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中心城市之爭白熱化!13城角逐,到底誰能勝出

2020-12-14 新浪財經

來源:新財富雜誌

第十個國家中心城市花落誰家?在區域經濟領域,它幾乎是近幾年最具話題性的內容了,而圍繞該頭銜的競爭,還在繼續白熱化。

來源:西部城事(ID:xibuchengshi0518)

作者:西部菌

日前,包括杭州、福州、昆明、瀋陽等城市在內,多地披露的「十四五」規劃建議中,紛紛提出了建設國家中心城市(下稱「國中」)的目標。

其中,福州是首次在官方層面正式提出爭創國中。而據西部城事不完全梳理,越來越多的城市加入到競爭行列中,爭創名單已經擴充到至少13個城市,它們分別是:

杭州、南京、青島、長沙、濟南、合肥、福州、昆明、瀋陽、廈門、長春、南昌、烏魯木齊。

13城角逐,誰能勝出?

01

從2010年《全國城鎮體系規劃(2010—2020年)》首次提出北京、天津、上海、廣州、重慶五大國中,到前兩年成都、武漢、鄭州、西安先後入選,國家中心城市數量共達到9個。

可能在有的人看來,國家中心城市寧缺毋濫,如果繼續擴容,含金量會不斷下降。但考慮到中國幅員遼闊,城市數量超過600個,區域發展失衡的局面依舊嚴峻,擴容無疑很有必要。

而對各大一二線城市來說,國家中心城市的含金量再怎麼下降,作為城鎮規劃體系中的最高層級,它依然是當前城市競爭的絕對籌碼。

在西部菌看來,國家中心城市的加持作用,至少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品牌效應;第二,國家政策上有望拿到更多紅利;第三,城市規劃發展上,具備更充分的自主權。

另一方面,國家中心城市的頭銜,對城市能級的提升作用,可能比行政級別更加有效。

眾所周知,在過去的城市化進程中,資源配置很大程度上是圍繞級別展開的,從計劃單列市到副省級城市等等。級別越高,人事安排、管理權限方面越有優勢。

但近幾年來,這種資源配置邏輯正在改變。比如在城鎮化相關文件中,經常提到的也是「中心城市」,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城市的概念,對城市發展的影響其實在逐漸淡化。

而今年5月發布的《關於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更是明確提到:

