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門玩耍哪些場所高危?傷亡者近六成為8歲以下兒童

2020-12-25 騰訊兒童

插圖 王金輝

未成年人在哪些公共場所更易發生傷亡事件?本文統計了2014年至2016年51個北京法院的判例,其中,水渠、池塘、河溝等場所成為可怕的黑洞,有12條稚嫩的生命被其吞噬。而遊樂園這一充滿歡樂氛圍的公共場所,是未成年人受傷最多的地方,有20個孩子遭受了骨折皮裂之苦。

值得注意的是,遊樂園中充氣城堡一類的充氣設施,看似充盈柔軟,實則危險重重,有14起索賠案例因此而起,佔案例總數的近三成,家長應重視。

但是,僅有監護人的重視還不夠,在51起案例中,有28起是由公共場所管理人承擔賠償主責,甚至是全責。因此,公共場所,特別是兒童娛樂場所的管理人,應盡到合理安全保障義務,做一個善良友好的從業者。

數據

3年51起傷亡案件

8歲以下兒童近六成

檢索北京法院審判信息網,2014年至2016年,北京法院共審判了以「公共場所管理人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為訴由的案件710起,其中涉及未成年人的案例51起,佔總體的7.2%。

從未成年人的年齡來看,年齡越小傷亡的概率也相對越大。51起案例中共有54名未成年人傷亡,按照最新《民法總則》的規定,8周歲以下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共31人,佔總體的57.4%。8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共23人,佔總體的42.6%。

從傷亡事件發生的場所來看,主要集中三大類:

一是水上樂園、兒童樂園等遊樂園,共20起,佔總體的39.2%;

二是水渠、池塘、河溝等水域,共9起,佔總體的17.6%。這類場所也是死亡事件的多發地;

三是商場、超市,共6起,佔總體的11.8%。

其他受傷事件的發生場所較為分散,包括公園(5)、泳池(4)、電梯(3)、浴室(2)、滑雪場(2)等,共16起。

從判決結果對賠償責任的劃分來看,有42起案件,公共場所管理人都未盡到合理的安全保障義務,須承擔一定比例的賠償責任,佔總體的 82.4%。其中,公共場所管理人負主要責任的共25起,監護人負主要責任的11起,還有6起原被告各擔責50%。

另外,被告無責的共6起,佔總體的11.8%,監護人無責的共3起,佔總體的5.8%。

高危場所 1

溝渠水塘無情

未成年人死亡率最高

就本文統計的案例而言,凡是發生在水渠、池塘、河溝等場所的,未成年人無一例外都不幸死亡。這些場所並非只分布在農村或城鄉結合部,這其中既有沙場旁水深難測的河溝,也有臭味難聞的汙水池;既有穿過城區的引水渠,也有藏身小區大院的水池。9起案件,12名受害人,其中3起均有兩名未成年人喪命水底。

2015年暑假,家住通州的趙銘夫婦就失去了一雙兒女。

趙銘夫婦來京工作多年,在家鄉讀書的女兒14歲,兒子11歲。2015年8月暑假,夫妻倆將孩子接到了北京。8月19日下午,在屋外玩耍的兩個孩子久久未歸,驚慌的母親在通州新河橋閘旁的河堤上,發現了女兒的一隻小紅鞋。一夜搜尋,20日凌晨,兩名孩子的屍體在下遊的涼水河橋下被發現。

事後,趙銘夫婦將事發河段所屬的新河灌區管理所告上法庭,認為其違反安全保障義務,索賠100萬元。

法院審理查明,新河橋閘附近河道上留存了未設置安全措施的缺口,同時法院也認為,孩子的父母沒有採取適當的監護措施,最終,法院判決原被告負同等責任,被告賠償50萬元。

不能忽視的是,在記者的統計案例中,很多法院並不會將河道溝渠的管理者認定為法律意義上的「公共場所的管理人」,原告因此會索賠無果。最典型的體現,是多起京密引水渠溺亡事件。

近三年,至少有5起溺亡事件發生在這條橫貫密雲、懷柔、順義、昌平、海澱5區的河渠中,死亡7人,其中未成年人5人。這些案件,死者家屬的全部訴求被駁回。各法院的依據是,京密引水渠並非以公眾為對象的商業性經營場所,也不屬於對公眾提供服務的場所,故其管理者不應屬於安全保障義務人的範圍。

高危場所 2

遊樂園並不都快樂

充氣城堡最易受傷

本文所統計的遊樂園,不只包括針對所有人群開放的大型娛樂場所,也包括一些商場、公園、快餐店、個體戶為吸引消費者所設立的小型兒童樂園。相關案例20起,遊樂園中的什麼設施最易發生受傷事件呢?答案是充氣城堡。

