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月17日,南沙國際郵輪母港將正式開港,當天歌詩達郵輪「新浪漫號」也將在南沙正式起航。
8月10日,廣州南沙國際郵輪母港開港倒計時100日暨歌詩達「新浪漫號」廣州首航新聞發布會在南沙召開,南沙國際郵輪母港運營管理有限公司與歌詩達郵輪籤訂了泊位及航線協議,歌詩達·新浪漫號成為第一艘從新母港首航的國際郵輪,於2019年11月17日至12月4日按計劃航次停泊廣州南沙國際郵輪母港。
南沙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與南沙國際郵輪母港運營管理有限公司籤訂了南沙郵輪旅遊信息服務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推進郵輪旅遊信息數據共享和交換。
探索構建粵港澳郵輪組合母港群合作機制
據統計,2016年-2018年,南沙運營出入境郵輪320航次,接待出入境旅客121.07萬人次,連續三年保持全國第三的位置。目前南沙郵輪母港開通了出發中國香港,日本、越南、菲律賓等地航線9條,郵輪目的地12個,是國內東南亞航線最多的郵輪港口之一。
11月17日南沙國際郵輪母港開港時,歌詩達郵輪「新浪漫號」將首次靠泊南沙,開啟前往日本衝繩、八重山諸島、宮古島及越南峴港為目的地的4條航線。
據了解,以優雅意式風情主打的歌詩達郵輪·新浪漫號長220.6米、寬30.8米,排水量為5.7萬噸,設計載客量為1800人、艙房數789間。
南沙下一步將探索加快郵輪產業園區和郵輪產業特色小鎮,使廣州成為國際一流水平的郵輪產業集聚地。
加大郵輪企業招商力度,探索引進或開闢新航線。具體來說,計劃將現有中國國際旅遊集團開通運營的「三亞--西沙」郵輪航線延伸到廣州南沙,策劃推出「鄭和下西洋」航線,開通以南沙為母港出發環東南亞的郵輪旅遊航線。
同時,加強大灣區城市群之間交流合作,率先提出探索構建粵港澳郵輪組合母港群合作機制,推動廣州和香港、深圳郵輪母港實現「溝通對接、優勢互補、客源互送、合作共享、一同發展」。
航站樓10月具備試運營條件
據介紹,廣州南沙國際郵輪母港由中交城投承擔項目投資、規劃設計、建設管理,由中交城投與廣州港集團合資設立運營管理公司負責30年運營。
目前,南沙國際郵輪母港碼頭工程已進入最後的施工及驗收準備階段,在航站樓內部裝修及各項查驗設備安裝調試工作完成後,預計於今年10月具備試運營條件,將於今年11月17日第十四屆中國郵輪產業發展大會期間,開港運營暨首航。
南沙國際郵輪母港航站樓建築造型靈感來源於飛躍而起的鯨魚,以「鯨舟」立意;建築外立面靈感來源於南沙非物質文化遺產「香雲紗」,傳達自由非線性的建築外觀理念。
大型郵輪碼頭、航站樓、一線海景住宅、高端寫字樓一群建築渾然天成,航站樓三層屋面部分與航站中心寫字樓相連,作為航站樓公共空間的核心元素麵向公眾開放,將營造成為休閒觀景的空中立體花園,為遊客提供休閒、聚會、觀景新選擇。
航站樓免稅店正同步進行招商,未來生活中心文化體驗、展覽展示、品牌購物、特色餐飲、親子體驗等豐富業態將讓這裡成為整個區域的生活娛樂中心。
地下通道直通地鐵四號線
中交城投資公司有關施工負責人告訴記者,南沙國際郵輪母港有2848平方米的出發大廳,其中有48個窗口,將滿足包括出發大廳所需的郵輪辦票、行李託運以及其它服務的功能需求。
出境旅客在首層辦理好相關手續後可到二層侯乘,在通往等候大廳的過程中,出境遊客需按要求通過安檢、衛生檢疫、邊檢、海關、動植物檢疫等。
據了解,南沙國際郵輪母港口岸查驗通道數量位居國內前列,配合多種目前國內和國際上先進的智能化、科技化的查驗設備,可大大提高旅客的通關效率,整體通關效率將較目前提升50%。
緊鄰等候大廳的登船廊道,外側採用的均為可活動式窗口,「郵輪靠泊定位會隨著水流速度及水位高低產生位置偏移,活動式窗口將為郵輪靠泊後上下旅客提供便利。」 為此,配合廊道實現直達郵輪的航站樓還同步配套了1架導軌式廊橋和3架活動式廊橋。
航站樓出口4號門左側的通道就是通往地鐵4號線南沙客運港站,目前該通道正在緊張施工階段,據中鐵隧道局有關施工負責人介紹,該地下通道位於興沙路下方,結合郵輪母港周邊的人行交通規劃所設置,將連接郵輪母港和地鐵4號線南沙客運港站,地下通道全長540.9米。
此外,出口位置還設計了一個約2萬平方米公共運輸站場,規劃有24個公交車停車位、36個大巴泊車區域,還安排有計程車上車區域,旅客可以在站內等候車輛。
採寫:南都記者李鑫 通訊員林丹賢 白綺華楊焱 四夕
攝影/視頻:南都記者何玉帥 實習生陳嘉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