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新聞集團12月10日報導稱,一份在社交媒體上流傳的名單顯示,澳洲41家葡萄園位於華企所有。有人表示,考慮到目前兩國的緊張關係,澳人應當抵制這41家葡萄園出品的葡萄酒。也有網友表示,部分葡萄園的老闆是澳籍華人,他們不應當受到牽連。
澳洲新聞集團報導稱,這份被分享至Vino e Amigos Facebook的名單顯示,這41家葡萄園大部分位於維州及南澳,部分位於塔州、西澳及新州。
報導指出,這份流傳的名單並沒有透露關鍵細節,比如每個葡萄園華企所佔股份是多少。許多網友表示,其中包括一些澳籍華人所擁有的葡萄園,這些人不應受到牽連。
網傳華企所擁有的澳洲葡萄園(圖片來源:Facebook)
還有網友指出,名單上的一些公司「是由澳洲人負責運營,僱員也是澳洲人」,抵制可能弊大於利。
澳洲新聞集團報導稱,這一長串名單令許多Facebook網友震驚不已。很多人表示,自己並不知道有這麼多澳洲企業並非澳人所有。
一名網友表示:「難怪有人說政府在把國家賣給中國。」另一名網友表示:「澳洲的釀酒師這麼多年來一直在教中國人如何釀酒。這是為了什麼?為了把我們搞垮?」
澳洲新聞集團報導稱,與此同時,國際組織IPAC正發起一項活動,呼籲全球民眾購買澳洲葡萄酒,以此向中國表明「世界不會因你們『霸凌』澳洲就感到畏懼。」
葡萄酒行業遭重創
據IBISWorld透露,中國上月宣布對澳洲葡萄酒徵收高額保證金,這一措施將重創澳洲葡萄酒行業。
IBISWorld資深行業分析師Matthew Reeves表示:「澳洲葡萄酒行業在2019-20年創造了70億澳元的收入,其中29億來自出口。」
「中國是澳洲葡萄酒的的主要市場,佔去年出口收入的36.7%。一方面,澳洲高端葡萄酒出口將更容易找到除中國外的新買家。另一方面,低端葡萄酒出口在未來幾個月可能陷入重大困境。」
(圖片來源:澳洲新聞集團)
澳中關係持續惡化
澳中關係日益惡化,有人開始呼籲澳洲消費者抵制中國產品,其中就包括一國黨黨魁韓森。澳洲新聞集團報導稱,自2018年中美貿易戰後,澳中關係便開始惡化。
此前,譚保政府以國家安全問題為由,成為全球首個禁止華為參與5G網絡建設的國家。今年早些時候,澳洲總理莫裡森呼籲對新冠病毒起源進行獨立調查,兩國關係繼續惡化。
之後,中國對澳洲大麥、木材及龍蝦入華加以限制。近日,中國宣布對澳洲葡萄酒徵收最高212%的保證金。
兩國關係緊張,有澳人抵制中國製造!議員:批評中共不算種歧(組圖)澳洲九號臺新聞報導稱,受澳中關係緊張的影響,部分澳洲民眾開始抵制中國商品。澳洲參議員James Patterson則表示,澳人在批評中國政府近期的行為時,不應當被貼上種族歧視的標籤。
報導稱,澳中關係在疫情期間持續惡化,兩國間多次發生貿易摩擦。近期,趙立堅推圖事件也讓澳中關係跌至冰點。
澳洲民眾:不會再買中國貨
九號臺新聞報導稱,澳洲木匠Dylan Mather正在以更積極的方式回應中國政府的行為。
這位23歲的年輕人表示,他今後在購買皮卡汽車或工具時,將用錢包投票。「如果中方要這樣侮辱澳洲,那麼我們就不會特別想買他們的東西。」
Dylan Mather稱不會買中國車或工具(圖片來源:9News)
家住墨爾本Berwick的David Foley表示:「我不喜歡欺凌,真的不喜歡。我對購買中國商品不感興趣。我會認真地考慮購買其他國家的商品,堅持不買中國貨。「
《澳洲金融評論報》記者Angus Grigg表示,他對Mather和Foley的反應並不感到驚訝。
Grigg表示:「我在去年就注意到,不少澳洲民眾在談及中國時感到不安。」
Angus Grigg(圖片來源:9News)
Grigg認為,澳中貿易不應當被視作澳洲單方面依賴中國。「中國非常依賴澳洲的鐵礦石,中國國內的鐵礦石供應相當有限。至少在未來10到15年內,中國都將非常依賴澳洲的鐵礦石。」
質疑違反自貿協議,澳貿易部長抨擊中國「虛偽」,中方:指控毫無根據(組圖)
《每日郵報》報導稱,澳洲貿易部長Simon Birmingham今天(12月9日)指責中國違反自由貿易協定,並質疑其是否違背了對世貿組織WTO的義務。
