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容易被忽視的兒童交通安全細節 | 交通安全微課堂

2020-12-16 YiYa工作室

六一兒童節即將到來,兒童交通安全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5月29日,在由公安部交管局指導,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中國兒童中心聯合主辦的「小細節·大安全」歡樂六一「交通安全體驗課」活動上,研究中心宣傳教育研究室主任劉豔給現場的孩子和家長們上了一堂生動的交通安全課,講述了十大容易被忽視的兒童交通安全細節。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兒童交通事故特點分析

為提升兒童及監護人交通安全意識,針對性地加強宣傳教育,公安部道路交通研究中心對近三年來、12歲以下兒童交通事故進行了抽樣調查和分析。從數據看,兒童交通事故傷害呈現以下幾個特點:

兒童步行交通方式死亡人數較多。從出行方式來看,兒童步行時發生交通事故的死亡人數佔49.5%,接近一半。主要是由於兒童在步行時完全處於弱者地位,一旦發生事故,傷亡嚴重程度較高。其次是乘車,佔31.1%。

兒童步行時「橫衝直撞」行為突出。由於年齡特點,兒童普遍活潑好動,在參與交通活動的過程中,特別是在過馬路時,常常存在橫衝直撞、猛跑、忽然加速或折返等行為。從數據分析可以看出,在兒童步行交通事故中,有62%的事故中兒童都存在過馬路時橫衝直撞、猛跑、忽然加速或中途折返等行為。

圖2:步行交通事故中兒童行為表現

小區、停車場、路側停車區域等場所安全隱患大。由於在小區、停車場、路側停車等區域,車輛大多處於靜止或緩慢行駛的狀態,無論是兒童還是家長,都容易忽視其安全隱患,但這些看似安全的地方卻危機四伏。據統計分析,15.9%的兒童交通事故發生在小區、停車場及路段停車區域等場所。

圖3:兒童交通事故發生場所分布

12歲以下兒童騎車傷害不容忽視。在我國,法律是禁止12歲以下兒童騎車上道路的,但從統計數據看,12歲以下兒童在騎行時發生的交通事故卻並不鮮見。尤其是近年來共享單車的出現,兒童騎車上路的情況增多,安全問題日益突出。2018年,12歲以下兒童因騎車上道路行駛發生事故導致的死亡人數佔到總數的2.3%。

監護人監管不力問題突出。由於認知能力受限,兒童(尤其是低齡兒童)對道路交通中的危險識別和感知能力不足。因此,家長對於兒童的看顧和監護尤為重要。但在實際生活中,監護人監管不力問題十分突出,有的監護人甚至帶著孩子實施闖紅燈、翻越護欄等交通違法行為。從數據可以看出,在兒童交通事故中,存在監護人失職的事故佔總數的58.9%,而監護人帶著兒童實施交通違法行為的事故佔到總數的8%。

圖5:兒童交通事故中監護人行為

如何才能有效避免這些隱患,保證兒童安全出行呢?結合抽樣調查的數據,我們分析出了十大常見的兒童交通安全隱患細節。

常見的兒童交通安全隱患細節

隱患細節1:過馬路時猛跑、橫衝直撞或忽然折返

「過馬路要走斑馬線」,「紅燈停、綠燈行」......這些都是小朋友們常常聽說而且明白的道理。但在實際生活中,並不是所有能過街的地方都有紅綠燈,而且即使是行走在斑馬線上,如果存在猛跑、橫衝直撞、忽然加速或中途折返等行為也是有極大的安全風險的。

安全提示:小朋友過馬路前,要「一停、二看、三通過」。即使在斑馬線上,也要注意觀察,最好舉起一隻胳膊,以便讓司機更加容易看到你們。

隱患細節2:從停有車輛的路側過馬路

上面這樣路邊停有車輛的場景是很常見的,但是從這些地方過馬路卻非常危險。因為停止的車輛會遮擋來車方向駕駛人的視線,如果從這些車輛前面或中間突然跑出來,後面的來車根本來不及做出反應,非常危險。大家來看一看下面的這些案例:

安全提示:從停有車輛的路側過馬路要分兩步:1、停下來,觀察路邊停止的車輛是否即將起步;2、如果確定車輛是靜止的,要走到車輛前面,再次停下來觀察,確保沒有來車時再從容快速通過。

