超前往西域,之後甘英奉命出使大秦(羅馬帝國),由此打通了由西域至條支(在今伊朗一帶)和安息(西亞古國,領有伊朗高原及兩河流域),並抵達波斯灣沿岸的道路。與此同時,海上絲綢之路也開始出現。西漢中葉,漢武帝遣使遠航,到達錫蘭(今斯裡蘭卡),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發端。
  • 新聞紀實評書·曉妍開講丨茶船古道譜新曲 「一帶一路」再揚帆
    話歷史,話變革,青年人的話題有趣味。歡迎收聽河南日報客戶端「青春派」欄目推出的新聞紀實評書《改革開放40年之曉妍開講》。第十四回 茶船古道譜新曲 「一帶一路」再揚帆戳音頻開聽!一來一往間,中原通過絲綢之路與沿線各國建立起了緊密的聯繫。隨後,南印度人菩提多羅入中土傳授佛法。他在嵩山面壁九年,開創禪宗,被尊為「達摩祖師」。北魏在他面壁之所建立了一座寺院,這便是千年古剎少林寺。到了唐代,洛陽人玄奘法師西往天竺,求取真經。歷經17年回到故土,除了翻譯上千部佛經之外,還留下了一部《大唐西域記》。
  • 「一帶一路」之絲路銀幣
    自13年「一帶一路」政策的提出,我們仿佛又看到了絲綢之路的復甦。為此國家銀行和國家外匯管理局還聯合收集發行了大型主題「一帶一路沿線66國郵幣鈔大全」。涵蓋沿線66個成員國,收藏難度非常大,不僅拓展了古絲綢之路,還是國力強盛的彰顯。
  • 「一帶一路」——半價遊唐城,重溫唐朝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的前世今生  「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這兩者共同構成了「一帶一路」重大倡議。  古代絲綢之路交往的繁榮鼎盛時期,是繼隋而建立的強大的唐朝。千年前的大唐有成千上萬的商人行走在絲綢之路上,而唐朝西市作為絲綢之路的起點,是全球貿易、物流、金融中心,八方輻輳、商賈雲集,有二百個行業,幾千家店鋪,上千家手工作坊。 而如今的「一帶一路」與中國唐朝「一帶一路」演繹如出一轍。
  • 屋脊夜譚:絲綢之路黃沙卷,一帶一路譜新篇
    原創: 蘇子00 ,來源:屋脊夜譚「絲綢之路」是個熱門話題,但要真正理清也不容易。漢代以前有無絲路?漢代絲路誰是主角?粟特商人如何崛起?唐代絲路如何變遷?草原絲路有啥背景?海上絲路為何興起?一帶一路有何前景?如能認真回顧歷史,就能更好看清未來。
  • 「一帶一路」上的古代貨幣
    在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召開之際,一本精選了87件絲綢之路古代貨幣文物展品的書籍《絲路泉蹤——「一帶一路」貨幣》為我們提供了一個以貨幣管窺歷史的新視角。  古代的絲綢之路溝通了各國的經貿文化交流,見證了中外友好往來的悠久歷史;當代的「一帶一路」建設將開啟中外交流和平共贏的新篇章,為世界人民謀福祉。
  • 一帶一路的絲綢之路關於張騫你不知道的秘密
    從2013年開始我國提出了「一帶一路」的合作倡議,而且通過近幾年的不斷發展我們也確切的看到了這個倡議給我們帶來的好處。那麼這一帶一路是什麼呢?一帶一路指的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咱們很多朋友可能不是很清楚,但是絲綢之路相信大家就很熟悉了。
  • 「文化探源」追溯從古絲綢之路到一帶一路的瓷源茶香
    1745年,浮梁茶就沿著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走向世界。1915年,浮梁茶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從此,浮梁工夫紅茶與斯裡蘭卡的高地茶、印度的大吉嶺茶一起,被列入世界三大高香茶。1953年,史達林先生生日,浮梁紅茶更是被作為國禮贈予史達林。古有陸上絲綢之路與海上絲綢之路,今有一帶一路。浮梁作為唐朝茶都,通過廣泛貿易往來,不斷向外傳遞著浮梁美名。
  • 「文化探源」追溯從古絲綢之路到一帶一路的瓷源茶鄉
    1745年,浮梁茶就沿著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走向世界。1915年,浮梁茶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從此,浮梁工夫紅茶與斯裡蘭卡的高地茶、印度的大吉嶺茶一起,被列入世界三大高香茶。1953年,史達林先生生日,浮梁紅茶更是被作為國禮贈予史達林。古有陸上絲綢之路與海上絲綢之路,今有一帶一路。浮梁作為唐朝茶都,通過廣泛貿易往來,不斷向外傳遞著浮梁美名。