經過10年的談判,中澳雙方於2015年12月籤署雙邊自由貿易協定。文中稱,儘管如此,今年中國還是向澳洲葡萄酒、大麥徵收關稅,同時限制對澳洲牛肉、木材、龍蝦甚至煤炭的進口,羊肉是最新的「犧牲品」。
澳貿易部長:中國的行動具有針對性
對於中國的舉動,Birmingham進行了反擊,他今天在參議院表示,「澳洲政府現在越發關注中方實施的一系列貿易幹擾和限制措施,尤其是近幾個月,這些措施明顯增加。」
Birmingham(圖片來源:《每日郵報》)
他指出,「澳洲政府認為,中國政府採取的行動具有針對性,我們擔憂該國是否有遵守自由貿易協定以及對世貿組織的義務,澳洲也多次向中國官員表達了這種擔憂。」
報導稱,Birmingham認為,中國雖然是世貿組織成員,但卻「很虛偽」,他說道:「中國政府一直標榜自己會遵守對開放貿易和多邊貿易體系的承諾,我認為,所有世貿組織成員都應以符合國際義務的方式處理貿易關係。」《每日郵報》稱,澳洲已將中國告上WTO。
「中國升級貿易戰,會傷害中國人民」
Birmingham表示:」事實上,中國是澳洲最大的貿易夥伴,約佔澳洲雙向貿易總額的29%,澳中雙方經濟互補,也滿足了中國的很多需求。」
他指出,並不是只有澳洲將中國視為最大的貿易夥伴,2018年數據顯示,至少有60個國家和地區與澳洲一樣。
Birmingham認為,中國對澳洲的貿易戰會傷害中國人民,「這不僅會澳洲企業不利,也可能對中國企業和消費者不利。」
駐澳使館發言人表態
駐澳使館發言人今天回應稱,澳貿易部長日前有關中方未遵守中澳自貿協定的指稱是毫無根據的。
事實是,中澳自貿協定實施以來,中方積極履行義務,從2015年至今連續6年調低澳進口商品關稅。目前約95%自澳進口商品享受零關稅待遇。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2018年以來,10多個中國赴澳投資項目被澳方以莫須有的「國家安全」或「國家利益」理由拒絕。自2016年至今,澳大利亞政府共對中國發起反傾銷反補貼調查25起。澳方的這些舉措顯然與中澳自貿協定的文字和精神不符,不僅損害中方企業利益,也給雙方經貿合作帶來消極影響。
中澳自貿協定作為兩國整體關係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給兩國發展帶來了機遇,給兩國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一個健康、穩定的中澳關係,符合雙方的根本利益。我們希望澳方多做有利於中澳互信與合作、符合中澳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精神的事,以推動中澳關係早日重回正軌。
你如何看待以上問題?大使館也作出回復了。
最近,中澳之間的緊張局勢持續升溫,而駐澳大使館發言人也於昨天進行了表態。澳大利亞貿易部長日前有關中方未遵守中澳自貿協定的指稱是毫無根據的。事實是,中澳自貿協定實施以來,中方積極履行義務,從2015年至今連續6年調低澳進口商品關稅。目前約95%自澳進口商品享受零關稅待遇。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2018年以來,10多個中國赴澳投資項目被澳方以莫須有的「國家安全」或「國家利益」理由拒絕。自2016年至今,澳大利亞政府共對中國發起反傾銷反補貼調查25起。澳方的這些舉措顯然與中澳自貿協定的文字和精神不符,不僅損害中方企業利益,也給雙方經貿合作帶來消極影響。中澳自貿協定作為兩國整體關係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給兩國發展帶來了機遇,給兩國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一個健康、穩定的中澳關係,符合雙方的根本利益。我們希望澳方多做有利於中澳互信與合作、符合中澳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精神的事,以推動中澳關係早日重回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