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武漢出發環球30000公裡,旅行老司機要回武漢了

2020-08-24 一腳油門兒

現在是2020年6月10日深夜,我坐在汽車駕駛座上靜靜的點起一支煙,聽著一首《Hero》,再過二十幾個小時我就要啟程武漢。重返武漢這件事我其實早就在想。


如你們所知

我是一位環球旅行者

我和我的中國牌照探界者走過

3個大洲、26個國家、數萬公裡路

有多少人是因為這個瞬間而認識我?你們還在關注我嗎?

土耳其 卡帕多西亞

中國新疆 霍爾果斯口岸


不過 可能很少有人知道

這部車的產地是中國武漢

正因為如此

2019年8月我選擇從武漢出發再次環球

行程超過5個月 接近30000公裡

這次我穿越俄羅斯抵達白令海

隨後車輛啟程海運 我回國等待

2020年元旦我的車運抵加拿大

我隨即飛赴溫哥華

那時的我根本無法想像接下來幾個月世界會變成怎樣

從武漢出發的環球旅行路線圖

2019年8月1日從武漢出發當天 通過鸚鵡洲長江大橋

從滿洲裡口岸出境

穿越俄羅斯頂級越野路

抵達北美 穿越加拿大茫茫雪原


當我駕駛這部「漢」產SUV穿越加拿大時

中國的疫情悄然爆發

2020年除夕 我抵達美國

在紐約時代廣場

有人看到我車身上的路線圖問我

你要不要把「武漢」從你的地圖上撕掉

那一刻我大致明白了那人的意思

我回答說 我不撕

不論走到哪裡我都不會去掩蓋

我的環球旅行始發於武漢這個事實

我不僅不會撕掉武漢

我還會帶著這張地圖

走完接下來在美國所有的路程

再帶著這張地圖回到武漢


「漢」產探界者與紐約自由女神像同框

「漢」產探界者在紐約時代廣場


今年3月我結束在北美的自駕

登上從洛杉磯回國的航班

那時中國的疫情已全面控制

而國外開始爆發

由於國內外的疫情都沒趕上

我被朋友們調侃為意外錯過疫情的男人

現在 這個意外錯過疫情的人做了一個決定


我要回武漢!

去看看這座疫情後重新啟動的城市

去看看那裡的人們 那裡的英雄

去吃一碗久違的熱乾麵

去再走一遍曾經從武漢出發時走過的

鸚鵡洲長江大橋


2019年8月我從武漢出發開始環球

如果說環球旅行是我的夢想

那麼現在我就要回到夢開始的地方

去康康



江湖召集令


此番來「漢」,我還有一個小心願,希望和鄂A牌照的同款車友共聚,來一次快閃。我想和車友們共同用車拼出一個「漢」字,以此致敬這座英雄的城市!


武漢甚至湖北的車友們,如果你們支持我,或是對我的計劃感興趣,希望加入,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或者直接私信我,您的聯繫方式。咱們武漢見!

