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個國家中心城市誰最能入圍

2020-12-10 大胖戰神聊房產

中國經濟發展到目前經濟總量位居世界第二人均達到一萬美元作為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大國取得這樣成績著實不易,下一步經濟大發展中就要準備向發達主義國家行列邁進,中國將近661個城市在未來城市發展中各城市競爭會更加激烈,哪個城市能夠脫穎而出佔據重要中心位置呢?

目前公認的是一線塔尖城市四個北上廣深。新一線頭部城市15個分別是成都、重慶、杭州、武漢、西安、天津、蘇州、南京、鄭州、長沙、東莞、瀋陽、青島、合肥、佛山。其餘二線城市基本是當地代表性城市比如:哈爾濱、長春、大連、石家莊、濟南、南昌、昆明等省會城市。

新一線城市排名

美國三億人口世界著名的城市有10個紐約、洛杉磯、芝加哥、休斯頓、費城、底特律、舊金山、波士頓、匹茲堡、亞特蘭大。日本一億人口擁有4個世界著名城市分別是東京、大阪、名古屋、橫濱;作為一個擁有十四億人口按照人口規模比率隨著中國經濟發展未來中國也將擁有30個左右世界級重要影響的城市。

中國在2005年由原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現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依據《城市規劃法》編制全國城鎮體系規劃時提出國家中心城市概念。

國家中心城市兩個基本點:

首先是區域內核心城市,在我國金融、管理、文化和交通等方面都發揮著重要的中心和樞紐作用,在推動國際經濟發展和文化交流方面也發揮著重要的門戶作用。

第二國家中心城市應當具有全國範圍的中心性和一定區域的國際性。

兩點概括起來就是區域核心城市重要中心和樞紐城市,必須具有一定國際影響力的城市。

2010年2月,提出五大國家中心城市北京、天津、上海、廣州、重慶。

2016年5月至2018年2月,國家又先後支持成都、武漢、鄭州、西安建設國家中心城市;至此中國已經擁有九個國家中心城市。隨著中國十四五規劃(2021-2025)和2035年遠景規劃目標出臺未來國家中心城市數量將會增至30個左右。

短期發展來看到2025年中國將有十五個國家中心城市,目前各大城市深圳、南京、杭州、瀋陽、福州、青島、濟南、長沙、合肥等都在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已經喊出了全面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口號。

目前來看,華北地區:北京、天津;華東地區:上海;華中地區:鄭州、武漢;華南地區:廣州;西北地區:西安;西南地區:成都、重慶。目前東北地區城市沒有一個晉級國家中心城市。華東是我國經濟最為繁華富庶之地也僅僅只有一個上海。華南地區作為改革開放開拓前沿陣地也只有一個廣州。

中國未來五年哪個城市能夠晉級我們可以分析比較:

深圳作為改革開放先行者經濟取得了飛躍發展,目前經濟總量全國排名第三僅次於上海、北京,是粵港澳大灣區四大中心城市之一、國家物流樞紐、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中國三大全國性金融中心之一,全國性經濟中心城市和國際化城市。2019年,深圳地區生產總值26927.09億元,比上年增長6.7%。

深圳天際線

杭州是全省經濟、文化、科教中心、長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近幾年杭州經濟發展迅速有趕超擠壓廣州一線城市趨勢,發展潛力巨大。杭州還是是環杭州灣大灣區核心城市、滬嘉杭G60科創走廊中心城市、國際重要的電子商務中心,杭州西湖更是聞名世界。2019年,杭州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5373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6.8%。

杭州

南京「虎踞之地」「六朝古都」,中國東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國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長三角輻射帶動中西部地區發展的重要門戶城市,也是東部沿海經濟帶與長江經濟帶戰略交匯的重要節點城市,南京還是國家重要的科教中心,自古以來就是一座崇文重教的城市,有「天下文樞」、「東南第一學」之稱。2019年,南京地區生產總值14030.15億元,列全國第11位,比上年增長7.8%。

