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意的提醒,卻遭澳大利亞政客反擊,呼籲民眾:停止購買中國商品

2020-12-11 海峽快訊

繼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支持開展新冠病毒全球調查,就中國疫情透明度問題提出異議後,中澳之間潛藏在合作表層下的矛盾似乎被徹底激化。

對此中國駐澳成競業大使對澳善意提醒,澳洲態度或讓中國人民失望,從而影響兩國的經貿合作。但善意的提醒似乎被澳大利亞一些政客視為威脅,大量右翼政客開始鼓吹反華,更有議員呼籲民眾應停止購買中國商品。

澳政府忙著滅火,後座議員們持續叫囂針對中國

考慮到兩國關係出現的裂痕,澳政府內部正極力平息國內的一些聲音,但澳後座議員們卻將中國話題當作自己的政治籌碼,一些負面的聲音往往傳播得更快,近日澳右翼政客寶林·李·漢森公開呼籲民眾要停止購買中國製造的商品。

在對華關係問題上,一些政客看似強硬的背後實則是對民眾和國家的不負責言論,比如這位揚言要斷絕兩國貿易,抵制中國商品的議員。

中澳兩國雖然在政治立場上各有不同,但兩國的經貿往來密切,澳大利亞作為外向型輸出國,其和中國的經貿合作對本國經濟尤為總要。中國是澳大利亞第一大貿易夥伴,這一位置是美國也無法代替的。

澳小麥反傾銷調查不應被捆綁看待

澳大利亞一些政客試圖將中國對澳小麥的雙反舉措與其政府此前呼籲的新冠調查捆綁,宣傳中國「報復」行為,由此引發的一些輿論無疑是在將中澳兩國的關係推向更危險的境地。

針對一些澳政客的不懷好意,中方外交部在5月11日正面回應稱,中國有關部門對澳小麥進口的調查屬於正常的貿易救濟調查,並且這一調查在18年就已經開始了。

澳大利亞一些政客們的無知在此次事件中暴露無遺,國際貿易中反傾銷調查是保障本國同類產品免受不利影響的重要手段。為此中國對澳小麥進行調查合情合理,並且也是在掌握了一定事實依據的情況下才發起的。

澳政客此時重提抵制中國製造有可能引發其國內的市場混亂,對澳居民的生活帶來影響,所謂的抵制中國製造不僅可能進一步破壞兩國的關係和貿易往來,最終需要承擔代價的還是澳本國的民眾,政客們有必要為自己的發言負責,試圖以中國話題炒作的想法是不智的。

