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19日李子柒與袁隆平等6人受聘擔任中國農民豐收節推廣大使;
2020年4月22日李子柒登上《紐約時報》;
2020年4月李子柒海外YouTube帳號粉絲破1000萬,成為首個在該平臺粉絲破千萬的中文創作者;
2019年8月李子柒天貓旗艦店一年銷售額破7000萬;
……
有人說,李子柒去年一年賺了1.6億多;也有人說她只不過是一個網紅,憑什麼跟袁隆平相提並論;還有人說,她這根本算不上是文化輸出,這是在過度美化中國農村。
不管怎麼說,這個來自四川鄉村的90後女孩,她就是成功了。比起一味的質疑,我們不如一起來探討一下,這麼多網紅,為什麼偏偏只有李子柒走出了國門?她成功背後的底層邏輯是什麼?
一、用畫面來講述故事
近幾年你會發現,大佬們都開始愛講故事了。單方面吹噓自己產品有多好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不管你是做微商還是企業老闆,都要會講故事。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曾經說過「《聖經》為什麼那麼普及,就是靠故事,小孩、老人都看得懂,每個人不同感受,所以能夠傳播開。佛教為什麼推廣不開,只有方丈搞得懂經文。」
其實說起產品,李子柒的產品並沒有什麼特別的,都是可以在別的店鋪輕鬆買到甚至還可以更便宜。但是為什麼掛上李子柒這個品牌,它就突然吃香了呢?這就涉及到一個產品的賦能。在本身產品沒有什麼差異化的時候,就可以通過品牌、IP、內容等來為賦能,李子柒便是通過自己的優質內容來為產品賦能的。
那李子柒又是如何生產優質內容的呢?巧妙運用畫面講述故事,沒有華麗的辭藻,只有真實而又唯美的鄉村畫面。雖然她沒有對著鏡頭講話,但是卻能夠跨越文化的差異,傳遞故事。用一幀幀慢生活的鏡頭,來喚起城市人對書中世外桃源的渴望,這就是一種高級的講故事方式。
二、遇上短視頻風口機遇
網紅經濟成功的背後都繞不過一個詞,就是「流量」。不管是李子柒還是李佳琦,他們能獲得巨大的成功,都是得益於短視頻時代巨大的平臺流量,也就是說抓住了風口的流量紅利。
雷軍的那句名言「在風口上,豬也能飛起來」,相信大家都聽過。但是大多數人只是嘴上說說,而李子柒去付諸行動了。
三、藉助團隊的力量
其實每個時代都不缺風口,不是說李子柒幸運地趕上了風口,而是她自己抓住了風口。除此之外,李子柒背後團隊的力量也不容小覷。
先來給大家看個圖,下面是杭州排名前列的幾個MCN機構,你們再看看機構下的IP,是不是都是你比較眼熟的網紅?
這透露出一個什麼問題呢?頭部網紅的背後大多都是有一個專業化的團隊在運營。短視頻行業發展到現在,其實相對比較完善了,單憑一個人的力量已經很難做到很大,李子柒也是如此。假如李子柒在幾年前沒有與微念科技的劉同明合作,她很可能就只是萬千網紅中的一個,不會像現在這樣走出國門。
為什麼這樣講呢?有沒有強有力的機構,對於網紅個人來講就是決定了他的職業生涯發展的高度。
據說在李子柒剛紅的時候,就接到過很多的商業廣告,但是都被劉同明拒絕了。因為他認為李子柒的價值不止於此,過早的商業化對她後續的發展沒好處,他的目標是打造出有品牌價值的個人IP。
如果李子柒沒有劉同明的支持,我相信她不會這麼長遠的商業規劃,很難忍住資本的誘惑,而若是在發展初期就靠流量轉化電商或是純接植入廣告,那麼李子柒的品牌和商業價值或許早已消耗殆盡……
總結
最後總結一下在李子柒成功的經歷中,我們普通人能夠學習到什麼:
1. 廣告即內容,內容即廣告:足夠優秀的內容才能產生爆發性的自我傳播;
2. 抓住機遇:當市場給你發展機會的時候,不要猶豫,不要害怕,勇敢去嘗試;
3. 找對人做對事:奮鬥路上,一個人或許可以走得很快,但是一群人的力量,會讓你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