南京城市新貌

青島是中國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和濱海度假旅遊城市、也是國際性港口城市,山東省經濟中心、國家重要的現代海洋產業發展先行區、東北亞國際航運樞紐, 一帶一路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主要節點城市和海上合作戰略支點,青島還是一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2019年,青島市實現生產總值11741.31億元,比上年增長6.5%。

青島城市夜景

福州中國海峽西岸經濟區中心城市之一、濱江濱海生態園林城市,是中國東南沿海重要都市、首批對外開放的沿海開放城市、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海上絲綢之路門戶以及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組成部分;福州還是一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2019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392.30億元,比上年增長7.9%。

魅力福州

瀋陽東亞經濟圈和環渤海經濟圈的中心,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區通往關東地區的綜合交通樞紐,「一帶一路」向東北亞、東南亞延伸的重要節點。 瀋陽是東北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交通樞紐的中心。瀋陽還是一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素有「千年古都」之稱。瀋陽還正在加快建設國家中心城市。2019年瀋陽市地區生產總值6470.3億元,比上年增長4.2%。

魅力瀋陽城市夜景

長沙湖南省會城市,中國長江中遊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 ;長江中遊城市群和長江經濟帶重要的節點城市。 也是綜合交通樞紐,長沙還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2019年,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574.22億元,增長8.1%。

長沙城市建設

合肥是中國長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國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現代製造業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戰略雙節點城市 ,合肥都市圈中心城市。中國集成電路產業中心城市、國家科技創新型試點城市、中國四大科教基地之一。有「江淮首郡、吳楚要衝」的美譽。2019年,合肥市全年生產總值9409.40億元,比上年增長7.6%。

合肥商務區

哈爾濱中國東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國家重要的製造業基地,是中國東北北部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被譽為歐亞大陸橋的明珠,是第一條歐亞大陸橋和空中走廊的重要樞紐,哈大齊工業走廊的起點,國家戰略定位的沿邊開發開放中心城市、東北亞區域中心城市及「對俄合作中心城市」,哈爾濱還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2019年,哈爾濱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249.4億元,比上年增長4.4%。

松花江城市建設

濟南是山東省會、濟南都市圈核心城市、環渤海地區南翼的中心城市 ,是山東省政治、經濟、文化、科技、教育和金融中心,重要的交通樞紐,北連首都經濟圈、南接長三角經濟圈,是環渤海經濟區和京滬經濟軸上的重要交匯點。濟南素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譽國家歷史文化名城。2019年,濟南地區生產總值9443.37億元,比上年增長7.0%。

濟南城市建設

綜合來看東北城市經濟差距太大但是瀋陽有可能晉升國家中心城市,長三角華東地區的南京,杭州可以作為國家中心城市,深圳可以與廣州並立為國家中心城市,山東半島青島有可能晉升國家中心城市。福州,長沙,合肥也有衝擊國家中心城市的潛力。

