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政客叫囂以牙還牙,呼籲民眾抵制中國商品,胡錫進:紙貓一個

2020-12-13 騰訊網

澳大利亞的各種商品都在我國遭到了進口限制,近期中國商務部更是決定對澳大利亞的葡萄酒採取反傾銷措施。對此,澳大利亞也坐不住了,聲稱就要將中國狀告到世貿組織,但是世貿組織並沒有受理澳大利亞的訴訟,同時對澳大利亞表示支持的那些盟友,反過頭來也在搶佔澳大利亞,離開之後的市場空缺。

澳政客稱要還以顏色,呼籲抵制中國商品

其實我國對澳大利亞所採取的反傾銷措施是合理且合法的,而且我國在2019年就已經對葡萄酒開始了反傾銷調查,明顯是正當的商業行為,卻被澳大利亞媒體解讀為對澳洲的蓄意報復。加上總理莫裡森一直在發表反華言論,澳大利亞一黨派領袖呼籲澳洲民眾應該在聖誕節抵制中國商品,改用澳大利亞本土商品。這些偏激的反華派似乎認為澳大利亞對中國商品的依賴度太高,為了反制中國,應該現在是時候對中國還以顏色了。

這樣的表態和此前印度總理莫迪支持印度製造,反對使用中國商品如出一轍。可實際上無論是印度還是澳大利亞,他們在日用品生產上完全無法做到獨立自主,與中國市場脫鉤更是天方夜譚。對此,《環球時報》總主編胡錫進表示「迄今為止,在中國,沒有任何一個輿論領袖,更不用說是政治人物站出來,要求抵制澳大利亞商品。澳大利亞極端缺乏對於自己的了解。它不能被視為紙老虎,最多也就是紙貓。」

澳媒吐槽莫裡森,呼籲儘快修復中澳關係

同時,澳民間對這些反華政客也是意見頗深。據悉,澳大利亞紙媒於12月5日發表了一篇文章,題目為:「總理,您知道自己在中國問題上正在做什麼嗎?」這篇文章深刻的批判了莫裡森在最近這段時間的所作所為,稱他的很多行為都已經超出了正常外交的範疇,很多政策也並不有利於澳大利亞本國發展。文章中還指出,如果澳洲決定重啟與中國的經濟關係,澳大利亞人民絕對會欣然同意的,所付出的代價也是可以接受的,莫裡森必須證明他有能力將一團糟的事情變得明朗起來。

隨後這篇文章遭到了澳民間的認可,他們認為莫裡森的一系列行為是導致中澳關係緊張的罪魁禍首,只不過莫裡森一直沒有承認罷了。當下,中國也為澳大利亞預留了改善關係的通道,只要莫裡森能夠改變對華政策,檢視自身存在的問題,中澳之間的友好關係也將重新締結。

