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發揮貨幣政策工具的作用西安市再貼現業務年累放突破300億元...

2020-12-26 中國金融新聞網

  近年來,人行西安分行營管部不斷豐富貨幣政策工具多元立體化運用場景,通過「開渠引流、精準滴灌、結構引導」等方式將貨幣政策傳導至金融機構,有效發揮貨幣政策工具支持地方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轉型發展的重要作用。截至2020年12月中旬,西安市再貼現年累放金額突破300億元大關,再貼現餘額達到100億元以上,在全國範圍內位居前列。

  人行西安分行營管部先後通過建立盡職調查制度、創新再貼現應用場景等多種方式,減少貨幣政策傳導中間環節,確保政策傳導的精準化、暢通化,推動西安市再貼現貨幣政策工具運用實現「四提升」。2018年-2020年,該營管部再貼現累放金額依次為143.19億元、229.27億元、314.35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21.62億元、86.09億元和85.08億元,連續3年實現每年突破百億的跨越式增長。目前,西安市常態化再貼現使用機構已擴大至24家,較2017年增加了12家;已覆蓋了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和財務公司等5大類地方法人中小金融機構和非法人金融機構,其中對地方法人中小金融機構的支持力度較去年同期增長近10倍。目前,該營管部辦理的符合再貼現要求的票據利率較同期、同檔次其它票據利率低至少0.03-1.1個百分點,並呈現持續下行趨勢,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小微、民營企業的融資貴問題。  

  2020年以來,人行西安分行營管部及時出臺《疫情防控再貼現政策指引及解讀》,對名錄企業開具或貼現的票據實行再貼現隨報隨辦。今年3月,在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時期,該部再貼現業務團隊在3個工作日內緊急審批辦理全省首筆、5022萬元抗疫再貼現,支持國藥控股陝西分公司進行醫藥和醫療器械儲備供應,在最短時間內將優惠資金輸送到了疫情防控第一線。僅3月單月西安分行營管部審核的再貼現票據申請資料就達2000餘份、發放再貼現資金82.96億元,創全省、全市歷史最好水平。

  為了不斷提升貨幣政策工具綜合運用效能,人行西安分行營管部積極依託再貼現工具創新打造「央行+」系列融資產品,在培育商業信用、助小扶民、穩企業保就業方面實現貨幣政策的體系化傳導。該部創設「央行·長安號票運通」票據產品,通過「再貼現定向引導+財政政策資金防控風險+核心企業優質信用讓渡+商業銀行主動授信保貼」機制,實現國企信用外溢至鏈條上遊小微企業,促進金融工具普惠使用。創設「央行·陝富通」涉農融資產品,扶持蘋果產業為代表的農業特色產業做優做強,實現核心集團與子公司信用流轉共享,重塑龍頭企業融資模式,助力鄉村振興和陝西「3+X」特色產業攻堅。該部在全國範圍內首次依託再貼現工具對「一帶一路」產能合作和雙邊貿易實現貨幣政策傳導,創設「跨境電票」融資模式,構建「再貼現貨幣政策傳導+NRA帳戶功能運用+跨境人民幣便捷使用」三維一體的政策支持體系。前端由西安市優質民營、涉農企業愛菊糧油工業集團向哈薩克斯坦特愛公司籤發商業承兌匯票1590萬元,6月順利完成跨境貿易結算和融資,後端利用該張票據對接再貼現資金,為金融助力 「一帶一路」產能合作增添一條全新重要渠道。

