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3年開始我國提出了「一帶一路」的合作倡議,而且通過近幾年的不斷發展我們也確切的看到了這個倡議給我們帶來的好處。
那麼這一帶一路是什麼呢?
一帶一路指的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咱們很多朋友可能不是很清楚,但是絲綢之路相信大家就很熟悉了。
沒錯,這個絲綢之路就是咱中國歷史上非常有名的絲綢之路,相信大家基本上都在小學或者初中課本上學到過,關於絲綢之路的部分內容,其中說到了張騫出使西域。
因為絲綢之路就是有張騫出使西域而開闢出來的陸上通道,是一條經我國西安(古長安)為起點,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並連接地中海等各國的陸上通道。
可以說張騫出使西域給我們帶來的影響絕對是空前絕後的。那麼我們就今天就來說一個關於張騫的故事,相信很多人了解張騫只是簡單的從咱初中課本上了解的比較官方的知識內容。但是一些關係到張騫比較細節,比較生活的內容比較少。
張騫出生的年代是西漢漢武帝時期,當時張騫其實並是什麼有名望的官員,甚至他的官都是親戚朋友花錢給他買來的,當時張騫買的官位並不出眾,而是在皇帝身邊做了一個不知名的侍衛。可以說,當時漢武帝都不知道身邊有個人叫張騫。
那麼張騫是怎麼出現在大眾眼前的呢,又是怎麼出使西域成就了千古美名的呢?
話說當時漢朝初建的時候,漢高祖劉邦曾經攻打匈奴,結果被匈奴打敗並未困了七天七夜,後來脫困後就再也沒有攻打過匈奴。一直到了漢武帝時期,大家都知道漢朝最鼎盛的時期就是漢武帝時期,漢武帝覺著自己國家治理的還行,武力有不錯,所以就想起來當年自己的老祖宗被匈奴打敗了,所以漢武帝就想著攻打匈奴,當然這是咱自己講故事所以就簡單這麼一說,實際上漢武帝攻打匈奴並不是僅憑一時的胡思亂想。
只是當年老祖宗在匈奴那吃了虧,所以漢武帝也不敢隨便就打過去,不過還是時不時的就跟匈奴摩擦其衝突,有一次大漢軍隊抓到了匈奴的一名軍官,經過逼供得知了匈奴剛剛跟他們的鄰居月氏部落起了衝突,正好,這個月氏在匈奴的西邊,所以漢武帝就想著聯合月氏給匈奴來個裡外夾擊。但是那個時候也沒有電話電腦,溝通不方便,所以就得派人前去跟月氏談合作。
不過月氏部落是在匈奴西側也就是現在的新疆伊犁河一帶,非常的遠,一來一回怎麼著也得好幾年。路途不光是遙遠,行進還非常的艱難,大家可以想像一下,我們現在擁有這麼多先進的裝備,去前往新疆深處徒步旅遊一次那也得費很大的力氣,還不一定能安全到達,更何況當時漢朝的條件,所以這是個非常苦的差事。
漢武帝也知道這事情不好幹,為了讓這個事情能夠順利完成,他必須找一個能幹的了的人,而且這個人還必須是自願的,為什麼呢,前面強調了,路途非常艱苦,而且需要好幾年,要是不是自願的,可能半路上就跑了,然後過兩年回來說完成任務了,要是到時候漢武帝發兵大戰那就得吃虧,所以只能找心甘情願的人去,所以漢武帝就發文昭告文武百官,問問誰願意去,只是誰都不願意去。
不過後來張騫自告奮勇說要去,所以才有了後來張騫出使西域這一攤子事情,那為什麼別人都不願意去,這個張騫就主動要去呢?
實際上說白了張騫是想轉正,因為畢竟自己那個官是花錢買的,言不順名不正,但是張騫覺著自己還是有些才能的,所以他想憑藉自己的真本事來堂堂正正的做官,所以就自願報名做了出使西域的使臣。
當時,張騫出行的時候是帶了一百多號人去的,只是到了半路就被匈奴抓走了,不過匈奴沒有殺害張騫,而是想要馴服這個來自漢朝的人,所以就對張騫進行各種的刑罰,軟的硬的都來,不過張騫沒有屈服,後來匈奴見他軟硬都不行,所以就想要感化張騫,於是就在把張騫送去了樓蘭,並在那給他找了一房媳婦。說是感化,其實就是變相的軟禁著。而張騫就這麼一直被人監視著在樓蘭和他的樓蘭媳婦生活著,不過他沒有一刻不想回到大漢,只是一直沒有機會,直到張騫在樓蘭待了十年左右的時候,終於張騫抓住機會逃跑了。
不過張騫沒有回到大漢,而是想著繼續完成漢武帝給他的任務,去好月氏部落談合作的事情。於是張騫繼續西去,途中經過他經過不少地方,也都記住了哪些地方的特徵特茂,終於找到了月氏部落,只不過月氏部落因為內部矛盾分裂了,分成了小月氏和大月氏,而張騫第一個找到的是小月氏,於是繼續西往途中遇到了不少效果,得知張騫來自大漢,也給了張騫不少的幫助。只是張騫找到大月氏後,大月氏已經習慣了安穩的生活,當時的國王已經不想在參與戰鬥。
為了說服大月氏國王,張騫在當地生活了一年左右的時間,不過還是沒能說動大月氏國王,不過張騫認為自己的任務沒有完全失敗,因為張騫經過這一路,已經掌握了西域的風土人情,地理位置,甚至匈奴的內部結構權力結構也一清二楚,即便開戰也是有著與其周旋的把我。於是張騫開始回國,原本張騫回國氏繞開匈奴領土的,只是匈奴擴張速度太快,張騫雖然繞靠了原來的匈奴領土,可是還是進入了匈奴新的領土板塊,又再次被抓,並且又送回了樓蘭,跟自己的妻子一起生活,大概過了一年,終於張騫找到了逃跑的機會,匈奴內亂奪權,看守張騫的士兵早就擅離職守了,所以張騫帶著樓蘭的妻子一起逃回了大漢。
回到大漢後,張騫跪地痛哭,終於,經過十三年的不懈努力回到了自己的國土。
此後張騫也曾再次前往西域,不過已經氏輕車熟路了。正是因為張騫的這次西域之旅開闢了絲綢之路的先河,後人才能繼續沿著張騫的路開拓前進。
甚至在張騫西域之旅後的幾百年內都沒有人再次進行過西域之旅,直到唐朝時唐三藏西遊才再次對西域進行了探索和開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