相關焦點

  • 善意的提醒,卻遭澳大利亞政客反擊,呼籲民眾:停止購買中國商品
    但善意的提醒似乎被澳大利亞一些政客視為威脅,大量右翼政客開始鼓吹反華,更有議員呼籲民眾應停止購買中國商品。澳政府忙著滅火,後座議員們持續叫囂針對中國考慮到兩國關係出現的裂痕,澳政府內部正極力平息國內的一些聲音,但澳後座議員們卻將中國話題當作自己的政治籌碼,一些負面的聲音往往傳播得更快,近日澳右翼政客寶林·李·漢森公開呼籲民眾要停止購買中國製造的商品。
  • 中國大使善意提醒澳大利亞後,遭澳政客反擊:大家都別買中國商品
    今年4月,中國駐澳大使成競業在接受澳媒採訪時表示,「(中國)消費者會思考為何要購買澳大利亞出產的紅酒和農產品。」這一發言的背景是,澳大利亞在美國煽動下,不友好地掀起了對中國的「國際調查」。儘管進入5月以來,澳總理莫裡森已經多次為中澳關係「去火」,但因新冠疫情而產生的裂痕沒有那麼容易癒合。近日,澳右翼政客寶林·李·漢森公開喊話民眾,稱新冠疫情對於中國的打擊「全面且深入骨髓」,並呼籲澳大利亞民眾「停止購買中國製造的產品」。
  • 澳大利亞高官想辦法報復中國:聖誕節抵制中國產品
    每日郵報報導稱,該國「一國黨」領導人波林·漢森正在敦促澳大利亞人在聖誕節期間抵制中國產品,作為對中國的報復。 11月30日,漢森在臉書上發布了一段視頻。視頻中她評論了照片一事,與莫裡森的「狂吠」如出一轍,漢森也在此事上進行了狹隘無腦又愚蠢的評論。另外,漢森還對報復中國提出了一個「建議」。
  • 澳大利亞仍不知悔改,呼籲抵制「中國商品」,41家企業被列入名單
    現今,澳大利亞莫裡森政府的戰略決策,與美國政策具有重合性,可以說澳大利亞已成為了美國的政治附庸和用來對抗中國的棋子。 中澳兩國關係的緊張,已不可避免的影響到雙方商業貿易活動。根據澳大利亞媒體報導,自從兩國開始發生貿易衝突以來,澳大利亞貿易出口已遭受到重創。
  • 澳洲已將中國告上WTO!澳洲民眾呼籲抵制41家中資酒莊+中國貨;中國駐澳大使館表態
    澳洲新聞集團報導稱,與此同時,國際組織IPAC正發起一項活動,呼籲全球民眾購買澳洲葡萄酒,以此向中國表明「世界不會因你們『霸凌』澳洲就感到畏懼。」葡萄酒行業遭重創據IBISWorld透露,中國上月宣布對澳洲葡萄酒徵收高額保證金,這一措施將重創澳洲葡萄酒行業。
  • 中國疫苗阿聯上市!澳駐華大使邀胡錫進共進午餐!
    中國商務部裁定澳洲葡萄酒獲出口補貼今起徵收反補貼保證金 澳媒預測:澳中貿易摩擦升級小麥及棉花行業恐成下一批「受害者」 澳議員呼籲「拉黑」中企全面禁止中國對澳投資貿易部長表態:不會支持 01 澳洲本地疫苗要宣告取消?!
  • 中國疫苗阿聯上市!澳駐華大使邀胡錫進共進午餐
    中國商務部裁定澳洲葡萄酒獲出口補貼今起徵收反補貼保證金澳媒預測:澳中貿易摩擦升級小麥及棉花行業恐成下一批「受害者」澳議員呼籲「拉黑」中企全面禁止中國對澳投資貿易部長表態:不會支持01澳洲本地疫苗要宣告取消
  • 抵制中國商品?印媒:印度不能靠砸電視機來擊敗中國
    用20條人命換來了全國上下對中國一致的民族主義仇恨情緒,成功地轉移了嚴重的國內矛盾。這幾天,印度民間抵制「中國製造」的聲音也日漸喧囂。除了小米手機外,多名印度明星呼籲民眾抵制印度「最受歡迎的食物」中餐。最極端的是,印度西部港市蘇拉特的一居民,將家中的中國產電視機丟下樓。一網民調侃道,就喜歡看他們氣急敗壞的樣子,然後拿著錢不得不去再買中國製造的電視機。
  • 中澳關係又變惡,全澳要抵制「MADE IN CHINA」?
    12月1日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推特中引用了有關澳軍對阿富汗兒童暴行的漫畫,這也引起了澳大利亞的不滿。據路透社報導,這張漫畫上的內容描述的是一名澳大利亞士兵將匕首架在了一名阿富汗兒童的脖子上。莫裡森說,澳大利亞方面正在尋求刪除趙立堅30日發布的這張「令人反感」的圖片。
  • 民進黨政客吃香喝辣,高調搶購澳紅酒,卻逼迫臺灣民眾吃「萊豬」
    不久之前又有消息傳出,蔡當局為了CPTPP門票計劃進口「日本核食」,把民眾嚇得夠嗆,不少人直呼臺灣食品安全將面臨全面崩潰。更讓人覺得噁心的事是民進黨當局一面逼迫民眾吃「菜豬」,另一方面搶購起了澳大利亞紅酒。