要建立健全統一開放的要素市場,推動公共資源由按城市行政等級配置向按實際服務管理人口規模配置轉變。

因此我們看到,越來越多地區,加入到國家中心城市的競逐中,既有強二線城市,同樣有一些經濟實力和存在感偏低的省會。

比如福州,2019年GDP為9392億元,在福建全省只能排第二位,低於泉州;再比如烏魯木齊,2019年GDP為3413.26億元,位列全國五十強開外。

當然,參與競爭的城市越多,也意味著新一輪的擴容中,國家中心城市的分量越重。

02

在競逐國家中心城市的過程中,相較於誰能拿下第十張入場券,同樣極具看點的是,幾組省內的雙子星或者省外的CP城市的較量。

第一組是瀋陽和長春。

瀋陽屬於較早提出爭創目標的城市,早在2012年前後的第四輪城市總體規劃中,瀋陽就明確要建設國家中心城市,2018年該目標還得到了遼寧的支持。

東北三省省會中,瀋陽經濟總量最大,2019年為6470億元,區位優勢明顯,是13城中最有力的競爭者。不過今年以來,陸續有消息顯示,長春也加入到了申報行列中。

來源:網絡

從競爭籌碼來看,長春還是能起到攪局作用的。比如今年4月,長春《中韓(長春)國際合作示範區總體方案》獲批;今年6月,長春正式代管公主嶺市。

連續多項利好,讓長春的區域競爭力邁上新臺階。而且長春的人口規模要高於瀋陽,而擴容之後,長春的經濟總量,在今年前三季度也已經超越瀋陽,這無疑會對瀋陽構成新挑戰。

第二組是杭州和南京。

前三季度反超天津之後,南京歷史性地躋身全國經濟十強,和杭州的差距進一步縮小,二者之間在長三角城市群框架下的競爭,正在逐漸白熱化。

一個有意思的細節是,杭州和南京最近都在找「朋友」,擴大都市圈的範圍。

11月20日,杭州都市圈聯席會議,正式同意安徽宣城成為杭州都市圈合作發展協調會觀察員城市,而宣城在2013年就加入了南京都市圈。

12月5日,南京都市圈聯席會議,正式吸納常州下轄的溧陽市、金壇區為新成員,南京都市圈同樣也迎來進一步擴圍。

爭相拉攏周邊城市,以此來擴大輻射影響力,是都市圈建設的必然,對爭創國家中心城市同樣會有很大的幫助。它也反映出,長三角城市群內的競爭之激烈。

第三組是濟南和青島。

地方申報建設國家中心城市,離不開省一級的支持,而在扶持哪個城市「上位」上,山東曾出現了幾次的變化。

2017年的《山東半島城市群發展規劃(2016-2030年)》中,濟南和青島雙雙獲得支持;而2018年,則變成「支持青島建設國家中心城市」。

2019年濟南擴容,2020年年初濟南還發布了《濟南建設國家中心城市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成為非國家中心城市中第一個以此命名發文的城市。

但今年年中,山東的「一群兩心三圈」區域發展實施方案中,再次提出雙支持的路徑。而今年9月,山東方面再次透露,支持濟南建設國家中心城市,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這意味著在和青島的名額競爭中,濟南最終還是勝出了。而山東在候選名單上的搖擺,某種程度上也折射出,這個全國經濟第三大省,對國家中心城市的渴望確實相當強烈。

來源:國民經略

第四組是福州和廈門。

這兩座城市各有優勢和不足。福州是省會城市,今年有望邁入GDP萬億俱樂部,經濟、人口規模都更大。但廈門提出爭創的時間更早,且論知名度,廈門其實更有優勢。

當然,它們誰能勝出是一回事,福建能不能如願以償,還有一個重要的不確定因素,那就是兩岸問題。

03

那麼,這些參與角逐的城市,到底誰能勝出呢?

從已經入圍的9個城市來看,擔綱國家中心城市的大任,至少要具備三項條件:

