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交通安全 透視被忽視的三大「馬路殺手」

2020-12-16 中國政府網

透視被忽視的三大「馬路殺手」
——寫在第二個全國交通安全日到來之際 

    新華社北京12月1日電(新華社記者白陽、史競男、李亞楠)截至2013年10月底,我國機動車保有量已達2.5億輛,機動車駕駛人數達2.75億人。然而由於安全文明觀念缺失,交通陋習比較普遍,事故傷亡總量仍然較大。日益龐大的「馬路低頭族」、兒童安全坐椅的「缺位」以及不夠安全的安全氣囊等,正是最常見卻也最易被忽視的「馬路殺手」。

    在第二個全國交通安全日到來之際,如何遏制住這些危害巨大的「馬路殺手」,構築起更加安全的道路交通環境,急需引起公眾思考和重視。

    「馬路低頭族」:拇指下的禍端

    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低頭族」已隨處可見,越來越龐大的「馬路低頭族」成了道路安全的「移動殺手」。

    記者在下班尖峰時段來到鄭州市交通繁忙的紫荊山立交橋路口觀察,發現幾乎每波二三十個等待過馬路的行人中,都有五六人在低頭看手機,有時甚至超過半數。不僅是行人,車裡的「低頭族」數量也在激增。鄭州交警五大隊民警楊華民告訴記者,執勤時經常看到綠燈亮了,卻有車在那一動不動,或者別的車都正常行駛,有一輛車在慢慢蠕動,基本都是因為司機在玩手機。楊華民是一個擁有數萬粉絲的「微博達人」,他的微博上「曬」著許多「馬路低頭族」——有把車停在機動車道上玩手機的,有在等紅燈間隙抓緊時間刷微博的,有一邊看手機一邊闖紅燈過馬路的……

    北京市公安局交管局民警汪海指出,「低頭族」往往有種僥倖心理,覺得看一兩眼沒什麼大礙。但對於司機來說,1秒鐘車就能開出去5米甚至10米,即使低一下頭,也可能對前方的突發狀況來不及反應;而對於行人來說,埋頭過馬路就看不到路燈的情況變化,極易發生意外。

    但是,針對「馬路低頭族」現象,目前還存在執法盲點。楊華民表示,對機動車可以按照開車使用通訊工具的條款進行處罰,罰200元扣2分,但對非機動車和行人玩手機的情況,目前還沒有對應處罰措施。「像北京這樣的大城市,交通壓力非常大,在尖峰時段,有限警力只能全部用來緩解擁堵,很難有精力處理這類不文明行為。」汪海說,「低頭族」數量龐大,罰不勝罰,往往被抓住了也有牴觸情緒,執法效果非常有限。

    「我們的社會已進入汽車時代,可交通參與者的思維還停留在非機動車時代。」中國人民公安大學交通管理工程系副教授李蕊表示,道路交通安全法頒布至今只有十年,民眾的交通守法意識普遍淡薄。因此,一味強調罰不能治本,要靠多種手段綜合治理,既要對違法者依法追責,也要加強法律條文的解釋宣傳工作,讓人們真正理解法規背後的安全意義。

    兒童安全坐椅:使用率極低的隱患

    熱門電視節目《爸爸去哪兒》播出後,細心網友發現,在明星們帶孩子去往目的地的車上,除了來自中國臺灣地區的林志穎正確使用了兒童安全坐椅,其他明星的車上要麼沒有配兒童安全坐椅,要麼配了卻沒給孩子系安全帶。

    據統計,我國每年有近2萬名兒童死於道路交通安全事故,是歐美發達國家的2.5倍多;與之相對應的是,我國兒童安全坐椅的使用率不足一成,而歐美發達國家的兒童安全坐椅使用率普遍達90%以上。

    清華大學汽車碰撞實驗室主任張金換介紹,兒童安全坐椅是一種針對兒童特殊體型設計的約束裝置,正確使用能有效降低事故中兒童的傷亡率。但許多家長在兒童乘車方面存在誤區,有人習慣抱著孩子坐車,或者讓孩子坐在普通坐椅上用安全帶簡單固定。一旦發生激烈衝撞,懷中的孩子很難抱得住;而坐在普通坐椅上的兒童極可能被為成人體型設計的安全帶卡住喉部,造成窒息。