隱患細節3:在小區道路、停車場、路側停車區域玩耍逗留

在小區、停車場、路側停車位等區域,孩子們意識不到其危險性,喜歡在停止的車輛附近或車輛可能行經的區域玩耍,但這些地方也是非常危險的。

因為車輛有盲區,孩子們身材本來就矮小,特別是蹲坐在地上的時候,起步和轉彎的車輛駕駛人很難看到,從而發生危險。

安全提示:小朋友們儘量不要在車輛周圍或車輛可能行經的區域玩耍逗留。

隱患細節4:乘車時將頭、手或身體其他部位伸出窗外

乘車的時候,把頭、手等身體部位伸出車窗或天窗,是極其危險的做法,因為車輛在行進的過程中,伸出窗外的身體部位很可能會與旁側的樹枝、交會的車輛以及其他車外物體發生擦碰,造成危險。

安全提示:乘車時千萬不要把頭、手或身體其他部位伸出窗外!

隱患細節5:不滿12周歲騎車上路

我國法律規定,12周歲以下兒童不能騎車上道路行駛。這是由於孩子對複雜的交通環境缺乏準確的認知和判斷,如果騎車上路的話,很可能會發生危險。

安全提示:小朋友如果不滿12周歲的話,不可以騎車上路。

家長在孩子交通安全中承擔著極其重要的責任。尤其是對年齡較小的孩子來說,家長的監護水平直接決定孩子的安全水平。接下來是給家長們提示的5個隱患細節:

隱患細節6:騎車帶孩子離大貨車過近

家長如果騎車帶孩子出行,難免會碰上大貨車。對於大貨車有兩個危險點:一是盲區,大貨車車體越大,盲區也越大,駕駛人很難發現盲區中的騎車人。二是內輪差,即在大貨車轉彎過程中,前輪和後輪的轉彎半徑不同,形成內輪差。如果騎行時離大貨車很近,即使避過了前輪,也有可能無法避開後輪,從而造成危險。

圖6:大貨車盲區示意圖
圖7:大貨車內輪差示意圖

安全提示:當感知有大貨車臨近時,要儘量遠離,保持2米以上的橫向距離,避免長期並行;如果發現大貨車右轉彎,要立即停下,向遠離它的方向避讓。

隱患細節7:將孩子單獨留在或遺忘在車內

近年來,孩子被單獨留在車內造成傷亡的事故屢見不鮮,但仍有許多粗心的家長把孩子留在或遺忘在車內。從傷害表現上來看,由於車內溫度快速升高、車輛空間狹小且密閉,孩子極有可能因熱射病或窒息而導致死亡。

在一輛封閉車內,僅僅15分鐘,就可以讓一個孩子大腦和腎臟遭到損傷。當體溫達到40度,孩子的體內器官就會停止運行;體溫達到41.6度時,就可以導致車內孩子死亡。

安全提示:千萬不要把孩子單獨留在或遺忘在車內!

隱患細節8:懷抱孩子或讓孩子坐副駕駛座

有少部分家長認為,孩子獨自坐在汽車後座無法保證安全,不如坐在副駕駛座上或者自己抱著。而很多孩子也因副駕駛視野更開闊,選擇副駕駛座乘車。

但是,孩子無論獨自乘坐,還是被家長懷抱坐在副駕駛座上,都無法抵擋急剎車時的慣性作用,容易與擋風玻璃碰撞或直接飛出車外。若是乘坐配備安全氣囊的汽車,安全氣囊打開的瞬間速度可以達到320公裡/小時,產生的碰撞力可高達180公斤,孩子也無法承受。

圖8:2019年3月10日,安徽宣城一名女子懷抱幼兒坐在副駕駛,車輛碰撞時,女子及幼兒被甩出車外。女子當場死亡,幼兒受傷。

圖9: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碰撞試驗

安全提示:乘車時讓孩子坐在後排位置,並使用兒童安全座椅。

隱患細節9:把孩子放在自行車車筐中

很多家長為圖方便把孩子放在共享單車的車筐中,但實際上,這樣的方式是非常錯誤的,在車輛轉彎和剎車時,孩子很容易從車上跌落髮生危險。下面這個案例中,孩子的腳就被卡在自行車前輪中,費很大的功夫才將孩子解救出來。

安全提示:千萬不要把孩子放在自行車車筐中。

隱患細節10:過馬路時放任孩子跑動

孩子對道路情況的分辨能力較弱,又天生好動。家長帶孩子出行時,如果不看顧好孩子,放任孩子在道路上跑動,就很可能發生危險。

安全提示:過馬路時一定要牽著孩子的手;對於低齡、好動的孩子,應當握住孩子的手腕。

6.1《小細節 · 大安全》交通安全兒歌

以上是十個容易被忽視的兒童交通安全細節,為了方便記憶,研究中心的叔叔阿姨編了兩首兒歌,大家一起來聽一下吧!