相關焦點

  • 200天30000公裡環球歸來,重返武漢,有感於武漢人的坦然與勇敢
    2019年8月我從武漢出發開始了我的環球旅行,我自駕來到俄羅斯,穿越遠東地區,隨後海運車輛跨過太平洋登陸北美洲。2020年1月,我駕車抵達美國紐約,當時國內疫情已爆發,在紐約時代廣場,有人看到我們車身上的路線圖,問我要不要把武漢字樣撕掉,我當場拒絕,並帶著這張帶有武漢字樣的地圖走完了在北美所有的行程。2020年3月,我結束旅行回到國內,一個想法在腦中漸漸強烈——我要回武漢!
  • 4天3夜騎行300公裡回武漢 她的故事再次令人淚奔
    春節前夕,她從武漢回到公安縣老家過年,可剛到家就得知,為控制疫情擴散蔓延,離漢通道已經關閉。情況緊急,武漢最需要醫護人員,同事們一定忙得不可開交。可所有去武漢的公共運輸都停運了,從老家斑竹壋鎮雙河場村到公安縣城的路也封了。「就是騎自行車,也要回武漢!」甘如意堅定地說。她一邊規劃騎行路線,一邊辦理通行手續。
  •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15年修車經驗老司機和歐曼的武漢馳援之旅
    其中,作為物資運輸的主要載體貨車,則顯示出了重要的作用,卡車司機志願者踴躍報名運輸物資,山東臨沂的趙浩就是其中一員。說起趙浩,可是一名擁有15年修車經驗的專業人士,2008年趙浩考取駕照後便決定轉行物流運輸,實習一年後,趙浩購入了自己人生中第一輛車,就是濰柴290馬力動力的歐曼。
  • 武漢又一景區走紅,被稱「漢江靈山」,距武漢主城區僅50公裡
    編輯/ 軟妹呦 歡迎轉載分享人生就是一場旅行,距離武漢市區僅50公裡,其不僅是一處木蘭文化旅遊區,還是一座佛道二教名山;整個景區佔地近117000畝,海拔582.1米,其山水不高,但卻異常的陡峭,山間共有七宮八觀三十六殿近30000平方米的宗教建築群,其不僅是湖北自然風景名勝區,還是一處國家級的5A級景區。
  • 濟南出發,一路飛馳!300噸蔬菜送抵武漢
    滿載濟南人民的深情厚誼,2月18日下午6時,10輛滿載300噸、價值100多萬元的優質土豆、冬瓜、洋蔥等蔬菜的大貨車車隊,安全抵達武漢長航醫院。2月17日晚7時左右,車隊出發,一路飛馳800餘公裡,比預計的抵達時間提前了2個多小時。
  • (人物篇)獨自旅行:一年一度的走進武漢,走近武漢~
    * 關注這個號的客官們 都變得更美 更好了 *這是一篇之前我去武漢所見到的一群可愛的人,每年都會回武漢,去見見幾個老朋友,有那麼幾個是固定的,也有想到誰就去找他見面,就是這麼任性。由於篇幅過長故而分成上下篇。
  • 武漢解封了,你打算什麼時候去?旅行出發前需要準備好這些才行
    ,有被稱之為「萬裡長江第一橋」的武漢長江大橋,有清新拍照打卡地凌波門,然後再去武漢的美食街戶部巷吃一碗熱騰騰的熱乾麵,逛逛充滿文藝氣息的曇華林和民國老建築的街道江漢路,到了夜晚不如去保成路夜市,看看武漢人民的夜市生活。
  • 武漢代駕老闆,每天加600元油錢,日行1200公裡,接送醫護上下班
    志願者平日裡,成冬在武漢做代駕、包車等業務,以維持家用,他手下養著十多個司機。臨近年關那會兒,成冬本想帶著小孩,一家三口回黃石老家,跟父母一起過個團圓年,但因為年底代駕生意好,他遲遲未動身。他想著,黃石和武漢離得近,晚點開車趕回去過年也沒關係。
  • Hebe武漢演唱會:像朋友般與粉絲交流 化身「老司機」引爆全場
    來到武漢,吃貨Hebe再次顯露本性,「我特別喜歡武漢的觀眾,大家很熱情,簡直就像一條又一條的熱乾麵,那麼熱!」自封是網癮少女的Hebe卻不知「老司機」的意思,問起全場粉絲:「看到歌迷都在說我是老司機,你們可以告訴我是什麼意思嗎?是很會開車嗎?路很熟嗎?這個詞是好的還是壞的意思呢?你們在我的微博下面告訴我吧。」粉絲們紛紛呼應這是好詞,Hebe則化身「老司機」稱帶著粉絲們唱歌。
  • 老武漢的堅果糕點春節俏,每天出車15小時奔波400公裡,老字號送貨人...
    楚天都市報記者曹磊 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李輝酥糖、京果、喜圓、琪瑪酥,武漢人過年最不能少的傳統年味;炒米、腰果、核桃、巴坦木,男女老少春節都愛吃的堅果零食。過去的40多天裡,39歲的田增均每天都要拖著2、3噸這樣的主打年貨,奔波在荊楚大地上,日行400多公裡。