  • 澳政客鼓譟"抵制中國貨" 澳媒列數據發現:註定失敗
    」,引起澳輿論關注。對此,澳大利亞新聞網12月1日以《為什麼澳大利亞抵制中國貨註定會失敗》為題刊文指出,這種做法將給澳大利亞造成災難性後果。 全文摘編如下: 在澳中關係陷入緊張之際,漢森關於「抵制中國貨」的言論贏得部分輿論的支持,但這種做法註定要失敗,還會重創澳大利亞自身利益。
  • 澳大利亞要「抵制中資企業」?澳媒:「嘴炮一時爽」
    ,並鼓動澳消費者抵制上述企業的產品。澳大利亞格裡菲斯大學名譽教授科林·麥克萊斯批評這種「愚蠢的做法」稱:「抵制中國產品無異於自殘。」報導稱,這份網上流傳的葡萄酒企業名單引發了一場關於外國資本控股或部分控股澳企業的全國性大討論,有人呼籲該國企業應提高透明度,並對看似是澳大利亞企業、實則是中資企業的產品進行抵制。
  • 土耳其總統呼籲民眾抵製法國商品 歐洲最重要國家站出來支持法國了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呼籲土耳其民眾抵製法國商品,因為法國政府最近對宗教極端主義採取了更強硬的立場。 在一次電視講話中,埃爾多安表示,「如果法國有針對穆斯林的壓迫」,世界各國領導人應該保護穆斯林。
  • 澳大利亞高官打算報復中國:聖誕節抵制中國產品
    而就在中澳兩國的外交關係已經受到影響的情況下,澳大利亞國內的部分政治人士竟然還在呼籲民眾要在聖誕節抵制中國產品,向中國採取報復行動。 目前,澳大利亞國內有接近百分之三十的商品都來自於中國。同時,中國也是澳大利亞最大的貿易夥伴。失去和中國之間的貿易合作,是澳大利亞整體社會都無法接受的,澳大利亞本國的整體製造業,因為之前的歷史原因已經基本上萎縮掉了。
  • 「聖誕不買中國貨」 澳洲國黨黨魁韓森籲澳人抵制中國商品
    澳洲國黨黨魁韓森則在網上發帖,呼籲澳洲民眾聖誕期間抵制中國貨。韓森在Facebook上發帖,呼籲澳洲民眾不要在聖誕節期間購買任何中國製造的商品。「為了回應中國近期對澳洲的經濟攻擊,我只想說一句話,中國聖誕快樂!」
  • 胡錫進與澳駐華大使共進午餐 稱澳是對華最不友好國家之一
    傅關漢與胡錫進合影。(胡錫進微博圖片)澳中緊張局勢持續升級之際,《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周三應邀在北京與澳洲駐華大使館傅關漢(Graham Fletcher)共進午餐。胡錫進隨後在新浪微博上發布了二人的合影,並附文透露對話主要聚焦澳中關係,他在席間指出「澳是目前除美國之外對中國最不友好的國家」。
  • 中國終於出手了?數噸澳洲龍蝦滯留機場,澳媒:又一個被打擊目標
    美國在各個領域打壓中國,澳大利亞瘋狂追隨美國,不顧自己的國家利益抵制中國產品。雖然在中澳關係上,中方並沒有明確提出反對或抵制,但澳大利亞一些人首先站不住腳了,甚至中方一些正常的操作被放大或曲解。 據環球時報11月2日報導,數萬噸澳大利亞龍蝦被滯留中國停機坪。
  • 遭到沉痛打擊後,澳大利亞還敢對中國撂狠話?不知天高地厚
    澳大利亞《雪梨先驅晨報》指出,中國是澳大利亞最大的葡萄酒出口市場,約佔澳葡萄酒出口的37%。在所有葡萄酒出口國中,澳大利亞在中國的市場份額最大。甚至有許多澳葡萄酒生產商只向中國出口產品。澳貿易部長西蒙·伯明罕稱,中國對澳大利亞葡萄酒徵收高額關稅,將對該行業造成「毀滅性打擊」,使其業務無法存續。
  • 印度迎來重要節日,呼籲全民抵制中國製造,卻變成大型真香現場?
    最近,印度迎來一年一度的排燈節,據悉,該節日對印度來說絲毫不亞於我國的雙十一,但本次節日,印度民間一些勢力再次掀起了「抵制中國商品」 的熱潮,印度總理莫迪在9號喊話,希望印度民眾在節日期間全部購買印度國貨,但這些卻變成了大型的「真香」現場。
  • 澳洲發起「抵制」活動,結果3天不到就購買中國商品
    辱罵、毆打在澳華人還不算,當地民眾還掀起了一陣抵制中國製造的熱潮,相信國人對此應該不感到意外,畢竟我們都是從抵制日貨、抵制肯德基中走出來的,現在回頭看看,都逃不脫「真香」二字,如今該場景也在澳大利亞上演。果然不到3天,本來齊哄哄要抵制的澳大利亞民眾,也開始瘋狂採購中國商品了,換個角度看這件事,還真的挺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