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死傷率攀升 警惕新型「馬路殺手」帶來的安全隱患

2020-12-15 央視網

  遊戲互動,學習交通安全。新華社發

  宣傳「一盔一帶」,守護生命安全。新華社發

  外賣小哥在配送。新華社發

  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公安局的交通民警在電動車辦證入戶現場,手把手教外賣小哥們正確戴頭盔,注意出行安全。左學長攝/光明圖片

  【聊健康】

  左衝右突的外賣騎手,風風火火的上班族,接娃心切的家長……當前,越來越多人加入了電動自行車「大軍」。這種新型交通工具固然快捷、經濟、環保,但其廣泛使用也帶來巨大的道路安全隱患。專家呼籲:電動自行車交通傷害逆勢增長,「速度與激情」背後的代價亟須引起重視。

  目前,電動自行車交通事故導致的死亡人數,在我國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中上升最快,每小時就有1名電動自行車騎行者死亡。

  1.電動自行車致死傷率攀升,普遍存在超速

  當前,我國電動自行車生產量和保有量在近年來持續上升,已成為電動自行車大國。據工信部統計,2019年我國電動自行車產量達2707.7萬輛,社會保有量近3億,位居世界第一。隨之而來的是電動自行車引發的道路交通事故數量也在攀升。可以說,電動自行車已成為名副其實的新型「馬路殺手」。

  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性非傳染病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傷害防控與心理健康室副主任鄧曉介紹,2019年全國道路交通事故傷亡人員中,駕駛電動自行車導致的死亡人數達8639人,受傷人數達44677人,傷亡人數接近非機動車傷亡人數的70%。「形象地說,平均每小時就有1名電動自行車騎行者死於道路交通事故,有5名電動自行車騎行者因道路交通事故受傷。」

  鄧曉是在北京大學社會化媒體研究中心舉辦的「電動自行車道路安全與傷害預防」線上研討會上披露這些數據的。「在全國整體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穩步下降的態勢下,電動自行車騎行者的傷亡卻逆勢發展,死傷率不斷攀升,電動自行車已成為我國道路交通安全的突出問題,是一項難以被忽視的社會負擔。」

  據鄧曉介紹,造成電動自行車道路交通傷害的危險因素包括人、車、路多重因素。而在人的因素中,超速行駛是導致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

  「電動自行車交通事故,多數是當事人騎行電動自行車交通違法造成的。」原中國人民公安大學交通管理學院教授劉建軍表示:「超速行駛縮短了緊急情況下靈活處置的時間,導致電動自行車駕駛人及其他人的反應時間和操控能力降低。因此,事故發生的可能性以及事故的嚴重性都跟超速行駛有直接關係。」

  據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電動自行車在非機動車道內行駛時,最高時速不得超過15公裡/小時;2019年電動自行車新國標要求其設計速度最高不超過25公裡/小時。然而實際生活中,大量電動自行車行駛速度往往超過30公裡甚至超過40公裡,「目前電動自行車超速在我國是普遍現象,不超速反而是極少見的現象。」劉建軍說。

  2.正確佩戴頭盔,每年可救兩三千人性命

  「肉包鐵」是對騎行電動自行車的形象描述,這意味著一旦發生交通事故,騎乘人將直接面對危險。

  有研究顯示,顱腦損傷是道路交通事故致死的最主要原因,而在電動自行車交通事故中,因顱腦損傷致死的比例更高,超過80%。這是因為一旦發生碰撞事故,電動自行車使用者多是頭部先受撞擊。

  蘇州大學王健法學院副教授施立棟認為,目前電動車管理中,普遍存在的超速現象短時間內可能難以解決。但如果能夠佩戴好頭盔,從自身出發預防傷害,將能顯著降低電動自行車道路交通傷害死傷率。

  「現實中也有案例,戴了安全頭盔的駕駛者摔倒之後能爬起來,但沒有戴安全頭盔的站不起來了,不戴頭盔受到的傷害顯然更重。」劉建軍說。

  鄧曉分析說,安全頭盔能夠減少63%的頭部受傷和88%的顱腦損傷,不戴安全頭盔的兩輪機動車駕駛員受傷人數是戴頭盔者的3倍之多。

  劉建軍同時提醒說:「戴頭盔不是裝飾,應該系好頭盔帶,然後戴緊,使得頭盔碰撞以後不會輕易脫落,這才是真正的正確佩戴安全頭盔。」

  據了解,自今年4月起,公安部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將佩戴安全頭盔提升到國家層面。江蘇、浙江等地也紛紛針對佩戴電動自行車安全頭盔制定了相關規定,例如,對違者處以警告或罰款等,取得了良好效果。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政策規劃室主任戴帥給出的數據顯示,「一盔一帶」行動開展以來,短短四個月時間,南京、深圳、上海、杭州、海口騎乘人員安全頭盔佩戴率達80%以上,寧波更是達92%,而此前有些城市佩戴率還不足30%。

