鈞瓷始於東漢,興於宋朝,憑藉 「入窯一色,出窯萬彩」 的神奇窯變居於中國「五大名瓷」之首,素有 「黃金有價鈞無價」和「家有萬貫,不如鈞瓷一件」 的美譽。
鈞瓷起源
鈞瓷在河南省禹縣,因古屬鈞州,故名。鈞窯從唐代興起,到北宋已達到了鼎盛,金元時期開始影響北方諸窯,形成了龐大的鈞窯系。與定窯一樣,鈞窯既屬於官窯窯系,也屬於民窯窯系。為我國五大名窯、八大窯系之一。
鈞窯瓷器以"釉俱五色、豔麗絕倫"而獨樹一幟,它創造性地使用銅的氧化物作為著色劑,在還原條件下燒制出窯變銅紅釉,並由此繁衍出茄皮紫、海棠紅、丁香紫、硃砂紅、玫瑰紫等多種窯變色彩。
鈞窯瓷器不但釉色絢麗多彩,周身還布滿珍珠點、兔絲紋、魚子紋、蟹爪痕和曲折迂迴的蚯蚓走泥紋等生動美妙的窯變流紋。加之其釉質乳光晶瑩、肥厚玉潤,達到了類翠似玉賽瑪瑙的美麗程度,形成了鈞釉無可比擬的獨有特色,確有巧奪天工之美。
「千鈞萬變,意境無窮 」、「鈞瓷無對,窯變無雙」,鈞窯獨特的窯變色彩讓每一件成品都成為世間獨一無二的傳世珍品。
徽宗欽點 王室至寶
不同於其它瓷器的民官兩用,鈞瓷一直是作為君王專用之瓷,定量進貢給皇宮。
由於宋徽宗的喜愛,鈞瓷雖始於東漢,卻在宋代才達到技藝的最高水平。宋徽宗專門設立了應奉局,在鈞瓷之都禹州城內設置官窯,差人在全國各地選出了宋代最優秀的能工巧匠為皇室服務。
不僅如此,宋徽宗將鈞瓷封為「神鈞寶瓶」,每年欽定生產36件,只許皇家擁有,次品全部砸碎深埋。
自宋徽宗以後,鈞瓷奠定了自身在陶瓷史上無可撼動的地位。宋、元、明、清歷代帝王,無一例外的選擇將鈞瓷作為君王專用之器物。
七十二道工序,寧缺毋濫
鈞瓷生產自古有「七十二道工序」之說。鈞瓷燒制不易,從選料到燒成產品,其間要經過數十道生產工序,無論哪道工序稍有不慎,即便是小小的差錯也會造成前功盡棄,這也是鈞瓷珍品率極低的原因。
因此也就有鈞瓷「十窯九不成」的說法,難怪鈞窯有「只能皇家所有,不許民間收藏」之說了。
鈞窯鑑賞九字真經
境
釉面上形成的意境圖畫。其前提必須是通過窯變自然形成,不是人為所致。這些意境圖畫有人物,動物,山水,風景,傳說故事等等。這種變化妙在似與不似之間,欣賞時能引起人的聯想,情景交融,從而使人心情愉悅,獲的美的享受。
活
釉面有動感,不死板。常見到流過足的鈞瓷釉面特別漂亮,就是釉面比較活的原因。鈞瓷只有釉面活才能表現出比較好的藝術效果。其口沿,凸稜,炫紋,乳釘之處釉面脫口,出筋,產生虛與實的對比變化的美感,都與釉活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變
釉面色彩變化豐富,五彩滲透。一件瓷器釉面上同時出現多種複雜的色彩,很難用語言來形容,可謂紫中藏青,青中透紅,紅中寓白,白裡泛藍,藍中有綠,各種色彩交織在一起,變化萬千。富於變化,是藝術審美的基本要素之一,鈞瓷也不例外。
紋
釉面上出現的各種紋路或斑點。有蚯蚓走泥紋,冰裂紋,魚子紋,龜背紋,蟹爪紋,飛瀑紋,兔豪紋,蛛網紋,流星斑,虎皮斑,雨點斑,雪花點,油滴斑,珍珠點等。這些紋路和斑點給鈞瓷平添了一種肌理美。
厚
厚有兩種含義,一種是釉質厚實,乳濁度高,不露底;二是指釉層較厚,不淺薄。厚是鈞釉的基本的特徵,釉厚更利於鈞瓷的窯變。鈞瓷之所以大氣,凝重,耐看,釉厚是相當重要的一個因素。
潤