請點擊收聽完整的交通安全兒歌音頻 ↓ ↓ ↓

(感謝藍天幼兒園康烜暢小朋友朗誦)

相關焦點

  • 10大威脅孩子安全的交通隱患,一定別忽視
    兒童交通安全牽動著千萬家庭,公安部道路交通研究中心對近三年來、12歲以下兒童交通事故進行了抽樣調查和分析,兒童步行時發生交通事故的死亡人數佔49.5%,接近一半。為了有效避免兒童交通事故這十大容易被忽視的兒童交通安全細節一定要注意↓↓↓過馬路時猛跑
  • 交通安全小課堂進社區:關愛生命 安全出行
    為降低少年兒童中交通安全事故的發生,提升少年兒童對交通安全知識的了解和交通安全標示的認識。12月19日,由資陽市民政局主辦,資陽市心公益社會工作服務中心、蓮花街道雙龍井社區、四川省奧靈教育共同承辦的童心同行工作坊:交通安全課堂,在資陽市社會組織服務中心開展。
  • 全國交通安全日:全優加建議「道路安全莫忽視,交通安全從小抓」
    今年是「全國交通安全日」的第九個年頭,以知危險會避險,安全文明出行為主題。一直以「為中國寶寶提供卓越的早期教育和託育服務」為使命的全優加早教機構,以安全健康為第一原則,憑藉多年的早教託育經驗,為家長們總結出了四點寶寶必備的交通安全知識。 01.
  •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中少社共同推出交通安全教育動畫片
    隨著全國各地中小學生陸續返校複課,在防疫工作常態化背景下,「安全出行」再次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之一。今天,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共同推出交通安全教育系列動畫片——《危險遠離我!》
  • 關注交通安全 透視被忽視的三大「馬路殺手」
    透視被忽視的三大「馬路殺手」——寫在第二個全國交通安全日到來之際     新華社北京12月1日電(新華社記者白陽、史競男、李亞楠)截至2013年10月底,我國機動車保有量已達2.5億輛,機動車駕駛人數達2.75億人。
  • 安全教育手抄報:交通安全小常識
    交通安全關係著孩子們的健康快樂成長!下面,讓我們一起學習一些關於兒童交通安全的小常識吧!  1、普通坐墊不能替代兒童專門坐墊  兒童長到10歲以上,就要使用兒童安全坐墊,那麼普通坐墊能夠替代嗎?答案是否定的,因為普通坐墊太軟,在交通事故中它可能會向前滑落或者變平,起不到保護的作用。
  • 關注學生交通安全!請各位家長收下這份安全提醒
    學生道路交通安全的話題一直被大家所關注青少年學生交通出行安全方面存在哪些誤區?家長容易忽視哪些交通安全細節?兒童被碾壓的交通事故顯示,事故發生的原因一方面是由於兒童行為的不穩定性,缺乏危險判斷意識引起的,還有一方面是因為駕駛人忽視了視線盲區而誤傷,比如車頭正前方、車頭靠近大燈位置、車後方等,身形矮小的低齡兒童在這些位置玩耍,容易被駕駛人忽視。■ 安全提示家長應讓孩子明白,無論遊戲多麼有趣,都不可到路上玩耍。
  • 知危險會避險 這堂交通安全網課不要錯過! | 交通安全雲課堂
    知危險會避險 這堂交通安全網課不要錯過!| 交通安全雲課堂 2020-03-28 22: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朝陽小學開展交通安全公益活動:關注交通安全 呵護兒童成長
    大江網/大江新聞客戶端訊 通訊員朱紅、袁靜、鄧勇花報導:12月11日上午,兒童交通安全公益活動在南昌朝陽小學舉行。  活動伊始,整齊劃一、活力四射的交通安全操點燃了全場。同學們身著黃色馬甲,在臺上老師和學生代表的帶領下,認真學跳交通安全操。  呼籲家長、媒體和教育工作者共同做好兒童的交通安全教育工作。
  • 知危險會避險,這些交通安全知識講給孩子聽|安全公開課
