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的絲綢之路關於張騫你不知道的秘密

2020-12-07 法眼無雙

從2013年開始我國提出了「一帶一路」的合作倡議,而且通過近幾年的不斷發展我們也確切的看到了這個倡議給我們帶來的好處。

那麼這一帶一路是什麼呢?

一帶一路指的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咱們很多朋友可能不是很清楚,但是絲綢之路相信大家就很熟悉了。

沒錯,這個絲綢之路就是咱中國歷史上非常有名的絲綢之路,相信大家基本上都在小學或者初中課本上學到過,關於絲綢之路的部分內容,其中說到了張騫出使西域。

因為絲綢之路就是有張騫出使西域而開闢出來的陸上通道,是一條經我國西安(古長安)為起點,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並連接地中海等各國的陸上通道。

可以說張騫出使西域給我們帶來的影響絕對是空前絕後的。那麼我們就今天就來說一個關於張騫的故事,相信很多人了解張騫只是簡單的從咱初中課本上了解的比較官方的知識內容。但是一些關係到張騫比較細節,比較生活的內容比較少。

張騫出生的年代是西漢漢武帝時期,當時張騫其實並是什麼有名望的官員,甚至他的官都是親戚朋友花錢給他買來的,當時張騫買的官位並不出眾,而是在皇帝身邊做了一個不知名的侍衛。可以說,當時漢武帝都不知道身邊有個人叫張騫。

那麼張騫是怎麼出現在大眾眼前的呢,又是怎麼出使西域成就了千古美名的呢?

話說當時漢朝初建的時候,漢高祖劉邦曾經攻打匈奴,結果被匈奴打敗並未困了七天七夜,後來脫困後就再也沒有攻打過匈奴。一直到了漢武帝時期,大家都知道漢朝最鼎盛的時期就是漢武帝時期,漢武帝覺著自己國家治理的還行,武力有不錯,所以就想起來當年自己的老祖宗被匈奴打敗了,所以漢武帝就想著攻打匈奴,當然這是咱自己講故事所以就簡單這麼一說,實際上漢武帝攻打匈奴並不是僅憑一時的胡思亂想。

只是當年老祖宗在匈奴那吃了虧,所以漢武帝也不敢隨便就打過去,不過還是時不時的就跟匈奴摩擦其衝突,有一次大漢軍隊抓到了匈奴的一名軍官,經過逼供得知了匈奴剛剛跟他們的鄰居月氏部落起了衝突,正好,這個月氏在匈奴的西邊,所以漢武帝就想著聯合月氏給匈奴來個裡外夾擊。但是那個時候也沒有電話電腦,溝通不方便,所以就得派人前去跟月氏談合作。

不過月氏部落是在匈奴西側也就是現在的新疆伊犁河一帶,非常的遠,一來一回怎麼著也得好幾年。路途不光是遙遠,行進還非常的艱難,大家可以想像一下,我們現在擁有這麼多先進的裝備,去前往新疆深處徒步旅遊一次那也得費很大的力氣,還不一定能安全到達,更何況當時漢朝的條件,所以這是個非常苦的差事。

漢武帝也知道這事情不好幹,為了讓這個事情能夠順利完成,他必須找一個能幹的了的人,而且這個人還必須是自願的,為什麼呢,前面強調了,路途非常艱苦,而且需要好幾年,要是不是自願的,可能半路上就跑了,然後過兩年回來說完成任務了,要是到時候漢武帝發兵大戰那就得吃虧,所以只能找心甘情願的人去,所以漢武帝就發文昭告文武百官,問問誰願意去,只是誰都不願意去。

不過後來張騫自告奮勇說要去,所以才有了後來張騫出使西域這一攤子事情,那為什麼別人都不願意去,這個張騫就主動要去呢?