    張金換認為,兒童安全坐椅難以推行的原因,一方面是民眾的安全意識還比較滯後,不願意在額外的汽車配置上花錢;另一方面是相關法律法規的缺失。

    據了解,目前世界上約有50個國家和地區出臺了兒童安全坐椅的強制使用法規。

    2012年7月1日,我國頒布了兒童安全坐椅生產技術方面的國家標準,但還沒有強制性的法律法規來保障使用。記者日前從中國玩具和嬰童用品協會獲悉,兒童安全坐椅有望於今年年底前納入國家強制性產品認證(3C)目錄,這意味著將進一步加強產品的質量安全監管。專家建議,應儘快對道路交通安全法進行修改,利用法律手段推動兒童安全坐椅的使用。

    安全氣囊:被炮製的「安全神話」

    「安全座駕,一路無憂」,這樣的廣告標語已司空見慣。長久以來,汽車廠商喜歡將安全氣囊作為賣點來宣傳,錯誤引導消費者的觀念,將安全氣囊等同於「保命神器」,迷信氣囊質量高的汽車。

    張金換告訴記者,安全氣囊的爆出其實是有條件的,在角度方面,只有正面和左右30度角內的衝撞才會爆出,側面衝撞則無法爆出;在速度方面,只有達到時速30公裡以上安全氣囊才會爆出,時速20公裡以下不會被觸發,20公裡至30公裡則可爆可不爆。此外,由於安全氣囊爆開的瞬時速度能達到每小時300公裡,本身也會給車內乘客尤其是兒童造成嚴重傷害。「我們曾做過實驗,在氣囊旁邊放上西瓜,在爆開的瞬間西瓜被炸得粉碎。」

    儘管安全氣囊只是有條件的「安全」,但在廠商有意無意的宣傳下,安全氣囊逐漸背離了設計初衷,成為一種營銷噱頭。

    更讓人擔憂的是,安全氣囊目前尚無統一的執行標準。張金換表示,我國已經制定了3項安全氣囊零部件的推薦性國家標準,但因為車型不同,安全氣囊的設計方式也有所不同,現在國際上也沒有一個通行的安全氣囊整體標準。

    因此,一方面現實中的碰撞很難符合理想實驗狀態,一方面沒有國家標準,「保命的安全氣囊彈不開」成了消費者和汽車廠商之間最常見的糾紛之一。

    北京市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學會常務副會長邱寶昌告訴記者,汽囊的責任認定過程很複雜,雖然產品質量法規定有安全缺陷的產品要一律召回,但法律是一種原則性規定,而且相對滯後,所以當遇到具體事故時就可能有執行上的困難。

