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地方
小橋流水人家
街巷茶樓老店
小廟古寺舊宅
整個新場鎮,前面是大街,中間是民房,後面是小河。以前在小河上,船隻通行運鹽、送貨。新場之所以叫新場,就是因為把以前舊的鹽場搬到了這裡。
她就是——新場古鎮
喝個茶
聊個天
發個呆
真的是,色色一一
你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的人在橋下看你
不僅有橋有河
有房子有歷史
文創的空間+體驗的感覺
也讓古鎮更有文化
希望遊客能坐下
當然,也希望
本地居民能有沉下心來休憩、娛樂的場所
讓古鎮文化內涵更加充盈
到新場的理由真是千萬個
奉上為新場古鎮定製的
集功能、美觀、文化歷史講述
於一體的文化地圖
新場鎮地圖範圍
囊括整個古鎮風貌區,北到滬南公路,南到新環南路,西至新奉公路,東至新環東路。從南到北,新場的各個重要地標通!通!現於圖上!條條大街清晰明了,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來新場找不著路了!
新場鎮景點介紹
提示:請將手機橫屏觀看!
線路推薦
三條反覆推敲適合各類人群的線路躍然眼前。其奧妙就在此地:
線路一:假日休閒線路
新場大街(古鎮風貌)—洪東街(手工匠人)—下塘街(餐飲休閒)
線路二:親子旅遊線路
蔣橋夢花園—壹號倉庫—文創新場「缶+」體驗空間—311工坊—四庫書房—南德農莊
線路三:歷史文化線路
千秋橋—洪東街—洪福橋—歷史陳列館一三世二品坊—鄭宅、張宅—崇修堂—後市河馬鞍水石駁岸—包家橋—鑼鼓書館—南山寺
要玩得舒服
怎能沒有美食
到新場的千萬個理由
還有那碗昂刺魚鹹酸飯
一間老式廚房
兩個大媽合力操作
一添柴一掌勺
草頭重油炒過碧綠盛起
投入浸泡過的閃青新大米
將六條肥碩的昂刺魚釘在鍋蓋背面
蓋上後用大火煮沸
小火燜上片刻
餘燼將熄時鍋蓋一揭
白花花的昂刺魚肉已經落在飯粒上
一股香氣也讓客人垂涎三尺
再每人配一塊稻草扎肉和一碗鹹菜筍片湯
這一頓農家飯吃得神清氣爽
其實,新場鎮很大一個特色在於,她保留著非常原住民的生活,樓下是店鋪樓上是民居,呈現出古鎮「隨遇而安」本來的樣子。
新場鎮最難能可貴在於「原住民、活著的古鎮」,說她「活著」不光光是她有許多歷史建築,還有活著的人文氣息和生活的味道。這種味道是給人帶來一場心靈旅行。這場古鎮「新生」,隨著新的文化創意的元素不斷放入古鎮裡,你會發現「新場」這個名字,本身就寓意是煥發新的生命和氣息。傳統與現代相融,古鎮流傳著的美麗故事還在繼續。
就這樣,走走停停,隨便一間茶室、一道風景,讓自己慢下來。明天4月29日10點-11點,FM93.4上海新聞廣播,下午4點-5點,FM105.7上海交通廣播,聆聽《尋秘最美小鎮——新場鎮》的故事吧!
-本文完-
版權聲明:轉載前請聯繫後臺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