  「我們預估如果每一個騎行人員都能夠正確佩戴頭盔,一年可以挽救2500~3500人的生命,全國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可以減少5%左右,這個比例是非常可觀的。」戴帥說。

  3.不能縱容交通違法,戴頭盔也應統一立法

  正是由於正確佩戴安全頭盔,對降低電動自行車道路交通傷害有重要作用,全國多地已立法對佩戴安全頭盔作出了相關規定。據法律查詢軟體北大法寶的搜索數據,截至2020年11月26日,我國共有40部地方立法對電動自行車頭盔佩戴問題作出了規定,涵蓋18個省。

  施立棟介紹,地方立法對推動佩戴頭盔、降低道路交通傷害成效明顯。根據浙江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調研數據顯示,2019浙江寧波市和嘉興市通過現場查處未按規定佩戴安全頭盔的行為,使涉及電動自行車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分別同比下降43%和61%。

  「電動自行車發生事故以後,依法該怎麼處理就怎麼處理,不應該強調電動自行車是弱者。」劉建軍表示:「如果一味地強調這些,對某些在路上的違法行為不加強監管或者執法,可能會導致縱容,形成違法常態。」

  江蘇省公布的數據顯示,江蘇電動自行車法規實施後,13個地市頭盔佩戴率明顯上升。

  然而,目前從全國來看,電動自行車頭盔佩戴普及度仍然不高。施立棟認為,全國立法層面沒有明確提出電動自行車頭盔佩戴的強制性要求是影響因素之一,這導致很多地方在推進立法時遇到權限問題,無法強制要求佩戴安全頭盔。

  「目前,地方對騎行電動自行車佩戴安全頭盔立法還存在合法性困境、法制不統一以及配套措施不完善等問題。」對此,施立棟建議,要儘快推動頭盔寫入國家立法,以緩解目前地方推動頭盔立法合法性時存在的缺陷。「這方面目前一個好消息是新修訂的《行政處罰法》二審草案,該草案已釋放出一個將在一定程度上為地方立法權限處罰的設定權進行鬆綁的動向,這是一個比較好的信號。」

  此外,施立棟還建議國家和地方在立法時,對頭盔生產及銷售標準、外賣快遞等重點行業的監管、相關保險以及頭盔寄存等問題,都需要進行考慮並完善。

  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處道路安全與傷害預防國家項目官員方丹也呼籲,電動自行車在提供一種便捷出行方式的同時,也給人的生命財產帶來了極大的損失,成了一個亟待解決的公共安全和公共衛生問題,也是一個刻不容緩的社會問題。「為了降低電動自行車騎乘人員的傷亡,我們推薦各國通過法律來強制佩戴頭盔。」

  (本報記者 詹媛)

