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對外國投資限制措施被指針對中國,分析人士:進一步惡化兩國關係

2020-12-19 環球網

【環球時報報導 記者 王逸】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14日報導稱,由於澳大利亞政府對外國投資採取的臨時性限制措施,中國企業收購澳企的計劃或擱置,或被澳方否決。分析人士認為,這些限制規定進一步惡化了坎培拉與北京方面的關係。

今年3月,澳大利亞政府規定將需要外國投資審查委員會(FIRB)審查的外商投資額度門檻臨時降低為零澳元,這意味著所有在澳大利亞進行的外國投資項目均需獲得FIRB的批准。ABC稱,當時這項措施是為了防止疫情期間脆弱的澳大利亞企業被外資趁機收購。但有業內人士表示,這一措施被用來針對中國買家。

澳大利亞外國投資諮詢公司負責人莫爾斯沃斯表示,實施這項措施以來,中國買家的投資競標幾乎被凍結。「我們看到,來自中國的投資者要通過審批的難度很大。」他還提到,中國買家無法收購澳大利亞資產,並不是因為缺乏興趣,如果坎培拉方面的態度不軟化,中國買家最終會將目光投向別處。

ABC稱,上述限制規定是臨時性的,將於今年12月31日到期,屆時將由其他新規則取代。據悉,按照新規則,外國買家在競購敏感資產時要面臨更多審查,而澳大利亞國庫部長將得到授權,強行取消已經獲批的收購交易。任何被認為涉及國家安全的敏感資產的審查額度門檻將保持在零澳元。

雪梨科技大學澳中關係研究院院長詹姆斯·勞倫森稱,澳大利亞政府有理由限制外國投資,但拒絕所有來自中國的投資,有反應過度、「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風險。他還表示,澳大利亞發出「咄咄逼人」的信號,取得的效果適得其反。

