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在2018年宣布支持瀋陽創建國家中心城市,幾年過去了雖未獲批,但瀋陽今天卻迎來了它的對手,濟南。
山東雖是北方第一大省,但近幾年的發展勢頭對比南方也要弱許多,在這樣的背景下山東急需一座能夠帶動全省,參與全國核心競爭的城市,因此國家中心城市成為了山東發展路程上的「爭取項」;值得注意的是山東也與遼寧相似,省內都有兩座超級城市;前段時間山東發文明確支持濟南創建國家中心城市,這標誌著山東省內的發展路線正逐漸清晰化。
瀋陽與濟南競爭國家城市的對撞期已然悄悄來臨了。
國家中心城市 | 經濟不是唯一
國家中心城市是當前我國城市階梯的頂端,他們是區域發展的領頭羊也是帶動區域的引擎,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深刻地影響著區域。
成為國家中心城市的硬性條件是,必須是區域內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等多維度的中心,值得注意的是,成為國家中心城市的經濟體量並不是要多麼大,而是能夠引領區域發展就足夠了。
例如:杭州、南京等城就不是國家中心城市,當前也沒有風聲要傳出他們爭創國家中心城市,千裡大漠的西安體量不足萬億,中原的鄭州前幾年體量還不如長沙還不是一樣的成為了國家中心城市。
因此當前國家中心城市實際上是更側重於戰略地位和未來發展,他們或將是平衡區域發展,縮小發展差異化的「支柱」;從這一點就不難理解為何鄭州、西安能成為國家中心城市了。
但當前北方經濟發展較為低迷,這樣的環境下北方雙城正角逐「國中」;無論選誰都需要慎重,這或將深刻的影響北方發展將改寫當前北方城市的發展格局。
瀋陽、濟南 | 背後的發展環境
濟南是山東省會,2019年濟南GDP高達9400餘億,居全國城市20名;濟南常住人口約890萬,市域面積約1萬平方公裡。
濟南作為山東省會城市,近些年山東十分側重省會發展,在打造強省會的日子裡,濟南的發展十分迅速,還在省內的支持下合併了「萊蕪」進一步提升了發展空間提高了省會首位度,山東經濟體量高達7.1萬億,作為北方第一經濟大省,山東要想盡全力支持濟南發展,即使沒有國家中心城市的頭銜加持,濟南也能夠成長為影響全國的超級城市。
瀋陽是遼寧省會,2019年遼寧GDP約6400餘億,居全國城市32名;瀋陽常住人口約831萬人,市域面積約為1.29萬平方公裡。
不得不說從瀋陽當前的體量就可以看出東北地區下滑的程度了,巔峰時瀋陽曾是全國前十城,是能夠影響全國的超級城市,尤其是在計劃經濟時代瀋陽更是風光無限,其東北也是全國發展的高地,但如今瀋陽沒落了,東北也是如此。
今天國家中心城市對於瀋陽乃至東北來講都具有「裡程碑復興」的意義,任何區域崛起復興都需要一個關鍵的「核心城市」;從經濟和發展潛力及市場來看,吉林和黑龍江都難以比擬遼寧,其瀋陽更是東北地區具有標誌性的城市,整個東北地區能媲美瀋陽的也只有大連了,但當前遼寧明確支持瀋陽創建國家中心城市,自此瀋陽便承載著東北的希望出關競爭了。
遼寧對比山東其強弱顯而易見,尤其是在當前東北下滑的背景下,瀋陽更是別無選擇,國家中心城市對東北來講是復興的關鍵,而對於山東來講是帶動發展的引擎,因此今天瀋陽競爭國家城市實際上是代表整個東北,它當然會不遺餘力的競爭。
瀋陽、濟南的優劣
從經濟體量來看,濟南和瀋陽已經不是一個量級的城市了,濟南GDP即將突破萬億,加入萬億城市俱樂部,但瀋陽還處在6000億的水平;
從文化、政治、交通等方面看;瀋陽要勝於濟南,瀋陽是整個東北的政治、文化、交通中心,多個大區機關也紛紛紮根於瀋陽,這使得瀋陽實際上是「東北的權利中樞」;而濟南只是一個區域性城市,它能影響的城市並不多,從省內看濟南一直被青島壓制著,但濟南畢竟是一省之主,在行政的壓制下,濟南依舊穩坐山東實際上的政治、文化、交通中心,但肯定不如瀋陽那樣廣泛。
從戰略地位上看,瀋陽要略勝於瀋陽;北方京津的影響力是具有絕對統治性的,濟南則處於一個比較尷尬的位置。
瀋陽距京津的主城都在600公裡以上,而濟南到天津主城則約260公裡,到北京主城則約380公裡。
這意味著濟南很容易受到京津的虹吸和影響,難以成為能夠影響周圍300公裡的區域性超級城市,而瀋陽在關外距京津有著足夠的地理空間,這使得瀋陽能夠避免京津帶來的影響。還有一點是瀋陽的絕對優勢,當前東北人口流失雖然較為嚴重,但還有相當一部分東北人口選擇留在家鄉,而瀋陽就成為了他們選擇的高地,整個東北的人口流動都趨向瀋陽也給瀋陽的未來增添了無數可能。
從瀋陽和濟南當前城市實力來看,濟南體現在發展速度快,體量大,前景可觀;而瀋陽體現在高校實力強,政治文化等地位高,醫療等城市硬實力較強。
雙城競爭國家中心城市,總體來講瀋陽的贏面要高許多,復興東北需要一個跳板,而瀋陽便是這個跳板。濟南對國中的需求和戰略急迫性沒有瀋陽那樣突出,但今天的濟南從體量和前景上已經領先了瀋陽。
你覺得瀋陽和濟南誰有希望成為國家中心城市呢?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文章可以讚賞支持一下喲~
私信回復(城市)獲取更多城市發展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