釉質有玉的溫潤感,光澤柔和,不同於一般瓷釉賊亮的浮光,而是一種乳光,這種乳光使鈞釉的光澤如瑪瑙一般,似玉非玉勝似玉,有一種溫潤優雅的質地美感。
純
釉質純淨的窯變單色釉,如天藍,天青,月白,豆綠等,色純而不雜。釉具有前述厚,潤活的特點,釉面往往有開片紋路,欣賞起來有純淨的美感。
正
釉面顏色純正。例如紅色就要鮮豔好看,或如雞血,或如海棠,不能發烏。釉面缺少變化色又不正的鈞瓷就太一般了。嬌豔的釉色明快點,老辣的釉色深沉點,都是鈞瓷純正到位的顏色。
渾
釉面窯變色彩,紋路,斑點,意境渾然一體。自然天成,給人以整體的美感。釉層渾勻一致,無局部過厚堆積或露底的現象。渾是鈞釉窯變的主要特徵之一。
市場走勢 穩中有升
在拍賣市場上,鈞窯一直備受藏家厚愛,呈現穩中有升的趨勢。從近年來鈞瓷在國內藝術品拍賣市場的表現來看,鈞瓷雖不如元青花、動輒以幾千萬的天價出現在藏家的視線,但由於這一瓷種特有的藝術價值,加上其實際存世的數量較為稀少,由此引起的市場關注顯然越來越高。
由於宋代鈞瓷真品非常難得,因此一批藝術價值較高的仿鈞窯瓷也被市場看好,比如乾隆時期的仿宋代鈞窯作品就很受市場歡迎。在2011年的嘉德秋季拍賣會中,一件清乾隆仿鈞窯變釉獸耳尊以494.5萬元人民幣成交,這還僅僅是乾隆時期的鈞窯作品,宋代的鈞窯瓷器在拍場上的表現更是令人驚嘆。
鈞瓷高價成交精品一覽
Lot 6119
明初或更早 鈞窯天藍釉葵花式花盆配白玉座
成交價:11,385,000 元
估價:8,000,000-12,000,000 元
場次:北京保利2012春季拍賣會『中國藝術珍品』
本品誠為鈞瓷之佳美者,形制為六瓣葵花形,侈口出沿,沿邊凸起一道細稜,器身、圈足皆隨形而生,婉轉而不失剛健。釉色厚潤,色澤依器型的轉折而豐富多變,內外釉色皆為官鈞之典型天藍,釉光與紋理變化當屬天藍之最佳品格,遠觀則靜穆湉謐,近看則暈融爛漫,六面釉色絕無相同之象,既如暴雨淋牆,斑駁相連,又如雨後青山,雲煙氤氳,予人無限之美學遐想,所生之意境任由觀者自悟。釉色之美更由造型之妙相稱,俯視本品,器內每一處轉折均見釉色淺淡,以致黑褐堅硬的胎骨若隱若現,使得造型輪廓鮮明,釉質的溫柔婉約和器型的剛健硬朗合二為一,別見一番古樸典雅之風韻,折射出工匠們的巧思和皇家審美的品味。平底挖五孔,為盆植洩水之用,敷塗褐色護胎釉,斑駁古拙,與瑩潤釉光對比鮮明。中心孔洞之上,清晰可見凹印「五」字款。器下配雕琢精緻的青白玉底座,體現了皇家御用陳設器豪華而高貴的氣魄。本品曾為香港「一代船王」趙從衍先生舊藏,後入藏香港徐氏藝術館,傳承有序,著錄清晰。
Lot 7084
元-明初 鈞窯玫瑰紫葵花式花盆「三」字款
成交價:9,430,000 元
估價:2,000,000-3,000,000 元
場次:北京保利2011年春季拍賣會『「在望山荘」徐氏珍藏』
本品誠為鈞瓷之佳美者,形制為六瓣葵花形,侈口出沿,沿邊凸起一道細稜,器身、圈足皆隨形而生,婉轉而不失剛健。釉色厚潤,色澤依器型的轉折而豐富多變,口沿與外壁為玫瑰紫,燦若晚霞,絢麗奪目而變化無窮,內壁則是天藍色,靜穆湉謐,與外壁的熾烈瑰麗形成鮮明的對比,如此冷暖色澤的搭配符合美學的原則,折射出工匠們的巧思和皇家審美的品味。內壁的每一處轉折均見釉色淺淡,以致黑褐堅硬的胎骨若隱若現,使得造型輪廓鮮明,釉質的溫柔婉約和器型的剛健硬朗合二為一,別見一番古樸典雅之風韻。平底挖五孔,敷塗褐色護胎釉,周緣存支燒痕,隱約可見凹印「三」字款。