相關焦點

  • 瀋陽與長春,誰最有可能入圍國家中心城市?
    現如今,我國已經確定了幾個國家中心城市,例如成都、杭州、武漢、長沙、西安等,但唯獨東北目前還沒有入圍的城市;縱觀東北各城市,最有可能入圍的就是長春與瀋陽。下面我們將長春和瀋陽各方面的情況做一個對比,看看哪一個城市最有可能入圍國家中心城市!
  • 誰是下一個國家中心城市?
    在不少城市未來的五年規劃中,競爭「國家中心城市」成為一個共同目標。12月11日,安徽省「十四五規劃建議」指出,「全力打造現代化中心城市,支持合肥『五高地一示範』建設,高起點建設合肥濱湖新區,朝著國家中心城市發展」。
  • 11個國家中心城市最終確定 東北僅瀋陽入圍
    [導讀]國家中心城市的爭奪終於塵埃落地,11座城市奪得這一稱號,也代表著國家對於這些城市的發展的肯定和對未來的規劃。國家中心城市的爭奪終於塵埃落地,11座城市奪得這一稱號,也代表著國家對於這些城市的發展的肯定和對未來的規劃。
  • 誰會是下一個國家中心城市?這家臺灣公司的官網給出了最直接答案
    發改委指出,國家中心城市是指居於國家戰略要津、肩負國家使命、引領區域發展、參與國際競爭、代表國家形象的現代化大都市自2010年2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明確提出五大國家中心城市(北京、圖片來源於百度百科至於,誰會成為第十個國家中心城市?各地政府及網民也為此紛紛出力,建議獻策,例如,杭州、南京、長沙、瀋陽、青島、濟南等,都在蓄勢搶得下一個國家中心城市。
  • 國家中心城市之爭白熱化!13城角逐,到底誰能勝出
    來源:新財富雜誌第十個國家中心城市花落誰家?在區域經濟領域,它幾乎是近幾年最具話題性的內容了,而圍繞該頭銜的競爭,還在繼續白熱化。當然,參與競爭的城市越多,也意味著新一輪的擴容中,國家中心城市的分量越重。02在競逐國家中心城市的過程中,相較於誰能拿下第十張入場券,同樣極具看點的是,幾組省內的雙子星或者省外的CP城市的較量。第一組是瀋陽和長春。
  • 南京、杭州、長沙、青島、濟南誰成為國家中心城市可能性最大?
    有網友向我提問:「南京、杭州、長沙、青島、濟南、福州和昆明,誰成為國家中心城市可能性最大?」(因為標題字數有限,故隱去了福州和昆明,閱讀下文後相信大家也能理解)以下是我針對該網友的回答,分享給大家供有相同疑問的朋友參考,僅僅是參考,不求大家全部認同。
  • 下一個國家中心城市是誰?深圳、瀋陽、南京、濟南的競爭力都較強
    除了北京、天津、上海、廣州、重慶、成都、武漢、鄭州、西安外,下一個國家中心城市是誰?網友們已經至少推出了十幾個競爭者,其中「深圳、瀋陽、南京、濟南、杭州、青島、廈門、長沙、南昌、烏魯木齊、長沙」的呼聲較高。
  • 競逐「國家中心城市」,瀋陽和長春誰能勝出?
    東北地區至今還沒有一個「國家中心城市」,瀋陽和長春兩位競逐者誰能勝出? Vol. 01 兩城均提出爭創「國家中心城市」 「國家中心城市」是引領區域發展、參與國際競爭、代表國家形象的現代化大都市。能夠成為「國家中心城市」,自身實力必然很強大。
  • 濟南和瀋陽競爭國家中心城市,誰能勝出呢?
    山東雖是北方第一大省,但近幾年的發展勢頭對比南方也要弱許多,在這樣的背景下山東急需一座能夠帶動全省,參與全國核心競爭的城市,因此國家中心城市成為了山東發展路程上的「爭取項」;值得注意的是山東也與遼寧相似,省內都有兩座超級城市;前段時間山東發文明確支持濟南創建國家中心城市,這標誌著山東省內的發展路線正逐漸清晰化。
  • 下一個國家中心城市是哪裡?真相被揭開,讓人不敢相信!
    國家中心城市是指居於國家戰略要津、肩負國家使命、引領區域發展、參與國際競爭、代表國家形象的現代化大都市。因此,這樣的城市,綜合實力必然不俗,不是普通的地級市就能夠入選的,目前全國的9個國家中心城市當中,四個是直轄市,五個是省會城市,它們都是全國綜合實力前二十強的城市。
  • 瀋陽、濟南、南京、杭州……誰會是下一個國家中心城市?
    「這裡需要一個國家中心城市」 目前的9個國家中心城市並不能輻射到東北,東北還是需要有一個國家中心城市。因為在整個城鎮體系裡,東北要有一個中心。」 在李國平的定義中,城市憑藉自己的規模優勢、結構優勢、行政勢能優勢等,在國家經濟發展過程中處於中心地位,成為資本、技術、人才和勞動力的集聚地,導致城市人口快速增長,功能加速聚集,從而形成區域經濟增長的集合。