    「事實上,並沒有絕對安全的汽車,只有正確的駕駛行為才能真正保證出行安全。」張金換說。

相關焦點

  • 兒童交通安全問題受關注 當心這「四大殺手」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祁驛耿子騰六一兒童節到來,兒童交通安全問題也再次受到關注。隨著機動車保有量的增加,兒童道路交通傷害案例也不斷增加,交通傷害是我國兒童意外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其中的「四大殺手」更是主因。「殺手」1不使用兒童安全座椅不給兒童使用安全座椅的現象在現實生活中很普遍。
  • 管住電動自行車「馬路殺手」
    近日,有媒體報導,電動自行車交通事故導致的死亡人數,在我國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中上升最快,電動自行車已成為名副其實的「馬路殺手」。電動自行車的安全問題,一直都頗受關注。此次媒體公布的數據更讓人驚心:平均每小時就有1名電動自行車騎行者死於道路交通事故,有5名電動自行車騎行者因道路交通事故受傷。如何管住這個「馬路殺手」呢?關鍵是要找準抓手與路徑。目前,電動自行車交通事故多數是當事人騎行電動自行車交通違法造成的。顯然,想要管住車,先要管住人。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手段,對騎行者形成有效約束。
  • 快評|管住電動自行車這個「馬路殺手」
    然而,這種交通工具固然快捷、經濟、環保,但其廣泛使用也帶來巨大的道路安全隱患。近日,有媒體報導,目前,電動自行車交通事故導致的死亡人數,在我國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中上升最快,電動自行車已成為名副其實的「馬路殺手」。電動自行車的安全問題,一直都頗受關注。
  • 十大容易被忽視的兒童交通安全細節 | 交通安全微課堂
    六一兒童節即將到來,兒童交通安全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5月29日,在由公安部交管局指導,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中國兒童中心聯合主辦的「小細節·大安全」歡樂六一「交通安全體驗課」活動上,研究中心宣傳教育研究室主任劉豔給現場的孩子和家長們上了一堂生動的交通安全課,講述了十大容易被忽視的兒童交通安全細節。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電動自行車致死傷率攀升,警惕新型「馬路殺手」的安全隱患
    這種新型交通工具固然快捷、經濟、環保,但其廣泛使用也帶來巨大的道路安全隱患。專家呼籲:電動自行車交通傷害逆勢增長,「速度與激情」背後的代價亟須引起重視。目前,電動自行車交通事故導致的死亡人數,在我國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中上升最快,每小時就有1名電動自行車騎行者死亡。
  • 關注學生交通安全!請各位家長收下這份安全提醒
    學生道路交通安全的話題一直被大家所關注青少年學生交通出行安全方面存在哪些誤區?家長容易忽視哪些交通安全細節?兒童被碾壓的交通事故顯示,事故發生的原因一方面是由於兒童行為的不穩定性,缺乏危險判斷意識引起的,還有一方面是因為駕駛人忽視了視線盲區而誤傷,比如車頭正前方、車頭靠近大燈位置、車後方等,身形矮小的低齡兒童在這些位置玩耍,容易被駕駛人忽視。■ 安全提示家長應讓孩子明白,無論遊戲多麼有趣,都不可到路上玩耍。
  • 安全教育手抄報:交通安全小常識
    交通安全關係著孩子們的健康快樂成長!下面,讓我們一起學習一些關於兒童交通安全的小常識吧!  1、普通坐墊不能替代兒童專門坐墊  兒童長到10歲以上,就要使用兒童安全坐墊,那麼普通坐墊能夠替代嗎?答案是否定的,因為普通坐墊太軟,在交通事故中它可能會向前滑落或者變平,起不到保護的作用。
  • 遊客橫穿沙巴馬路被撞重傷 旅遊時注意交通安全
    中國網3月11日訊 針對近期沙巴地區出現的一些安全隱患,駐哥打基納巴盧總領館在此提醒廣大中國遊客,注意交通安全、海洋安全以及飲食衛生。日前,又有一名中國遊客在亞庇市區橫穿馬路時被撞成重傷,迄未脫離生命危險。
  • 中國公民海外安全受關注 四大「殺手」需注意
    中國僑網1月24日電 據領事直通車微信公眾號消息,2017年,中國公民在日本遇害、在美國失聯並疑似被害等惡性刑事案件引發社會廣泛關注。近年來,越來越多中國公民到國外旅遊、留學、務工,但海外安全事件頻發,僅2017年外交部和中國駐外使領館處理的領事保護與協助案件就達7萬起,其中涉及中國公民死亡的案件超過500起,全年海外意外身亡人數高達695人。  從涉及中國公民的死亡案件類型看,除疾病外,旅遊活動、交通安全、社會治安、工傷事故是造成中國公民海外意外身亡的四大「殺手」。
  • 衡水棗強一小學生橫穿馬路被撞飛,交警提醒關注兒童交通安全
