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首都德裡,是印度第三大城市,一邊古色古香,另一邊高樓入雲
印度的北部伸展著一片一望無際的大平原恆河平原,在平原的西部,有一條恆河最大的支流朱木拿河。朱木拿河水滾滾而下,在河的中遊西岸,一南一北屹立著新舊兩座城市,碧波蕩漾的河水繞過舊城,又折向新城,然後繼續向東南方靜靜流淌。舊城古色古香,寺廟林立。另一邊的新城高樓入雲,到處是一座座現代化建築物和一條條立體交叉公路,它就是印度首都德裡。
德裡是印度第三大城市,由舊德裡、新德裡及鄰近郊區組成,總面積1485平方公裡,人口約900萬,其中,新德裡面積41平方公裡,人口270多萬。
新德裡臨舊德裡而建,是中央政府所在地,全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交通樞紐;舊德裡是德裡中央直轄區首府及商業、工業中心。
德裡是一座古城,悠久的歷史給它留下印度7個王朝的遺址。印度2000年前的史詩《摩訶婆羅多》中記載,那時這裡就已經有了居民點是一個不小的古鎮。
公元前100年左右,孔雀王朝的土邦王拉賈德裡在這裡建國,遂與他的名字諧音,取名德裡。德裡地處印度河恆河流域要道,為次大陸的十字路口,是從西北路進入印度北部的必經之地,戰略地位重要,自古以來是兵家必爭之地,也是理想的建都之所,在戰事紛起的年代,它的15座城市相繼被摧毀,屢毀屢建。17世紀初,莫臥兒帝國在這裡建都後,德裡便成為全印度的政治中心。1847年,英國佔領了印度全境,殖民首府原設在加爾各答,後移到德裡,並在德裡舊城南面3公裡處新建一座現代化城市新德裡。
1931年,英國當局正式遷都新城。1947年印度獨立後,德裡被定為印度的首都。首都德裡是由舊德裡和新德裡兩座風格迥然不同的城市組成,是個「過去與現在,傳統與當代,新與舊的融合」的城市。到了德裡,你會發現你不只跨越了地理上的境界,也經過了時光隧道,就像進入了過去,但又停留在現在。舊德裡如同一面歷史鏡子,展現了印度的古代文明,新德裡則是一座裡程碑,讓人們看到了印度迅速發展前進的步伐。
新舊兩座城市中間隔著一座德裡門,並以著名的拉姆利拉廣場為界,廣場以北為舊德裡。現在的舊德裡是莫臥兒王朝第五代帝王夏傑罕建造的,夏傑罕年輕美貌的王后穆莫泰姬·瑪哈爾去世,為了擺脫對愛妻的懷念,躲避當地酷熱的氣候,夏傑罕決定把首府從阿格拉遷往德裡。1638年,國王召集了全國的能工巧匠,花了11年時間終於建成了德裡有史以來最大的古城,幸運的是它在以後戰火中得以倖存,處處保留了古代風貌。
新德裡是英國殖民政府建造的,1911年12月15日,英國國王喬治五世為新德裡奠基,英國設計師埃德溫·勒琴斯受命在舊德裡以南一座名為拉伊西納小山周圍的一片荒地上,規劃設計一座新城市,他參考羅馬、雅典和印度城市的建築式樣,別具匠心地設計了這座既保留古代色彩、又煥發現代風姿的嶄新城市。新城市在1929年才宣布竣工,並定名「新德裡」。
你喜歡「印度首都德裡,是印度第三大城市,一邊古色古香,另一邊高樓入雲」嗎?一邊是古老的城區,一邊是現代化都市,如果是你,你會選擇住在古色古香的舊德裡還是現代化的新德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