  • 西安之後,哪個城市最有可能成為下一個國家中心城市?
    根據《建議》,在城市發展布局方面,浙江將全面提升中心城市能級。唱好杭州、寧波「雙城記」,大力培育國家中心城市。開展中心城市賦能升級行動,強化全市域統籌,積極有序穩妥推動行政區劃調整,提升設區市城區規模能級,提高資源統籌配置和重大基礎設施統籌建設能力,增強高端要素、高端產業、高端功能、人口承載和輻射帶動能力。
  • 下一個世界級製造業中心城市會是誰?
    在雙循環背景下,蘇州應如何定位?應如何進一步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機遇?如何在服務國家戰略中塑造新優勢?尋找新突破?接軌上海,服務上海,逐步實現滬蘇同城化發展,是關鍵一招。但融入上海和滬蘇同城化並不簡單是將蘇州上海化,而是要優勢互補,分工合作,錯位發展。雙循環背景下,蘇州應當在融入上海的同時,建設世界製造業中心城市。
  • 如果必須在東北設立一個國家中心城市,瀋陽和長春,誰的希望更大
    目前中國共有9大國家中心城市,分別為:北京、天津、上海、廣州、重慶、成都、武漢、鄭州和西安。毫無疑問,能夠擔此殊榮,自身實力必然會很強大,往往它們的責任是要代表國家形象,且參與到國際競爭之中,最主要的是,引領區域發展。
  • 國家最新「城市分級」名單出爐,江西4座城市入圍三線城市
    江西入圍《2020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三線城市的有贛州、上饒、九江和宜春,排名最高的是贛州,位列三線城市第12位,其次是上饒、九江和宜春。我們來具體了解一下這4座城市。1.贛州贛州,江西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地級市,被認為是江西最具潛力的城市。
  • 我國兩座合併後城市對比,合肥和濟南,未來誰能成為國家中心城市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取得了很好的發展,許多城市取得了極好的成績,但是,其中很多城市在競爭中,為了能夠擁有國家中心城市的稱號,但是,很難得到,畢竟需要從多方面考慮,其中最有機會的應該是省會,從哪個方面來說,那是省全體中發展最快的城市,得到的資源也相當豐富。
  • 長江流域誰最有希望「晉級」,成為下一個一線城市,猜猜是哪個
    長江是中國的母親河,位於長江兩邊城市太多了,長江流域所在的城市也是目前中國的重要城市群。比如我們熟悉的上海、南京、武漢、重慶等,以及其他二、三、四線城市。但如果說長江流域的龍頭城市毫無疑問它屬於上海,長江流域誰最有希望「晉級」,成為下一個一線城市,猜猜是哪個。
  • 國家中心城市有5個確認、4個建設中,還有9個在爭取入圍的路上!
    至此,國家中心城市增加至5個,由於這個五個城市為四個直轄市和廣州市,在國家城市體系中一真處於最頂層,他們上面的各類國家級「帽子」數不勝數,加個國家中心城市頭銜對於他們而言也許是常規操作。對於國內其它城市而言,京滬津渝穗作為國家中心城市的格局一般不會輕易撼動,也就對國家中心城市的名號難生企圖之心。
  • 誰是第十個國家中心城市?
    加上此前呼聲最高的瀋陽、南京、濟南,以及有明確意向的青島、長沙、合肥、烏魯木齊、昆明、南昌等城市,全國至少有12個城市參與這場競逐。第10個國家中心城市究竟花落誰家?01長春VS瀋陽:誰能代表東北?東北需要一個國家中心城市。目前,我國共有9大國家中心城市:北京、上海、廣州、天津、重慶、成都、武漢、鄭州、西安。
  • 成都是在什麼時候成為國家中心城市的,中國有哪些國家中心城市
    成都2016年成為國家中心城市,武漢、鄭州、西安入圍,不過相比於2010年首次提出的國家中心城市名單,後邊這幾個城市在定義方面還是有區別的。2010年第一個國家中心城市是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四個直轄市和一線城市廣州,當時被直接宣布為國家中心城市,此後,包括成都在內的4個中心城市都被稱為「國家支持建設為中心城市」,被認為是公認的國家中心城市,因為這些城市都是中央媒體公布的「國家支持建設中心城市」,另外一些城市被認為是「南京、杭州、廈門、青島」,在2016年也可以成為中心城市,因此這四個城市並不是直接宣布為國家中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