相關焦點

  • 電動自行車致死傷率攀升,警惕新型「馬路殺手」的安全隱患
    這種新型交通工具固然快捷、經濟、環保,但其廣泛使用也帶來巨大的道路安全隱患。專家呼籲:電動自行車交通傷害逆勢增長,「速度與激情」背後的代價亟須引起重視。目前,電動自行車交通事故導致的死亡人數,在我國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中上升最快,每小時就有1名電動自行車騎行者死亡。
  • 電動自行車致死傷率攀升 警惕新型「馬路殺手」
    警惕新型「馬路殺手」帶來的安全隱患【聊健康】左衝右突的外賣騎手,風風火火的上班族,接娃心切的家長……當前,越來越多人加入了電動自行車「大軍」。這種新型交通工具固然快捷、經濟、環保,但其廣泛使用也帶來巨大的道路安全隱患。
  • 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
    也帶來巨大的道路安全隱患近日#每小時就有1名電動自行車騎行者死亡#登上微博熱搜「速度與激情」背後的代價亟須引起重視電動自行車交通事故導致的死亡人數在我國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中上升最快每小時就有1名電動自行車騎行者死亡電動自行車致死傷率攀升,普遍存在超速
  • 一中國遊客在沙巴橫穿馬路被撞 總領館發布安全提醒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新京報訊(記者 王真真)近期,馬來西亞沙巴地區發生多起陸路與海上安全事故,針對沙巴地區近期出現的一些安全隱患,中國駐哥打基納巴盧總領館發布安全提醒,建議中國遊客在沙巴旅遊時應遵守交通規則,注意海上安全與飲食安全。
  • 遊客橫穿沙巴馬路被撞重傷 旅遊時注意交通安全
    中國網3月11日訊 針對近期沙巴地區出現的一些安全隱患,駐哥打基納巴盧總領館在此提醒廣大中國遊客,注意交通安全、海洋安全以及飲食衛生。日前,又有一名中國遊客在亞庇市區橫穿馬路時被撞成重傷,迄未脫離生命危險。
  • 日本專家:新型冠狀病毒致死率相對較低,但不能排除變異可能
    神谷亙教授表示:「從目前公布的數據看,新型冠狀病毒的致死率比SARS和MERS低,但不排除變異的可能性。」 1級傳染病主要包括伊波拉、南美出血熱、馬爾堡病等7種,必須在等級和安全性最高的生物安全四級實驗室(Bsl-4)裡進行研究。SARS和MERS這兩種冠狀病毒被《感染症法》認定為2級傳染病,只需要在生物安全三級實驗室(Bsl-3)進行實驗即可。 另外,神谷亙教授還告訴紅星新聞記者:「目前已經被發現的冠狀病毒大約有15種,分為可感染人型和不感染人型。
  • 出遊還需警惕安全隱患
    出遊還需警惕安全隱患金羊網  作者:吳珊  2019-03-12 金羊網訊 記者吳珊報導:每年的三四月份是全年旅遊市場的價格窪地。近日,記者走訪旅遊市場了解到,前往東南亞的旅遊產品比春節黃金周時,價格下調約5成。其中,泰國、越南最為熱門,馬來西亞、印尼緊隨其後。不過,出遊玩樂還需安全第一,近期有中國遊客在馬來西亞沙巴橫穿馬路時被撞成重傷。
  • 關注交通安全 透視被忽視的三大「馬路殺手」
    透視被忽視的三大「馬路殺手」——寫在第二個全國交通安全日到來之際     新華社北京12月1日電(新華社記者白陽、史競男、李亞楠)截至2013年10月底,我國機動車保有量已達2.5億輛,機動車駕駛人數達2.75億人。
  • 快評|管住電動自行車這個「馬路殺手」
    然而,這種交通工具固然快捷、經濟、環保,但其廣泛使用也帶來巨大的道路安全隱患。近日,有媒體報導,目前,電動自行車交通事故導致的死亡人數,在我國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中上升最快,電動自行車已成為名副其實的「馬路殺手」。電動自行車的安全問題,一直都頗受關注。
  • 點讚,溫暖老爺爺護送小學生過馬路,烈日驕陽下的安全衛士
    「孩子,慢點走;這邊有小學生,請停車……」,夏日的驕陽炙烤著大地,但這位頭髮花白的老人卻不知疲倦的領著一個又一個小學生安全通過馬路,高溫下他用臉上的汗水換來了小學生的平安,從2009年起,李丙味老人風雨無阻的堅守在319國道附近路口,被小學生稱為「溫暖爺爺」,引來市民稱讚。
  • 聚焦電動自行車道路安全 專家呼籲國家立法強制佩戴安全頭盔