    知危險會避險,安全文明出行 今天是第九個「全國交通安全日」,今年的主題是「知危險會避險,安全文明出行」。這些交通安全常識,家長要講給孩子聽。
  • 社區兒童交通安全體驗館:在孩子心中埋下交通安全的種子
    在孩子們的心裡埋下一顆交通安全的「種子」,是家長和社會該做的。為提高孩子們安全意識,創新安全教育方式,新城區東風路街道辦事處祥園社區著力打造首個社區兒童交通安全體驗館,讓孩子們在遊戲中養成交通安全好習慣。「紅燈停,綠燈行,黃燈等一等,紅燈禁止行。」這是我們最熟悉的關於交通安全的方面的口訣。
  • 這十大兒童交通安全隱患,一定講給孩子聽
    兒童交通安全牽動著千萬家庭,公安部道路交通研究中心對近三年來、12歲以下兒童交通事故進行了抽樣調查和分析,兒童步行時發生交通事故的死亡人數佔49.5%,接近一半。為了有效避免兒童交通事故這十大兒童交通安全隱患一定要要講給孩子聽!
  • 海事大課堂,安全從「小」抓——滄州海事局開展2020年水上交通安全...
    海事大課堂,安全從「小」抓——滄州海事局開展2020年水上交通安全知識進校園活動 2020-12-08 19: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說你聽 | 國慶中秋假期廈門旅遊交通安全提示——交通安全雲課堂...
    我說你聽 | 國慶中秋假期廈門旅遊交通安全提示——交通安全雲課堂系列之二十 2020-09-30 17: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交通安全課堂:交巡警走進青坪小學
    華龍網9月14日15時訊 「我承諾:過街要走斑馬線,走路看好紅綠燈,不橫穿馬路,乘車系好安全帶…」近日,武隆區公安局交巡警支隊宣傳組到巷口鎮青坪小學開展了「交通安全課堂」宣傳活動,青坪小學校外輔導員羅旦華同志為孩子們帶去了學習用具和小禮品。
  • 知危險會避險,這些交通安全知識講給孩子聽 | 安全公開課
    兒童缺乏自我保護技能,易受交通傷害兒童缺乏交通安全知識和自我保護技能,使他們成為最易受到交通傷害的人群。孩子騎車安全意識淡薄,應變能力差,加上兒童應變能力不夠,遇到緊急情況時往往不能正確處置,極易導致交通事故。
  • 兒童交通安全主題餐廳亮相
    【深圳商報訊】(記者 吳素紅 任建新 通訊員 蔣萌萌)2020年在12月全國交通安全宣傳月之際,深圳交警攜手深圳金拱門食品有限公司共同打造兒童交通安全主題餐廳。 12月5日,全國首家麥當勞兒童交通安全主題餐廳在深圳東海餐廳揭牌。
  • 兒童交通安全動漫片發布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張翔宇 通訊員劉洪希)昨天,中山市公安交警支隊邀請市教體局、文明辦、婦聯、幼兒園及主創團隊、媒體代表召開中山市首部兒童交通安全動漫片座談會
  • 國外如何開展兒童交通安全教育?|知危險會避險
    導語 交通言究社「知危險會避險」專欄繼續為大家推送相關主題專業文章。本期我們聚焦兒童交通安全教育的話題。兒童交通安全教育一直備受關注,那麼,如何提升兒童交通安全教育的科學性和針對性、確保教育內容體系化、教育方法科學化呢?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英國、澳大利亞和日本是如何開展兒童交通安全教育的。
  • 日本交通為何能製造安全神話
    YY2瀟湘晨報網YY2瀟湘晨報網  【盡精刻微的細節的「無縫聯接」】YY2瀟湘晨報網  交通是本質上一種流動的聯接與傳遞,而聯接與傳遞的順暢、安全與迅速,體現於盡精刻微的細節的無縫而圓滑的聯接,而在細節上的精益求精,正是日本人的特徵與性格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