充氣城堡類的遊樂設施多由較柔軟的PVC等材質的面料製成,在使用時由鼓風機不斷供氣以維持形狀,正因如此,整個城堡並非均勻地充滿氣體,兒童在上面跳躍翻騰時,城堡表面受力不均可能導致兒童站立不穩,在摔倒或手撐地時發生骨折。這也是多數兒童為肘部和腿部骨折的原因。

2015年7月,5歲男童小磊(化名)在其父親帶領下,來到張某經營的充氣城堡內玩耍,就在孩子父親接電話的工夫,小磊胳膊摔傷,經診斷為右肱骨髁上骨折,傷殘等級鑑定為十級。事後,孩子父親將張某訴至法院,索賠15萬餘元。法院認為被告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判決其承擔80%的賠償責任。

除了兒童玩耍時受傷,充氣城堡質量輕的特點,還易發生一個意外:被大風吹翻。在外地曾有兒童因此重傷,甚至身亡的案例。

2014年12月,在北京房山某小區,13名兒童在肖某經營的戶外充氣城堡中玩耍,大風颳來,充氣城堡固定裝置脫落,充氣城堡被風掀翻,導致在該充氣城堡上娛樂的多名兒童及附近看護的家長受傷。事後,有三名受傷較重的兒童將肖某訴至法院,經過法院判決和調解,肖某共賠償三原告16萬餘元。

成本低回報高,導致這種遊樂設施在小區、公園,甚至是馬路邊遍地開花,據悉,因為興起時間並不長,目前我國對此類充氣遊樂設施在質量方面尚未頒布統一的國家標準,監管方面也存在空白。

責任

法院多定原被告共同擔責

監護人輸在沒看好孩子

對於賠償責任的劃分,與本文的統計案例中,法院多酌定原被告雙方共同承擔。有9起案例,僅有一方承擔全部的責任。

2014年12月,一名4歲女童同父母入住一家連鎖酒店時,被床頭上方融化滴落的燈罩灼傷頭部,法院判決酒店擔全責;2015年3月,幼兒園放學後,一名三歲女童被叔叔接走,後女童在村邊的健身區玩耍時,墜入一旁的新鳳河。法院最終判定村委會和河道管理者均無責,幼兒園從道義上補償5萬元。父母自他人接走孩子後監護失職,導致悲劇,應負全責。

監護人被判定擔主責的原因較為統一,就是沒看好孩子。例如孩子在遊樂園中玩耍時父母應該進去看護卻沒有,逛商場時放任孩子奔跑而不加管束,在公園遊玩時讓孩子蹬上不該踩踏的石桌等。

公共場所管理人擔主責

存有安全隱患是主因

公共場所管理人被判擔主責的原因主要是存在安全隱患,其次是管理不到位。

2014年2月,6歲的女童小涵(化名)隨母親王某前往滑雪場滑雪。在小涵獨自一人乘坐運送滑雪者的「魔毯」時,胳膊捲入傳送帶,導致小涵胳膊、手掌等處骨折、皮膚裂傷。

事後,王某向滑雪場索賠38萬多元。法院審理期間,滑雪場未能提供「魔毯」的檢驗合格證明材料,法院認為,不管小涵在「魔毯」上摔倒的原因如何,滑雪場提供的設備都不應該存在明顯的安全隱患。最終,法院判定原告自負30%的責任,被告公司承擔70%的責任。

2015年10月,3歲男童在氣墊床上玩耍時摔傷,法院查明,氣墊床的經營者未安排工作人員在近旁陪護指導,屬於管理不到位,法院最終判定經營者承擔70%的責任。

警示

兒童娛樂場所經營者

應盡更高的安保義務

《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七條規定,賓館、商場、銀行、車站、娛樂場所等公共場所的管理人或者群眾性活動的組織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在一些案例中,儘管一些兒童娛樂場所的設施經過了安全檢測,也制定了相應的規章制度,但是,法院仍然判決其擔主責。

法院認為,作為專門為未成年人提供娛樂的場所,其管理者應當採取特別嚴格的標準,經營者必須履行較高的安全保障義務,消除危險,使未成年人與該危險隔絕,使其無法接觸此類危險。(記者 張宇)