實際上說白了張騫是想轉正,因為畢竟自己那個官是花錢買的,言不順名不正,但是張騫覺著自己還是有些才能的,所以他想憑藉自己的真本事來堂堂正正的做官,所以就自願報名做了出使西域的使臣。

當時,張騫出行的時候是帶了一百多號人去的,只是到了半路就被匈奴抓走了,不過匈奴沒有殺害張騫,而是想要馴服這個來自漢朝的人,所以就對張騫進行各種的刑罰,軟的硬的都來,不過張騫沒有屈服,後來匈奴見他軟硬都不行,所以就想要感化張騫,於是就在把張騫送去了樓蘭,並在那給他找了一房媳婦。說是感化,其實就是變相的軟禁著。而張騫就這麼一直被人監視著在樓蘭和他的樓蘭媳婦生活著,不過他沒有一刻不想回到大漢,只是一直沒有機會,直到張騫在樓蘭待了十年左右的時候,終於張騫抓住機會逃跑了。

不過張騫沒有回到大漢,而是想著繼續完成漢武帝給他的任務,去好月氏部落談合作的事情。於是張騫繼續西去,途中經過他經過不少地方,也都記住了哪些地方的特徵特茂,終於找到了月氏部落,只不過月氏部落因為內部矛盾分裂了,分成了小月氏和大月氏,而張騫第一個找到的是小月氏,於是繼續西往途中遇到了不少效果,得知張騫來自大漢,也給了張騫不少的幫助。只是張騫找到大月氏後,大月氏已經習慣了安穩的生活,當時的國王已經不想在參與戰鬥。

為了說服大月氏國王,張騫在當地生活了一年左右的時間,不過還是沒能說動大月氏國王,不過張騫認為自己的任務沒有完全失敗,因為張騫經過這一路,已經掌握了西域的風土人情,地理位置,甚至匈奴的內部結構權力結構也一清二楚,即便開戰也是有著與其周旋的把我。於是張騫開始回國,原本張騫回國氏繞開匈奴領土的,只是匈奴擴張速度太快,張騫雖然繞靠了原來的匈奴領土,可是還是進入了匈奴新的領土板塊,又再次被抓,並且又送回了樓蘭,跟自己的妻子一起生活,大概過了一年,終於張騫找到了逃跑的機會,匈奴內亂奪權,看守張騫的士兵早就擅離職守了,所以張騫帶著樓蘭的妻子一起逃回了大漢。