Lot 1107
明初 鈞窯葡萄紫釉鼓釘三足水仙盆
成交價:8,642,700 元
估價:8,000,000-12,000,000 港元
場次:香港蘇富比2017年春季拍賣會『韞古雙仕:美國私人瑰藏中國藝術品萃珍』
鈞窯水仙盆,結合天藍及葡萄紫二色,明豔攝人,屬中國陶瓷史上最耀眼之作。此器發色濃麗典雅,極為珍稀,釉色布局更是脫俗非凡,獨一無二。盆內施天藍釉,純正亮澤,可見鈞瓷特有的「蚯蚓走泥紋」,外壁葡萄紫釉華美奪目,然最是特別之處為其底足,上緣紫藍交融,再以天藍漸變融入盆底及三足之褐青釉,如意足緣更以鮮亮寶石紅色綴鑲。
Lot 6247
元 鈞窯玫瑰紫釉菱花式洗
成交價:8,165,000元
估價:6,000,000-8,000,000 元
場次:北京保利2014年春季拍賣會『山中商會寶藏乾隆御題天青釉笠式碗,宮廷藝術與重要瓷器、玉器、工藝品』
鈞瓷絢爛奇妙之色彩,絕非世間丹青妙手心思所能及,因其色其形皆為天成,所現窯變尤象,妙景竟生,引人遐思無窮,觀其漫無崖際之變化,皆自以為獨有心領神會之境界,陶然自樂,情悅性怡,斯則觀賞鈞瓷之獨特樂趣也。本品誠為鈞瓷之佳美者,形制為六瓣葵花形,侈口出沿,沿邊凸起一道細稜,器身、圈足皆隨形而生,婉轉而不失剛健。釉色厚潤,色澤依器型的轉折而豐富多變,口沿與外壁釉色幻化為玫瑰紫,燦若晚霞,絢麗奪目而變化無窮,內壁則是天藍色,靜穆湉謐,與外壁的熾烈瑰麗形成鮮明的對比,如此冷暖色澤的搭配符合美學的原則,折射出工匠們的巧思和皇家審美的品味。內壁的每一處轉折均見釉色淺淡,以致黑褐堅硬的胎骨若隱若現,使得造型輪廓鮮明,釉質的溫柔婉約和器型的剛健硬朗合二為一,別見一番古樸典雅之風韻。平底,敷塗褐色護胎釉,周緣存支燒痕,口徑為25cm,此器為已知同類器中尺寸較大者;北京故宮博物院亦藏有類似式洗,唯本件釉色更加紅蘊,且體型皆比故宮所藏略大。
Lot 3102
元/明初 鈞窯玫瑰紫釉鼓釘三足洗「九」字款
成交價:7,577,040 元
估價:5,000,000-8,000,000 港元
場次:佳士得香港2013年秋季拍賣會『英國裡埃斯科珍藏重要中國瓷器』
器斂口,淺腹,平底,下承三雲頭足。口沿及近底處環鼓釘一周。通體施釉,器外呈天藍與玫瑰紫釉相交融的窯變色,器內紫藍釉,沿邊及凸稜呈褐色,器心有蚯蚓走泥紋。底刻「九」字,有支釘燒痕一圈。
Lot2533
明初 鈞窯天青釉葵花式花盆連水仙盆「九」字款
成交價:6,353,600 元
估價:6,000,000-8,000,000 港元
場次:香港蘇富比2008秋季拍賣會『中國重要瓷器工藝品』
Lot 1326
宋 鈞窯月白釉鼓釘三足洗「六」字雙款
成交價:6,351,450 元
估價:7,000,000-9,000,000 港元
場次:保利香港2013年秋季拍賣會『中國重要瓷器工藝品』
此北宋鈞窯月白釉鼓釘三足洗,造型仿青銅器式樣、斂口、淺腹、平底、下承以三雲頭足。外口沿稜紋兩道,其間環列二十枚鼓釘紋一周,近足處亦環列小鼓釘紋一圈十七枚。通體釉呈月白色,邊稜處呈醬色,洗心散落蚯蚓走泥紋,底施黃褐色薄釉並露部分灰胎,二十三枚支釘痕跡明顯。底與足均刻有數字「六」,與河南禹縣鈞臺窯址發現的「一」至「六」等同類帶數目款識的鈞瓷標本相似,至今所發現的考古於公私收藏的六字款鈞窯器物極為罕有。