第一,經濟、人口等方面的規模不能太低,否則無法形成規模效應。

在9個國家中心城市中,經濟總量最低的西安,去年GDP為9321億元,今年大概率將邁入萬億俱樂部陣營。這也意味著,經濟總量萬億大關,很可能會是一個重要門檻。

第二,良好的區域位置,廣闊的腹地,以及對周邊地區具備強有力的輻射影響力。

國家中心城市,顧名思義,是要肩負著帶動區域發展和參與國際競爭兩大使命的。這方面同樣可以參照西安。

如果在所在的城市群或者大區,都無法成為絕對的核心,那麼入選概率會低很多。此外,由於涉及管理權限和財政結構,相對於省會,非省會城市的機率,同樣會小一些。

第三,和國家中心城市的距離。從區域平衡的角度看,離現有的國中越近,拿到入場券的難度可能會越大。

來源:搜狐城市

相關焦點

  • 國家中心城市之爭濟南力壓青島,沈長、寧杭、福廈分對角逐
    而據西部城事不完全梳理,越來越多的城市加入到競爭行列中,爭創名單已經擴充到至少13個城市,它們分別是:杭州、南京、青島、長沙、濟南、合肥、福州、昆明、瀋陽、廈門、長春、南昌、烏魯木齊13城角逐,誰能勝出?
  • 廣東第三城之爭,將在這兩座城市中勝出,你支持誰?
    廣東第三城之爭,將在這兩座城市中勝出,你支持誰?廣東位於我國南部,是中國第一強省,預計今年GDP將突破十萬億。如果把廣東的經濟總量去和國家比,甚至能排到前十五名。廣東與廣西、湖南、江西、福建等地接壤,與海南隔海相望,總面積18萬平方公裡,總人口11346萬。
  • 競逐「國家中心城市」,瀋陽和長春誰能勝出?
    東北地區至今還沒有一個「國家中心城市」,瀋陽和長春兩位競逐者誰能勝出? Vol. 01 兩城均提出爭創「國家中心城市」 「國家中心城市」是引領區域發展、參與國際競爭、代表國家形象的現代化大都市。能夠成為「國家中心城市」,自身實力必然很強大。
  • 四川第三大城市之爭:宜賓、德陽、南充誰能最終勝出?
    特別是隨著2019年,綿陽的GDP總量大增,進一步拉開了與其他城市的差距。而關於四川第三大城市到底是誰,卻一直未有定論。去年,宜賓的GDP首次較大幅度的領先了德陽,坐上了四川第三城的交椅,而位居第五的南充,與德陽的差距也縮小到了10多億元,由此可見,今後幾年,關於第三城之爭,還充滿了不少變數。如果從GDP的增長速度來看,宜賓無疑是四川地級市中最大的黑馬。
  • 濟南和瀋陽競爭國家中心城市,誰能勝出呢?
    例如:杭州、南京等城就不是國家中心城市,當前也沒有風聲要傳出他們爭創國家中心城市,千裡大漠的西安體量不足萬億,中原的鄭州前幾年體量還不如長沙還不是一樣的成為了國家中心城市。因此當前國家中心城市實際上是更側重於戰略地位和未來發展,他們或將是平衡區域發展,縮小發展差異化的「支柱」;從這一點就不難理解為何鄭州、西安能成為國家中心城市了。
  • 13城競爭!誰是下一個國家中心城市?
    在江蘇,南京官方此前已經多次提出要創建國家中心城市。在山東, 9月25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透露,山東支持濟南建設國家中心城市、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此外,包括昆明、南昌、長沙、長春等城市也都提出了創建國家中心城市的目標。爭搶這一稱號的城市,已經多達13個。
  • 皖北中心城市之爭愈演愈烈 蚌埠市和阜陽市究竟誰更有優勢?
    蚌埠市作為安徽「合蕪蚌」自主創新區一極的蚌埠,原本皖北中心城市的地位穩固。阜陽和蚌埠在安徽同屬於皖北城市,近年來阜陽經濟發展飛速,皖北中心之爭也趨於白熱化的階段,那麼未來蚌埠皖北中心城市的地位是否會被阜陽取代呢?阜陽在GDP總量上近幾年一直都是皖北第一,蚌埠位居次席。
  • 重慶新世紀開賣現良心價:永輝、錢大媽、社區團購,誰能勝出?
    最近兩年,重慶商超市場競爭白熱化,各種生鮮超市如雨後春筍,各種社區門店開到了家門口,錢大媽等知名商業超市紛紛來到重慶。這還不算,社區團購來的更猛,今年各大電商平臺紛紛加入進來,推出了低價蔬菜,分分鐘送到家。競爭之激烈已然到了無法言語的地步,再不突變再不努力,市場將直接被吞噬。
  • 河南「第一旅遊城市」角逐白熱化,洛陽與開封到底誰會笑到最後
    如今,隨著旅遊業的興起,河南「第一大旅遊城市」的角逐也進入了白熱化狀態,洛陽與開封,到底誰會笑到最後呢?今天就與大家探究一下。作為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之一,歷史上先後有13個王朝定都於此。世界獨一無二的「天子駕六」遺存、中國大運河含嘉倉遺址、中國第一座皇家寺院白馬寺、武聖關羽的陵寢關林等無不彰顯著洛陽厚重的文化底蘊。
  • 東北三省「最強省會」城市之爭,長春哈爾濱和瀋陽,誰將更勝一籌
    東北三省各有各的特色,經濟水平的發展也各不相同,這三省包括吉林、黑龍江、遼寧省,它們的省會城市都很有名,但這三個城市的發展水平卻很不一樣,那麼,圍繞東北三省最強的都城之爭,長春、哈爾濱、瀋陽誰會勝出呢。
  • 2020白熱化的口糧酒之爭,純糧固態才是最終出路