相關焦點

  • 臨商銀行再貼現累放額突破10億元
    12月18日,臨商銀行成功辦理電票再貼現業務2.2億元,全年累放金額突破10億元,居全市金融機構第一位。  今年以來,臨商銀行積極響應央行貨幣政策工具,持續開展再貼現業務,充分發揮票據貼現業務的融資作用,加大對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持力度,立足民生、心系企業,通過辦理再貼現業務,積極拓寬融資渠道,加強對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的融資支持,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 劉明彥:央行下調再貸款再貼現利率 貨幣政策將保持結構性寬鬆
    這是自2010年12月26日以來首次下調再貼現利率,25個基點的降幅超出市場的預期,如何看待央行的結構性降息,是否意味著貨幣政策進一步寬鬆?央行結構性降息,促進政策的「直達性」此次央行調降的再貸款再貼現利率屬於結構性政策工具範疇,旨在通過降低銀行資金成本推動商業銀行支持實體經濟,並實現金融系統向實體經濟讓利。
  • 深圳小微企業票據貼現利率降低的背後 開渠引流:再貼現「三通...
    2018年12月,人民銀行深圳市中支藉助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公布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和深圳市高新技術企業名單,專門設立再貼現快速通道服務項目——「科票通」,為14000多家高新技術企業提供再貼現票據融資服務。自開設以來,「科票通」業務共辦理2732筆,金額68.62億元。
  • 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調控框架日趨完善
    肩負調節貨幣「總閘門」的責任和使命,中國人民銀行在「十三五」時期,完善跨周期設計和調節,大膽創新貨幣政策工具,根據經濟金融形勢變化,科學把握貨幣政策力度;結合中國國情率先開展宏觀審慎政策實踐,建立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調控框架;同時積極穩妥地推進以利率和匯率為核心的金融市場化改革,以改革方式提升宏觀調控的有效性,為幣值穩定、經濟高質量發展營造了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
  • 中國人民銀行:推動再貸款再貼現政策落地
    3月17中國人民銀行日表示,5000億元再貸款再貼現政策出臺以來,人民銀行積極推動政策落地,引導金融機構發放符合要求的優惠利率貸款。截至3月15日,金融機構累計發放優惠利率貸款共1114億元,對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發揮了重要作用。
  • 央行開展1200億元逆回購操作 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持續發力
    另外,公開市場在當天無逆回購到期,僅有1765億元MLF到期,故實現淨回籠565億元。從資金價格來看,9月9日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漲跌互現。其中,隔夜SHIBOR上行1個BP至2.607%,7天SHIBOR持平於2.652%,14天及1個月SHIBOR分別上行0.9個BP、0.7個BP至2.661%、2.688%。
  • 央行:發揮再貸款再貼現等工具作用引導更多信貸資源配置到文化領域
    原標題:央行:發揮再貸款再貼現等工具作用引導更多信貸資源配置到文化領域   在今天舉辦的「2020中國
  • 同城票據網商票單日成交近億元 金融科技賦能企業貼現融資新生態
    單日最高撮合融資近300筆,交易額近1個億。2020年1月19日同城票據網商票交易部分數據商票是企業信用背書的"貨幣",大力發展商票,有利於供應鏈金融的全面發展。商票是在商業信用基礎上產生的金融工具,實質是一種延期支付憑證,所代表的債權債務關係又使其具備融資功能。
  • 積極推進票據貼現業務 助力實體經濟發展
    浦發銀行南昌分行積極踐行社會責任,以票據業務為業務轉型抓手,藉助金融科技創新力量,努力探索新方法、新模式,大力推廣票據貼現業務,積極為受疫情影響的企業提供金融支持,助力實體經濟發展。數據顯示,該行當年累計辦理票據貼現近145億元,再貼現餘額6.91億元,在省內股份制銀行均排名前列。
  • 低成本普惠性資金支持實施 再貸款再貼現政策見成效
    來源:經濟日報原標題:為防疫保供和復工復產提供低成本普惠性資金支持—— 再貸款再貼現政策見成效本報記者 陳果靜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央行已設立3000億元專項再貸款和增加5000億元再貸款再貼現額度,目前落地情況如何?