Lot 5556
明初 鈞窯丁香紫釉葵花式三足洗「七」號款
成交價: 6,325,000 元
估價:4,000,000-6,000,000 元
場次:北京保利2012秋季拍賣會『大明·格古』
本品原為鈞窯宮廷陳設花器之盆託,因其形制古雅精緻,置於案頭亦賞心悅目,後世文人遂以之為筆洗。其形制為六瓣葵花形,侈口出沿,沿邊凸起一道細稜,器身隨形而生,婉轉而不失剛健。釉色厚潤,色澤依器型的轉折而豐富多變,口沿與外壁為玫瑰紫,燦若晚霞,絢麗奪目而變化無窮,內壁則是天藍色,靜穆湉謐,與外壁的熾烈瑰麗形成鮮明的對比,如此冷暖色澤的搭配符合美學的原則,折射出工匠們的巧思和皇家審美的品味。其釉色流光含韻,乃人間爐焰之功,使之瞬息交融,融為奇異。釉色之美更由造型之妙相稱,俯視本品,器內每一處轉折均見釉色淺淡,以致黑褐堅硬的胎骨隱現,使得造型輪廓鮮明,釉質的溫柔婉約和器型的剛健硬朗合二為一,別見一番古樸典雅之風韻。底部下承三足,敷塗褐色護胎釉,斑駁古拙,與瑩潤釉光對比鮮明。周緣存支燒痕十餘枚,古樸豪邁,一側清晰可見刻出「七」字款,筆道遒勁,蕩漾出獨特的時代氣息。
Lot 1143
北宋/金 鈞窯天藍釉葵口屈卮
成交價:6,278,993 元
估價:12,000-18,000 美元
場次:佳士得紐約2017年3月拍賣會『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
Lot 6248
元 鈞窯月白釉三足鼓釘洗「七」字款
成交價:5,980,000 元
估價:4,000,000-6,000,000 元
場次:北京保利2014春季拍賣會『山中商會寶藏乾隆御題天青釉笠式碗,宮廷藝術與重要瓷器、玉器、工藝品』
此北宋鈞窯月白釉鼓釘三足洗,配有原裝清代透雕紫檀座;造型仿青銅器式樣、斂口、淺腹、平底、下承以三雲頭足。外口沿稜紋兩道,其間環列二十枚鼓釘紋一周,近足處亦環列小鼓釘紋一圈十八枚。通體釉呈月白色,邊稜處呈醬色,底施黃褐色薄釉並露部分灰胎,十七枚支釘痕跡明顯。底與足均刻有數字「七」,此數字之款者,至今所發現的考古或公私收藏的鈞窯器物中極為罕有。
Lot 4451
宋-元 鈞窯天藍釉鼓釘式三足洗「七」款
成交價:5,488,000 元
估價:1,500,000-2,500,000 元
場次:北京保利5周年秋季拍賣會『「在望山莊」徐氏珍藏』
本品別致古雅,腹形如鼓,平底,下承如意雲頭形三足。口沿、腹壁各弦紋一道,鼓腹按飾鼓釘紋兩周;上緣二十枚,下部十八枚。胎骨厚重,端莊古樸,通體罩施月白色濃釉,色澤乳濁而質地厚潤。外底塗褐色護胎釉,周緣存支燒痕十七枚,支點粗大,排列緊密,足內壁刻「七」字。
Lot 2808
北宋/金 鈞窯天藍釉紫斑小碗
成交價:5,254,400 元
估價:2,000,000-3,000,000 港元
場次:佳士得香港2015年秋季拍賣會『古韻天成 – 臨宇山人珍藏(一)』
此件鈞窯小碗造型雋秀,盈盈可握。其螢潤光亮的天藍釉面之中飾有不規則的玫瑰紫色斑塊,觀之如晚霞變幻又如山水氤氳,引人入勝。
Lot 0085
元 鈞窯天藍釉玫瑰紫斑盤
成交價:5,143,445 元
估價:5,000-7,000 英鎊
場次:倫敦蘇富比2012年春季拍賣會『中國陶瓷和藝術作品』
Lot 3121
元/明初 鈞窯丁香紫釉葵花式三足洗「六」字款