    2020年自疫情以來,口糧酒爭奪戰進入白熱化階段,各大酒廠騷操作不斷,都希望能夠好好的奶一口。口糧酒爭奪戰的導火索應該從提價談起,今年5月,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之後,汾酒將42度玻汾上調2元,終端標牌價達到了49元,53度玻汾上調3元,終端標牌價達到了58元。同樣是5月,西鳳老綠瓶出廠價有計劃地提高了大約25%左右的出廠價,據悉終端價格也有相應調整。
  • 四川「第三大城市」進行角逐:宜賓、德陽、南充,誰能最終勝出?
    四川近幾年來內部發展越來越好,但在地級市中各大城市的角逐也變得更加強烈,今天我們要看的就是四川「第三大城市」進行角逐:宜賓、德陽、南充,誰能最終勝出?每當說起四川這個省份,大家最先想到的城市應該就是成都,畢竟成都是四川省的省會城市,更何況也是新一線城市中的佼佼者,一直位於發展的第1名。
  • 誰是第十個國家中心城市?
    加上此前呼聲最高的瀋陽、南京、濟南,以及有明確意向的青島、長沙、合肥、烏魯木齊、昆明、南昌等城市,全國至少有12個城市參與這場競逐。第10個國家中心城市究竟花落誰家?01長春VS瀋陽:誰能代表東北?與其他城市多數以「爭創國家中心城市」為目標不同,瀋陽直接將「努力建設國家中心城市」作為總目標,可見對國中的志在必得之心。不過,近日,長春突然入局,這讓東北地區陡生變局。
  • 微山湖之爭,微山湖到底是誰的?
    當然微山人已經充分認識到了自己的東西讓別人拿在手裡,讓別的地市用「微山湖」的牌子大搞旅遊,消費者們卻並不知情微山湖是誰的。田縣長參加全國十大魅力溼地或將現場規劃建築設計面積約700公頃(10500畝),其中陸地面積約400公頃(6000畝),水面約300公頃(4500畝),重點景觀規劃設計80公頃(1200畝)。項目位於微山湖的西北部,縣城南部,距縣城中心約3公裡。 微山湖溼地公園規劃設計分八個景區:新薛河自然溼地景區、漁業博覽園區、親水綠島溼地景區、觀鳥綠洲溼地景區、小泥河景區、漁業體驗區、蘆葦蕩、天然生態溼地景區等。
  • 第10個國家中心城市!沒辦法,誰叫瀋陽在東北呢!
    隨著這幾年的發展,瀋陽「國中」的消息和爭議就一直沒有停過,瀋陽也成了「國中」消息最密集的城市!而近兩個月,瀋陽國家中心城市的消息更是頻繁傳出,這樣看來現在的消息並非空穴來風。就在幾天前,發布的瀋陽規劃中標結果公示來看,明天3月末就可以知道瀋陽到底「是騾子是馬」了!
  • 長春和瀋陽,到底誰是第十座國家中心城市?
    不過,最近有個好消息算是鼓舞人心——《中韓(長春)國際合作示範區總體方案》獲得國家批覆。毫無疑問,這首先應該恭喜長春,其次則也應該恭喜東北——收穫又一個國家戰略。從區位看,長春位於東三省的中部,應該有著戰略層面的考量,也相比其他三個城市,在開放政策方面也有更強的依賴。另外,更重要的一點是在瀋陽基本敲定第十座國家中心城市的背景下,示範區紅利給長春,也是一種平衡作用。
  • 雍正王朝,九子奪嫡之爭,為什麼雍正能夠最後勝出
    在雍正王朝中,最精彩的部分無疑是奪嫡之爭。這場奪嫡大戲你方唱罷我登場,皇子們各顯神通,直到最後一刻都沒有人敢肯定花落誰家。看隆科多的表現,如果當時十四阿哥沒有控制豐臺大營的軍隊,這份聖旨能否拿出來給大家看都是一個未知數,誰能當上這個皇上,也就是個未知數了。可以說,自始至終四阿哥都存在著強大的皇位競爭者,他能夠繼位稱得上是過五關斬六將。那麼,憑什麼四阿哥胤禛能夠笑到最後,奪嫡之爭他為什麼能夠最後勝出?
  • 「國中」之爭白熱化,遍地開花會香嗎
    而在11月下旬,雲南政協提案中提到把昆明納入國家中心城市建設規劃、浙江省制定「十四五」規劃時有意培育杭州為國家中心城市、福州提出「十四五」期間爭創國家中心城市……你以為競爭對手就這些?不!還有南京、青島、濟南、長沙、合肥、烏魯木齊、長春、南昌、廈門先後在不同場合明確要向「第十個國家中心城市」發起衝刺。
  • 中國與義大利的世界遺產之爭,誰是數量最多的國家?
    世界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文化的象徵,是文明與歷史的精華沉澱,只有受全體人類社會的高度認可的景觀,才能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選入世界遺產名錄中。中國的文化遺產有37個,雙重遺產4個,與澳大利亞並列第一,自然遺產14個位居全球第一,是世界上擁有世界遺產類別最齊全的國家,北京還是世界上擁有世界遺產項目最多的城市。但在文化遺產方面,義大利的數量要比中國多出13個,近年來和中國你追我趕,也成功申報了55個世界遺產,和中國並列第一。義大利比中國接觸世界遺產更早,並且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 觀察丨誰是第十個國家中心城市:12城競逐,山東敲定濟南
    加上此前呼聲最高的瀋陽、南京、濟南,以及有明確意向的青島、長沙、合肥、烏魯木齊、昆明、南昌等城市,全國至少有12個城市參與這場競逐。第10個國家中心城市究竟花落誰家?01長春VS瀋陽:誰能代表東北?東北需要一個國家中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