相關焦點

  • 北京6歲以下兒童可免費接種麻疹疫苗
    此外,6歲以下兒童可免費接種三劑次的含麻疹成分疫苗。從北京市疾控中心歷年監測數據顯示,北京市麻疹的流行特徵是每年從1月開始發病人數漸上升,4-5月達到發病的季節性高峰。在今年1月份的本市麻疹病例中,成人病例和兒童病例各佔一半;兒童病例中8月-14歲佔23.5%,8月齡以下佔26.5%。而外省來京就診的病例基本都是兒童病例(佔84.1%)。
  • 北京兒童醫院專家:12歲以下的兒童不要騎車上路,16歲以下的未成年...
    兒童如果去遊泳,一定要在配有正規資質的救生員的場所去遊泳,不要去遊野泳,不要去危險的和不安全的水域或者水體內遊泳,即便有救生員,我們要叮囑孩子一定處於救生員的視線中。還要告知孩子,沒有深水證不要去深水區冒險,不要讓孩子高估自己的遊泳技能。
  • 京城15個兒童親水場所大搜羅 帶著孩子爽一夏
    炎熱的天氣就想帶孩子和水來個大大的擁抱,既消暑又能消耗孩子們永遠那麼過剩的能量。那麼京城有哪些優質的親水機構適合帶孩子前往呢?今天幫大家刪選了一批室內和室外的親水場所,相信這份親水清單這個夏天你一定特別需要!室外親水場所歡樂水魔方水上樂園
  • 長春家長看好孩子!11歲男孩被卡車窗窒息而亡,這些玩耍方式存隱患…
    停在樓下的車輛稍稍開著車窗,路過的一名男孩將頭伸入,不料,悲劇就此發生……目擊者講述事發經過↓↓↓6月16日下午2時30分左右,當時天氣炎熱,安徽合肥宏圖新村小區裡少有人出門。居民李雲出門遛狗時發現了異常。
  • 一歲半女童遊樂場所玩耍意外受傷 事發金鑫瑞德廣場萌貝兒兒童樂園
    原標題:一歲半女童遊樂場所玩耍意外受傷 事發青原區金鑫瑞德廣場萌貝兒兒童樂園 家長:兒童樂園未盡到職責,也不肯白紙黑字給說法 兒童樂園:不存在不承擔責任,將按法律判定的結果給予賠償 金鑫瑞德廣場:對於賠償事件需請示總部現在,廣大商家日益重視兒童市場,不少商場裡都開設了室內兒童遊樂場,深受小朋友喜愛。那麼,小孩在遊樂場所受傷,這個責任到底在誰呢?
  • 交通事故成14歲以下兒童第一死因 家長必知安全攻略
    交通事故已經成為 14歲以下兒童的第一死因  數據顯示,交通事故已經成為 14歲以下兒童的第一死因。我國每年有超過3.5萬名0至14歲兒童遭遇交通事故的傷害,其中有1.85萬名失去生命,死亡率是歐洲的2.5倍、美國的 2.6倍。  在上海市曾有一名孩子蹲在地上玩耍時遭車輛碾壓。
  • 北京京都兒童醫院唐鎖勤教授:高危神經母細胞瘤的治療
    神經母細胞瘤是兒童最常見的顱外實體瘤,佔所有兒童腫瘤的8-10%,大概8000個活產嬰兒中有1例。神經母細胞瘤的發病率,在我國尚沒有明確的調查。據美國統計,15歲以下每年發病率為100萬兒童中有9.8個,根據這個發病率估算,我國每年有3000例神經母細胞瘤患兒。
  • 8種暗藏危險的兒童遊樂設施,別拿孩子的生命開玩笑
    帶孩子出去玩,少不了各種兒童遊樂設施,有些真的是暗藏危險,我們當父母的一定要提前知道。 就連專業人士都會對蹦床有所恐懼,我們怎麼敢帶著孩子「無知者無畏」呢?
  • 大數據告訴你 孩子文明過馬路有多重要
    孩子蹲路邊被捲入車底、執勤民警「撿到」偷溜出來上馬路的小朋友……進入暑期以來,各地不時出現的險情給兒童交通安全敲響了警鐘。近兩年,廣州涉及少年兒童的交通事故在年齡結構分布、時間、地點及成因上有何特點?行人不按規定橫過機動車道未滿12周歲騎自行車行人在車行道內坐臥、停留、嬉鬧行人有追車、拋物擊車等妨礙道路交通安全的行為兒童是發生交通事故的高危群體據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消息,抽樣調查結果顯示,暑期少年兒童在國省公路、停車場出入口等場所發生交通事故的風險增加,尤其是忽然加速猛跑、中途折返導致的事故風險較高
  • 趁父母不在家偷溜出門,河南一家3兄弟池塘玩耍溺亡
    據大河報7月9日報導,日前,河南濮陽一池塘邊發生一起兒童溺事故。溺亡兒童共3人,系親兄弟。最大的孩子12歲,另外兩個孩子是一對還不滿3歲的雙胞胎。三人趁著父母不在家,由老大騎著摩託車載著兩個弟弟到池塘邊玩耍,過程中落水溺亡。
  • 6月發生多起未成年人傷亡事故 兒童安全風險知多少
    孩子為什麼會陷入險境?除了監護不力,還有一大原因在於,家長、公共場所服務人員等成人對孩子身邊的安全隱患知之甚少或視而不見。孩子身邊有哪些常被忽視的安全風險?《法制日報》記者進行了深入調查。  □ 本報記者  趙 麗  □ 本報實習生 劉雪妍  6月12日,河南省濮陽市發生一起小孩墜樓事故,1名5歲的小男孩當場死亡。