回到大漢後,張騫跪地痛哭,終於,經過十三年的不懈努力回到了自己的國土。

此後張騫也曾再次前往西域,不過已經氏輕車熟路了。正是因為張騫的這次西域之旅開闢了絲綢之路的先河,後人才能繼續沿著張騫的路開拓前進。

甚至在張騫西域之旅後的幾百年內都沒有人再次進行過西域之旅,直到唐朝時唐三藏西遊才再次對西域進行了探索和開拓。

相關焦點

  • 張騫為何要開拓絲綢之路?絲綢之路又有哪些重要意義?
    如今在全世界名聲大噪的"一帶一路,絲綢之路"雖然不是傳統意義中我們熟知的絲綢之路,而是眾多國家一起建造的一條連接亞太經濟帶與歐洲經濟圈的經濟大走廊,但這一偉大構想都來源於公元前138年的一次西域出行,張騫帶領使團踏上了漫漫徵程,同時中華民族歷史中,也留下了張騫濃墨重彩的一筆。
  • 服務「一帶一路」戰略 專家考察西南絲綢之路(圖)
    西南絲綢之路示意圖。圖據網絡  四川新聞網瀘州7月16日訊(程莉娟 魏敏 記者 嶽東)人們大都知道張騫出使西域後,在漫天黃沙下形成的西北絲綢之路,卻較少知道在川黔山林之中,也有一條神秘的西南絲綢之路。它起自先秦遠古,穿越了兩千多年的繁華起落。
  • 一帶一路 你應該知道的絲路
    2000多年前,西漢漢武帝時張騫從長安帶隊出使西域,首次開拓絲綢之路,被稱為「鑿空之旅」。此後,在通過這條漫漫長路進行貿易的貨物中,中國的絲綢最具代表性,「絲綢之路」因此得名。經過千年輝煌與磨難的洗禮,今天的「絲綢之路」已不同於當年,進行了新的規劃。形成了新的「絲綢之路經濟帶」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此舉將重現絲路輝煌,給「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與地區進行深度的經濟合作與文化交流。
  • 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盛大啟幕 電影《大漢張騫》備受矚目
    昨日下午,由唐滔導演,張寧江、石兆琪、陳曦、張凱元等主演的歷史動作片《大漢張騫》在第七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上發布,吸睛無數。本次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邀請到數百位影壇名流匯聚西安,除了電影《我和我的家鄉》、《半個月亮爬上來》等多個優秀劇組之外,電影《大漢張騫》也收到了電影節的特別邀請。電影《大漢張騫》由橫店影視旗下浙江橫店柏品影視傳媒有限公司、西安曲江影視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北京馨友影視傳媒有限公司共同出品,北京馨友影視獨家製作。
  • 「一帶一路」主題動畫片《絲路傳奇》少兒頻道開播
    「一帶一路」主題大型動畫系列片《絲路傳奇》的 第一部——《絲路傳奇特使張騫》今晚正式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少兒頻道黃金時段「銀河劇場」播出,同日,央視動畫有限公司發布了「張騫西行」版的開播官方海報。實地採風精良大製作 宏大史實趣味演繹為響應國家「一帶一路」的倡議,少兒頻道與央視動畫結合中國歷史文化和社會現狀,集中優勢資源和力量歷時3年,聯合重磅打造出大型動畫系列片《絲路傳奇》。此次推出的《絲路傳奇特使張騫》和《絲路傳奇大海圖》兩部動畫片共104集。
  • 茶葉的味道,雞翅知道!用食物解讀一帶一路
    提到交流,就不得不提「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這個詞,想必大家都不陌生。「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隨著時代發展,絲綢之路成為古代中國與外界的交流。 從今天開始,在「一帶一路」上帶進來和走出去的食材,做出特別的「一帶一路」美食~陝西作為古代絲綢之路的重鎮,在古代中西方交流的過程中,有很多現在常見的水果和蔬菜傳入中華大地。來自陝西的大廚,也是咱《回家吃飯》的備菜廚師張勇,將為「一帶一路」特別節目打頭陣!
  • 「一帶一路」28個問答,讓你最懂行!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即將舉行,這是「一帶一路」倡議自提出以來規格最高的國際會議。多麼高端!大氣!上檔次! 到今年5月,「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已經3年零8個月了。先來考考你,「一帶一路」的全稱是什麼?關於它的「前世今生」,你能一一道來嗎?它和古代絲綢之路是一回事嗎?……小編精心整理,今天特開設問答專場,專門為你答疑解惑。
  • 一帶一路的歷史,大唐攻略西域,絲綢之路的再興
    原創|瓜熟蒂落的程度 圖片|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前面小編講了絲綢之路的由來,源於西漢的張騫出使。然而到了東漢末年,先是軍閥混戰,接著三國割據,再到兩晉不穩定的統制以及南北朝亂戰,中華民族進入了一個長達百年的戰亂和民族融合時期。
  • 關於絲綢之路,那些你不知道的冷知識
    . '絲綢之路'的名字其實出自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他在1877年出版的《中國——親身旅行和據此所作的研究成果》一書中,第一次提到'絲綢之路',這條古老商路誕生2000年後才擁有正式的名字。