  • 有人往返湖北8趟運物資 有人留在武漢「擺渡」
    大年初二凌晨,在廣東開了9年貨車的「老司機」吳寶明從廣州出發,向武漢一路疾馳。17.5米長的大貨車裡,滿載138箱醫療物資。春晚節目中那句「愛是橋梁」言猶在耳,吳寶明沒想到自己也會變成廣州與武漢之間的橋梁。
  • 傳說中的武漢公交又續神話!這回武漢人都開心了
    細心的乘客不約而同表示:「車上的武漢話報站,聽起來有些耳熟。」據了解,此次「獻聲」313路武漢話語音播報的,確實是不少市民的「老熟人」,如楚天台《好吃佬》的節目主持人韓雪簫(小妹)。此次錄製活動的技術指導「好吃佬」陳哥表示,「特別是用武漢話的報站錄音,是一次全新的挑戰,我們力求做到『原汁原味』和接地氣。」
  • 在武漢出發前往桂林,沿途的風景有哪些?
    在武漢出發前往桂林,沿途的風景有哪些?從武漢出發到桂林去旅遊,沿途的風景還是蠻多的。不知道你是如何規划行程的,是利用去桂林旅遊的機會,自駕把沿途的風景順路看看,再去桂林旅遊看山水,還是直接到桂林遊玩。畢竟「桂林山水甲天下」,沒個五、六天是玩不痛快的。
  • 95後"女醫生騎行300多公裡回武漢 只為……
    一張「臨時通行證」從荊州到武漢,距離300公裡在車牌號位置寫著:「自行車」一段4天3夜的歸程不分晝夜、風雨兼程原因只有一個:「儘快返回工作崗位」但這一路上無論是騎行、步行還是搭車她從沒想過退縮>「我騎車回去,騎一段少一段」24歲的甘如意是武漢江夏區金口中心衛生院範湖分院的醫生。
  • 大年三十的夜晚,武漢市民在做這些事情……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白雲怡】自武漢市23日起暫停運營公交、地鐵和輪渡後,許多依賴公共運輸上下班的醫務工作者正常上班遭遇難題。《環球時報》記者了解到,24日,許多武漢市民開始自發消毒私家車,在穿戴好口罩護目鏡等防護裝備後,免費運送醫護人員上下班。也有好心人士自發幫助「封城」後被落單留在市裡且生活不便的人士。
  • 騎車4天3夜「逆行」300公裡回武漢抗疫,這個95後女孩升職了
    近日,曾騎車逆行4天3夜回武漢抗疫的95後女孩甘如意,已正式調任武漢藏龍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副主任。今年年初,武漢疫情大暴發時,甘如意用手機導航、照亮,一路騎行、搭順風車從300公裡外返回金口衛生院,進行檢驗化驗工作。
  • 湖北武漢出發 九江景德鎮黃山千島湖十一自駕旅行
    湖北武漢出發 九江景德鎮黃山千島湖十一自駕旅行湖北鄂東出發 江西安徽浙江自駕遊路書十一就要到了,這個長假是8天,中秋和十一在一起非常難得,對於平時工作忙碌的人來說,外出休閒、度假,調節身心,融入大自然,了解古老文化,探訪民俗,無疑是一種高雅的生活方式。
  • 抄小路,到武漢去
    車隊每個人平均每天要接送二十多個醫生,有些路程特別遠的,一趟要跑兩三個小時。每天早上6點鐘出發,晚上12點左右回家。沒有固定的作息時間,24小時隨時待命。只要手機一響,不管有多晚,立馬出發。有時候深夜兩三點,有時候是凌晨五六點。白天在車裡一有休息的間隙,馮師傅就在手機上看地圖,找醫院。他要熟悉武漢大大小小的醫院路徑。
  • 疫期援漢VS假期回漢,從此武漢是故鄉
    待到無恙時,武漢再相聚   國慶中秋雙節合璧的假日裡   武漢信守了與全國人民的承諾與約定   笑迎八方賓客   「我們回武漢了。」  那些白衣為甲  驅散黑暗的援漢醫療隊隊員們  佳節重返武漢時  用到最多的一個字  就是「回」   從「去」變成「回」
  • 快遞支援抗疫一線:圓通快遞武漢轉運中心實錄
    武漢是全國地域最廣的城市,區與區的直線距離遠的有60公裡,但網點間跨區、跨縣市運貨都是常有的事。這兩天,武漢中心忙的時候,連做飯師傅都來幫忙操作。如何做到忙而不亂?除了在中心現場指揮安排,陳文學現在每天必進的一個微信群就是「湖北省郵政局局長辦公群」。在這個群,湖北省幾乎所有縣市的郵政局長都實時在線辦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