相關焦點

  • 中國大使善意提醒澳大利亞後,遭澳政客反擊:大家都別買中國商品
    今年4月,中國駐澳大使成競業在接受澳媒採訪時表示,「(中國)消費者會思考為何要購買澳大利亞出產的紅酒和農產品。」這一發言的背景是,澳大利亞在美國煽動下,不友好地掀起了對中國的「國際調查」。近日,澳右翼政客寶林·李·漢森公開喊話民眾,稱新冠疫情對於中國的打擊「全面且深入骨髓」,並呼籲澳大利亞民眾「停止購買中國製造的產品」。
  • 澳政客叫囂以牙還牙,呼籲民眾抵制中國商品,胡錫進:紙貓一個
    澳大利亞的各種商品都在我國遭到了進口限制,近期中國商務部更是決定對澳大利亞的葡萄酒採取反傾銷措施。對此,澳大利亞也坐不住了,聲稱就要將中國狀告到世貿組織,但是世貿組織並沒有受理澳大利亞的訴訟,同時對澳大利亞表示支持的那些盟友,反過頭來也在搶佔澳大利亞,離開之後的市場空缺。
  • 澳大利亞政客喊話中國武力報復,如此囂張誰在撐腰?
    ,這一下點燃了中國民眾的怒火,澳大利亞政客喊話中國揚言武力報復,如此囂張是誰在背後撐腰?圖為澳大利亞港口此前美國因疫情打擊而損失慘痛,國內經濟大幅下滑,社會矛盾越發激化,為了轉移矛盾,美國開始派出軍隊到處搞事,同時慫恿自己的小弟也出手,其中澳大利亞為了討美國的歡心,主動向中國挑起了貿易爭端,宣布對中國商品實施制裁
  • 澳大利亞打響反擊第一槍!對中國產品加徵關稅,日本方面卻怒了
    01中國對澳洲部分商品進行反傾銷調查澳大利亞不僅在外交方面抹黑中國,在經濟方面也打壓中國。中國是沉睡中的金龍,而不是待宰的羔羊。為此,中國商務部對澳大利亞展開反擊,對其部分進口商品依法進行反傾銷調查。面對中國反擊,澳大利亞有關政客還不服氣,嚷嚷著要個"說法",但其實是澳大利亞欺人太甚。
  • 澳大利亞高官想辦法報復中國:聖誕節抵制中國產品
    照片發布後,澳總理莫裡森要求刪除該圖片,並要求中國道歉,不過被我方強勢反擊。然而該國政府並沒有善罷甘休。過去,40%的產品是在澳大利亞生產的,而現在只有6%了,因為澳大利亞已經允許政府,自由主義者和勞工,把其他國家的產品帶到澳大利亞,進而摧毀了他們自己的製造業。現在,澳大利亞20%的進口產品只能從中國購買。
  • 民進黨政客吃香喝辣,高調搶購澳紅酒,卻逼迫臺灣民眾吃「萊豬」
    不久之前又有消息傳出,蔡當局為了CPTPP門票計劃進口「日本核食」,把民眾嚇得夠嗆,不少人直呼臺灣食品安全將面臨全面崩潰。更讓人覺得噁心的事是民進黨當局一面逼迫民眾吃「菜豬」,另一方面搶購起了澳大利亞紅酒。
  • 土耳其總統呼籲民眾停止購買蘋果iPhone,可以買三星和國產Venus
    據國外新聞網消息,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於14日在集會上表示,如果購買美國電子產品,土耳其將再次淪為制裁目標,土耳其要做到「自給自足」,本土生產的商品質量要做到比進口商品高。
  • 民進黨政客逼迫民眾吃「萊豬」,自己卻大口喝酒
    臺灣民眾自然是強烈反對,畢竟誰也不想吃一些有害健康的食物。不過,民進黨當局似乎充耳不聞臺灣民眾的反對之聲,千方百計地想要順利把美國萊豬和日本核食進口到臺灣。這樣做既可以拉近和美國的關係,又能和日本搞好關係,真可謂一舉兩得。更令人憤慨的是,民進黨當局的很多政客近日竟然在搶購澳洲紅酒。可見,民進黨當局根本不管臺灣民眾的死活。
  • 澳大利亞仍不知悔改,呼籲抵制「中國商品」,41家企業被列入名單
    同時,中國和澳大利亞之間的煤炭貿易基本上已經陷入停滯,根據數據統計顯示,這將給澳大利亞每年帶來300億美元左右的經濟損失。 另外,中國還加強了對於澳大利亞出口農牧產品的檢查標準。當前,全球疫情形勢仍舊不容樂觀,且多地已經發現進口食品安全問題,所以我國做法本身也符合當前的國際貿易準則。
  • 兩名澳大利亞人訪華遭拒籤,我大使館聲明:不歡迎這兩類人入境
    上周,兩名澳大利亞保守派議員公開表示,稱遭到中國方面的「不公正待遇」,赴華參加由澳大利亞智庫「中國事務」組織的一個研究之旅活動時,被拒絕入境。兩人聲稱,中國方面拒籤他們的理由是對華批評「太過直率」。針對這一事件,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館網站在11月16日刊登了一則聲明予以回應。聲明中提到,的確拒絕了兩名名叫海斯蒂和佩特森的澳大利亞議員入境,理由是兩人無端抹黑中國、挑釁中國主權和尊嚴、破壞中澳互信。