相關焦點

  • 投資暴減47%!外媒:中國對澳投資銳減,或因關係惡化導致
    近日,英國《衛報》發表文章,文中指出,根據調查顯示,一年之內中國對澳大利亞的投資暴跌近47%。這項研究報告來自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根據研究數據表明,中國與澳大利亞之間投資高峰期是在2016年,當年澳大利亞共獲得中國投資近158億澳元,而2019年中國對澳大利亞的投資只有僅僅25億澳元。中國來澳投資的轉折點發生在2017年,這一年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表示澳洲的外國安全法需要修改,雖然沒有公告天下,但這一舉動明顯就是在針對中國。
  • 澳大利亞通過新法案,澳專家:將再次惡化中澳兩國關係
    導語:近日,路透社發表觀點,稱周四澳大利亞議會通過的新法案很有可能導致中澳兩國之間的矛盾進一步加劇。但在路透社評論裡,分析人員卻持有其它意見。多數分析人員覺得該法案的頒布就是在針對中國,一名來自墨爾本大學的專家認為,該法案將再次惡化中澳兩國關係。 「一帶一路」協議 此法案一經通過,就代表著聯邦政府有權利阻止澳大利亞與外國政府之間所有協議的實施。
  • 「離了中國,我們生活水平會下降,建設軍隊的錢也要打折扣」——澳...
    一段時間以來,隨著中美兩國關係關係跌入低谷,中國和澳大利亞政治關係也持續緊張,兩國之間的不信任情緒持續上升。政治經濟互為表裡,中澳兩國的經濟關係也不斷遇冷。中國對澳大利亞的投資大幅下降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最新分析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對澳商業投資為18億美元,與2018年的35億美元相比,降幅約為47%,這也是連續第三年下降。這一數字與2016年115億美元的峰值相去甚遠,澳大利亞礦業、房地產、製造業和農業都受到波及。
  • 中澳關係惡化!中國細數澳大利亞 14「罪狀」!澳大利亞拒絕道歉
    華輿訊 據今日阿德萊德報導,近年,澳中關係因多領域出現摩擦而惡化,包括澳方對國內中國影響力的打擊、中國在澳投資以及澳大利亞呼籲對新冠疫情來源進行獨立調查。中國列出一系列澳大利亞的「罪狀」,要求澳大利亞政府採取行動阻止兩國關係惡化。
  • 互限入境首日韓日各執一詞 未來韓日關係有可能持續惡化?
    不過,有韓國對日相關人士表示,現在韓日之間各種問題堆積如山,已經到了無法溝通的地步,而新冠肺炎疫情進一步促使雙方「疑心生暗鬼」,未來韓日關係有可能持續惡化。  日本福岡機場國際航站樓門可羅雀  據韓聯社9日報導,當天上午,僅有兩個航班從韓國飛抵日本,其中僅有3名韓國籍旅客,韓日人員往來基本停擺。
  • 澳洲限制中資投資!此前中國對澳投資跌超47%
    然而就在澳企急需資金提振業績之際,澳大利亞卻作出了意外決定。 據12月14日報導指出,由於澳大利亞對外國投資設下了臨時性的投資門檻,中國企業收購澳洲資產的計劃正延誤或駁回。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今年3月份,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表示,為了避免更多的澳洲企業被低價出售,暫時將所有外國投資的門檻將為零元,該國投資審查委員會(FIRB)決定交易的時限從30天延至6個月。
  • 澳大利亞農業部報告:中澳關係惡化重創農業出口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澳報告:中澳關係惡化重創農業出口本報記者 趙覺珵對於世界第四大農產品出口國澳大利亞而言,2020年並不好過。路透社7日稱,今年前11個月中國自澳進口同比下降4.9%。報告認為,中國與澳大利亞之間的貿易緊張局勢是影響澳農產品出口的主要因素。有測算顯示,受此影響的農產品市場價值約190億美元。在澳大利亞各種農業出口商品中,纖維產品長期依賴中國市場。但由於最近中國的相關措施,葡萄酒、大麥等產品出口也受到巨大影響。
  • 互限入境首日,韓日各執一詞,未來韓日關係有可能持續惡化?
    不過,有韓國對日相關人士表示,現在韓日之間各種問題堆積如山,已經到了無法溝通的地步,而新冠肺炎疫情進一步促使雙方「疑心生暗鬼」,未來韓日關係有可能持續惡化。日本福岡機場國際航站樓門可羅雀據韓聯社9日報導,當天上午,僅有兩個航班從韓國飛抵日本,其中僅有3名韓國籍旅客,韓日人員往來基本停擺。
  • 澳強買強賣,揚言將中國告上WTO,要求中國取消貿易限制恢復進口
    因此,坎培拉政府就「中國不合理徵收澳大麥關稅」一事向WTO提交申訴,並呼籲中國「重啟兩國貿易渠道」。 次日,澳政府再次發出同樣的威脅。對此我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回應稱,中澳之間的貿易個案,中方已經多次闡明原則立場,需要強調的是,澳政府應糾正針對中國企業的歧視性做法。