  • 聆聽歷史足音——襄陽加速融入「一帶一路」透視之一
    【襄陽政府網消息】3月18日至27日,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君正帶隊出訪波蘭、俄羅斯,籤了大單,提了新要求;馬上又飛到韓國,走上海上絲綢之路。王君正強調,主動搶抓「一帶一路」重大戰略機遇,以創新的舉措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著力打造漢江流域開放高地。
  • 服務「一帶一路」戰略 專家考察西南絲綢之路(圖)
    西南絲綢之路示意圖。圖據網絡  四川新聞網瀘州7月16日訊(程莉娟 魏敏 記者 嶽東)人們大都知道張騫出使西域後,在漫天黃沙下形成的西北絲綢之路,卻較少知道在川黔山林之中,也有一條神秘的西南絲綢之路。它起自先秦遠古,穿越了兩千多年的繁華起落。
  • 春風播新綠 絲路花雨濃--在華留學生眼中的「一帶一路」
    在漫長的歷史歲月裡,留學生始終是中外交流史上一支重要的力量。「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之後,沿線國家成為來華留學的發力點。目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華留學生數量已突破20萬人。 跨越千年 不變的文化交流與溝通 春日的古都西安,草長鶯飛。在西北大學佛教研究所裡,來自印度的留學生冠秀傑打開一卷《大唐西域記》認真研讀。
  • 從「絲綢之路」到「一帶一路」佳句佳段學習精選
    5.漢代張騫於公元前138年和119年兩次出使西域,使得「胡風」吹進中原,「漢俗」傳入西域,一個文化大交流的時代自此開始。今天,「一帶一路」建設傳承的正是這些精神,走的正是這樣一條路。22.絲綢之路的道路漫長而久遠,而且無始無終。在古代,它是傳播友誼的道路,也曾經是被戰爭鐵蹄踐踏過的道路。今天,人們已經忘卻昔日曾經有過的苦難,而把絲綢之路看作是連結東西方文明的紐帶。近年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起的「絲綢之路研究計劃」,把絲綢之路稱作「對話之路」,以促進東西方的對話與交流。
  • 趙凌飛 | 「一帶一路」史研究綜述
    回顧「一帶一路」史研究, 可看出:「絲綢之路」的文獻學與考古學研究成就突出, 尤其是對於敦煌吐魯番文書的研究成果豐碩;專題研究中對政治、經濟、文化、宗教、交通的關注較為明顯;區域研究集中於西域;個案研究集中於城市.「海上絲綢之路」研究主要偏重考古、貿易與港口, 對於「一帶一路」的起源、內涵、價值、作用、影響這些重大問題的研究成果有限, 對於「海上絲綢之路」的政治、宗教、文化研究成果太少。
  • 張寶通:從「秦那」(China)到「一帶一路」核心區
    2014年,我隨「絲綢之路萬裡行」團隊,從西安到羅馬,走完了絲綢之路全程,發現絲綢之路沿線國家把中國叫「秦」。後來我又旅遊走了其他相關國家,進一步證實了這一點。絲綢之路的主通道是從新疆南疆到羅馬,新疆維吾爾族,以及塔吉克、阿富汗、烏茲別克、亞塞拜然、伊朗、土耳其(東羅馬)等主通道上的國家把中國都叫「秦」,義大利、法國、西班牙、比利時等拉丁語國家把中國叫「秦那」。
  • 關於「一帶一路」建設數字絲綢之路
    打開APP 關於「一帶一路」建設數字絲綢之路 發表於 2019-04-29 11:06:01 共建「一帶一路」成績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目的是聚焦互聯互通,深化務實合作,攜手應對人類面臨的各種風險挑戰,實現互利共贏、共同發展。
  • 人民要論:古絲綢之路與共建一帶一路
    ■研究和總結古絲綢之路上經濟、政治、文化交往和不同文明互學互鑑的歷史經驗,對於推動「一帶一路」建設走深走實、促進不同文明交流互鑑、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具有重要意義。 ■古絲綢之路上不同文明和國家、地區之間的交流互鑑,宛如一軸內容豐贍、異彩紛呈的歷史長卷,其歷史特點也多式多樣,給我們帶來深刻的歷史啟示。
  • 絲路花開,緊抓「一帶一路」四川機遇
    綜上所述,可以看到:第一,成都是「一帶一路」上最重要的中心城市,從南北方向可縱貫連通陸上和海上兩條絲路。第二,成都也是「高原絲路」和「喜馬拉雅文化帶」的東端起始點,從東西方向上可橫貫青藏高原,並且聯接中亞、南亞;以成都為中心的「西部大十字」網絡,歷史上成為「一帶一路」的西部樞紐,不可缺少,更不能忽視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