  • 帛琉呼籲澳大利亞加強應對氣候變化
    【新華社微特稿】帛琉呼籲澳大利亞採取更多措施應對氣候變化,說太平洋的「大哥」有義務出手解決威脅相鄰島國生存的問題。法新社8月1日報導,受氣候變化影響,一些太平洋低洼島國面臨海平面上升威脅,另一些國家頻繁遭受猛烈的颶風襲擊。
  • 為了對抗中國,澳大利亞免費向7個太平洋島國提供商業電視節目
    中國的綜合實力近年來逐漸強盛,國家的影響力也在穩步上升,這讓許多老牌西方國家感到不安。為此有些西方國家的政客專門製造有關中國的謠言,試圖製造輿論抹黑中國的國際形象。在這場輿論鬥爭中,媒體是一個必須爭奪的陣地。
  • 澳大利亞政府反對鐵礦採取懲罰性徵稅來反制中國 擔心適得其反
    另一名澳洲議員馬克巴特勒(Mark Butler)則認為,利用澳大利亞最寶貴和最成功的出口產品來加劇貿易戰,似乎最終只會弄巧成拙。民眾抵制中資葡萄酒反擊?有澳洲民眾在社交媒體流傳一份41間疑與中國有關的葡萄酒公司,呼籲澳洲各界予以抵制。
  • 澳大利亞還囂張狂妄?環球時報社評鋒利:中國這次就讓他付出代價
    12月2日,《環球時報》發表了一篇題為《"澳大利亞抵制中國貨"?好大的口氣》的社評,文章對日前澳大利亞一位極右翼政客漢森呼籲抵制中國製造的聖誕商品進行了批駁。文章公開指出,這位不知天高地厚的女政客連"紙老虎"都算不上,其毫無分量的說辭不過是"紙貓式的狂妄"。
  • 埃爾多安:土耳其民眾永遠不要購買法國貨
    據土耳其媒體《每日晨報》(Daily Sabah)10月26日報導,埃爾多安當天也呼籲民眾「永遠不要」購買法國產品,還要求歐盟採取行動對抗「伊斯蘭恐懼症」。同一天,巴基斯坦外交部也召見了法國駐巴大使。因此,他呼籲歐盟採取行動,應對這種「仇恨犯罪」。埃爾多安特別點名馬克龍:「我認為歐盟機構在解決恐伊斯蘭恐懼症方面負有重大責任,歐洲理事會再也不能無視伊斯蘭恐懼症了。歐洲政客應該呼籲馬克龍停止他的政策,他在歐洲大陸領導著反穆斯林的仇恨運動。」這兩人的嘴仗,起始於本月16日發生的巴黎教師「斬首案」。
  • 澳大利亞高官打算報復中國:聖誕節抵制中國產品
    而就在中澳兩國的外交關係已經受到影響的情況下,澳大利亞國內的部分政治人士竟然還在呼籲民眾要在聖誕節抵制中國產品,向中國採取報復行動。 目前,澳大利亞國內有接近百分之三十的商品都來自於中國。同時,中國也是澳大利亞最大的貿易夥伴。失去和中國之間的貿易合作,是澳大利亞整體社會都無法接受的,澳大利亞本國的整體製造業,因為之前的歷史原因已經基本上萎縮掉了。
  • 抵制中國商品?印媒:印度不能靠砸電視機來擊敗中國
    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不得不一再重複中方觀點,是印軍「跨越實控線蓄意挑釁」,並「暴力攻擊」中方官兵,我軍不得不進行反擊,「進而引發激烈肢體衝突,造成人員傷亡」。言外之意是,你首先破壞規矩,打死你的人是自找的。
  • 澳洲已將中國告上WTO!澳洲民眾呼籲抵制41家中資酒莊+中國貨;中國駐澳大使館表態
    澳洲新聞集團報導稱,與此同時,國際組織IPAC正發起一項活動,呼籲全球民眾購買澳洲葡萄酒,以此向中國表明「世界不會因你們『霸凌』澳洲就感到畏懼。」葡萄酒行業遭重創據IBISWorld透露,中國上月宣布對澳洲葡萄酒徵收高額保證金,這一措施將重創澳洲葡萄酒行業。
  • 中國這一板子打下去,終於讓澳大利亞高官坐不住了
    據觀察者網6月11日報導,澳大利亞貿易部長西蒙·伯明罕此前一天坦承,如果中國留學生聽取建議選擇遠離澳大利亞,將嚴重打擊澳經濟。與此同時,澳大利亞正面臨新冠疫情引發的30年來首次經濟衰退,這將使土澳的經濟進一步雪上加霜。中國這一板子打下去,終於讓澳大利亞高官坐不住了。
  • 蔡英文揚言要讓澳大利亞民眾感受臺灣暖意,真的就是強蹭熱度
    除了臺「駐美代表」蕭美琴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聲援澳大利亞,臺「外交部長」吳釗燮接受澳媒採訪、向澳方喊話共享軍事情報外,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也站了出來。據臺灣「中央社」11月2日報導,蔡英文當天出席民進黨中執會前接受媒體採訪,稱會評估用最適當方式,讓澳大利亞民眾感受到來自臺灣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