  • 中意籤署「一帶一路」備忘錄:古絲綢之路的終點,你好!
    當地時間3月23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羅馬同義大利總理孔特共同見證籤署和交換中意關於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諒解備忘錄。  在「一帶一路」的朋友圈裡,義大利是新朋,更是故友:曾經,古絲綢之路上,我是起點,你是終點。如今,在「一帶一路」的歷史坐標上,我們絲路之緣再續。
  • 洮硯史上的「兩彈一星」 ——「一帶一路」巨型洮硯與甘肅絲綢之路
    與此同時,一方長5.9米,寬3.5米,高1.50米,重量達19噸的「一帶一路」重建硯也應運而生。其上雕刻有19條形態各異,栩栩如生「巨龍」,以及穿行在歐亞大陸的「和諧號」高鐵、翱翔藍天的飛機、作為「絲綢之路」的起點標誌的西安大雁塔、被譽為「東方雕塑館」的天水麥積山和「絲綢之路」上聞名遐邇的自然景觀和文化遺產敦煌莫高窟。
  • 「一帶一路」涉及到的這些名詞你都知道什麼意思嗎
    5月14日上午,「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開幕。關於「一帶一路」,這些名詞你知道什麼意思嗎?
  • ...海上絲綢之路新篇章_一帶一路·共建繁榮_中國網_一帶一路官網
    在合浦漢代文化博物館,總書記參觀了海上絲綢之路文物精品展覽。陶器、青銅器、金銀器、水晶瑪瑙、琥珀松石……一件件當地出土的文物,見證了合浦作為海上絲綢之路早期始發港的歷史。習近平詳細了解文物的年代、特點、來源,詢問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貿易往來、文化交流有關情況,說這裡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
  • 2020年一帶一路國際日獻詞《回望烏孫國》
    2020年12月16日是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倡議之後的第七個國際日,也是"和平公主"劉細君誕辰兩千多年,以及"世界樂聖"貝多芬誕辰兩百五十周年的日子,這是東西方人民文化互鑑與古今聖賢輪迴重逢的時刻,兩千多年前的"和平公主"劉細君給一帶一路國際日賦予了和平的內涵,兩百多年前的"世界樂聖"貝多芬給一帶一路國際日帶來了美妙的音樂。
  • 新聞紀實評書·曉妍開講丨茶船古道譜新曲 「一帶一路」再揚帆
    這位博望侯,就是出使西域開創絲綢之路的張騫。當年張騫西行,路過匈奴地盤被扣押十數年,但是,他不辱使命,不失漢節,前後兩番出使西域,開創了延續數千年不絕的絲綢之路。也正是因為這份功勞,張騫得到了當朝大將李廣都未能得到的侯爵之位。來往,才能相親。博望侯張騫可能沒想到,自己當年這一「往」的二百年後,中原大地就迎來了一「來」。
  • 張騫去世70年,羅馬凱撒大帝穿上從絲綢之路運來的長安絲綢新裝
    貴族們私下打聽,才知道這是用來自中國的絲綢做成的。一時間,絲綢服裝成了羅馬帝國備受追捧的奢侈品。最高的時候,一斤絲綢可以賣到十二兩黃金。絲綢是怎樣從遙遠的東方中國來到西方羅馬帝國的呢?絲綢之路。地中海沿岸景觀2沿著絲綢之路向東,走回70年前,也就是公元前114年,在東方的西漢帝國,有個叫張騫的人去世了。眾所周知,張騫就是絲綢之路的開闢者。張騫生於哪一年、死時多少歲?
  • 衛生計生委就「一帶一路」暨「健康絲綢之路」高級別研討會相關...
    2017年8月18號-19號,我委將主辦「一帶一路」暨「健康絲綢之路」高級別研討會,為了讓大家提前了解一些關於這場高級別研討會的有關情況,今天我們專門請來了國家衛生計生委國際合作司張揚司長,我委規劃與信息司侯巖司長,我委國際交流與合作中心高衛中主任。請三位嘉賓向大家介紹會議的有關情況。下面首先請張揚司長通報有關情況。
  • 全網帶貨第一人張騫
    公元前139年,從來沒出過遠門的侍從官張騫在仕途無望的情況下,自告奮勇接下了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公費出差來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出關中、過河西、穿戈壁、越天山。誰也沒有想到,這次說走就走的旅行,竟為方興未艾的漢帝國,打開了一個大大的世界。張騫走過路後來被西方地理學家李希霍芬取了個如詩如畫的名字:絲綢之路。
  • 你不知道的絲綢之路丨撒馬爾罕——中亞絲綢之路文明的「心臟」
    位於亞歐大陸中心的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撒馬爾罕(Samarkand)市是「絲綢之路」上最重要的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撒馬爾罕是烏茲別克斯坦第二大城,撒馬爾罕州首府。作為中亞的歷史名城,已有2500年的歷史,關於它的記載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紀。
  • 3分鐘看懂:一帶一路的跨國高鐵如何影響你的財富!
    說起「絲綢之路」,可能大家只記得張騫,其實,除了張騫所走過的陸路外,還有「雲帆高掛,晝夜星馳」的海上絲綢之路;還有千山萬水、谷深林密、山間鈴響馬幫來,以茶馬古道為主的南方絲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