    左衝右突的外賣騎手,風風火火的上班族,接娃心切的家長……越來越多人加入了馬路上令人矚目的電動自行車「大軍」。這種新型交通方式以其快捷、經濟、環保的特點,成為了現代人的出行「新寵」。12月2日是「全國交通安全日」。
  • 兒童交通安全問題受關注 當心這「四大殺手」
    隨著機動車保有量的增加,兒童道路交通傷害案例也不斷增加,交通傷害是我國兒童意外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其中的「四大殺手」更是主因。「殺手」1不使用兒童安全座椅不給兒童使用安全座椅的現象在現實生活中很普遍。當一個大人和小孩一起開車出行的話,許多家長覺得如果讓孩子自己坐在後排的安全座椅上,自己看不到,也沒有人照顧,不方便。於是便讓小孩坐在副駕駛座位上,認為這樣更安全更方便。殊不知,一旦出現意外,副駕駛座椅正前方的安全氣囊就會成為孩子的「殺手」。安全氣囊彈出的原理是通過爆炸來實現,其彈出時速度高達每小時300公裡,衝擊力可達180公斤,其張開時的衝力很有可能造成兒童胸部骨折、窒息和頸椎骨折等嚴重後果。
  • 伊波拉病毒死者照片 伊波拉病毒病人變「殭屍人」致死率90%
    如今受感染人群和致死數字雙雙攀升,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宣布下月啟動伊波拉疫苗臨床試驗,中國疫苗專家分析認為,這意味著非洲急需的伊波拉疫苗,已經有了可以期待的日程表。 感染:與體質關係不大,關乎特殊「受體」 今年3月以來,以幾內亞、獅子山與賴比瑞亞為核心區的四個西非國家已報告超過1600例的確診及疑似病例,其中887人死亡。
  • 又因疲勞駕駛發生了一起交通事故,「馬路殺手」最大的隱患
    疲勞駕駛一直是「馬路殺手」最大的隱患,每年多少交通事故是因為司機疲勞駕駛而造成的,喪失了多少人的生命。11月4日,省運管部門正式發布並實施啟用道路運輸車輛衛星定位系統智能視頻監控報警技術,檢測到司機疲勞駕駛、打哈欠將會預警。
  • 這個地方亂穿馬路被撞死,司機無責
    又有一名中國遊客日前在亞庇市區橫穿馬路時被撞成重傷,迄未脫離生命危險。在此提醒廣大遊客,根據當地法律,如行人闖紅燈或在無人行道之處橫穿馬路,機動車駕駛者無需禮讓行人;如行人因此被撞傷(亡),機動車駕駛者無需承擔責任。為確保人身安全,請遊客嚴格遵守交通規則,切勿闖紅燈或違規橫穿馬路。以下為外交部領事司10日發布的「赴馬來西亞沙巴旅遊請注意」全文。
  • 黃島涵碧樓度假酒店施工不當致死傷 三公司挨罰
    黃島涵碧樓度假酒店施工不當致死傷 三公司挨罰 2014年07月30日08:15 來源:青島新聞網-青島早報
  • 中使館:赴馬來西亞沙巴旅遊中國遊客注意人身安全
    海外網3月10日電 據領事直通車微信公眾號消息,針對近期沙巴地區出現的一些安全隱患,駐哥打基納巴盧總領館在此提醒廣大中國遊客:一、注意交通安全。 日前,又有一名中國遊客在亞庇市區橫穿馬路時被撞成重傷,迄未脫離生命危險。
  • 走路看手機掉西湖 低頭族帶來的交通安全隱患
    現在馬路低頭族已經成為一種公共安全的隱患,低頭族遇車禍的事情也不是沒有發生,小編勸各位手機依賴症者,路上當心啊。下面來看姑娘走路看手機掉西湖的全過程。昨天早上,一名20多歲的小姑娘走在杭州西湖斷橋邊,掉進了西湖里,幸好得救——當時,她正低頭看著手機。邊走路邊看手機姑娘撲通一聲掉進西湖昨天早上8點多,市民曹先生走路上班,一路看著最美的景。
  • 泰國發現新型安眠藥 致死率比普通安眠藥高10倍
    據外媒報導,泰國衛生部醫學科學廳廳長素空13日透露,在檢查化驗警方此前繳獲的10種藥物後,發現一種每板10片狀的新型安眠藥,致死率是普通安眠藥的10倍。 據報導,這種安眠藥以埃利敏5號(Erimin 5)命名,上面寫著產自日本。
  • 安全隱患觸目驚心 蘇州吳中甪直佳馬路18號廠區安全隱患誰來管
    然而,在大多數企業緊繃安全生產這根弦、全力保障職工生命安全萬無一失的同時,仍有個別企業麻痺大意、安全隱患突出卻不思整改。近日,蘇報「96466曝光臺」接到反映稱,吳中區甪直鎮佳馬路一處廠區存在易燃物品亂堆亂放、消防設施配備不足、消防間距被佔用等安全隱患,時刻威脅著廠區工作人員和周邊村民的生命財產安全。群眾反映的這處廠區位於甪直鎮佳馬路1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