成交價:5,030,280 元
估價:4,800,000-5,500,000 港元
場次:佳士得香港2015年春季拍賣會『中國宮廷御製藝術精品 重要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
器呈葵花式,廣口,折沿,淺腹,外型圓鼓委進六條線紋成六瓣葵花形,底承三雲頭足,通體施釉,器外呈天藍與丁香紫釉相交融的窯變色,器內天藍釉,沿邊及凸稜呈褐色,器心有蚯蚓走泥紋。底刻「六」字,有支釘燒痕一圈。
Lot 3420
清乾隆 仿鈞窯變釉獸耳尊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乾隆本朝
成交價:4,945,000 元
估價:4,000,000-6,000,000 港元
場次:中國嘉德2011秋季拍賣會『南洋擷英—馬來西亞善德堂藏瓷』
撇口,粗頸,溜肩,鼓腹,圈足,肩部飾對稱獸耳,通體施仿鈞窯變釉,釉色豔麗,釉料相互交融,自然流淌,垂流似霞若焰,外底施醬釉,外底刻「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
Lot 3686
北宋/金 鈞窯天藍釉紫斑盌
成交價:4,303,040 元
估價:2,000,000-3,000,000 港元
場次:香港蘇富比2014秋季拍賣會『重要中國瓷器及工藝品』
本品乃北宋之經典,釉色多富變幻, 由青到紫,亦濃亦淡,雅韻幽現。色濃烈,釉光亮,器形豐圓,似皂泡,遂得洋名「bubble bowl」。
Lot 0006
宋至金 鈞窯月白釉紫斑折沿盤
成交價:4,266,200 元
估價:4,000,000-6,000,000 港元
場次:香港蘇富比2017年秋季拍賣會『俊雅清凝 — 樂從堂藏宋瓷粹珍』
本盤僅以五個支釘承託燒造,足見其工藝之巧。鈞窯器一般圈足素胎立燒,僅少數採滿釉三支或五支釘燒,本品即屬其一。如此精妙技巧,或取思自鄰近之汝窯。
Lot 2812
元/明初 鈞窯天藍釉菱花口盆託
「四」字款
成交價:4,170,680 元
估價:5,000,000-7,000,000 港元
場次:佳士得香港2015年秋季拍賣會『古韻天成 – 臨宇山人珍藏(一)』
此器造型規整,做工考究,是陳設類鈞瓷中的一件佳作。陳設類鈞瓷概指鈞窯瓷器中一類刻有數字款的花器,包括有出戟尊,各式花盆以及盆託。陳設類鈞瓷的數字底款從「一」至「十」,不一而足。成書於乾隆年間的《南窯筆記》曾言:「有一二數目字樣於底足之間,蓋配合一副之記號也。」據此,數目字款乃用以指示花盆和盆託的配對。近年又有學者指出數字款與器物的大小有關,器底數字越小,器物尺寸越大,亦可備一說。
Lot 2905
北宋晚期/金早期 鈞窯天青釉紅斑玉壺春瓶
成交價:4,169,900 元
估價:1,500,000-2,500,000 港元
場次:佳士得香港2017年秋季拍賣會『重要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
此瓶小侈口,長細頸稍敞,水滴形或曰膽形垂腹,直圈足稍高。胎呈褐色,細而堅緻。通體施淡雅的略泛灰色的天青色釉,施釉至足底,足最底部刮釉,足心亦施釉,稱為「裹足刮釉」裝燒方法,露胎部施有一層較薄的棕褐色護胎釉。器物表面有多片大塊的、邊界不規則,宛如流霞一般的紅彩。