  • 商票圈:當下票據業務的新認知
    2票據在企業融資中的作用票據融資是指商業匯票的承兌、貼現、轉貼現和再貼現等業務。對於實體經濟中的企業端而言,票據融資不僅可以幫助其解決資金融通的問題,而且有助於企業信用的建設。企業如果需要短期資金周轉,可以持未到期的銀行承兌匯票到銀行辦理貼現業務,獲取資金用於生產經營,並且銀行承兌匯票的貼現利率低於同期貸款利率,對企業而言,這是一種低成本的融資方式。票據融資為實體經濟提供了便捷的融資渠道。一方面票據通過直貼的方式向企業注入流動資金。另一方面,還可以通過轉貼現幫助企業融通資金。
  • 央行發布會實錄|對比美國大力度刺激,怎麼看中國貨幣政策?
    在貨幣政策方面,增加了5000億再貸款再貼現專用額度,同時下調了支農再貸款、支小再貸款利率,主要是用於支持地方的法人銀行、中小銀行更好地發放小微企業貸款,最近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再新增面向中小銀行的1萬億再貸款、再貼現額度。在債券市場融資方面,我們提出今年支持銀行尤其是中小銀行發行小微金融債,籌集資金專項用於發放小微企業貸款,預計今年可能要發行近3000億的規模。
  • 破解資金流動性斷層,政策工具箱裡有什麼?
    例如,6月14日,央行決定增加再貼現額度2000億元、常備借貸便利額度1000億元,加強對中小銀行流動性支持,保持中小銀行流動性充足。對此,明明對記者表示:「相比降準,再貼現和常備借貸便利對於中小銀行的支持會更直接,作用效果會更強、更快,中小銀行的流動性壓力會得到明顯緩解,季末流動性也會保持一個平穩態勢。」
  • 「溫暖銀行」有擔當 哈爾濱銀行10億元再貸款支持小微
    這筆業務僅用72小時就完成受理、審批及放款等全部融資流程,最終為企業提供了300萬元低定價的支小再貸款信貸資金。2020年5月8日,哈爾濱銀行利達支行工作人員走訪哈爾濱感動商貿有限公司,了解企業生產經營狀況。感動商貿公司的案例只是哈爾濱銀行助力小微企業復工復產一個縮影,這樣的「雪中送炭」讓哈爾濱銀行收穫了小微客戶一致好評。
  • 花旗:央行貨幣政策正在發揮作用 二季度降準可期
    「央行疏通貨幣傳導和支持民企信貸擴張的政策已經在發揮作用,預計央行會在今年二季度再進行一次降準,並配合降低常備借貸便利
  • 把好貨幣閘門 精準滴灌經濟
    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造成較大衝擊,也給宏觀調控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在多重目標中尋求動態平衡,考驗著宏觀調控精準施策的能力春節以來,央行頻頻動用貨幣政策工具向市場釋放流動性,從節後前兩個交易日累計投放1.7萬億元流動性,到引導公開市場逆回購、中期借貸便利中標利率、貸款市場報價利率下行,再到設立3000億元專項再貸款定向支持疫情防控重點保供企業,一系列舉措有效穩定了市場。
  • 央行:調整存款基準利率要充分考慮物價和百姓感受
    新華社北京4月3日電(記者 吳雨)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國強3日表示,存款基準利率是我國利率體系的「壓艙石」,作為一個工具可以使用,但要充分考慮物價水平和老百姓感受等因素。從去年8月份開始,市場利率呈現下行態勢,銀行利差縮小,市場上出現呼籲下調存款基準利率的聲音。
  • 梁斯:我國貨幣政策調控面臨的挑戰及建議|央行與貨幣
    1998年,央行正式放棄了對信貸和現金規模的直接管理,將管理重點放在調控流動性和貨幣市場利率上,通過間接方式調控經濟運行。在隨後近20年的摸索中,逐步建立起多層次、廣覆蓋的貨幣政策調控架構,間接貨幣政策框架得到不斷鞏固和完善。2017年,央行提出構建貨幣政策+宏觀審慎雙支柱調控框架以實現貨幣穩定和金融穩定的目標,在為經濟發展創造良好貨幣環境的基礎上防範金融風險。
  • 調整存款基準利率要充分考慮物價和百姓感受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國強
  • 西安市:採取積極財政政策 支持經濟穩增長工作
    在充分考慮更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因素的基礎上,結合西安市2019年經濟發展總目標,按照「統籌兼顧、突出重點、量力而行、精打細算、提升效率、強化績效」總原則,全市調減2019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0.64億元,支持減稅降費政策實施,對調減收入造成的支出缺口,通過統籌上級財力性轉移支付、增加動用預算穩定調節基金、增加政府性基金調入、盤活財政存量資金等方式努力彌補,確保全市「保工資、保運轉、保基本民生」零缺口和全年收支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