  • 從兒童場所200年歷史脈絡看兒童樂園未來發展趨勢
    ▲ 水樂園,赫克斯徹兒童場地,美國紐約中心公園 1932可以看到,在經過了近一個世紀的發展之後,兒童活動場地開始在設計中慢慢加入自我搭建等元素,並允許兒童進行少量自由玩耍和互動。自此,一種強調自由玩耍和動手搭建的新型兒童活動場所出現了。第一個垃圾兒童活動場地Skrammellegepladsen建於1943年,位於丹麥哥本哈根的邊緣,由理論的提出者卡爾·西奧多·索倫森(Carl Theodor Sorensen)設計,兒童在這個場地中可以自由地活動,攀爬跳躍,使用工具進行各種富有創造力的搭建活動。
  • 嘉興一十幾歲小孩玩耍時掉入河中 不幸溺水身亡
    5月8日下午5點左右,看平湖收到網友報料:新倉一河道內,仿佛有人溺水正在打撈搜救!據報料:落水的是一個十幾歲的小孩,當天放學後,在新倉一河邊玩耍時不小心掉入河中,救援隊員接到求助電話後立即前往搜尋打撈。小孩被救上岸後立即被送往了醫院搶救,由於溺水時間較長,圍觀群眾也紛紛擔心起來。
  • 室內兒童遊樂園安全隱患不少
    記者走訪發現,室內兒童遊樂園安全隱患不少    水母網8月1日訊 (YMG記者李俊玲)日前,網上的一則「2歲孩子被遊樂園小火車碾壓身亡」的消息,再次讓無數人感到心疼又扼腕。看似無公害的遊樂園,怎麼就能變成了「隱形殺手」呢?兒童遊樂園設施究竟存在哪些安全隱患呢?記者近日進行了走訪。
  • 弗林德斯大學成高危場所
    一名感染了新冠病毒的30多歲男子違反了隔離規定,並去過了包括Foodland,Kmart,Big W和弗林德斯大學等地點!多個場所進入警戒狀態!>11月22日, 1.20-2 pm:Foodland Norwood,11月22日, 2.45-3.10pm:Kmart Kurralta Park如在以下時間到訪過以下地點,無須進行自我隔離,但如出現症狀應立即進行檢測11月22日周日下午12:55至1:05:Mile
  • 十大容易被忽視的兒童交通安全細節 | 交通安全微課堂
    六一兒童節即將到來,兒童交通安全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5月29日,在由公安部交管局指導,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中國兒童中心聯合主辦的「小細節·大安全」歡樂六一「交通安全體驗課」活動上,研究中心宣傳教育研究室主任劉豔給現場的孩子和家長們上了一堂生動的交通安全課,講述了十大容易被忽視的兒童交通安全細節。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高危場所擴散一百處
    >神秘感染源開始出現今天確診了8人,卻只有7人與北海灘疫情直接相關。這第8位確診患者是西雪梨地區一位醫護工作者。在她確診的同時,已經將病毒傳給了另一位密切接觸者。這第9例確診將計入明天的確診人數。據新州首席醫療官Kerry Chant解釋,這位醫療工作者平時的工作是負責從機場運送病人,病人中就有新冠陽性確診者。
  • 明星孩子也玩積木 6歲以下兒童首選布魯可大顆粒積木
    專家表示,專注力訓練在6歲前培養更有效果。只不過對於年齡較小的寶寶來說,多多拼的小顆粒積木玩起來就有些困難了。那麼這一年齡階段的孩子專注力該如何培養呢?1-6歲兒童積木專家布魯可將以積木拼搭為例,幫你找到答案。  【Step1:讓孩子感興趣】建立孩子對積木拼搭的興趣是培養專注力的第一步。
  • 孩子喜歡玩的兒童海洋球池黑幕!父母們要當心了!
    遊樂場,雖然是孩子們的天堂,但一不小也會成為吃人的怪獸!像下面提到的海洋球池就是其中一種高危設施,媽媽們可要注意了!1海洋球,這個東西實在太常見了——商場裡、託管中心裡、學校裡,甚至是小區裡都會有,孩子們也非常愛海洋球池。然而,誰知道海洋球池居然隱藏著這麼大的危!險!
  • 哪些兒童樂園設備適合2-8歲兒童玩
    2-8歲的年齡段很多兒童還在讀幼兒園,也就是說適合幼兒園兒童玩的設備有哪些? 適合2-8歲兒童玩的兒童樂園設備有兒童淘氣堡、親子烘焙、魔幻泡泡秀、DIY手工、創意塗鴉、沙池、創意橡皮筋、親子電玩、投影砸球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