    近日,棗強縣發生一起交通事故,一名8歲小學生騎自行車突然轉彎橫穿馬路,不幸被一輛同向行駛的汽車撞飛。就此事,我市交警部門發布中小學生暑期交通安全預警,提醒家長、駕駛員共同關注兒童交通安全。根據《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第六十條之規定,自行車駕駛人小田負此次事故主要責任;轎車駕駛人李某負此次事故次要責任。交通事故是造成學生傷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才能讓孩子們「知危險」、「會避險」,從而減少傷害呢?
  • 致死傷率攀升 警惕新型「馬路殺手」帶來的安全隱患
    這種新型交通工具固然快捷、經濟、環保,但其廣泛使用也帶來巨大的道路安全隱患。專家呼籲:電動自行車交通傷害逆勢增長,「速度與激情」背後的代價亟須引起重視。  目前,電動自行車交通事故導致的死亡人數,在我國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中上升最快,每小時就有1名電動自行車騎行者死亡。
  • 電動自行車致死傷率攀升 警惕新型「馬路殺手」
    警惕新型「馬路殺手」帶來的安全隱患【聊健康】左衝右突的外賣騎手,風風火火的上班族,接娃心切的家長……當前,越來越多人加入了電動自行車「大軍」。這種新型交通工具固然快捷、經濟、環保,但其廣泛使用也帶來巨大的道路安全隱患。
  • 10大威脅孩子安全的交通隱患,一定別忽視
    兒童交通安全牽動著千萬家庭,公安部道路交通研究中心對近三年來、12歲以下兒童交通事故進行了抽樣調查和分析,兒童步行時發生交通事故的死亡人數佔49.5%,接近一半。為了有效避免兒童交通事故這十大容易被忽視的兒童交通安全細節一定要注意↓↓↓過馬路時猛跑
  • 中國馬路殺手赴澳自駕遊,澳洲人民:怕了怕了!
    中國的馬路殺手不止一個 雖然有一種說法是「你只要在中國開過車,再到全世界其它地方去,閉著眼睛都能開!」但,事實證明,這句話真是啪啪打臉。今年2月初,在澳洲某地,發生了一起嚴重的交通事故。肇事司機是中國人,當時正打算自駕去大洋路遊玩,據採訪,這位女司機說,當時,前面有一個停車標誌,她大腦一時短路,沒反應過來,就直接追尾了。
  • ​雙灤事 | 告別馬路殺手,我們約起!
    ​雙灤事 | 告別馬路殺手,我們約起!承德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關於有序恢復機動車駕駛人考試工作的公告為滿足我市機動車駕駛人考試需求,結合我市疫情防控工作實際,在確保疫情防控措施到位、考試保障工作安全有序的前提下,決定有序恢復機動車駕駛人考試工作,現將有關事項公告如下:一、自2020年4月20日起,恢復機動車駕駛人科目一考試、科目三安全文明考試工作
  • 關注兒童用車安全-搜狐汽車
    2、正確使用安全座椅、認知安全氣囊:無論汽車是否有氣囊,保護兒童的最好辦法是將12歲以下的兒童安排在汽車後排,且一定要給孩子使用兒童安全座椅。另外安全氣囊也是兒童的隱形殺手,因為安全氣囊在撞車瞬間的大約幾毫秒內就用燃爆氣體將一個近100升的氣囊完全充滿,頃刻膨脹的氣囊會以異常劇烈的力量撞擊兒童,造成無法逆轉的嚴重傷害。
  • 別再說女司機是「馬路殺手」了
    南京交管部門特地就全市的女司機典型交通事故進行了分析,希望女司機能吸取經驗教訓,更加守法安全文明駕車。   女司機引發傷亡事故  僅佔此類事故總數一成多   從引發交通事故情況分析,2016年,南京市發生輕微交通事故57481起,其中由女司機引發的輕微交通事故只佔總數的18.4%,由男司機引發的事故佔到81.5%。   女司機引發有人員傷亡的交通事故比例更低。
  • 全國交通安全日,教你7招安全遛娃,遠離交通事故
    #全國交通安全日父母有沒有在帶孩子出去遊玩、遛彎,即便是臨時支付個東西,或是和熟人攀談一會兒,又可能是刷了會手機看到個有趣的新聞,就這麼不留神的瞬間,孩子往往就是此時出現事故的,出門在外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下面,旭日睿迪教育社長小迪和大家說說出門在外如何帶娃。
  • 一中國遊客在沙巴橫穿馬路被撞 總領館發布安全提醒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新京報訊(記者 王真真)近期,馬來西亞沙巴地區發生多起陸路與海上安全事故,針對沙巴地區近期出現的一些安全隱患,中國駐哥打基納巴盧總領館發布安全提醒,建議中國遊客在沙巴旅遊時應遵守交通規則,注意海上安全與飲食安全。
  • 全國交通安全日:全優加建議「道路安全莫忽視,交通安全從小抓」
    今年是「全國交通安全日」的第九個年頭,以知危險會避險,安全文明出行為主題。一直以「為中國寶寶提供卓越的早期教育和託育服務」為使命的全優加早教機構,以安全健康為第一原則,憑藉多年的早教託育經驗,為家長們總結出了四點寶寶必備的交通安全知識。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