  • 澳收緊外商投資針對中國?澳媒:新規不具追溯力,中企租借達爾文港...
    【環球時報記者 木子西 叢超】澳大利亞政府5日宣布修改有關外商投資的規定,將對外國投資實行「更嚴格的國家安全審查」。澳財政部長弗萊登伯格稱之為「50年來最重大的改革」。儘管澳政府沒有點名任何國家,但西方輿論紛紛將此指向中國。
  • ...俄反對派人士納瓦利內「中毒」事件進一步惡化俄歐關係,「北溪...
    圍繞所謂的俄反對派人士納瓦利內「中毒」事件,俄羅斯與歐盟之間「口水戰」不斷、角力持續。歐盟方面呼籲對事件展開調查和考慮對俄採取「限制措施」,俄方則稱這是西方國家又一次構陷俄羅斯。分析人士認為,「中毒」事件讓本已缺乏互信的俄歐關係進一步惡化,或將影響俄羅斯與德國合作的「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
  • 澳對華政策惡果顯現,中國買家紛紛撤資房地產,澳媒:恐一蹶不振
    中澳兩國的貿易爭端一直是澳大利亞各行業的心病,因為他們極度依賴中國市場的需求,在後疫情時代他們也找不到中國的替代市場,最近澳洲這種恐慌情緒又開始在房地產市場蔓延。據《南華早報》1月9號報導,受新冠疫情及中澳關係惡化的影響,中國投資者對澳房產投資前景普遍不樂觀,目前除了在西雪梨機場周邊,中國投資者並沒有購買澳大利亞任何地區的房產,這讓澳房地產行業和澳大利亞媒體十分擔憂,害怕澳大利亞房地產市場從此一蹶不振。
  • 中國禁止2名澳學者入境
    對於這種以學術為藉口,實際上想要惡意抹黑以及污衊中國的外國人士,中方持反對態度。他們的行為將會對中國安全造成一定影響,所以中方才會拒絕對方入境。硬核!中方禁止兩名澳學者入境根據國外媒體報導,根據中國的相關法律,澳洲籍人士漢密爾頓以及周安瀾均不符合入境要求,已經被中國禁止入境。
  • 澳門入境措施再放寬!12月起這些人士可申請來澳!
    隨著澳門防疫工作進入常態化,特區政府對入澳防疫措施作進一步調整 五類人士:居內地十四日 自十二月一日零時起,對上款所指獲衛生當局批准的人士,解除外國外僱進入澳門的禁令。 應變協調中心表示,上述人士如果希望申請有關豁免限制,可以由本人或代理人或僱主,申請資格如下: 1.
  • 對華「強硬派」終嘗惡果,澳官員見勢不妙,緊急呼籲:需中國幫忙
    休斯頓還聲稱,澳政客們不顧與中國的經濟利益關係,信口雌黃地對中國說三道四,導致兩國關係變得糟糕,還批評一部分政客說話沒「規矩」,雖然休斯頓沒有直接指名道姓,但很明顯發現,這是「金剛狼」所為。中澳關係給澳經濟致命一擊休斯頓表示,在最近這段時間,澳大利亞煤炭和棉花對華出口都受到了嚴格限制。休斯頓說:我們為什麼需要中國,因為我們已經與中國經濟融合,並且從根本上講,我們也需要與中國合作。
  • 轉頭,澳大利亞就給中國挖了一個「大坑」
    隨後,澳總理莫裡森要求中國為漫畫事件「道歉」,可後來卻又再一次表態稱,漫畫事件不需要再進一步放大。近日,在一次採訪中,莫裡森又再次「變臉」。莫裡森反覆「變臉」據澳媒相關報導,近日,莫裡森在採訪中回應中澳關係時表示,兩國的關係是互惠互利的,這有利於兩方互相支持,對雙方都有利。
  • 就對華關係,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應對中國,澳應該向日本學習
    中澳矛盾中國同澳大利亞自從建立外交關係以來,兩國之間合作非常和諧。但是近幾年澳大利亞因為和西方大國不斷合作接觸,開始在公開場合對中國進行惡意抹黑,甚至插手我國國家領土安全,這也致使兩國幾十年友好關係遭到破壞。
  • 澳洲已將中國告上WTO!澳洲民眾呼籲抵制41家中資酒莊+中國貨;中國駐澳大使館表態
    有人表示,考慮到目前兩國的緊張關係,澳人應當抵制這41家葡萄園出品的葡萄酒。也有網友表示,部分葡萄園的老闆是澳籍華人,他們不應當受到牽連。(圖片來源:澳洲新聞集團)澳中關係持續惡化澳中關係日益惡化,有人開始呼籲澳洲消費者抵制中國產品,其中就包括一國黨黨魁韓森。
  • 澳《外交關係...
    莫裡森先前強調這一法律不針對任何一個國家,但分析家們廣泛認為這一法律是針對中國。聯邦財長Josh Frydenberg表示,將在「適當的時候」就維州籤署的「一帶一路」倡議做出決定。據悉,儘管在中國貿易衝擊限制下,臺灣是澳洲牛肉和葡萄酒的替代市場,但由於外交敏感問題,澳洲一直沒有尋求與臺灣籤訂自由貿易協定。
  • 中國對澳進口葡萄酒實施臨時反補貼 澳國內擔憂更多產品受影響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商務部決定對澳進口葡萄酒實施臨時反補貼措施,澳國內擔憂將有更多產品出口受兩國貿易摩擦影響【環球時報記者 郭煒桐 木子西 王逸】中國商務部10日發布公告,裁定原產於澳大利亞的進口相關葡萄酒存在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